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績「黑馬」之稱的酒鬼酒昨日被曝「塑化劑超標260%」。昨日酒鬼酒臨時停牌。酒鬼酒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作出檢測的第三方權威性存疑,公司已經將產品送權威部門進行塑化劑檢測。
報導稱酒鬼酒檢出3種塑化劑
昨日21世紀網報導稱,21世紀網在酒鬼酒實際控制人中糖集團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類有限公司購買了438元/瓶的酒鬼酒,並送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進行檢測。檢測報告顯示,酒鬼酒中檢測出3種塑化劑成分,分別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 (DIB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據報導,2011年6月衛生部籤發的551號文件《衛生部辦公廳官員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規定DBP的最大殘留量為0.3㎎/㎏。送檢的酒鬼酒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為1.08㎎/㎏,超標260%。
酒鬼酒稱檢測方權威性存疑
昨日開盤,酒鬼酒股票臨時停牌。昨日傍晚,酒鬼酒發布公告稱,19日上午相關媒體報導了《酒鬼酒塑化劑超標高達260%、毒性為三聚氰胺20倍》等文章。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避免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司股票於19日開市起停牌,20日起繼續停牌,待公司刊登相關核查公告後復牌。
針對媒體報導稱「酒鬼酒涉嫌塑化劑超標260%」,酒鬼酒公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公司已經和報導這一事件的媒體——21世紀網進行了溝通,目前還不能確定媒體送檢的就是酒鬼酒公司的產品,而且做出檢測的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權威性也存疑。
「白酒行業檢驗的國家標準裡,沒有塑化劑檢驗這一項,國家檢測也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作為企業,我們此前也沒有進行過塑化劑的檢驗。」該負責人指出,「媒體報導後,現在公司已經積極將產品送至權威檢測部門進行塑化劑檢測。」
此外,該負責人指出,酒鬼酒生產仍使用傳統工藝,包括酒鬼酒在內的整個白酒行業,釀酒過程中都不需要添加任何塑化劑產品來多釀酒、釀好酒,沒有利益驅動。
■ 連結
中報業績被疑作假
近兩年,酒鬼酒一直以火箭的速度在發展,近幾次的財報業績均出現大增。
酒鬼酒今年7月底發布中報顯示,其上半年淨利2.61億元,同比增長329.22%。當時的業績引起了外界的質疑。有媒體質疑酒鬼酒公司業績作假,稱「酒鬼酒的業績是做上去的,一方面靠機構買貨,一方面靠向經銷商壓貨」,同時酒鬼酒產品存在價格倒掛,股票存在炒作。
對此,酒鬼酒8月底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做局使業績大增。
酒鬼酒表示,公司經營業績真實可靠,業績大幅提升是多年來堅持穩健經營,穩步推進發展戰略的結果,並不是「靠機構買貨,靠向經銷商壓貨」所致。(記者李靜)
■ 名詞解釋
塑化劑
又稱增塑劑,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可合法用於工業用途。
食品中塑化劑超標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塑化劑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