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電競專業畢業生,現在怎麼樣了?

2021-02-15 運動成都

「我們這個專業,真不是玩遊戲的。」

自從3年前選擇了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電競專業

伍紹秋幾乎每次與親戚朋友

談起自己所學的專業,都要解釋一番

2017年被稱為中國電競的「教育元年」。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赫然在列。經過一年的準備和調整,國內眾多高校在2017年開始招收電競專業學生。

據四川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主席劉葉航介紹,四川目前共有5所中專、大專以及高等院校開設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還有13所院校有電競方向的專業,以專科院校居多。其中,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在2017年就開設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

如今,四川首批電競專業學生已畢業半年

作為電子競技行業的第一批「正規軍」

這些畢業生目前的就業情況如何?

近日,運動君走訪多名電競專業畢業生

了解他們的成長軌跡

2020LPL全明星周末在成都打響

已經畢業半年的伍紹秋,如今在上海一家電競俱樂部做運營工作,住在俱樂部的宿舍,拿著6000元一個月的工資。「平時工作時間不固定,主要圍繞賽程來走」,小伍說,自己的工作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還經常要熬夜。

據小伍介紹,做俱樂部運營,他需要成為一個「多面手」。在賽事執行方面,他需要做OB,也就是從「上帝視角」觀看兩方比賽,隨時切換畫面呈現給觀眾,同時還要做導播和相關數據;而在俱樂部日常工作方面,他需要管理選手起居,帶隊以及負責賽事報名等。他認為,很多電競專業畢業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進入到俱樂部工作的,需要一步步做起,除此之外還需要機會和能力。

小伍說,當初在學校所學的課程,雖然能夠基本滿足目前的工作所需,但還需提高賽事模擬等實踐操作的能力。「要從事這種職業,你至少要『懂行』,這些東西得靠實際操作,腦海中有畫面,這就需要通過學校的學習和社會的實踐。」

伍紹秋做ob、導播、數據時所處的工作環境

回首這幾年,小伍並不後悔學電競專業,隨著經歷和實踐的積累,他已對工作遊刃有餘。他認為任何工作都需要沉澱和積累,就算是電競也不例外。對於未來,小伍有著自己的想法:「對於現在的工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以後會一步步積累經驗,慢慢上升吧,也希望電競在我們成都有著更好的發展。」

「I can do all things」,這是小伍在朋友圈寫下的對自己的鼓勵和期望。

據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彭穎介紹,該校對電競專業課程的設計是模塊化的:大一以基礎課程為主,包括電競概論、電競運動基礎、電競行業分析、電競運動社會指導等;大二主要為產業方向模塊教學,包括了數字遊戲、數字娛樂、經營管理、運動訓練、主播與解說等應用型課程;大三鍛鍊學生的實踐經驗,課程主要涉及電競項目開發、比賽舉辦、嘉年華項目落地、俱樂部的自媒體建設等。

伍紹秋參與LDL(英雄聯盟發展聯賽)工作時的工作證

彭穎透露,2020年該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畢業學生為44人,其中有9人升入本科繼續學業,其餘35人全部從事著與電競有關的工作,包括電競內容創作、電競主播、電競培訓以及電競俱樂部策劃與管理等工作。

運動君從四川傳媒學院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該校2020屆電競專業畢業生共有27人,就業率達85%,整體收入水平在4000~7000元之間。

去年從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的吳孟剛說,他當初因為填錯專業,陰差陽錯進入了電競專業。如今已經畢業半年多,他幾乎沒有從事過與電競相關的工作。小吳認為,自己還缺乏足夠的資源和能力進入到電競行業。他坦言:「專業沒有對錯,對錯只在人們自己身上。」此時的吳孟剛從一家教育機構離職,正在考慮進入新媒體行業。

一面是一部分電競專業的首批「正規軍」游離在行業大門之外,另一面則是電競行業面臨著較大的人才缺口。

劉葉航表示,目前四川電子競技行業人才缺口較大,涉及的職業也較多。比如,在電子競技前端,缺乏優秀的電子競技策劃人、電競賽事導演,傳統電競俱樂部也缺乏優秀的年輕電競選手;而在電競教育這方面,需要更優秀的師資力量。

劉葉航指出,多數優秀的電子競技從業者不願意從事電競教育工作,他們更青睞收入更高、來錢更快的直播行業。此外,目前比較熱門的電子競技館和電子競技酒店對運營和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高校在培養人才時要有所側重和聚焦。

2018國際女子電子競技錦標賽現場,川影學生隊伍斬獲《球球大作戰》冠、季軍殊榮

去年11月,四川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發布《四川省「十四五」電子競技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截至2019年,四川電子競技產業規模已達到180億元。其中提到:「下電競產業存在50萬的人才缺口,預計3年後缺口達100萬,並且有80%的從業人員對職業技能培訓存在需求據統計,現在川內共有18所中專、大專以及高等院校結合原有自身學科優勢,開展電子競技相關專業教學,培養電競行業專業人才,規範行業標準,提高行業水平。」

