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雖便宜,更重要的是安全
(記者王麗虹/文 吳嘉曉/圖)
【中外玩具網】見過大米、白菜論斤賣,您見過玩具論斤賣嗎?昨日,市民劉先生撥打本社反映,這兩天到東街菜市場買菜,發現菜市場大門左側擺起了一個賣玩具的攤子,攤上的玩具不是論個賣,而是論斤賣,一斤12元。
昨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東街菜市場,在大門左側看到,一個用紅藍白三色彩條布搭起的大棚內,凌亂地放著十幾個紙箱,箱內放置著許多類型的玩具,有芭比娃娃、噴水槍、小汽車、過山車……這些論斤賣的玩具以塑膠玩具居多,大多數做工較粗糙,包裝較為殘舊。
記者隨意挑選了一個電動娃娃和一包海綿球,攤主接過往電子秤上一放,「一斤12元,這兩個玩具16元。」記者好奇詢問,這些玩具從哪裡進的?攤主稱,這些玩具都是從廣州進的,是玩具廠庫存的尾貨,所以或多或少有些磨損,他們也是從廠家按斤買入,由於價格便宜,一早上能賣出數十件玩具。
記者發現所購買的電動娃娃外包裝上有經銷商及生產商的名字和電話,按上面的聯繫方式,記者得知,對方沒有論斤賣過玩具,也沒有生產過類似的玩具。
「一個玩具從製造到流通、再到批發,各個環節都有利潤可賺,那麼生產成本是多少?論斤賣的玩具,質量能保證嗎?」路過的市民陳女士表示,為了孩子的健康,她不會選購這類低廉、安全沒有保證的玩具。
記者隨後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自2007年6月1日起,列入目錄的六類玩具產品,沒有經過強制檢測,不加「3C」標誌的,都不能出廠,更不允許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的經營活動中使用。這六類玩具產品分別是:童車類、電動玩具類、塑膠玩具類、金屬玩具類、娃娃玩具類、彈射玩具類產品。
「玩具質量問題容易導致兒童受傷害,市民最好到正規商店購買。」工商部門提醒,為保護兒童安全,我國對不同年齡段寶寶使用的玩具作了不同規定,對玩具使用說明及標識標準均有明確要求,如:必須標明生產廠名稱、使用年齡段、安全警示語、產品合格證等,涉及12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