以前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現在3斤麥子換不了1斤瓜,真吃不起了。
這幾天是端午節假期,也是收麥子的時候。往年的時候,總會趕回家去收麥子。一晃過去好多年,爸媽年紀大了,早已經不種小麥了。但是每到此時,還總會念叨看看天氣,老家要收麥子了,可別下連陰雨了。對於收麥子,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可以吃西瓜了。
我童年的時候,想吃西瓜,只能等到麥收以後了。有商販拉著一車西瓜,用茅草鋪蓋著,到街上以後,吆喝幾聲「西瓜換麥子嘍……」,最後一聲扯的很長。就這樣吆喝幾聲,大家都知道街上來西瓜了。通常剛才收麥那會比較貴,2斤麥子換3斤西瓜,明知道不太划算,但是拗不過小孩子鬧騰,於是家家戶戶都會換一些西瓜。
再等上大半個月,那就便宜了,1斤小麥能換2斤西瓜,要是遇到小個的西瓜了,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那時候,大人們背著一袋子小麥,去換回來2袋子大大小小西瓜。然後挑幾個放在竹籃裡,下到水井裡冰鎮。傍晚的時候,撈出來切開吃,那滋味,冰霜涼甜,恨不得連瓜皮都給吃了。主要是因為稀缺,很稀罕。
到現在條件好了,水果種類越來越多,西瓜也變得很尋常。然而價格也水漲船高了,前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在一個大橋上,看的一個瓜農拉著一車西瓜在售賣。標語很吸引人,如上圖這樣,又恰逢端午節,就想買一個,結果一問價,有籽的西瓜一斤3.6元,無籽的西瓜4.5元。
最後讓老闆挑了一個有籽的西瓜,個頭不大,就有16斤多,算下來58元。提著西瓜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感受到到,當年父母用2斤小麥換3斤西瓜的心情。真是吃不起了,但是孩子要吃,吃不起也要買點回去。那會一個西瓜,父母只吃一兩塊,剩下的都是我們幾個孩子吃了。
到家後,母親果然說起二伯家收麥子,看的西瓜就問多錢一斤啊,我說兩塊五。母親說,你二伯說小麥今年賣一塊一毛六了,你這兩塊五能頂上2斤小麥。你小的時候1斤小麥就能換3斤西瓜,現在要2斤小麥才能換一斤瓜了。其實我沒敢說現在3斤小麥換不了1斤瓜了,真是吃不起了,希望再過幾天能便宜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