但其中也直言不諱地指出:「電子競技教育缺乏規範化管理,缺少合理的監督監管機制,電子競技成為一些學校招收生源的宣傳噱頭。」

而對於那些還游離在

電競行業大門之外的

電競專業畢業生來說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本月中旬

發布的一則通知

不啻於「冬天裡的一片暖陽」

通知顯示,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別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頒布電子競技運營師等20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電子競技運營師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系首次頒布

電子競技運營師,被定為在電競產業從事組織活動及內容運營的人員。該職業需具有良好的觀察、理解、應變、人際溝通、組織、協調能力,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及自主學習能力。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稱,將進一步組織編寫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指導加強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相關焦點

  • 電競將迎首批「正規軍」,電競專業畢業生真的是「香餑餑」嗎?
    而在去年7月,人社部也發布數據,電競行業未來5年的人才缺口預計將達到350萬。 面對龐大的人才缺口,電競專業「正規軍」的到來對行業來說更像是雪中送炭。此外,隨著教育部將電競納入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指標,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等崗位相繼推出「國標」,電競專業人才似乎已經沐浴在各種政策利好當中。這是否意味著電競專業人才必然會成為被行業爭搶的「香餑餑」?
  • 第一批電競本科生要畢業了:就業情況特別好,但做電競的不多
    今年夏天,2017年入學的首批電競專業學生即將畢業,面臨就業大考。時間倒退十年,或許沒有任何高三學子會想到自己將把大學四年投入到「電競」中。這個建立剛滿4年,飽受質疑的新專業,將送走他們的第一批學子,市場將如何看待他們?「班上就業情況特別好,但嚴格來講沒有從事電競工作的同學。」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17級數字娛樂專業的陳子航說道,即將畢業的他選擇前往國外深造,轉行學習其他專業。
  • 電競專業首屆畢業生,遊戲水平提高了嗎?就業前景怎麼樣?
    自從2016年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成為教育部的增補專業之一之後,全國很多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也都比較火爆。大多數家長都是比較反對孩子學電競的,當反對無效,孩子已經痴迷的時候,就不得不妥協了,那麼是不是只要遊戲打的好就適合學電競專業呢?
  • 首批電競專業學生畢業,去哪兒就業了?
    半年前,第一批電競專業專科學生畢業,有的選擇繼續讀書深造,有的走向工作崗位,他們就業情況如何?是否會受到行業的青睞?在校學什麼?1月26日,川影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2020屆畢業生小周告訴記者,當初因為興趣愛好選擇了電子競技專業,連他自己剛入學時,也一度以為電競專業是學打遊戲。與小周一樣,同一年畢業的Pure因為從小熱愛遊戲,並且考慮到這是電競專業首批招生,能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學生,選擇就讀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
  • 走近中國第一批電競專業本科生:學習不輕鬆 青春不迷茫
    多名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新生在專業課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到此次賽事活動中的舞臺管理、戰隊管理、賽事執法和現場解說的工作當中,,並且有著相當出彩的表現,這令閆紅橋頗感欣慰。我的青春不迷茫這一批年輕人迅速成長的背後,是學校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2017年進行申報時,我們就已經做好了本科生的培養方案。
  • 「電競專業」是玩物喪志嗎? 電競專業前途怎麼樣
    ­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試水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專業。這個專業,曾一度被戲稱為「電競專業」。「電競專業」,是上課打遊戲、畢業做職業電競選手嗎?這難道不是鼓勵年輕人「玩物喪志」嗎?消息一公布,一石激起千層浪。­  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那麼,什麼是電子競技?在業內,有一種觀點被反覆提及——「電競≠遊戲」。
  • 現在的電競專業都是騙局,真正能教的老師沒有幾個
    隨著遊戲產業的興盛,這個逐漸被大眾接受的文娛活動在近幾年衍生出另一熱門行業,電競行業。從此少數網癮少年搖身一變,成為打遊戲也能賺錢的電競從業人員。諸如PDD,五五開,若風等人因此走向人生巔峰。但和現在大學,技校等機構不同,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第一代LOL選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不熟悉到精通。而電競專業出身的人又是怎樣呢?我們不妨參考一下藍翔電競專業的學生。藍翔電競專業開設於2014年,據學校所說,他們擁有高性能的電競設備,以及雄厚師資力量。
  • 教育助力電競,搶灘千億電競市場的最好時代就是現在
    近年來,中國電競市場發展迅猛,政策紅利不斷,電競教育市場也隨之水漲船高,頻頻獲得資本青睞,或許搶灘千億電競市場的最好時代就是現在。電競是新世紀以來產生的「新名詞」,也是一個政策不斷加碼的「新的產業」。 2003年,我國國家體育總局批准電競我國正式開展的體育競技項目。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組建了電子競技國家隊。
