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回不去的地方都叫故鄉,來詩詞裡看看古人是如何思念故鄉的!

2020-12-20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有這樣一句話: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

是的,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故鄉永遠是割捨不了的一塊血肉。這裡藏著我們的童年,或許還有父輩的青年、壯年和老年,自然也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了我們自己。

我在故鄉存檔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奔跑、每一日欣喜,都是此生最彌足珍貴的禮物。故鄉捨不得我,我又怎麼捨得它呢?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李白的思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王維的思鄉;「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這是岑參的思鄉。

那麼,你的思鄉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李白的思鄉。

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衝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呢?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王維的思鄉。

這種孤獨且難以名狀的思鄉情懷,唯有背井離鄉、遠離親人的人才能領悟到。

按照重陽的風俗,這一天家人朋友們都會相約登高。而遠在異鄉的詩人想到,登高時獨獨少了他這麼一個人。那心中的思鄉和孤獨,可想而知,絕對是濃烈的。這一天越是繁華熱鬧,越顯得他孤獨無親。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是岑參的思鄉。

此去安西,岑參自然是自願的。然而自願歸自願,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在通訊、交通都極不方便的唐代,對一個久居內地的讀書人來說,要離家數千裡,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豈有不想家的道理?

路上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託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託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這是王灣的思鄉。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於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

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觸發了他的思念之情,於是他道:還是託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裡人。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是張籍的思鄉。

詩人作客他鄉,見秋風而思故裡,便想著託人捎信。可是千言萬語,實在不知從何說起。好不容易寫完了信,臨走時又怕遺漏了什麼,連忙打開看了幾遍。

這首詩看似簡單通俗,實則自有一番深意。王安石的《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我上了大學以後才真正理解了「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這句話。

對於大學生們來說,一年來能回家的時間也只有寒假和暑假。故鄉的秋天和春天,卻再也難以看到了。工作以後更是如此。

我也時常會想,如果鳥也有鄉愁,有一天,它們會不會帶領自己的後代,飛過千山萬水,越過叢林溝壑,來瞻仰這個破舊的老巢,尋蹤問祖。且繞樹三匝,為遺失的故鄉唱一首輓歌?

異鄉人是孤獨的。因為他們知道,從自己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故鄉,已經和他漸行漸遠,或許自己這一生都無法再回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很快。

