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四大虛」:懶是氣虛、上火是陰虛、脫髮是血虛、怕冷是陽虛

2021-01-09 健康和營養

中醫上認為,一個人身體羸弱,必定是「虛」在作祟,我們一般去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經常說我們是「氣虛」、「陽虛」等,那麼,關於中醫的「四大虛」,你了解多少?

懶,說明你氣虛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是由於臟腑受損、久病未愈損耗元氣導致。中醫認為,氣來自人體3個地方:先天的精氣(腎)、後天吸收的水谷之氣(脾胃)、呼吸的空氣(肺),故氣虛大致分為三個方面的虛:腎虛、脾虛、肺虛。

《中醫診斷學》中懶言懶動、身體乏力、舌淡苔白、脈虛無力、頭暈目眩等症歸結為氣虛的症狀。

氣虛患者,日常該吃些補氣食物,黃芪是補氣食物中的不二選擇,性平味甘,黃芪中含有蔗糖、多糖、胺基酸、葉酸等多種身體所需元素。黃芪泡水,適用於氣虛乏力者。

上火,說明你陰虛陰相當於水和津液,陰虛就是指滋養人體的津液精血缺少。體內陰液不足,就像是沒有雨露的春天,乾燥不潤。陰虛者手足出汗、飯後燥熱、口乾舌燥、舌紅少苔、五心煩熱。

陰虛怎麼辦?中藥地黃當之無愧,味甘性寒生津液,養陰潤燥生津,泡水煮湯都可以。

脫髮,說明你血虛氣血不足,中醫常說氣虛和血虛,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血虛就像是人體營養不足,最容易脫髮。血虛還伴有身體乏力、胸悶氣短、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舌苔胖有齒痕等。

血虛怎麼辦?首要是補血!阿膠被稱為補血的聖藥,有阿膠、肉桂、桂圓、紅棗、乾薑、百合做成的桂仁膠粉也是補氣血的一味好食材,可長時間補血,有血虛可補,血枯能潤的功效,只用開水衝泡,充分攪拌後飲用即可。

怕冷,說明你是陽虛陽虛是指陽氣不足,陽氣有溫暖作用,中醫認為陽虛容易外感風寒,加之陽氣不足,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怕冷!

