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範王一君:以工匠精神把傳統工藝往前推一把

2021-01-09 騰訊網

在北京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

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後,

返回山東淄博沒幾天,

王一君又在工作室裡忙碌起來。

此次表彰大會上,

王一君被授予

「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

是他30餘年對陶瓷藝術的敬畏與追求。

▲ 王一君在創作作品

摔泥巴的「瓷二代」

下崗時也未曾離開刻瓷這一行

1969年,王一君出生於淄博一戶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淄博瓷廠職工。孩童時期,王一君經常與小夥伴們偷跑到瓷廠車間摔泥巴,不經意間,發現稀軟的粘土可以捏出千奇百態的造型,他就學著大人們的樣子把做好的造型放在太陽底下晾曬,趁工人不注意就把這些泥巴放到窯爐的匣缽裡燒制,焦急地盼望「作品」出爐。這是王一君最早的「作品」,也是他最初的陶瓷藝術啟蒙。

作為淄博瓷廠子弟,鄰裡長輩許多是陶藝工作者,就讀的高中就設有陶瓷工藝課程,王一君走上藝術之路順理成章。王一君回憶,一次課間休息,他路過教師辦公室走廊,聽見一陣清脆的敲擊聲,走近窗臺,看見一位老師正用小錘子和刻筆在瓷盤上輕輕敲打,由點及面生成流暢的線條、生動的畫面,就在這一刻,他被刻瓷藝術的魅力吸引了。

少年時代的悟性,耳濡目染的薰陶,影響著他的發展方向。其後,王一君考取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專業,對美術理論、藝術美學等進行深入研習。畢業後,他便一頭扎進了陶瓷藝術的海洋。

不過,王一君的藝術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上世紀末,陶瓷業不景氣,正準備大幹一番的王一君成了「失業大軍」中的一員。「陶瓷廠一下破產了,我們都成了下崗工人,心情很低落,也覺得很可惜。」回憶那段日子,王一君感慨萬千。

當時,許多同行另起爐灶做起了生意,謀劃「掙大錢」,而被迫成為「個體戶」的王一君卻一直未離開刻瓷行業。「就此轉行,可以,但之前的學習、工作經歷就全都浪費了,也沒法把淄博陶瓷技藝傳承下去。」王一君說。

缺資金、沒設備,他就用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用「土辦法」繼續做陶瓷。然而,因為個人職業身份原因,作品沒有機會參加國家級大賽,無緣獲得社會各方賞識,自然就長期經受著「埋在深山人不識」的苦惱。因為收入微薄,時常生活拮据,偏偏他的父母患腦血栓住院,兩位老人也是瓷廠退休工人,藥費沒處報銷,但病不能不治療,而且需要長期用藥。為了生存,王一君曾在路邊租一間房子,給人加工刻瓷工藝,50元一件。

有一次,為燒制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窯變陶品,冬天天冷得伸不出手來,王一君和妻子在室外的窯爐邊一守就是幾個晝夜,手起了凍瘡,一爐燒完,一連幾天重感冒。王一君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手中的技藝亦未因苦難而荒疏。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符號,是我夢開始的地方。哪怕最難的時候,我也沒有放棄逐夢陶瓷的念頭,內心深處的眷戀一直激勵我前行。」他深情地回憶說。

正是基於這種經歷和情感,如今的王一君精心呵護著年輕人的夢想。王一君有入門弟子21名,其中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名人12人。這當中有數位是聽障學徒,王一君向他們免費傳授陶瓷技藝。今年疫情期間,在帶領弟子們創作戰疫作品的同時,王一君專門製作了線上教學課程,鼓勵這些殘障人士通過學習手藝自立、自強,掌握致富技能。

山東省自強模範張海生就是王一君的門生,張海生也在工作室開展免費的陶器工藝技能培訓,僅2018年就培訓了23位殘疾學員,幫助他們熟練掌握了技藝。在培訓的同時,張海生還和殘疾朋友們自主研發陶瓷工藝工具,目前已研製出了陶泥3D印表機、陶藝修坯夾等實用性工具。