後來的我終於明白:故鄉,是人們靈魂的安息之處,只有在故鄉,才能得到安撫。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回不去的故鄉,回不去的從前
    故鄉,別了;從前的時光,別了;那些溫馨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故鄉是一壇陳年老酒,在我心裡擱置的時間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醇香;故鄉是一杯龍井綠茶,在我心裡泡的時間越長,它的味道就越濃鬱。」或比賽爬樹,看看誰爬的最高,看看誰能掏到樹梢上的鳥蛋;或從紙盒中拿出蟋蟀,相互鬥著,叫喊聲,喝彩聲,連綿不絕;或在池塘洗澡,看誰憋氣憋的最久。最精彩的莫過於,學著狼牙山五壯士的樣子,從樹上一躍而下,「撲通」一聲入了池塘,驚起了無數條魚兒,我們笑著,鬧著,在水裡盡情地揮灑著快樂的時光。
  • 懷舊: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農村生活讓人懷念!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多少人就這樣,一直在路上,卻再也回不到夢裡的故鄉。繁華的城市有著自己養家餬口的工作,城市容不下靈魂,農村放不下肉身,因此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農村的生活讓人懷念。如果真的有時光機,好像回到童年。
  • 夢裡故鄉,永遠在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鄉情是種濃得化解不開的情結,無論是那土坯斑駁的老屋,還是那嫋嫋消散的炊煙,故鄉的人與事……都在距離與時光裡成為曾經。我如一隻離巢迷途的飛鳥孑然遠行,鄉路漫漫,每當念及故鄉,思念早已綿延沉重成通往故鄉的兩根長長鐵軌……光陰菲薄,肆無忌憚地牽惹我的思緒,酸楚的心情與日俱增。總想回老家看看,卻聽說鄉村全面拆遷,沒有了可愛的老屋沒有了溫暖的炊煙,也沒有三姑六婆的吵吵嚷嚷……那片被我思鄉夢捂熱的土地,將變成荒涼的模樣!
  • 思念故鄉,在每一個美好或失落的日子裡!
    思念故鄉,沒有時差,沒有距離,每時每刻,隨時隨地。少小離家,離故鄉越來越遠,讀書,工作,結婚,去了很多他人的故鄉,卻把自己的故鄉遠遠拋在腦後。可誰又能知道,對故鄉的思念從未改變,離得越遠,時間越久,思念越濃。
  • 來一盤叫「故鄉」的菜吧!
    @文案君#一句話故鄉#活動已經結束。Mr.Copy給大家匯總了來自全國各地「不一樣味道」的#故鄉#!來一盤叫「故鄉」的菜吧! 每個人心中的故鄉因情感一樣而相似,但又有著屬於自己的故鄉印記,為之難忘!故鄉的描述,沒有最佳,也沒有更好,只有原汁原味,才是最香!
  • 豐子愷:離開太久的地方是故鄉
    文丨豐子愷 在古人的詩詞中,可以看見「歸」「鄉」「家」「故鄉」「故園」「作客」「羈旅」等字屢屢出現,因此可以推想古人對於故鄉是何等地親愛
  • 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到今天的武漢三鎮
    今天是庚子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但立春既然沒有來,那往年的末尾便還沒有完全過去。在這歲末年初之際,有兩種毒瀰漫在這個東亞的大地:一個是思念家鄉的毒,也叫亙古未變的鄉愁,充滿每一個人的心;一個是像王冠一樣的病毒,侵入了極少數人的肺,卻牽動著億萬人的心。
  • 漂泊在外思念故鄉,唐代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絕詩,道盡離愁與人生
    他鄉之人每逢佳節總會更加思念故鄉,又是一年歲末,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歸家的人們愈發多了起來,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在盼望著回家,漂泊在外的離愁和思念令人輾轉難眠,古人亦是如此。唐代有位詩人在客居他鄉時寫下了一首經典古詩,站在渡口邊望著明月和江水有感而發,將遠離故鄉的遊子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起來品讀這份離愁與人生。
  • 張嘉佳:故鄉是從小拼命逃離,長大想回去,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他的父親身世不明朗,他也就無從知道自己的爺爺是誰。在他的心裡,年幼時,最羨慕的,不是吃喝玩樂的開心事,而是每年過節,小夥伴門都可以去上墳。是那個會風風火火開著拖拉機絕塵而去;會在田野裡打麻將,會給錢讓他去看青春教育片的酷酷的外婆王鶯鶯。故鄉也是城市來的患了絕症的小丫頭陳霜。她站在石橋上,兇巴巴的要打劫。人人都配合,只有劉十三轉身跑掉。故鄉也是憨憨的牛大田,只有他會脫光衣裳,假裝一隻羊腿,為劉十三打掩護。
  • 小孩兒眺望遠方,成人思念故鄉
