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大餅可能進入嚴冬還是暖冬 難道歷史會再次重現?

2020-12-20 金色財經區塊鏈

文博——大餅可能進入嚴冬還是暖冬,難道歷史會再次重現?!

這兩天是幣圈黑暗的日子,比特幣暴跌帶動其它幣種更大的暴跌,多數短線幣民應該都損失不小。

很多人想到過調整,但恐怕比較少人想到是以如此暴烈的形式展開,那些想在調整開始後在減倉的,幾乎都來不及無損減倉,很多再在下跌中途猶豫一下,結果就蒙受了很大損失。

而且每次大跌幾乎都有很多「利空」出現,雖然對於普通人,大家都不知道是否該相信

就像這兩天的兩大傳言,一個是CoinBase的保證金交易被關閉。

另一個是灰度的GBTC交易可能被終止。

前者似乎不是空穴來風,後者則目前還完全是傳言,不知真假。

CoinBase的保證金交易被關閉很可能是真的,因為包括美國在內對於打擊洗錢和逃稅都變得越來越嚴厲

通過比特幣隱秘保存財富自然是會吸引很多非法洗錢的操作,美國當局肯定不會長期允許CoinBase可以讓客戶不需KYC認證(實名認證)就存入比特幣和調用自己存儲的比特幣。

所以只要使用保證金就可以的交易 被關閉是時間早晚而已 。但這也不是世界末日,不過是一些不願意與美國官方糾纏的人從CoinBase中撤出而已,既不代表這些要保證隱私的人放棄比特幣,也不代表這些比特幣就此被拋售——轉移到私人錢包是最可能的。

唯一不利的是導致CoinBase對美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 。但就像股市,無時無刻不在監管之下,難道妨礙了股市欣欣向榮嗎?

並不在乎隱私的投資者終究是大多數。賺錢才是重要的,隱秘相對而言對多數人算什麼呢?這是個短期利空、中長期中性的事件。

至於灰度的GBTC交易被終止,文博覺得可能性很低,因為灰度以往在合規性上做足了文章

它是一家「SEC reporting company」,每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一份8-K表格,公告其最新的比特幣及其它幣種收購情況。

未來影響灰度更可能的方向不是吊銷它的GBTC業務,而是開放比特幣ETF,其它機構也可以參與,那麼競爭會變得激烈,灰度也就不會那麼重要。

但無論是真實情況還是謠言,比特幣都已經暴跌了, 現在的問題是這一波調整是中期的還是短期的,其實很難判斷,文博要稍微傾向於中期這一看法

想想一種情況,如果灰度度假回來比特幣沒有買入,大概就會第二輪調整。

這樣的結果出現的話,但讓可能性並不低,灰度已經完成了2020年度帳務報表計劃的可能性較大,12月是忙著迎接聖誕節的時刻,有一定動機在這個時刻期望12月的比特幣價格走低,這樣1月開始新的年度拉升的話,新年度的收益率會很好看,利於2021年吸引新的投資者。

這兩天看到江卓爾大佬的預測,他的預測有兩條,一是比特幣馬上下跌,跌幅可能達到30%;二是可能要到1月中旬比特幣才會突破新高。

他的預測也說明他看比特幣的調整是波段的,而不是短短幾天

在比特幣大跌期間,其它絕大多數幣種都隨之回調,而且調整幅度多數還遠遠超過了比特幣的幅度。

那麼在這個12月,它們是否也將進入一個寒冬呢?比特幣漲得時候它們等待了很久,然後開始追隨比特幣大漲,然後比特幣漲足了大跌,它們也就一蹶不振了?

