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食品中塑化劑會超標?

2020-12-22 食品級密封圈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某某酒企白酒塑化劑超標……這樣的新聞,大家一定會有一些疑問:為什麼酒中會含有塑化劑?塑化劑是哪裡來的?

圖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下面就說說塑化劑是哪裡來的。首先要說明一點,食品中的塑化劑不是人為添加的,不是為了增加飲料的濃稠度、口感,惡意加到食物裡面的。如果為了增加飲料的濃稠度、口感,完全可以按國家標準《GB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添加安全不危害人體健康的增稠劑。例如,在飲料包裝配料表裡面經常可以看到的卡拉膠、瓜爾膠、果膠等等。那麼塑化劑是哪裡來的?怎麼跑到食物裡面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酸性食品和含酒精食品,酸性食品有:食醋、碳酸飲料、蘋果醋等等。含酒精食品有: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米酒,等發酵類含酒精食品。我們都知道酒精飲料的主要成分除了水以外就是酒精也就是乙醇。食醋、釀造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乙醇、乙酸都屬於有機溶劑。食物在生產過程中會接觸到含有塑化劑的工具,加之食物本身含有有機溶劑,更容易把生產工具中的塑化劑遷移到食物裡面。例如:在白酒的生產中,盛酒的塑料桶,輸送白酒的塑料管道,密閉酒罈壇口塑料布等這些含有塑化劑塑料製品,就會把塑化劑溶解到白酒裡面。怎麼避免食品中塑化劑超標?我們已經知道了塑化劑是怎麼跑到食品裡的了,那麼怎麼防止就顯而易見了。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塑料製品。可以把塑料桶換成符合食品級要求的304不鏽鋼桶。輸酒管路也換成304不鏽鋼,在需要彎曲的地方應用304不鏽鋼金屬軟管。無法避免不使用塑料產品的時候怎麼辦?例如酒瓶的塑料蓋,那就需要使用符合相關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並通過檢測的食品級產品,例如:食品級密封圈。現在已經知道怎麼避免食物接觸有塑化劑的產品了。食品加工生產單位還要做好制度管理。嚴把生產備件質量關,不合格的產品不採購、不使用。這樣生產出來的食品才會更安全,同時也會避免因為食品安全負面新聞給企業造成損失。塑化劑相關的國家標準我們都知道任何東西都做不到100%純淨,因此食品也不可能做到100%不含有塑化劑。只要塑化劑小於一定的含量就不會對人體的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國家制定了塑化劑相關的國家標準。《GB 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 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中規定了適用範圍、測定方法和檢出限。標準中18項塑化劑有: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鄰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鄰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鄰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鄰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鄰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鄰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DC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壬酯(DNP)。標準中規定了塑化劑的定量限

1.本方法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定量限為50.0mg/kg,其餘17種鄰苯二甲酸酯定量限為5.00mg/kg。

2.本方法對水基、酸性食物、酒精類食品模擬物中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定量限為0.01mg/kg,其餘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定量限為0.1mg/kg。

圖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結語:

除了塑化劑國家標準,《食品安全法》等眾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是我們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請相信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會越來越好。

#食品安全#

多選|您感覺您吃的白酒、飲料、食用油、米、面這些食物安全嗎?