陽虛的人腰膝酸軟、胃脘冷痛、手腳冰涼、臉色蒼白脈虛等症。

陽虛的人如何調理?多吃些溫補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韭菜等可以溫補陽氣。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中醫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無力、血虛發燥、陰虛發熱、陽虛怕冷。「四虛」之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虛」字。那什麼是「虛」呢?虛,通常和弱聯繫在一起,組成「虛弱」一詞。因而,你也可以把「四虛」之症裡的「虛」,理解成為「弱」。當然「虛」,還有少、虧欠、不足之意,因此諸如,氣虛、血虛之症,又通常被中醫說成是氣虧和血虧,其實叫法不同,說的基本上是一碼事。
  • 氣虛 陽虛 陰虛 血虛 你是哪種虛又該怎麼補?
    張主任表示,「虛證在中醫裡是比較大的概念,包括氣虛、陽虛、陰虛和血虛,同時又對應臟腑,例如肺氣虛、脾陽虛、腎陰虛等。」不同證型有不同表現。常見的氣虛有肺氣虛、脾氣虛。張主任表示,聲音低微、少氣懶言是肺氣虛的主要表現。在中醫上,肺主一身之氣,肺主氣,司呼吸。所以這次新冠肺炎中,一些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稍微喘兩口氣就出汗,人說話沒有力氣等,都是肺氣虛的表現。
  • 艾灸能改善身體四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往下翻翻文末有福利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內的正氣足,人的抗病能力就強,就不容易生病。正氣弱,身體易受陰邪之氣侵蝕,必定會虛弱。疾病侵犯人體時,總是先侵犯皮毛,然後是肌膚,再者是筋脈,其次是六腑,最後才是五臟!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你是哪一種?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體虛,但具體是哪種體虛?怎麼給自己補虛?卻一問三不知。中醫上的體虛,可分為4種,分別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這4種虛症狀各不相同,而且食補也不一樣。下面大家快來測測自己是哪一種虛吧。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體虛,但具體是哪種體虛?怎麼給自己補虛?卻一問三不知。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對症食療,1種食物對應1種虛,有效!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虛!我們都知道,五臟六腑都相互關聯,只要有一個臟器虛弱,如果不加以調理,就會影響其他臟器!但是人體4大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不同的虛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不同,要對症調理才有效!
  • 懶,說明氣虛;掉頭髮,說明血虛;長痘痘,說明陰虛!你是哪種?
    就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虛了,腎精虧虛,則精不能生髓,髓不能濡養骨骼,再怎麼吃鈣片也不頂用。你是哪種虛?中醫對虛證進行了總結,將其分為4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陰虛又稱陰虛火旺,體內虛火引起燥熱,導致皮膚乾燥、長痘、面色偏紅(高原紅)、口腔潰瘍、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而黃、五心煩熱、盜汗等。陰虛辨別要點同時滿足上火+比一般人怕熱,不能光憑上火就判斷是陰虛,如果愛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熱。
  • 懶,說明你氣虛;掉頭髮,說明你血虛;長痘痘,說明你陰虛!你是哪種虛?
    否則,「虛」在初級階段,會導致人疲乏無力、精力不濟、情緒低落、頭目不清、食欲不振、便秘洩瀉、失眠多夢、陽痿早洩、月經不調等,等「虛」發展到高級階段,各種疾病就來了。而且,虛證的討厭之處在於:它雖不會馬上要你的命,卻會反覆纏綿,變成「頑症」。中醫對虛證進行了總結,將其分為4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 中醫:陰虛、陽虛和陰陽兩虛有什麼區別?教你3招辨別!
    其實不然,在中醫裡,無論男女都是有陰陽的,只有在陰陽兩氣調和的情況下,人的身體才會健健康康。男性與女性一樣,都會陰虛、陽虛或者陰陽兩虛,這到底是個什麼說法?妙姐來跟大家講講。陰虛是由於自身陰液不足,不足以滋潤身體所引發的一系列症候,多表現為內熱。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體子虛」,表現不同,飲食有宜忌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體子虛」,表現不同,飲食有宜忌。我們平常談及身體狀況,說得最多的應該屬「體子虛」三個字。可以說,「一句體子虛,十人八九中」。之所以體子虛有這麼廣的「殺傷性」,其實也是由它的內涵決定的。雖然我們說到「體子虛」時,大多數人都能會心一笑。
  • 懶,說明你氣虛;掉頭髮,說明你血虛;長痘痘,說明你陰虛
    中醫對虛證進行了總結,將其分為4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並且,中醫認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外表是內在的體現,只有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才能身材健美、肌膚潤澤、青春永駐,反之,人不但會生病,還會顯老。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很多女性朋友並不是老了,而是虛了。
  • 什麼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該如何調理?
    無論什麼病,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虛而後病。而且,虛證的討厭之處在於:它雖不會馬上要你的命,卻會反覆纏綿,變成「頑症」。一、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
  • 氣虛的人無力,陽虛的人怕冷...身體有4種「虛」,看看你是哪一種
    現代人「十人有九虛」,這些小毛病,往往與「虛」有關。等時間一長,全身會感到不適,壓力增大,可能影響日常的生活。體虛有四種,分別是氣虛、血虛、陽虛、陰虛,它們與我們的五臟相對應,如腎虛、脾胃虛等等。 那麼你是屬於哪種虛?
  • 氣虛 血虛 陰虛 陽虛4種體虛如何養生保健
    中醫認為,體虛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 、體虛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氣、血、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一般而論,氣虛和陽虛、表示機體活動能力的衰退,陽虛多兼氣虛,而氣虛也易導致陽虛;陰虛和血虛、表示機體精血津液的耗損,陰虛多兼血虛,而血虛也易導致陰虛。可通過飲食、藥物、運動、起居加以調攝。
  • 【健康與生活】氣虛的人無力,陽虛的人怕冷……身體有4種「虛...
    現代人「十人有九虛」,這些小毛病,往往與「虛」有關。等時間一長,全身會感到不適,可能影響日常的生活。 體虛有四種,分別是氣虛、血虛、陽虛、陰虛,它們與我們的五臟相對應,如腎虛、脾胃虛等。 那麼你是屬於哪種虛?應該怎樣調理?一起來了解!
  • 如何分清氣虛、血虛和陰虛的區別?原來你屬於這種類型的體虛
    我們都知道,人體有虛實的差異。虛證常有多種表現,歸納起來常見的有四種:氣虛、陽虛、血虛、陰虛。很多時候,當一個人疲憊的時候,就感到身體很虛弱,於是就相關通過進補把身體搞得好一些,但如果無法分清自己屬於哪一種「虛」,而盲目進補的話,只能適得其反。如果你也存在這類的問題,就要好好地看看下面的內容了。
  • 陰虛與陽虛的區別~具體甄別具體對待
    陽虛則生寒,典型的情況有:手腳冰涼,喜食熱飲,腰膝酸軟,脫髮掉發,大便稀溏,小便清長,面色黃白,唇色淡白,舌淡無苔,寡言懶動,神倦嗜睡等。另外陰虛並不是女性朋友的專利,男性朋友也會有陰虛的表現,同樣陽虛也不是男性朋友的專利,女性朋友也會出現陽虛的。陰虛與陽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 你的身體是「虛」還是「實」?是陰虛還是陽虛?看這篇文章就知道
    那麼,被經常掛在在嘴邊的「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該如何「補」回來呢?正所謂虛虛實實,有「虛」既有「實」。虛實其實是中醫八綱辯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裡重要的兩點。虛證在臨床上又分好多種:如陽虛、陰虛、氣虛、血虛等。
  • 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體子虛,表現各不同,調理更不一樣
    、陽虛、氣虛、血虛,四種身體虛,表現各不同,調理更不一樣。「氣」主要體現在臟腑的功能上,可以說,所有的生命活動,其本質就是「氣」,因此,中醫最注重「氣機」的調理;氣虛,我們可以說成氣機不足,也就是生命活動的減弱、代謝水平的地下、精神狀態的下降等等;4、 血虛:氣血一般是不單獨理解的,唯有在字面上將它們分開論述。
  • 人最怕虛,所有病都是從「虛」開始,艾灸補虛很有一套!
    從這個角度看,很多人感覺自己老了,其實本質是身體虛了。 中醫對虛證進行了總結,將其分為4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每種虛症有不同的表現,看完這些,你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虛,是哪種虛。 氣虛
  • 「健康解碼」淺談中醫「四大虛證」,看看你是哪種「虛」
    當今社會,由於工作繁忙,生活緊張,日常的體力與腦力消耗很大,很多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一些疲倦乏力、氣短、失眠多夢、食欲不振、畏寒怕冷等「亞健康」狀態。這種狀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就是「虛證」。通常情況下,臨床最常見的虛證有四種,即氣虛、陽虛、血虛、陰虛。那麼如何判斷你是哪種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