「年輕的老陶瓷」

他豐富了刻瓷藝術的表現形式

在業界,王一君被稱為「年輕的老陶瓷」。這不僅是因為他自小受到成長的環境薰陶,成為淄博刻瓷界最年輕的國家級大師,還因他在陶瓷及刻瓷領域持之以恆地鑽研、創新。

他對陶瓷藝術的鑽研不止於刀法,而是對陶土、燒成、釉料等每一個環節都細心研究。他熟悉釉料,可以自己研究材質,自己造型、手拉坯、雕塑、燒制,自畫、自刻、自己上色,陶瓷製作藝術在他身上是一條完整的鏈條,任何環節都不缺失。目前,他已經獲得了三項專利,發明了結晶釉刻瓷、彩釉虛噴背景刻瓷、窯變釉半刀泥裝飾、陶藝與刻瓷綜合手法,大大豐富了刻瓷藝術表現形式。

在他看來,想要發展陶藝這門傳統工藝,不應該只是一味地追求「正宗」,刻瓷藝術創作需要克服「慣性思維」,需要從工藝改進和原材料更科學地調配等方面不斷重新思考,只有這樣,陶瓷才能煥發生命力。

都說作品如其人。一個默然寡淡、毫無情趣的人,難以創作出多姿多彩的藝術佳作。除執迷刻瓷外,王一君博覽群書、兼收並蓄,在陶藝、繪畫等方面也有深厚造詣。其實,刻瓷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藝術,把繪畫、書法、金石藝術匯於一身,集筆、墨、色、刀於一體。王一君的刻瓷內蘊深厚、新穎別致,其肖像刻瓷把光感寫實技法與刻瓷技藝融合,人物的皮膚肌理、毛髮質感都凸顯了精湛技藝,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雕琢的人物形神兼備,內心世界豐富生動。

「把大自然賜予的材料通過心與手的塑造、浴火的涅槃,最終變成陶瓷,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不過,「瓷器本身只是器,當藝術家在上面注入思想、賦予文化,陶瓷即內蘊靈動,才會點通靈犀。」在王一君看來,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獨一無二,飽含自己的情感、智慧和人生思索。有時候,工人操作的失誤也能激發王一君的靈感。他創作的《清月》就是把缺失一角的殘件演化為上弦月,又巧妙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而成,變「事故」為「故事」。

在王一君工作室,擺放著他的陶藝作品《萌者盡達》。「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句者畢出,萌者盡達。」翻閱《禮記·月令》時,王一君產生了把「萌者盡達」意象用陶瓷形式表現出來的念頭,就創意出似「種子發芽」「拇指翹起」的造型,把「萌者」的初心萌始和「盡達」的蓬勃態勢立體地呈現出來。

王一君創作中常有這樣的「神來之筆」。他的幾尊「青山韻」瓷藝以碧綠做底、山濤為形,表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青山中間,勾畫了幾株翠竹,風韻綽然。「加入幾筆『竹子』,寓意『新竹高於舊竹枝』,既點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作品從整體上也更靈動富有生氣。」王一君這組陶瓷組合作品《綠水青山》,施以窯變釉,燒成後的紋理與色彩若蟠青叢翠,內涵線索從《論語》「仁者樂山」延伸至新時代「兩山理論」。

因為對陶瓷技藝的執著堅守與創新探索,對重大主題的深刻把握與積極創作,王一君的刻瓷作品連續多年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政要。這些作品一刀一鑿,精心雕琢,精妙傳神,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陶瓷文化的博大魅力。「每次接到國禮陶瓷藝術的創作任務,往往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日夜連續加班是常有的事。」王一君坦言。儘管如此,他創作時還是力求精益求精、絕不含糊,充分調動刻瓷藝術的各種刀法表現物象的形態、結構、質感等,彰顯出大國工匠的氣象。

對陶瓷的匠心、對材料的上心,延伸到了更廣泛的領域。王一君還有件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身為全國人大代表,他致力於推動赤泥變廢為寶。

淄博制鋁工業發達,企業提取氧化鋁時,產生的汙染性廢渣便是赤泥,含有鹼、重金屬等有害成分。赤泥堆積如山,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資源,還一度成為影響生態環境的痼疾。2018年年底的一天,王一君在淄博文昌湖溼地公園看到湖邊道路鋪的地磚,與普通地磚外觀不太一樣,引起了他的注意,便問工作人員:「這是啥材料做的?」

