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孫敏:用愛為聽障兒童撐起一片天

2020-09-09 新華網客戶端

9月9日,孫敏在教室用手語為孩子們講解內畫繪畫知識。

今年34歲的孫敏是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2012年從一名普校老師轉崗為一名聽障特教老師,陪伴在聽障兒童們身邊。

這些佩戴了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通過設備可以感知聲音,但由於不能準確把握聲音,自己很難開口說話。在8年多的特教生涯中,孫敏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們學會辨別聲音,並開口發音說話。 「到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邁進學校大門的情景,忘不了那些渴望的眼神。」孫敏回憶說。特教崗位極為特殊,特殊教育學校在教育教學上和以前任職的普通學校有著很大的不同,起初因為不會手語,孫敏倍感壓力,為了能夠更好的和同學們交流,她放棄休息時間自學手語。

如今,對聽障孩子進行語訓教學依舊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作為一名特教教師,要努力幫助這些聽障孩子訓練技能、學習知識,自力更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孫敏說,「這裡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一樣,值得擁有幸福的青春年華。」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 2345678下一頁

9月9日,孫敏通過康復訓練儀訓練聽障兒童發聲。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9月9日,孫敏(中)為孩子們上烘焙課。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9月9日,孫敏在訓練聽障兒童用手感知聲音。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9月9日,孫敏(右二)和孩子們在操場做遊戲。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9月9日,孫敏(右)和孩子們在校園散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9月9日,孫敏與聽障兒童在多感官康復訓練室一起做訓練遊戲。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9月9日,孫敏在室外和孩子們用手語交流。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上一頁12345678

