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惡寒,陰虛怕熱,陰陽兩虛怎麼辦?

2021-02-07 房源社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

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統一、對立和互化。在思維上它是算籌(算數)和佔卜(邏輯)不可分割的玄節點。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慧中的二進位都充分彰顯了陰陽的生命力。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

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

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概念。

4、寒熱:

陽虛怕冷,陰虛怕熱;陽虛者出涼汗,陰虛者出熱汗。

這個不難理解,陽就是太陽,陰就是月亮。太陽光,暖融融的,相反,月亮的光也清冷。

有太陽的地方就溫暖,太多則會熱。沒有陽光就會冷。

人的身體一樣。陽虛喜溫熱,喜溫熱水、怕吃生冷。陰虛喜涼,喜歡冰凍冷飲,怕熱。

一句話「陽虛惡寒,陰虛怕熱」

3)陰陽兩虛怎辨別?

這世界上往往沒有那麼單純的陰虛或者陽虛,我們的身體往往多見予既有陰虛又有陽虛。

如果陰虛陽虛的症狀都能見著就是陰陽兩虛了。例如:燥熱眠差,但又怕吃涼的。再如頭面長瘡,手腳冰涼。

陰、陽虛怎麼辦?

陽虛,缺乏能量,補足能量就可以。用溫陽的方法,用溫熱的食材藥物來調理。

例如羊肉、狗肉、中藥中的附子、桂枝這類。

相反,陰虛是形體不足,那就要吃滋陰補形體的物質,比較營養的食材都比較滋陰,例如豬肉。一般的陰虛,身體瘦,吃豬肉就可以,嚴重一點的可以用豬皮來補。醫聖張仲景有一條食療方就叫「豬膚湯」,用來治療陰虛咽喉疼痛。

陰陽兩虛怎麼補?

陰陽兩虛不能亂補,補陽容易傷陰,滋陰容易敗陽。怎麼辦呢?