「這是用赤泥做的透水磚,適合用在湖邊,透水透氣性好。現在,國家提倡海綿城市建設,赤泥磚正好派上用場。」

「赤泥還能做透水磚?」王一君覺得不可思議:「赤泥有望被消滅了!」

這之後,為搞明白赤泥的危害,他專挑下大雨、颳大風等惡劣天氣,到赤泥山現場觀察;為弄清楚赤泥建材的環境安全性問題,他向科研團隊詳細了解。調研中,王一君了解到,我國作為氧化鋁生產大國,年排放赤泥高達數百萬噸。王一君將自己的調研成果轉化成人大代表建議《固廢赤泥綜合利用》。讓王一君欣慰的是,他的建議引起了相關部委的重視,專門組織專家赴淄博市和聊城市實地調研。2020年全國兩會,他又提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赤泥綜合利用產業化的建議》。

▲ 王一君作品

記者手記

愛穿中式服飾,飄逸的長髮扎在腦後,說起話來謙和有禮,「溫潤如玉」是王一君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齊魯大工匠……一項項沉甸甸的榮譽,展現了王一君作為一名大國工匠兢兢業業、逐夢前行的求索歷程,也成為「淄博陶瓷」走向世界的鮮活見證。「此次當選全國勞動模範,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王一君說,自己是幸運的,與前輩們比,他遇上了更好的時代。與同輩們比,他有幸遇上了越來越多注以欣賞目光的藝術知音。

「陶瓷行業要在傳統文化的積澱下與時俱進,才能綻放出時代的光芒。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和解讀、傳統工藝的改良、新材料的應用、地域元素的融入、功能的延伸拓展都是與時俱進的表現。」王一君提出,要從文化繼承、功能創新、屬性延展、文創融合入手,形成解決社會用工、精準助殘脫貧、推動產業振興、接軌當代生活的活性保護,為傳統技藝賦予時代活力。「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要虔誠地調動所有潛能去面對陶瓷這種工藝。到了我們這代人手上,如何在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代同行?以工匠精神把傳統工藝往前推一把,我認為才起到了我們這代人的作用。」

