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畝產有人1400斤,有人500斤,為何差異如此大?

2021-01-09 付老師農業技術

每年的5月下旬和6月上旬是華北平原地區小麥收穫的季節,現在已經是6月初,河南地區的小麥收穫已經基本上接近尾聲,山東和河北地區的小麥已經開始在緊張的收穫中。今年各地的小麥產量都是啥情況?你知道嗎?

咱們首先了解一下河南地區的小麥情況,由於河南地區地理位置比較偏南,小麥由南至北逐漸成熟收穫,豫南地區相比豫北地區小麥成熟要普遍早上幾天時間,通過向河南豫南地區的農民朋友了解,由於今年氣候特殊,小麥產量普遍較於去年有所降低,很多地方小麥產量普遍在800-900斤左右,畝產上千斤的農戶不是很多,而且普遍都要澆上幾水,一些澆水不便的地區小麥產量甚至只有500-600斤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小麥的生長經歷了暖冬,小麥群體生長偏旺,再加上早春溫度偏高,小麥生長迅速,導致多地區小麥發生早抽穗現象,小麥在抽穗揚花期又遭受倒幾場春寒天氣,而且土壤乾旱嚴重,很多小麥出現秕穗,籽粒偏少且不飽滿的情況,最終導致小麥的產量降低。

豫北地區小麥乾旱情況不是很明顯,但是也受到倒春寒天氣的影響,甚至有些地方一度出現小麥抽穗揚花期下雪的情況,豫北地區小麥產量要鞘高於豫南地區,但是同去年相比,產量也是有所降低的。

說完河南,咱們再了解一下山東地區的一些情況,據很多收完麥子的農戶朋友反應,山東省大部分地方的小麥產量在1000斤左右,有個別地區的農戶小麥產量達到1200斤左右,也有一些農戶小麥產量突破1400斤的,但也有不少地區的農戶朋友反應,小麥產量在600-700斤左右,總體來說小麥算是比較穩產的一年,相較於河南地區產量算是非常好的了。

今年山東大部分地區小麥比較穩產,主要是因為山東地區天氣比較正常,小麥生長沒有發生土壤過於乾旱的情況,冷空氣雖發生頻繁,但對小麥生長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小麥總體上才能穩產高產。