相關焦點

  • 兒童食品塑化劑超標千倍 臺灣家長人心惶惶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天(31日),全臺灣終止食品含塑化劑行動日(D-Day)正式展開,島內各地檢調、衛生機關對5大類食品展開稽查。一批提供兒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錠比菲DODO錠被驗出濃度高達2108ppm,DEHP濃度高達1675ppm,比官方標準1ppm高了一千多倍。報導稱,含塑化劑毒產品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致家長人心惶惶。
  • 臺北市稽查塑化劑 益生菌香菇拌醬等食品超標百倍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衛生局26日公布前一波食品塑化劑的抽驗結果,一共抽驗322件產品,一共有10件產品遭檢出塑化劑含量,超過指標值。其中包括一款嬰幼兒的「百衛康淨體素強化型五兆益生菌」,遭檢出塑化劑DEHP及DINP,其中塑化劑DEHP超標高達159倍;另外雲林誠泰醬油食品商行的「香菇拌醬」、及「香椿醬」,遭檢出塑化劑DINP各超標216倍及173倍,衛生局已經要求業者下架。
  • 酒鬼被曝塑化劑超標260% 塑化劑可產生掛杯效果
    有業績「黑馬」之稱的酒鬼酒昨日被曝「塑化劑超標260%」。昨日酒鬼酒臨時停牌。酒鬼酒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作出檢測的第三方權威性存疑,公司已經將產品送權威部門進行塑化劑檢測。檢測報告顯示,酒鬼酒中檢測出3種塑化劑成分,分別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 (DIB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據報導,2011年6月衛生部籤發的551號文件《衛生部辦公廳官員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規定DBP的最大殘留量為0.3㎎/㎏。
  • 「樂扣微波飯盒塑化劑未超標」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LOCK&LOCK(樂扣樂扣)」等7款微波加熱的塑料飯盒析出塑化劑,三成塑料飯盒會「放毒」?  昨天,該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和擔憂。  中國樂扣樂扣聲明稱,塑料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  專家表示,正確使用塑料飯盒,消費者不必對「未超標」的塑化劑過於恐慌。
  • 白酒中為何會有塑化劑 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白酒產品普遍塑化劑超標,並報導說中酒協稱白酒產品基本都含有塑化劑。究竟什麼是塑化劑,白酒中為何會有塑化劑,是不是所有白酒都塑化劑超標,對人體又會產生哪些危害呢?  事件回放:媒體報導稱白酒產品普遍塑化劑超標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白酒產品普遍塑化劑超標。
  • 拉杜藍喬產品塑化劑是否超標?檢測機構:對送檢產品負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即為日常所說的塑化劑。如千麥實業所說為真,那為什麼嬰幼兒輔食品牌中會出現塑化劑?檢測機構:對送檢產品負責拉杜藍喬產品主要為嬰幼兒輔食用油脂,主要是「DHA核桃油」。據千麥實業的說法,公司針對5個批次產品進行排查,結果為2個批次超標。
  • 塑化劑,我們「誤會」了你七年
    2019年11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食品中『塑化劑』汙染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2019年12月3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深圳市場監管」刊登排查塑化劑超標的「靈芝孢子油」。在白酒評比中,香味、掛杯效果等都是評比的重要因素,這會誘導一些酒企「人為」的添加包括塑化劑在內能夠滿足這些指標的化學物質,使白酒聞起來更香,掛杯效果更好。
  • 拉杜藍喬核桃油塑化劑超標「羅生門」:品牌方與代理商矛盾激化 遭...
    代理商自曝拉杜藍喬核桃油塑化劑超標嬰兒輔食界的網紅產品拉杜藍喬日前成為眾矢之的,由於捲入「塑化劑」疑雲中,其地位一落千丈,而伴隨而來的鬧劇在持續一周後仍未收場。千麥實業在這份通告稱其主動發起風險自查,發現所代理的嬰幼兒輔食品牌LaTourangelle(拉杜藍喬)核桃油存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DEHP,俗稱塑化劑)」成分殘留情況,在5個批次產品中,2批次超標,剩餘3個批次存在殘留,並緊急提醒各渠道商暫停銷售。
  • IPO進行時 西鳳年份酒驚現3倍塑化劑超標!
    據《1品酒》撰文: 一則塑化劑超標的檢測報告,把正在進行西鳳股份IPO上市計劃的西鳳股份再次推到了風頭浪尖。而在業內有一種說法是,塑化劑加入白酒之中,會使酒類粘性更強,留香更久,看上去提升了白酒的檔次和品質,使其偽裝成「年份酒」。 有專家指出, 塑化劑的分子結構類似荷爾蒙,被稱為「環境荷爾蒙」,塑化劑的超標,會影響兒童性徵,影響胎兒和嬰幼兒體內荷爾蒙分泌,引發激素失調,造成兒童性早熟等問題。
  • 兒童遊泳圈質量調查:65%厚度不合格 塑化劑超標
    65%遊泳圈材料厚度不合格   塑化劑超標是遊泳圈重要安全隱患  隨後,檢測人員計算出了各個樣品的塑化劑含量。發現20個樣品裡有13個樣品中六種塑化劑含量總和超過標準值規定。這13個樣品中,有7個樣品超過標準值百倍以上,超標最高值為標準值的377倍。  遊泳圈塑化劑超標危害大
  • 兒童遊泳圈調查:65%厚度不合格 塑化劑超標危害大