從脾胃入手,在養好脾胃的情況下陰陽並補。或者只管調好脾胃,脾胃是氣血生化源頭,陰陽自生。相反,亂補的後果只會,一補救上火,一清就壞事。

太複雜的,例如陰中求陽,陽中求陰。這些需要功力的事就交給專業醫師吧。平常老百姓只需要懂得要好脾胃這一條就夠了。

脾胃是水谷之海,是氣血生化之源。

一句話「陰虛滋陰,陽虛溫陽,

陰陽兩虛抓脾胃」

相關焦點

  • 教你如何區分陰虛和陽虛,冬季陰陽兩虛補藥何在?不妨看一下
    正常情況下,胖人一般是陽虛問題,而瘦人一般是陰虛問題。一、教你如何區分陰虛和陽虛1、陰虛生內熱,典型的表現如果身體存在陰虛的話,會容易生內熱,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的症狀,如大便秘結,盜汗,失眠多夢,口渴咽幹,面色潮紅,胸口發熱等。而生活當中有些男性也會出現陰虛的表現。
  • 中醫:陰虛、陽虛和陰陽兩虛有什麼區別?教你3招辨別!
    一般人認為,陰陽陰陽,男為陽女為陰。其實不然,在中醫裡,無論男女都是有陰陽的,只有在陰陽兩氣調和的情況下,人的身體才會健健康康。男性與女性一樣,都會陰虛、陽虛或者陰陽兩虛,這到底是個什麼說法?妙姐來跟大家講講。
  • 陰虛陽虛還是陰陽兩虛?教你快快解決的方法!
    陰虛、陽虛到底如何辨別不過這個話題很大,非常大,上到陰陽五行,下到寒熱沉浮,其實都可以歸類到陰、陽的範疇裡。寒冷的冬季,總是有人會感覺到全身發冷,手腳尤其冰涼的受不了。那為什麼有的人穿得很薄卻不怕冷,而你捂成北極熊卻仍然手腳冰涼呢?老中醫望聞問切:親,你陽虛啊!
  • 陰虛與陽虛的區別~具體甄別具體對待
    首先什麼是虛呢?虛通的說:就是弱的意思。陽虛就是火弱,陰虛就是體內的水液弱。那麼在人體內什麼是陽,什麼是陰?人們吃進的食物,通過脾胃運化,吸收精微物質,而產生的轉化功能,就會產生能量,這種能量就是人體之火,生命之火,在這裡就是所指的陽氣。
  • 《黃帝內經》:陰陽者,變化之父母,陰虛、陽虛,陰陽誰更重要?
    《黃帝內經》:陰陽者,變化之父母,陰虛陽虛,陰陽到底誰重要?關於陰陽,可以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基礎。而我們的傳統養生,又必定離不開中醫基礎知識。所以說,養好生,對於中醫的陰陽也必須有所了解。什麼是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變化之父母。
  • 簡單分辨陰虛、陽虛?這些細節是必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萬物有陰陽,人類屬於萬物之中,自然也有陰陽之分,大的陰陽之分咱們今天不多論述,主要聊聊體內的陰陽,這也是很多小夥伴感興趣的陰虛與陽虛,尤其是腎陽虛與腎陰虛(陰虛陽虛還分為脾虛,氣虛,肝虛等)。
  • 陰陽兩虛、氣血虛,怎麼用中藥調理?中醫說這兩個湯很實用!
    陰陽兩虛為中醫辨證的名詞,意思是既有陰虛又有陽虛,稱為陰陽兩虛。那麼,陰陽兩虛會有些什麼症狀及表現呢?一 陰陽兩虛1.陰虛我們先來講一下陰虛,陰虛生內熱,多表現為消瘦、頭昏、咽幹舌燥、耳鳴、四肢無力、失眠、健忘、手足發熱多汗、皮膚乾燥、尿黃、便秘、胃有燒灼樣疼痛、遺精、早洩、月經量少、閉經等症狀。
  • 你知道陰虛與陽虛的區別嗎?關乎身體健康!
    人體之中分陰陽,而陰陽是分不開的,陰中自有陽,陽中亦有陰,陰陽可互換,亦可相捧相殺;善補陽者:必欲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欲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乃基礎辨別之象,但陰虛也會生外寒;陽虛亦會生內熱
  • 陰虛與陽虛的區別,其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
    八綱辨證,是指陰陽、虛實、表裡、寒熱八類證候,是中醫辨證學的基本辨證綱領,所謂「治病八字,陰陽虛實表裡寒熱,八字不分,殺人反掌」。而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陰陽可概括其他六個方面的內容,表、熱、實為陽,裡、寒、虛為陰,虛實表裡寒熱是八綱辨證的要點,所以我們也稱「二綱六要」。陰證:凡病在裡、在血、屬虛,屬寒,正氣不足,機體反應多呈衰退的表現均屬陰證的範疇。
  • 怎麼判斷自己是「陽虛」還是「陰虛」?
    怎麼判斷自己是「陽虛」還是「陰虛」?在說到陽虛與陰虛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陰」和「陽」的屬性劃分。中醫認為,正常情況下,陰和陽是相互依從,相互制約,處於動態的平衡當中。正常情況下,陰陽是處於動態平衡當中。當陰、陽的某一方出現不足或虧虛,就會出現陰虛或陽虛的情況。陰虛就表明寒涼性和物質性方面出現了不足,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以陽(溫熱性偏多)相對偏多,即虛熱證,如心情煩躁、手腳心發熱、午後潮熱等。同時陰虛還伴有物質(陰液)的減少,即津液的匱乏,如津虧血少,月經量少,大便乾燥,小便量少色黃,咽幹口燥,口乾舌燥等。
  • 實不相瞞:陰虛與陽虛的區別,其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
    八綱辨證,是指陰陽、虛實、表裡、寒熱八類證候,是中醫辨證學的基本辨證綱領,所謂「治病八字,陰陽虛實表裡寒熱,八字不分,殺人反掌」。而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陰陽可概括其他六個方面的內容,表、熱、實為陽,裡、寒、虛為陰,虛實表裡寒熱是八綱辨證的要點,所以我們也稱「二綱六要」。陰證:凡病在裡、在血、屬虛,屬寒,正氣不足,機體反應多呈衰退的表現均屬陰證的範疇。