以上是河南和山東一些地區的農民朋友反映的小麥畝產多少斤的情況,河北省地區的小麥產量是什麼樣的情況?是豐收還是減產?歡迎該地區的農民朋友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民種小麥,畝產1000斤很難嗎?你家一畝收多少斤麥?
    今年,雖然受小麥黃粉病以及麥收前十來天遭遇的小麥倒伏的影響,但好在影響都不算太大。所以今年小麥收成還不算差,筆者家的一畝地,大概能收到1000斤左右。而有的鄉親,可能是因為家裡的地比較壯,上的化肥比較多,畝產還能達到1200斤。
  • 一年收6次,畝產高達20000斤,農村人拿來餵豬,超市卻賣5元1斤
    一年收6次,畝產高達20000斤,農村人拿來餵豬,超市卻賣5元1斤。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闊葉菊苣引入我國之後,得到了廣泛關注,很多專家也都說它是一種優質牧草,這是因為闊葉菊苣的環境適應能力特別強,首先是它一年可以採收6次,畝產高達20000斤左右,而且闊葉菊苣採收期也特別長,一般可達230天左右。正是因為如此多的優點,所以很多人才非常喜歡種植闊葉菊苣來當牧草。
  • 3月是美味,6月是藥材,一斤30元,畝產3000斤,卻少有人敢種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這樣的農村植物,3月是美味,6月是藥材,一斤30元,畝產3000斤,卻少有人敢種。它就是白蒿,是一種菊科植物,在我國它有著很廣泛的分布,在路邊、荒地、河灘、草原、山坡以及林緣等地方,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 產量排名前五的玉米品種,最高畝產3000多斤,特此推薦
    1,寶玉龍高L2此品種是黑龍江農科院培育的玉米品種,目前在黑龍江地區已大面積種植,其他地區也在進行試種,此品種曾打破畝產3000多斤的記錄,平均畝產在1000公斤左右,目前來看,只適合一二季溫帶種植。2,金衝一號金衝一號玉米是內蒙培育的品種,此品種適應性好,抗病、抗寒、抗倒伏,平均畝產1600斤以上,最高時畝產突破2000多斤,在東北三省以及內蒙、新疆等地均有種植,其他地區可以先試種,在推廣。
  • 這個玉米品種去年畝產2000斤,今年繼續選擇種植值得
    有人給我們推薦了玉米新品種樂農79,這個玉米品種去年畝產2000斤,今年能不能繼續選擇種植呢?具體情況下為大家分析。一、玉米樂農79品種簡介玉米品種樂農79,該品種是由河南金博士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最新選育的普通型玉米新品種,是一個適應性廣,超高產,高抗倒伏,大果穗,成熟期早,籽粒脫水快,適宜機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種。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豪言推廣一億畝
    晚稻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量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量達到了1530.76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袁老及其團隊再次刷新了雜交稻的畝產紀錄。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連說more than excited!
    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曾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此次晚稻測產結果出爐,意味著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達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紀錄。此前,袁隆平團隊曾屢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紀錄。
  • 種糧大戶 今年麥子畝產650斤收成不錯
    本人供圖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王懷豔)夏收開鐮,種糧大戶今年收成如何?上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周子村,聽種植大戶任世如聊收成。  作為南京市19個農業主導型街道之一,淳化街道是沿秦淮河圩區綠色稻米產業區、國家綠色稻米原糧基地。遠近馳名的「土橋牌大米」就是淳化農業一張閃亮名片,周子村恰好位於「土橋大米」核心種植區,是「糧倉中的糧倉」。
  • 河南沈丘縣:「今年小麥產量總體好於往年」
    上午9點,專家組首先來到石槽集鎮虎頭村一塊小麥產示範田基地。「您瞧瞧,俺這麥長得多好,遍地金黃,麥穗稠滿,穗頭勻稱,籽粒飽滿。」村民王天齊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塊地實際面積為2.3畝,種植的是百農307新品種,估摸著畝產超1300斤沒問題!」
  • 白帽蒜薹漲價超2元/斤,今年大蒜還能不能逆襲!
    蒜薹有紅、白之分,之間價格差異較大蒜薹有紅、白之分,紅帽蒜薹的花莖與苔苞連接處為紅色,而白帽蒜薹的花莖與苔苞連接處為白色,兩者雖然同為蒜薹但之間的差異卻比較大,紅帽蒜薹質量偏差不耐存放,白帽蒜薹質量較好可長期存放,這也導致了價格的不同。
  • 畝產1噸,已實現!袁隆平「超級稻」連續4年畝產超2200斤,創新高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又創新高了,並且是畝產超過1噸。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9月14日,專家組在位於雲南省草壩鎮的「超級稻」種植示範基地裡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抽選的三塊地裡,測量得出超級稻的畝產高達2270斤,並且是連續4年畝產超過2200斤。
  • 以前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現在3斤麥子換不了1斤瓜,真吃不起了
    以前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現在3斤麥子換不了1斤瓜,真吃不起了。這幾天是端午節假期,也是收麥子的時候。往年的時候,總會趕回家去收麥子。一晃過去好多年,爸媽年紀大了,早已經不種小麥了。通常剛才收麥那會比較貴,2斤麥子換3斤西瓜,明知道不太划算,但是拗不過小孩子鬧騰,於是家家戶戶都會換一些西瓜。再等上大半個月,那就便宜了,1斤小麥能換2斤西瓜,要是遇到小個的西瓜了,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那時候,大人們背著一袋子小麥,去換回來2袋子大大小小西瓜。然後挑幾個放在竹籃裡,下到水井裡冰鎮。
  • 玉米、小麥、大豆等糧價上漲,但地租跟漲50%,最終誰受益?
    以小麥來說,去年的小麥價格,基本上在小麥最低收購價1.12元/斤左右徘徊,如果含水量大,雜質率高,可能不到1.10元/斤,後期能賣到1.15元/斤,價格已不低,而今年的小价格
  • 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 袁隆平高興到大秀英文
    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突破畝產3000斤,這在普通生態雙季稻屬於重大突破。
  •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
    畝產超3000斤!新華社 圖11月2日,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3000斤攻關測產在衡南縣啟動。測產結果顯示,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 20多元/斤!紅美人柑橘為何如此貴?能紅多久?現在才種遲嗎?
    廣西砂糖桔自上市以來,價格從開市時最高價5.5元/斤,一路下滑至目前的一塊多/斤,可以說逼近盈虧線,一些品質較差的果品甚至跌破成本線!與砂糖桔行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浙江象山紅美人柑橘卻出現高價還不愁銷的紅火景象,普遍售價在20元/斤,甚至30多元/斤,畝產值達十幾萬。
  • 濱州首創小麥高低畦種植技術畝產突破700公斤
    濱州日報訊 在全市418萬畝小麥豐收入倉之際,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得一則好消息,我市農科院作物所科研人員歷經十多年研發的一項小麥種植新技術在試驗與示範區產量均突破了畝產700公斤,創歷史新高。6月15日,經過一天緊張的多點抽樣實打測產,博興縣店子鎮店子村小麥高低畦種植技術試驗區平均畝產718.1公斤,比常規小畦種植的對照區畝增76.6公斤,增幅11.9%。
  • 祝賀民權縣雙豐花生合作社施用農友福畝產達到1801斤的好成績
    熱烈祝賀:河南省民權縣雙豐花生合作社示範田連續九年施用農友福有機蛋白肥畝產達到1801斤的好成績!2020年12月12日又迎來一個冬高氣爽,萬裡晴空,藍天白雲的好日子,昭示著喜逢盛世,農民越來越有福!分別介紹了畝產1801斤和畝產1716斤的花生高產種植經驗。他們分享了主要是採用了良種配良肥,再加上科學與辛勤的管理,主要是施用農友福有機·無機多元素配方肥·花生活棵成熟座果多,籽粒飽、病蟲少、品質好,是年年施用農友福肥料,年年取得高產的成功經驗。農友福肥業集團董事長、農友福活杆成熟肥發明人李振賢到會祝賀!
  • 500斤媽產36斤巨嬰 巨嬰大盤點
    為什麼現代醫學那麼重視孕期體重控制,對自己對孩子負責任就應該好好管理好自己的體重,並不是生個大胖子就證明好福氣。廣東女子產下14斤巨嬰黎女士產下14斤巨嬰,雖然未能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但是仍然震驚了不少網友。
  • 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袁隆平高興得像個孩子:大秀英文
    據國內媒體報導,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突破畝產3000斤,這在普通生態雙季稻屬於重大突破。測產過程中,專家通過抽籤確定三塊測產田,全程監督測產驗收,並通過去雜稱重、測量水分後計算出結果。與此同時,袁隆平院士遠程視頻實時參與測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