  • 中國高校電競專業哪家強 高考填報你敢選電競專業嗎?
    對此,你是不是有一個疑問,這個學院電競就業率到底怎麼樣?其實,筆者想說,我也不懂呀。2016年,電競相關行業大紅大紫,帶動了「電競專業」被認可,中國國內各個高校電競專業如同一日千裡、雨後春筍般一樣多了起來,比如山西體育職業學院就花了上千萬元人民幣打造了國內首家電子競技實訓基地,山東某電競學院更是從娃娃抓起,招生對象直接為初中及高中畢業生,,像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括四川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方廣播學院等一些比較知名的學校開始有了電競行業,估計像
  • 赫爾大學的第一批護理專業畢業生都能得到NHS的工作
    赫爾大學的第一批護理科學畢業生都在全國各地的急救服務中心找到了重要的工作今年夏天,第一批畢業生已經準備好加入前線,幫助拯救整個約克郡和其他地區的生命。隨著赫爾大學幫助應對NHS內部令人擔憂的技能短缺問題,該校宣布為每一位畢業生提供一份全職的護理工作。
  • 現在有很多開設電競專業的學校,電競專業很難學
    近年來,隨著電競產業的知名度在不斷上升,職業選手和主播的高收入,讓很多喜歡玩遊戲的高中生羨慕不已,很想去當一名主播或者是職業選手。而有些學校針對這個情況,開設了電競專業,來滿足這個需求。這兩年已經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但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原來電競專業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其實也是個辛苦的專業!
  • 教育體系下的電競專業:道阻且艱,行則將至
    其實,按時間推理,2020年6月,第一批專科電競專業的學生面臨畢業。那電競教育專業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能禁得起市場的檢驗?我們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 受疫情影響,小A還未正式畢業,但他和廣大畢業生一樣,已經走上了求職的道路,畢業於電競專業的他卻陷入了苦惱。「我想做解說,可我又沒有經驗,大型賽事不要我,小型賽事又沒有渠道,然後我去面試其他公司的實習生,也沒人要我,我不知道怎麼辦了」。
  • 凱評 「讀電競專業」不等於「打電競職業」
    兩周之後,一語成讖,我竟然被教育部打臉了……最新消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在相關學校和行業提交增補專業建議的基礎上,教育部組織研究確定並公布2016年度增補專業共13個,自2017年起執行。其中,第11條「體育類」專業中,增加了一項「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
  • 高校的電競專業現在什麼樣?
    臺下正襟危坐的,是該校今年新開設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電競解說方向)」的21名新生。杜友君是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的院長,也是這個電競解說專業的負責人。「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來到我們學校,要招收優秀的雙語電競解說。他說,優秀的電競解說,年收入是5000萬元。
  • 這屆電競專業學生不打電競
    但他們還是一天不落地去學習,不僅是因為小學期與學分掛鈎,這也是他們難得可以近距離接觸電競行業的機會,他們所上的專業是中國傳媒大學藝術與科技(數字娛樂方向),即外界所稱的「電競專業」。不打遊戲的「電競專業」
  • 第一批把智能家居買回家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智能家居在「炙手可熱」中已經走過了第一個5年,2014年,海爾正式發布U+、蘋果發布Homekit、谷歌收購Nest、三星拿下SmartTing,第一批「抓螃蟹」的時代弄潮兒讓智能家居這個遙遠的夢想開始在普通人的家庭中生根發芽,由此也誕生了第一批「嘗鮮」的智能家居用戶們。
  • 首批電競本科生要畢業了,幾乎沒人做電競
    時間倒退十年,或許沒有任何高三學子會想到自己將把大學四年投入到「電競」中。這個建立剛滿4年,飽受質疑的新專業,將送走他們的第一批學子,市場將如何看待他們?「班上就業情況特別好,但嚴格來講沒有從事電競工作的同學。」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17級數字娛樂專業的陳子航說道,即將畢業的他選擇前往國外深造,轉行學習其他專業。
  • 第一批去到杜拜的中國人,想看看他們現在怎麼樣?今天總算知道了
    第一批去到杜拜的中國人,想看看他們現在怎麼樣?   那麼第一批去杜拜討生活的中國人   他們如今在那生活的怎麼樣呢   剛開始的杜拜還沒有與我國有商業往來
  • 中國第一批海歸精英,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麼,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能出國留學的佼佼者們,現在過得好嗎?選擇海歸或者留在國外的他們,又分別發展得怎麼樣呢?我們和其中的三位聊了聊:我應該算是最早留學的那一批人,但其實在出去之前,我本人對此一點不知情,可以說這個留學名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我本身是大連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的,畢業之後在藝術科技研究所研究舞美這塊的工作,也幫著做一些日語翻譯,互通有無的工作。改革開放之後,鄧小平號召中國學生走出國門,向發達國家學習他們的科學技術背景。
  • 玩電競的都來看看 重慶一高校開設「電競解說」專業
    沒聽錯,重慶也有「電競解說」專業了,有興趣的同學快get起來!上遊新聞記者6月20日從重慶傳媒職業學院獲悉,為滿足不斷增長的電競市場專業人才需求,該校開設了「電子競技主持與解說」方向,並已啟動2019年秋季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