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麼是虛呢?虛通的說:就是弱的意思。
陽虛就是火弱,陰虛就是體內的水液弱。
那麼在人體內什麼是陽,什麼是陰?
人們吃進的食物,通過脾胃運化,吸收精微物質,而產生的轉化功能,就會產生能量,這種能量就是人體之火,生命之火,在這裡就是所指的陽氣。
那麼什麼是陰呢?這裡就是指血液和體液的。
如果一個人的陽氣不足,人就會出現運化不好,因為氣的推動作用來運化水谷精微,運化不好,人就會溼氣睏乏,溼氣重,身體代謝失常,身體會發胖,舌頭髮胖,大便易不成形,相反如果一個人陰氣不足,人就會瘦,並且容易出現口乾和便秘。
一般來說~胖人多陽虛,瘦人多陰虛。
人體任何在內的變化都會有外在的表現,在中醫上講~相由心生,諸內必形於外。
陰虛生內熱,典型的表現有:五心煩熱,(雙手心,雙足心,胸口),口渴,咽幹,喜食冷飲,面色潮紅,失眠多夢,自汗或盜汗,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瘦而紅。
陽虛則生寒,典型的情況有:手腳冰涼,喜食熱飲,腰膝酸軟,脫髮掉發,大便稀溏,小便清長,面色黃白,唇色淡白,舌淡無苔,寡言懶動,神倦嗜睡等。
另外陰虛並不是女性朋友的專利,男性朋友也會有陰虛的表現,同樣陽虛也不是男性朋友的專利,女性朋友也會出現陽虛的。陰虛與陽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那麼怎麼辨別陰虛與陽虛的呢?
1:觀舌相
陰虛的,舌質紅,舌形瘦,苔少,苔薄。
陽虛的,舌質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2:觀精神
陰虛的,燥熱不安,易發火。
陽虛的,畏寒肢冷,氣短懶言,抑鬱不歡,易疲憊。
3觀察熱
陰虛的,怕熱,一般易出熱汗,手心煩熱。
陽虛的,怕冷,易出涼汗,手腳發涼。
4:觀症狀
陰虛的腰酸綿綿。
陽虛的,腰部冷痛,遇寒加重。
5:觀面色
陰虛的,兩顴紅赤,眼臉呈絳色。
陽虛的,面色青白無光。
有的人,感覺自己有陰虛的情況又有陽虛的情況。
這說明,你是陰陽兩虛的了。
陰虛又怎麼日常護理與調理呢?
如有陰虛的情況時,飲食方面可以適當的吃甘涼滋潤的食物,如芝麻,百合,蜂蜜,豆腐,梨等。
也可以選用,麥冬,玉竹,石斛,沙參,等泡茶喝。
日常起居應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儘量早點睡覺,遇事儘量冷靜,沉著,不良的情緒及時發洩。
那麼陽虛情況怎麼辦?
陽虛的情況,則要適當的吃溫補的食物,如胡椒,羊肉,生薑,韭菜,桂圓等。少喝綠茶和冷飲,可以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適當的泡枸杞茶喝。
日常起居應適當堅持午睡一會兒,曬曬太陽,每次在一刻鐘,可以泡泡溫泉,並注意背,腹,關節等保暖,有條件的可以艾灸一下比較好的。
心情不好時,多與朋友聊聊天,適當的溝通一下,可以聽一些亢奮的音樂緩解情緒低落。
實際上在中醫來講: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平衡,不能陰陽失衡,讓身體內的陰陽處於平衡狀態。中醫講症狀與疾病,首先講的是陰陽失衡及為病。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各司其職,身體自然也就健康的了。
在人體內五臟六腑都是相互關聯的,只要有一個地方虛弱,這時候不及時注意與調理,就會影響到其他地方的,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有虛弱的跡象,就要及時注意的了,儘早注意,儘早發現,儘早調理,以防連累其他地方。
調理五臟,一般要注意~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這幾個方面的。
氣虛就如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氣的動力不足。
血虛就是指人體的營養液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這類情況的。
陰虛就是指人體內的水,津液,血液,有的時候無故的汗過多,導致體內水分過多流失。所以陰虛的人,容易出現燥熱。
陽虛的人,說得簡單點,就是相當於陽光不足,讓人會感覺經常怕冷的情況。
所以常說人體幾大症狀,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則無力。
陽虛可以適當地進行的運動,動則補陽,靜則養陰。
健康的身體需要經常呵護的,只有關愛健康,人體身體健康,生活才會幸福。
中醫知識~是一部在華夏文明的土地上,幾千年的智慧與實際實踐經驗的臨床總結,是中華民族一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