  • 如何區分中醫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無力、血虛發燥、陰虛發熱、陽虛怕冷。「四虛」之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虛」字。那什麼是「虛」呢?虛,通常和弱聯繫在一起,組成「虛弱」一詞。因而,你也可以把「四虛」之症裡的「虛」,理解成為「弱」。當然「虛」,還有少、虧欠、不足之意,因此諸如,氣虛、血虛之症,又通常被中醫說成是氣虧和血虧,其實叫法不同,說的基本上是一碼事。
  • 中醫有「四大虛」:懶是氣虛、上火是陰虛、脫髮是血虛、怕冷是陽虛
    中醫上認為,一個人身體羸弱,必定是「虛」在作祟,我們一般去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經常說我們是「氣虛」、「陽虛」等,那麼,關於中醫的「四大虛」,你了解多少?懶,說明你氣虛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是由於臟腑受損、久病未愈損耗元氣導致。
  • 陽虛怕冷,陰虛怕熱,中醫經典「陰陽雙補」藥方
    陰虛是什麼症狀? 陰虛指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的證候。多見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幹、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症。
  • 你的身體是「虛」還是「實」?是陰虛還是陽虛?看這篇文章就知道
    那麼,被經常掛在在嘴邊的「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該如何「補」回來呢?正所謂虛虛實實,有「虛」既有「實」。虛實其實是中醫八綱辯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裡重要的兩點。一、虛證我們人體就像一個公司一樣,有各種各樣的部門,每個部門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缺少某個部門,就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相應的影響人體也是一樣,缺少某種物質或機制,陰陽就會失衡,身體就會出現問題,這就是「虛」證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體子虛」,表現不同,飲食有宜忌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體子虛」,表現不同,飲食有宜忌。我們平常談及身體狀況,說得最多的應該屬「體子虛」三個字。可以說,「一句體子虛,十人八九中」。之所以體子虛有這麼廣的「殺傷性」,其實也是由它的內涵決定的。雖然我們說到「體子虛」時,大多數人都能會心一笑。
  • 如何判斷陰虛還是陽虛呢 陰虛和陽虛如何調理
    陰虛和陽虛其實是中醫上面最常見的兩種體質,這兩種的症狀各有不同,但是卻很難明確的判斷到底是陰虛還是陽虛。那麼具體我們應該如何判斷陰虛還是陽虛呢?陰虛和陽虛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陰虛和陽虛是中醫常見體質,但是如果想要具體判斷屬於哪一種還是要了解一下症狀的。
  • 艾灸能改善身體四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調理五臟,從調理以下四大虛開始:氣虛、血虛、陰虛、陽虛。1)氣虛就好像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動力不足;2)血虛就是人體的營養液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3)陰虛相當於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現燥熱;4)陽虛,則相當於陽光不足,所以會讓人感到寒冷。
  • 腎不好的人,要分清是陰虛還是陽虛,對症調理,腎會慢慢好起來
    腎不好,是分很多種情況的,中醫認為,腎不好有陰虛和陽虛之分。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調理辦法。因此,腎不好的人,要分清是陰虛還是陽虛,對症調理,腎會慢慢好起來。若腎陰不足,身體組織和器官失去滋養,人體陰陽失衡,就會引起疾病。陰虛的主要有4個症狀:1、舌頭質紅。陰虛的人舌頭一般會出現質紅,舌形較小、苔少而薄。2、燥熱不安。陰虛的人情緒不穩,一般會燥熱不安,容易發火。3、怕熱。
  • 氣虛 陽虛 陰虛 血虛 你是哪種虛又該怎麼補?
    張主任表示,「虛證在中醫裡是比較大的概念,包括氣虛、陽虛、陰虛和血虛,同時又對應臟腑,例如肺氣虛、脾陽虛、腎陰虛等。」不同證型有不同表現。常見的氣虛有肺氣虛、脾氣虛。張主任表示,聲音低微、少氣懶言是肺氣虛的主要表現。在中醫上,肺主一身之氣,肺主氣,司呼吸。所以這次新冠肺炎中,一些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稍微喘兩口氣就出汗,人說話沒有力氣等,都是肺氣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