文博想來,不會是全部幣種都這樣,還是有一些幣種會有一個暖冬的 ,它們扛不住比特幣的暴跌,但當比特幣開始橫盤後,就是他們的表現時刻了。

看看技術圖表,可以發現很多幣種一個波段行情尚未完成,剛剛拉升暴漲,出貨的時間都沒有就跟隨比特幣暴跌了,雖然可以在下跌中出貨,但肯定沒有那麼爽快,賺到的也少。

2017年的大牛市,在比特幣達到最高峰後,其它幣種的牛市還持續了6個禮拜。

雖然歷史未必會重演,但至少本輪前一段行情時是基本復刻了2017年上漲的周期和節奏的

所以對於幣種而言,至少有反彈,不會就此進入寒冬,部分幣種還很有可能在12月創出波段新高,等到新年到來,比特幣恢復上漲的時刻,這些幣種反而可能會沉寂一陣

不是因為資金輪換——現在資金的來源本來就不相同,灰度的資金與幣圈存量毫無關係,而是因為周期和節奏已經不相同。

比特幣的大跌,可以找很多因素,但有一個因素一定存在,那就是前期的獲利盤太多,90%以上的帳戶都盈利,此所謂「剛不可久,柔不可守 」。

牛市為何多暴跌?就是要將這些獲利盤清掃下車,讓上漲時的承重輕一些,才能上升得更高。對於那些行情尚未完成的其它幣種而言,順著比特幣大跌的下跌也就成為一種洗盤,但未必是行情波段的結束。

當然,比特幣以外的其它幣種數量太多,自然必須有所選擇,必須選擇質地比較好的,市值排名最好在100以內的,看技術圖表剛剛暴漲階段開始就被拖下水的,幣性比較活躍的,至少不要選擇那些「準歸零幣」。

以上就是文博對於近期大餅或者圈內幣種的一些看法!