責編:劉海紅

相關焦點

  • 全國勞動模範王一君:傳承創新 講好中國陶瓷故事
    揉捏制坯,摶土成器;一刀一鑿,精雕細琢……在北京參加完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後,返回淄博沒幾天,王一君又迅速在工作室忙碌了起來。此次表彰大會上,王一君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榮譽背後是他30餘年來對陶瓷藝術的敬畏與追求。
  • 全國勞動模範喻樂康:用極致工匠精神打破壟斷
    中新網長沙12月8日電 題:全國勞動模範喻樂康:用極致工匠精神打破壟斷  作者 丁未  他,34年來始終堅守,突破超大型塔機關鍵技術瓶頸,打破了國外壟斷並實現「中國製造」批量出口; 他,在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領域發揚「工匠精神」,推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他就是中聯重科建築起重機械公司副總經理、研究員喻樂康。
  • 弘揚工匠精神 展現傳統工藝
    在準旗沙圪堵民族幼兒園,傳統的皮雕畫在保持古樸韻味的基礎上,融入各種現代卡通元素,成為幼兒園的一大特色。 皮雕畫看似簡單,製作起來卻極其繁雜。在製作的過程中,從紋路的設計到轉繪,需利用近百件的皮雕工具,雕刻、敲打上萬次,經過幾十種染料的上色,才能形成最後的成品,過程看似十分美妙,但極其考驗人的耐心和技巧。
  • 立足本職崗位 傳承勞模工匠精神 省屬企業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事跡...
    中國甘肅網12月21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12月17日,由省政府國資委主辦、蘭石集團承辦的「中國夢·勞動美」省屬企業 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事跡巡迴報告會(蘭州新區片區)在蘭石集團報告廳舉行。榮獲2020 年全國勞動模範的金川集團潘從明、酒鋼集團王小康、蘭石集團何琪功、甘肅建投集團謝昌盛、蘭州三毛實業公司範冬雲等5名勞模分別結合自身經歷,用質樸的語言、詳實的事例和真摯的感情,生動再現了他們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
  • 五糧液集團公司501釀酒車間班組長、高級技師屈萬聰當選全國勞動模範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五糧液集團公司501釀酒車間班組長、高級技師屈萬聰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接受黨中央、國務院表彰。全國勞動模範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代表著我國勞動工作者的最高榮譽。黨中央、國務院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是對當代工人階級、人民群眾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求真務實、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的一次盛大集中展示。
  • 全國先進工作者梁建坤:工匠精神做事 匠心情懷育人
    全國先進工作者梁建坤:工匠精神做事 匠心情懷育人 2020-12-04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惟匠心以致遠——記全國勞動模範董春玉
    董春玉工作中。(州總工會 供圖)董春玉是知名的玉雕大師,還是雲南省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雲嶺工匠、雲嶺首席技師、首批「雲嶺工匠創新工作室」、德宏州第六屆勞動模範、首屆全國寶石琢磨暨寶玉石檢驗百花工匠職業技能競賽評審專家、中國玉石雕刻天工獎金獎獲得者、百花獎金獎獲得者等。今年11月,董春玉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 探索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
    工匠精神是工匠們的行為表現與價值取向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涵。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許多重要場合頻繁提及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大力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央視快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11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丨新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馬吉孝在宣講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精神時強調
    12月8日,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馬吉孝赴三亞看望我省省部級勞動模範和一線優秀職工療休養人員,並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馬吉孝在與參加療休養的省部級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座談交流時,首先表達了省委、省政府對全體勞模的誠摯問候。孟慶芬、方萬品等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發言。
  • 太原弘揚工匠精神向「晉陽工匠」看齊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雁12月11日,為更好地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太原市勞動模範表彰暨第三屆「晉陽工匠」命名大會舉行。會議宣讀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模範單位(集體)和勞動模範的決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命名太原市第三屆「晉陽工匠」的決定》。市領導為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頒獎,3名獲獎代表作表態發言,「晉陽工匠」代表向全市各行各業勞動者發出倡議書。
  • 各地舉辦活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會上,省領導向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代表頒獎。廣東省勞動模範代表蔣文新發言,全國勞動模範代表馮穎慧宣讀倡議書。李希在會上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奮力在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 全國勞動模範刁統武回母校了!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12月24日下午,全國勞動模範、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車身部維修鉗工主辦技師刁統武受邀回到母校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作專題報告,學院院長許明道與部分教職工代表、思想政治課教學部全體教師及200餘名學生代表參加活動。黨委(院長)辦公室主任王毅主持報告會。
  • 自覺踐行工匠精神,助力學生自主發展——全國先進工作者孫先亮宣講...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召開,青島二中孫先亮校長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提出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發全國人民的強烈反響。
  • 「大國工匠」進校園 讓匠心精神薪火相傳
    高中漢在進口數控設備升級維修、技術改造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先後獲得「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模範」、「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高中漢勞模工作室也被評為省「示範勞模工作室」、「全國工人先鋒號」集體。本次培訓中,高中漢為大家講解了數控工具機的操作流程、規範以及編程等注意事項,全方位剖析了數控車床。並反覆強調,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既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掀起學習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熱潮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召開後,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上下迅速行動,開展形式豐富的活動,在學院掀起學習熱潮。會議要求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表彰為契機,在學院大力倡導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開展系列活動,倡導廣大師生學習踐行三種精神,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引導廣大師生向勞模學習、向身邊榜樣學習。會議商討了學院邀請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省勞動模範、齊魯最美職工、煙臺中集來福士管裝車間班長楊德將來校作報告的部分細節,為學院三種精神的學習規劃了「設計圖」。
  • 呼喚中國傳統精緻文化的回歸 由「工匠精神」反思當前手工藝創作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連輯說,當下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不僅是對職業良心、職業信譽、職業忠誠做出新的價值判斷,更是呼喚中國傳統精緻文化的回歸。  連輯是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日前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理論與批評學術論壇」上說這番話的。這次論壇最大的特色是面向工匠最集中的傳統手工藝創作和生產領域來探討「工匠精神」的傳承問題。
  • 「製造強國」呼喚工匠精神(新論)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號召,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繼續學先進趕先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煥發勞動熱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職業道德,將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作為自覺行為。 古為今鑑,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對工匠精神的精微闡釋。
  • 諶貽琴: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為新時代貴州高質量...
    原標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新時代貴州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   本報訊 (記者 許邵庭)12月10日,貴州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貴陽隆重舉行。省委書記諶貽琴出席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