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專業,真不是玩遊戲的。」
自從3年前選擇了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電競專業
伍紹秋幾乎每次與親戚朋友
談起自己所學的專業,都要解釋一番
2017年被稱為中國電競的「教育元年」。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赫然在列。經過一年的準備和調整,國內眾多高校在2017年開始招收電競專業學生。
據四川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主席劉葉航介紹,四川目前共有5所中專、大專以及高等院校開設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還有13所院校有電競方向的專業,以專科院校居多。其中,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在2017年就開設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
如今,四川首批電競專業學生已畢業半年
作為電子競技行業的第一批「正規軍」
這些畢業生目前的就業情況如何?
近日,運動君走訪多名電競專業畢業生
了解他們的成長軌跡
2020LPL全明星周末在成都打響
已經畢業半年的伍紹秋,如今在上海一家電競俱樂部做運營工作,住在俱樂部的宿舍,拿著6000元一個月的工資。「平時工作時間不固定,主要圍繞賽程來走」,小伍說,自己的工作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還經常要熬夜。
據小伍介紹,做俱樂部運營,他需要成為一個「多面手」。在賽事執行方面,他需要做OB,也就是從「上帝視角」觀看兩方比賽,隨時切換畫面呈現給觀眾,同時還要做導播和相關數據;而在俱樂部日常工作方面,他需要管理選手起居,帶隊以及負責賽事報名等。他認為,很多電競專業畢業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進入到俱樂部工作的,需要一步步做起,除此之外還需要機會和能力。
小伍說,當初在學校所學的課程,雖然能夠基本滿足目前的工作所需,但還需提高賽事模擬等實踐操作的能力。「要從事這種職業,你至少要『懂行』,這些東西得靠實際操作,腦海中有畫面,這就需要通過學校的學習和社會的實踐。」
伍紹秋做ob、導播、數據時所處的工作環境
回首這幾年,小伍並不後悔學電競專業,隨著經歷和實踐的積累,他已對工作遊刃有餘。他認為任何工作都需要沉澱和積累,就算是電競也不例外。對於未來,小伍有著自己的想法:「對於現在的工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以後會一步步積累經驗,慢慢上升吧,也希望電競在我們成都有著更好的發展。」
「I can do all things」,這是小伍在朋友圈寫下的對自己的鼓勵和期望。
據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彭穎介紹,該校對電競專業課程的設計是模塊化的:大一以基礎課程為主,包括電競概論、電競運動基礎、電競行業分析、電競運動社會指導等;大二主要為產業方向模塊教學,包括了數字遊戲、數字娛樂、經營管理、運動訓練、主播與解說等應用型課程;大三鍛鍊學生的實踐經驗,課程主要涉及電競項目開發、比賽舉辦、嘉年華項目落地、俱樂部的自媒體建設等。
伍紹秋參與LDL(英雄聯盟發展聯賽)工作時的工作證
彭穎透露,2020年該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畢業學生為44人,其中有9人升入本科繼續學業,其餘35人全部從事著與電競有關的工作,包括電競內容創作、電競主播、電競培訓以及電競俱樂部策劃與管理等工作。
運動君從四川傳媒學院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該校2020屆電競專業畢業生共有27人,就業率達85%,整體收入水平在4000~7000元之間。
去年從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的吳孟剛說,他當初因為填錯專業,陰差陽錯進入了電競專業。如今已經畢業半年多,他幾乎沒有從事過與電競相關的工作。小吳認為,自己還缺乏足夠的資源和能力進入到電競行業。他坦言:「專業沒有對錯,對錯只在人們自己身上。」此時的吳孟剛從一家教育機構離職,正在考慮進入新媒體行業。
一面是一部分電競專業的首批「正規軍」游離在行業大門之外,另一面則是電競行業面臨著較大的人才缺口。
劉葉航表示,目前四川電子競技行業人才缺口較大,涉及的職業也較多。比如,在電子競技前端,缺乏優秀的電子競技策劃人、電競賽事導演,傳統電競俱樂部也缺乏優秀的年輕電競選手;而在電競教育這方面,需要更優秀的師資力量。
劉葉航指出,多數優秀的電子競技從業者不願意從事電競教育工作,他們更青睞收入更高、來錢更快的直播行業。此外,目前比較熱門的電子競技館和電子競技酒店對運營和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高校在培養人才時要有所側重和聚焦。
2018國際女子電子競技錦標賽現場,川影學生隊伍斬獲《球球大作戰》冠、季軍殊榮
去年11月,四川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發布《四川省「十四五」電子競技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截至2019年,四川電子競技產業規模已達到180億元。其中提到:「當下電競產業存在50萬的人才缺口,預計3年後缺口達100萬,並且有80%的從業人員對職業技能培訓存在需求。據統計,現在川內共有18所中專、大專以及高等院校結合原有自身學科優勢,開展電子競技相關專業教學,培養電競行業專業人才,規範行業標準,提高行業水平。」
但其中也直言不諱地指出:「電子競技教育缺乏規範化管理,缺少合理的監督監管機制,電子競技成為一些學校招收生源的宣傳噱頭。」
而對於那些還游離在
電競行業大門之外的
電競專業畢業生來說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本月中旬
發布的一則通知
不啻於「冬天裡的一片暖陽」
▼
通知顯示,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別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頒布電子競技運營師等20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電子競技運營師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系首次頒布。
電子競技運營師,被定為在電競產業從事組織活動及內容運營的人員。該職業需具有良好的觀察、理解、應變、人際溝通、組織、協調能力,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及自主學習能力。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稱,將進一步組織編寫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指導加強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