    故鄉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見不到的人叫鄉愁故鄉、鄉愁、眼淚>一位巫溪遊子的訴說↓↓↓↓小孩兒眺望遠方,成人思念故鄉這麼好的天兒,多適合談戀愛。對於我來說,巫溪街上賣鍋巴洋芋的和北京金融大樓裡操盤手是一樣的,都是用價值體現著人生方向。巫溪的一切,都安逸的讓你可以卸下任何的偶像包袱,不適合那種壯志凌雲的氣概,只適合找個人談場戀愛。
  • 故鄉:每一個生長記憶的地方都生長故鄉
    當孟慶楠採訪齊峰,齊峰說:有歌聲的地方,就有草原,就是遊牧民族的故鄉。一句話,頓時讓我百感交集,如同突然間打開的泉眼,汩汩噴湧著情感;又如突然拎起的一個線索,將所有不關聯或者關聯不緊密的東西聯繫起來。那,就是故鄉:每一個生長記憶的地方,都生長故鄉。
  • 故鄉的思念,深深紮根在泥土中
    故鄉的思念,深深紮根在泥土中 我昏昏沉沉 遊走在城市 燈紅酒綠的天地視覺上 夢卻清清晰晰地 定居在故鄉裡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比如《長幹行》中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兩個小孩子白天玩耍,如果床在室內,想必小男孩是沒法騎竹馬繞的,更沒法一邊弄著青梅。若是胡床,若擺在院子裡倒可以繞,但小女孩坐在躺椅上豈不古怪?實際上,「床」在唐代有一個常見義項,就是井欄。
  • 故鄉的叫化雞
    點擊 查看歷史消息 回顧往期精彩文章 小的時候吃過一次叫化雞,那雞的特殊美味就一直朦朦朧朧的印在記憶裡。當時很窮,每兩月大約才能吃一次雞,而我是一直是嘴饞的。現在想來,那叫化雞的美味竟是總也忘不掉的。 做叫化雞是要用荷葉和泥的,那時候沒有荷葉就用菜葉代替,沒有雞咱有麻雀。
  • 回不去的故鄉 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
    回不去的故鄉 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故鄉已在遠方 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每個人都有故鄉,我也不例外。我從前很討厭鄉土、懷舊、懷鄉,我以為此類人類寫作幾千年的作品,有何價值和意義?但是如果一個人中年以後,很多思想、想法會變化,譬如我現在就常到鄉下、農村、山裡去,偶爾會懷鄉、懷念故鄉。故鄉已經回不去了,徹底失去了,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作為一個地理符號和名詞早已經消失,取代他的是一個別墅群和住宅區。三十年來,我回故鄉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對於故鄉感覺卻是越來越熟悉。
  • 再也回不去的故鄉老屋
    故鄉的老屋,已經快40年了,從我出生,到外出求學,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光,都是在老屋中度過的,她帶給我無窮無盡的歡笑和樂趣。當年,我家是個名副其實的「人場」,尤其是晚上,寬大的院裡,成了村裡孩子們歡樂的海洋。
  • 故鄉在遠方閱讀答案
    故鄉在遠方閱讀練習及答案  (1)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  (2)幾十年來,我漂泊不定、浪跡天涯。我走過田野、穿過城市,我到過許多許多地方。  (3)我從哪裡來?哪兒是我的故園我的家鄉?  (4)我不知道。
  • 李子柒爆紅背後,是逃不開的都市,回不去的故鄉
    他們爆火和賺得盆滿缽滿的背後,其實折射出的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新城市人群的尷尬現狀:逃不開的都市,回不去的故鄉。對鄉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中國血緣地緣文化生於1980年代的蔡承志,來自湖南一個離縣城30公裡的山村。他記憶裡,家鄉是清澈的小河,金黃色的稻田,榨油彈棉花等各種小作坊。
  • 夢裡已知身是客,回不去的故鄉
    昨天夢見我和女兒回到家鄉,吃完中午飯,當地的小學1點開始上課,我就和女兒騎車打算去學校上課。一開始是到處找共享單車,再後來發現不認識路了,沿途都拆遷了,大片的荒地,我還在導航怎麼過去。結果都1點半了,還沒有到。
  • 不曾有過詩與遠方,只有回不去的故鄉
    你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有怎樣的理由,背上行囊離開你的故鄉。人在列車上,行李在搖晃,你對著父母親說,爸媽,我要出去闖蕩。與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各奔東西,都懷揣各自的理想。你一路向南,踏遍萬水千山總有一地他鄉,憑著豪言壯志,好幾年擠在大城市裡的十米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