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預產期,請問具體是從哪一天開始算起?如果按懷孕的第一天算是否有點誤差?畢竟哪天懷上孕的真難說,因此孕婦估算的預產期有幾天誤差是可以理解的,也算正常,無需大驚小怪。當然,如果逾期過久需嚴肅對待,胎兒有危險。
預產期的計算方法
預產期計算法是:最後那次月經月數上加9或減3,日子加7。如果用農曆計算,月的計算方法相同,日子上改為加15。 舉例:最後一次月經是1985年2月1日。
日期 1 + 7
月份 2 + 9
預產期為: 11月8日(85年)
末次月經是1985年4月15日
日期 15 + 7
月份 4 - 3
預產期為: 1月22日(86年)
子宮高度在肚臍與恥骨上緣當中(恥骨聯合上10釐米);妊娠五月末,子宮底在臍下2橫指(恥骨上16-17釐米);妊娠六月末,子宮底平肚臍(恥骨上19-20釐米);妊娠七月末,子宮底在臍上三橫指(恥骨上22-23釐米);妊娠八個月末,子宮底的劍突與臍的正中(恥上24-25釐米);妊娠九月末,子宮底在劍突下2橫指(恥骨上28-30釐米)。
預產期並不是說這個日子肯定生,只是大概的時間,預產期前後二周內出生都屬正常範圍。
超過預產期怎麼辦?
1、不要過於緊張,因為即使孕周準確,預產期後兩周內分娩對母嬰影響不大,但是要自己監控寶寶的胎動,做好胎動監護。如果胎動每小時少於3次或者12小時內少於20次或者胎動減弱沒不規律那麼就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讓醫生檢查後再決定分娩時機。
2、繼續產檢,並需要將原先檢查的結果(b超、驗血、妊娠試驗等)、最新的b超結果和最近胎動的出現時間、結果告訴醫生,讓醫生幫你再次核對孕周。
3、加強產前檢查,縮短產檢時間,隨時與醫生取得聯繫,告知宮內情況,並且要做b超來跟蹤羊水量變化。如果沒有異常,那麼就繼續等待,不然可能需要催產。
如果超過預產期一周需要按照醫生建議要求住院待產
如果預產期超過兩周或兩周以上,那麼需要及時去醫院,因為是屬於過期妊娠了,胎盤會老化,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窒息。去到醫院醫生會按照過期妊娠來制定治療解決方案。
如何預防:
1、準確測定預產期,必要時可依靠B超估測胎齡。
2、加強孕產期保健,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3、妊娠期要適當活動,尤其在妊娠末期,有利於先露與骨盆腔銜接。
如果預產期推遲到14天後,達到臨床所謂過期妊娠時,由於部分孕婦的胎盤會出現老化、胎兒會出現缺氧窒息,所以對孩子的危害較大,應及時到醫院採取措施。
孕婦待產前一周內的狀況及注意事項如下:
準媽媽自己要觀察胎動情況有無異常,子宮收縮的情況,陰道流血及流水的情況,注意有沒有頭疼、眼花、心慌、呼吸困難等任何不適。
大多數的胎兒都將在這周降臨,但真正能準確地在預產期出生的嬰兒只有5%,提前或推遲兩周都是正常的。不用擔心,有醫生和助產士幫你的!
準媽媽現在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胎膜早破,即通常所說的早破水。正常情況下只有當宮縮真正開始,宮頸不斷擴張,包裹在胎兒和羊水外面的胎膜才會在不斷增加的壓力下破裂,流出大量羊水,胎兒也將隨之降生。臨產期間,產婦應該要有信心,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做好準備,用愉快的心情來迎接寶寶的誕生。丈夫應該給孕婦充分的關懷和愛護,周圍的新戚朋友及醫務人員也必須給產婦一定的支持和幫助。
選好醫院以及到醫院的最佳路線,準備好所需物品,準媽媽自己還要做一些分娩的聯繫動作,幫助你順利生產!注意孕婦待產前一周內的狀況及注意事項,孕婦會很好地度過臨產及分娩期的。
臨產時,由於宮縮陣痛,有的產婦不夠安靜,而且又不吃東西,甚至連水也不喝。這是不科學的,臨產相當於一次重體力勞動,產婦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供給,才能有良好的子宮收縮力,宮頸口開全才有體力把孩子生出。不好好進食、飲水就會造成脫水引起全身循環血容量不足,當然供給胎盤的血量也會減少,引起胎兒在宮內缺氧。因此臨產時產婦應進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糖及自己喜歡的飯菜,如果實在因宮縮太緊,很不舒服不能進食時,也可通過輸入葡萄糖、維生素來補充能量。尤其在炎熱的夏天,臨產時出汗多,再不好好進食、喝水,更容易引起脫水的情況的發生,為了孩子及產婦自己的健康臨產時注意飲食是很必要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期知識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