站在未來看現在,文博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區塊鏈文博

相關焦點

  • 歷史會重現嗎?龐加萊定理:現在經歷的可能在未來重現!
    歷史會重現嗎?龐加萊定理:現在經歷的,都可能在未來發生!龐加萊定理所謂的龐加萊定理,說的是力學體系中,如果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它可以恢復到最為初始的狀態,如果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講,在一個系統中,所經歷的一切很有可能會回到最初的狀態。與龐加萊定理相反的是由玻爾茲曼所提出的h定理,h定理認為當一個平衡的系統再次變成非平衡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理論。先來說一下龐加萊定理,其實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龐加萊定理確實有一定的依據。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9月,在美國發布拉尼娜現象形成之後,如今大家的討論也是沒有停止過,雖然還是秋季階段,但是對於接下來的天氣變化,特別是冬季的天氣趨勢大家都比較關心,主要就是冷冬或者暖冬的情況
  • 75%可能發生拉尼娜,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今年小麥何時種?
    已經進入霜降節氣,預示著冬季越來越近了。每年的農民,都要提早了解今年的冬季是寒冬還是暖冬,以準備越冬作物的種植時間,以及冬季的取暖問題。像是北方的冬小麥的種植,如果種的早了,會因為前期溫度高造成小麥的瘋長,這就無形中降低了小麥的抗寒能力,一旦遇到嚴寒,冬小麥就會受凍傷。
  • 冷空氣頻頻來襲 是「暖冬」還是「冷冬」?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北京市20個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均在-18℃以下,有10個站最低氣溫跌破1月上旬歷史同期極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順義、昌平、霞雲嶺、上甸子共6個站跌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懷柔站追平建站以來歷史極值。北京的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19.6℃,為1966年2月以後最低值(1966年2月22日最低氣溫-27.4℃)。
  • 2018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寒露有哪些說法呢?
    於是有經驗的農民大爺們開始探討今年的冬天是暖冬還是寒冬?我相信這裡有人表示不了解,說:你們農村人心真大,沒事瞎操心,那是您不了解農村。老人們之所以操心未來的天氣,不是我們怕冷與怕熱,而是我們農村人靠天吃飯,按節令秋收播種,天氣變化至關農業生產,冬天的氣候直接影響小麥產量。那麼,2018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寒露天氣是否,可預測今年冬天氣候呢?
  • 今年是暖冬?
    難道瀋陽今冬是暖冬嗎?什麼因素會導致暖冬的發生?暖冬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呢?日前,由瀋陽日報與瀋陽市政務公開辦聯辦的《民生連線》欄目關注今冬天氣,邀請專家權威解讀今冬氣候特點以及降雨情況。  近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的氣溫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但不排除期間有氣溫高低起伏的變化。
  •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每一年冬天我們似乎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今年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2019年冬天預測會冷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不太關注地理知識的小夥伴們可能會不太明白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地理現象,它是一股暖流,常活動於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常常在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下,對北半球的洋流造成影響,使得著名的秘魯寒流變暖,會使得我國冬天變暖。
  • 冬季會形成冷冬還是暖冬?
    所以這過秋天就變成了過冬天了,難道真的是氣候已經複雜化,9月飛雪已經演變成了冬季了?這個情況當然暫時還無法確定,需要進一步等待分析才知道,但是確實可以說明氣候異常已經非常明顯。 當然在太平洋赤道中部發現的海面冷水將會持續向東移動,而東部的海面溫度將保持低於正常水平,這也是拉尼娜現象發展的一個表現,所以確實如今的我國複雜天氣變化,與拉尼娜現象存在的關係可能還是有了
  • 是「暖冬」還是「冷冬」?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 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的? 「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這消息來源於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的新聞發布會。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更加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的話題備受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天氣究竟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進入冬季以來,低溫天氣確實增多了。例如,在北京,從2020年12月1號到2021年1月6號,全市平均氣溫為-5.2℃,比上年同期偏低2.0℃(-3.2℃)。
  • 申城可能昨天已入冬 今年或將繼續是暖冬
    原標題:申城可能昨天已入冬  今年或將繼續是暖冬  氣溫凍人,今晨崇明破冰點。據上海中心氣象臺消息,由於天空狀況好、風小,昨夜今晨輻射降溫作用顯著,申城氣溫刷新下半年以來最低,今早郊區最低氣溫除松江外都跌破冰點,中心城區徐家匯站只有3.6℃;各區中松江為0.6℃,崇明僅-3.2℃。
  • 數據確定:今年或是「超級暖冬」!分析:對南方北方可能都是好事
    不過,在12月進入冬季以來,天氣的變化的確出乎大家意料——這個冬天的確是不冷,比如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12月31日-1月4日,我國南北方多地氣溫普遍偏高,南方局地偏高達到6度以上,偏暖極為嚴重。
  • 「淨土春暉•雲朵媽媽」暖冬行動第一站---看望殘疾兒童
    「淨土春暉•雲朵媽媽」暖冬行動第一站---看望殘疾兒童 2020-12-10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文博人要敬畏、嚴謹、熱情
    「人民日報文創會客廳」第一季:「館長有話說」讓我們與各大博物館館長一起,解開文博密碼,探索歷史奧秘。侯寧彬用了上面三個詞來描述他認為文博人需要擁有的素質,作為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館長,他最想做的事情是讓人們能夠更好地感受文明、體驗文化——「給走進博物館的觀眾創造一個舒適良好的參觀環境,給無法進入博物館的觀眾創造適合的觀展方式,提供更多的文化產品。」
  • 2020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至少這幾年,肯定還是暖冬。 咱們用不著說什麼科學道理,那玩意兒一般人也看不明白,就說經驗主義就可以。 30年前冬天需要裹得嚴嚴實實還冷,現在冬天身體好的北京男孩子,敢不穿秋褲。 暖冬冷冬這事兒,還用的著討論嗎?
  • 冷冬OR暖冬?當下秘魯鯷魚:I DON』T CARE
    冷冬OR暖冬?此季鯷魚群已進入成熟期》一文中,我們提到,秘魯氣象機構(ENFEN)在月度報告中再次上調了今年冬季發生弱厄爾尼諾的概率。而近期圍繞今冬是冷冬還是暖冬又出現了爭議。據悉,近一段時間我國網上相關「冷冬」傳言增多,甚至出現了「2018年是冷冬,且從今往後一直到2025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冷」的說法。
  • 歷史小說《古代將帥演義》亮相文博會 動漫開發有戲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 楊曉燕)10月17日上午,受杭州動漫遊戲協會之邀,長篇歷史小說《古代將帥演義》研討發布會登陸杭州文博會。包括中國視協副主席、浙江省視協主席、著名作家編劇程蔚東等在內的多位國內重量級專家,為該書的產業化開發之路出謀獻策。當天下午,《古代將帥演義》主題下的動漫電影《項羽》籌備組就舉行首次會議。
  • 文博考古新突破:「博物館+」釋放更多可能
    新技術進入大眾生活,加快了文化知識的傳播速度及廣度,也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走近文博、親近文博。2021年,我市各大博物館在呈上豐富展覽的同時,繼續跨界探索,讓「博物館+」變成一種潮流,為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釋放更多可能。
  • 最近10年浙江一半是暖冬 這個冬天又會偏暖嗎?
    過了冬至日白晝時間日漸增長,天氣也進入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段。省氣象服務中心最新消息顯示,新一輪冷空氣帶著降溫降水套餐正東移南下。至於會不會下雪,目前還不好說。事實上,自從浙江入冬以來,氣溫就像坐上了過山車。12月中旬,杭州、麗水、台州等地出現了常年同期少見的溫暖,氣溫衝上了20℃+。12月16日最高氣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