    65%遊泳圈材料厚度不合格   塑化劑超標是遊泳圈重要安全隱患  檢測人員對遊泳圈的安全性和有毒有害物質的釋放是否達標進行檢測時發現,這兩個項目對應的軟聚氯乙烯薄膜厚度和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這兩個指標都不容樂觀。
  • 曝東方喜炮酒塑化劑超標133% 公司遲遲未正面回應
    但近日,新快報記者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廣東東方喜炮酒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東方喜炮」)的東方喜炮「金盛世」酒塑化劑含量超標。  沒有「喜傳天下」,反而是「毒從中來」,跟塑化劑扯上了關係?為印證真實性,新快報記者也於東方喜炮專賣店購買了其旗下招牌「金盛世」酒(52度,500ml),並選擇了國際一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SGS,對酒進行了塑化劑含量測試。
  • 塑料製品中的塑化劑背後:是孩子的性早熟和致癌
    婷婷媽媽也很傷心,她本身非常注重孩子的食品安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通過醫生的反覆詢問和查驗,家裡平時給婷婷吃飯的盛器竟然是用塑料飯盒,最終確定了導致婷婷性早熟的的罪魁禍首——塑化劑。塑化劑是什麼?2017年,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2018年,國內知名的西鳳酒也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可見這一助劑的濫用和超標對於食品安全是有極大的影響的。塑化劑,又被稱作增塑劑,在工業上被廣泛地使用作為高分子材料助劑,也是一種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業汙染物。
  • 山東兩家小磨香油栽了,均因塑化劑超標,可長點兒心吧!
    小磨香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食材,在烹飪菜餚的時候加上幾滴,立馬香氣四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0.3mg/kg,經檢驗超標,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威海市區西城路天成商店銷售的山東金超群香油有限公司的小磨芝麻香油,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檢驗值為1.73mg/kg,標準值為≤0.3mg/kg,經檢驗超標5倍多,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 媽媽們崩潰了,給寶寶吃的進口核桃油塑化劑超標!經銷商這樣解釋……
    7月16日,拉杜藍喬核桃油的中國進口商千麥實業旗下的官方微博「LaTourangelle拉杜藍喬」發布通報稱,風險自查中發現所代理的嬰幼兒輔食品牌LaTourangelle(拉杜藍喬)核桃油存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DEHP,俗稱塑化劑)」成分殘留情況,公司已經提醒各渠道銷售商暫停銷售,不過非全面召回。
  • 酒協:白酒中基本都含塑化劑成分
    針對「白酒產品塑化劑」問題,中國酒業協會19日發表聲明稱,目前,我國白酒標準正在研究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標準限定,某些媒體在缺乏依據的情況下就斷言白酒產品塑化劑超標,這種做法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2011年5月,我國臺灣地區檢出食品殘留塑化劑成分後,協會隨即對全國白酒產品塑化劑殘留含量做了大量調研、檢測和查證工作,並對國內外食品產品塑化劑相關技術標準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產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於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
  • 「安全食品臺灣造」淪陷:名企都愛塑化劑
    塑化劑是致癌物質,並被普遍認為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臺灣知名食品飲料及製藥企業被檢出產品加入塑化劑。臺灣以近三十年的時間建立起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但屢被學界預警的塑化劑怎樣逃過監管?大陸規定塑化劑不得用於油脂及嬰兒食品包裝。
  • 四成包書皮有毒 包書膜塑化劑最高超標130倍
    金陵晚報記者 黃昆 攝  書皮要包  昨天,江蘇省質監局發布了今年包書皮產品的風險監測報告,120批次產品中49批次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佔比40.8%,主要問題是有毒溶劑殘留和塑化劑含量超標。目前,市面上的包書皮有包書套和包書膜兩種,從檢測結果來看,包書套含有害物質的風險比包書膜要低些。
  • 探秘塑化劑
    但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制定酒類中塑化劑的限量標準。以上標準僅為參考2011年6月衛生部籤發的《衛生部辦公廳關於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規定。
  • 樂扣盒加熱可能"放毒" 多種塑料飯盒塑化劑超標
    多種塑料飯盒塑化劑超標     據報導,3月18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月刊《選擇》刊發文章,稱測試了二十五款標註為可在微波爐中加熱使用的塑料飯盒,其中從七款樣本的盒蓋或盒身上檢出DBP、DEHP、DINP及DIDP這四種塑化劑成分,含量在0.05毫克/千克至5毫克/千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