相關焦點

  • 特教老師孫敏:用愛為聽障兒童撐起一片天「組圖」
    9月9日,孫敏在教室用手語為孩子們講解內畫繪畫知識。今年34歲的孫敏是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2012年從一名普校老師轉崗為一名聽障特教老師,陪伴在聽障兒童們身邊。在8年多的特教生涯中,孫敏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們學會辨別聲音,並開口發音說話。 「到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邁進學校大門的情景,忘不了那些渴望的眼神。」孫敏回憶說。特教崗位極為特殊,特殊教育學校在教育教學上和以前任職的普通學校有著很大的不同,起初因為不會手語,孫敏倍感壓力,為了能夠更好的和同學們交流,她放棄休息時間自學手語。如今,對聽障孩子進行語訓教學依舊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 河北衡水:用愛為聽障兒童撐起一片天
    9月9日,孫敏在教室用手語為孩子們講解內畫繪畫知識。今年34歲的孫敏是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2012年從一名普校老師轉崗為一名聽障特教老師,陪伴在聽障兒童們身邊。新華社記者朱旭東攝9月9日,孫敏在訓練聽障兒童用手感知聲音。
  • 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對聽障孩子進行語訓教學
    9月9日,孫敏在教室用手語為孩子們講解內畫繪畫知識。今年34歲的孫敏是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老師,2012年從一名普校老師轉崗為一名聽障特教老師,陪伴在聽障兒童們身邊。在8年多的特教生涯中,孫敏的工作,就是幫助孩子們學會辨別聲音,並開口發音說話。如今,對聽障孩子進行語訓教學依舊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作為一名特教教師,要努力幫助這些聽障孩子訓練技能、學習知識,自力更生更好地融入社會。」 記者朱旭東攝影報導來源:新華社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特教人講身邊事二」特教老師袁美蘭:用愛為腦癱兒童撐起一片天
    有這麼一群老師,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用青春和愛心做特殊兒童家庭的引路人和守護者。她們總說,孩子們的成長就是她們最大的幸福,在她們身上,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分享。本期的《特教人講身邊事》專題,我們來聽一聽特教老師的故事分享,通過點點滴滴的身邊事,展現她們的使命和擔當。特教人講身邊事二我是市殘聯特教中心腦癱部康復教師黃秋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我的同事——袁美蘭的故事。
  • 「90後」特教老師:用愛守護靜待花開
    特教老師平夢露老師帶領學生做廣播體操。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付丹陽老師、平夢露老師、李佳鵬老師帶領學生做課間操。胡海軍攝
  • 「圖片直擊」「90後」特教老師:用愛守護靜待花開
    特教老師平夢露老師帶領學生做廣播體操。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付丹陽老師、平夢露老師、李佳鵬老師帶領學生做課間操。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李曉月教師在教學生認識水果。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秦麗微老師給培智班的孩子上生活語文課。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王少陽在上生活數學課。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平夢露老師在與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學生交流。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李佳鵬老師和付丹陽老師帶領學生上感統課。
  • 陽江特教老師:用愛澆灌無聲的花
    被稱為「無花果」的特殊教育老師與其他大多數老師不同,他們不求桃李滿天下,卻將為師之道詮釋至極。以「心懷大愛,予以溫暖」的教育方式,用愛潤澤殘缺的花朵,細心等待花開的聲音。今天上午,記者走進了我市特殊教育學校,傾聽特教老師們的芳華故事。
  • 「人民網直擊」曲周「90後」特教老師:用愛守護 靜待花開
    【特教老師平夢露帶領學生做廣播體操】在邯鄲市曲周縣趙莊村南,有一所主要面向全縣7-15周歲孩子的特殊教育學校——曲周縣特殊教育學校。學校裡有一群「90後」特教老師,她們敢於擔當,無私奉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耐心和愛心教會孩子穿衣服、打招呼、讀書識字……為這裡的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特教老師付丹陽、平夢露、李佳鵬帶領學生做課間操】為了讓「折翼的天使」更接近與正常兒童一樣生活,這群姑娘付出了超乎尋常的愛。
  • 王琪:深耕特殊教育25載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特教人物
    她深耕特殊教育25年,用愛守護著每一位「折翼天使」,並與同事們一起力求「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 25年的特教工作 王琪1994年畢業於樂山師範學校聾教專業,1996年調入綿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經有25年。
  • 北京榜樣周曄:35年用手語向聽障人士傳遞愛
    同一個音節為聾兒示範上千次,承擔央視每天一小時手語直播任務,十九大上打破手語直播翻譯紀錄……從事特教工作35年,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周曄,秉承「為殘障學生一生成長和生活奠基」的辦學宗旨,率先實現用組合式助聽設備訓練聽障學生發音說話,還構建了適合殘障兒童學習、生活、康復的十二年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發了智障生職業高中等教材,至今已幫助多名聽障畢業生考入大學
  • 蔡建偉老師:用愛呵護「折翼天使」 | 特教人物
    他們或聽不到,或看不見,或行動不便,或智力障礙……20年如一日,蔡建偉把特別的愛給了這些特殊的孩子們,用愛心和耐心為這些
  • 無聲世界的迴響,最美教師張麗英為聽障兒童開啟不一樣的未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洪雷 姜曼聽障兒童小光張開嘴,準確發出「a」的發音;聽障兒童小明突然在課堂上舉手,發出「小便」的口型;從未見過親生母親的聽障兒童小亮抱住她的褲腿,喊出了人生第一句「媽媽」……每次憶及這些歷歷在目的溫暖場景,都是臨沂市特教中心老師張麗英最幸福的時刻。「收下來,就要教出來,還要送出去,讓他們融入社會。」
  • 教師節禮物 殘疾孩子用視頻向特教老師送祝福
    老師表演後下臺被殘疾患兒熊抱很多人都會用有愛心、有耐心來稱讚特殊教育老師,其實,特殊教育老師更加需要專業的知識和信念;跳舞、唱歌、講故事、朗誦,有時候也會對他們的工作有著意想不到的幫助,特教老師們往往也是多才多藝的代名詞。「上課時,對這些孩子,我需要反覆地講,有時甚至需要變換多種方法,他們才能學會。
  • 打造重慶文旅IP 為聽障兒童公益治療……這些大學生創業項目很有料
    5年的時間,他們為1萬多聽障兒童免費進行語言治療;4個月時間,他們把一個抖音短視頻號營運到粉絲十多萬……11月20日,第三屆「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決賽在重慶國際悅來會議中心舉行,現場多個項目獲得好評。
  • 特教老師 特別的愛
    孩子們每認識一個新字,多掌握一項生活技能,他們都會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他們就是特教老師。教師節前夕,記者走進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記錄了這些特教老師的執著和堅守。「教師節,我的學生可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可能無法動手製作卡片表達祝福,但我能從他們天真無邪的眼神裡,看到他們對我的愛,這就夠了!」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二年級教師陳立俠說。
  • 多彩人生因愛不再寂靜——聽力語言康復機構為聽障兒童推開有聲...
    (原標題:多彩人生因愛不再寂靜——聽力語言康復機構為聽障兒童推開有聲大門(組圖))
  • 秦坤:獨創「歡行手語」為聽障兒童插上夢想的翅膀
    用自己對公益的真誠和執著,感召著越來越多的人用雙手向聾人世界發出最溫暖的「聲音」,為聾人手語的普及推廣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秦坤曾榮獲「四川好人·首屆感動四川十大年度人物」、「中國好人」、「第四屆四川省道德模範」、「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今年,又入選了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 今年台州533人次「特教園丁」接受「充電」
    據台州市殘聯康復指導中心消息,為切實做好(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抅業務能力提升,今年以來,該中心組織全市533人次特教老師接受了7場特殊教育培訓,培訓項目包括聽障兒童康復、自閉症康復等等。市殘聯康復指導中心主任金賽芳說,邀請來的國內、省內專家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開設了針對性課程,包括聽障兒童康復中的運動領域、自閉症康復的唇部定位治療等。就自閉症康復業務培訓來說,疫情期間,市殘聯康復指導中心在全省率先啟動在線「IDEA特教基礎理論課程」公益培訓,全市有15個自閉症機構共182名老師參加了免費培訓。
  • 3月3日國際愛耳日 十城聯動用音樂為聽障兒童發聲
    3月3日國際愛耳日,由「讓愛發聲」公益項目與「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聯合發起的,關注聽障兒童「讓愛發聲❤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行動」--全國系列公益音樂演出活動完美落幕。  山東臨沂站  山東臨沂站由臨沂樹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帶領社會愛心人士來到臨沂康復中心,為聽障寶寶們帶去快樂的音樂,欣賞耳蝸寶寶們稚趣的表演,坐在一起玩遊戲,聽老師們講關於耳蝸寶寶的故事。
  • 父母教育聽障兒童有哪些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時常發現,家長對於聽障兒童的教養方式、家庭氛圍、親子關係,會直接影響到聽障兒童的康復效果。許多家長總是把著眼點放在孩子能說多少、說的清不清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