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實行,身邊越來越多人加入了生二胎的大軍。無論是家境富有的還是家境貧寒的,覺得「生兩個孩子好一些,等自己老了,給孩子也能留個伴」;但同樣也有很多人比較排斥二胎,因為如今的育兒壓力真的太大了。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做父母的最好的教養就是不亂生孩子」。今時不比往日,孩子生下來已經不僅僅是給他一口飯吃,不讓他餓死就行了,而是需要家長花更多的錢和時間在孩子的各種教育上。
在老一輩的眼裡孩子只要能生就能養。生一個也是帶,生兩個也一樣帶,沒有什麼不同之處。不僅僅是老人,很多比較封建落後地區這種思想仍然比比皆是。看似多子多福的背後,卻也引發了各種經濟問題。
寶爸被二胎娃奶粉錢愁哭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位寶爸因沒有奶粉錢痛哭流涕:聲稱老婆生下二胎後嫌棄自己沒錢,跟著別人跑了。自己每個月工資只有3000,如今不僅要養著3歲的大兒子,小兒子奶粉錢也沒了著落,一邊罵著老婆沒良心,一邊哭訴自己「太可憐」。
視頻一發出,瞬間引來了網友們的痛斥:
@tt:現在月薪三千,連找老婆都困難,你還敢生二胎。自己這麼點工資養不起家還怪老婆跑了,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葉隨風落️:就是啊!養不起就不要生,對孩子和家庭都好。
@Mr鄭:我一個月五千多,老婆都不敢找,居然有人三千還敢生二胎,家裡有礦啊!
@sans:我是個孩子母親,我覺得月薪三千不要二胎沒錯,我第一胎,最苦的時候身上只有幾塊錢,當時我就想這個孩子跟著我太苦了,所以有錢的時候我竭盡所能得彌補他,換言之,錢雖然不代表愛,但沒錢你能給他的更多的只有愧疚。
二胎開放以來,很多家長都在考慮「二胎值不得生」,但其實家長需要考慮的是「自己有沒有資格生」。任何不考慮家庭實際情況、自以為是地生二胎帶來的弊可能大於利,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已經有了一個孩子的情況,生二胎之前需要綜合考慮家庭情況再做決定。
沒有錢,多生孩子,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家長愧疚孩子容易自卑
如今的社會的確是「沒錢寸步難行」,總說寒門出貴子,現在卻是「寒門難出貴子」,原因是有錢人的孩子他們的起跑線總是比你們高。不僅如此,如果家庭條件不好,誰來帶孩子是個問題,孩子帶得怎麼樣也是個問題,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生活消費等。
每次孩子提出想買什麼,作為家長的你總是對孩子說「家裡沒錢,買不起」。時間長了孩子便不會對你再提出這些要求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孩子知道家裡窮,你不會給他買。長大後,小時候貧窮帶來的自卑感,會跟隨孩子一輩子。
多孩子且家庭貧困的,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卑感;硬著頭皮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看著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內心的愧疚感並不能彌補孩子。所以生二胎的前提是:有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胎之間能否做到「一碗水端平」
二胎之前,有些家長會說「都是我的孩子,當然會一碗水端平」。但真正生了二胎都知道,一碗水其實是很難端平的。因為小的太小不懂事,只能把怒氣和無處發洩的勞累發洩在大寶身上,因為你覺得「他懂事了」,可是你卻忘了「大寶也是個孩子,也是正需要你關心疼愛的年齡」。
家庭分工明確≠十全十美
二胎生了,家庭分工該怎麼實現是個問題。如果有老人幫帶,父母做雙職工可行;如果沒有老人帶,那麼就得媽媽一個人帶倆娃。然而現實是:老人帶孩子的方式是否能讓你們滿意、老人是否能和你們相處好、老人身體是否健碩。
兩個孩子不比一個孩子,需要撫養人花雙倍的精力去應付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是針對於寶媽一個人帶娃的:當家庭條件一般、無人幫助的時候,一旦中間出了什麼紕漏,都會是帶娃過程中難熬的時間,甚至抑鬱。
CiCi媽寄語:生二胎其實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經濟,有了好的經濟條件,可以請個保姆這樣會輕鬆許多。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又無人幫忙的話,CiCi媽不建議衝動要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