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初,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權威首席就已經指出,2019年-2020年的這個冬天,東亞大槽偏東偏弱,東亞冬季風偏弱,對應我國冷空氣偏弱,我國冷冬的可能性基本為零。這一觀點在當時一度引發大規模的質疑和吐槽。不過,在12月進入冬季以來,天氣的變化的確出乎大家意料——這個冬天的確是不冷,比如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12月31日-1月4日,我國南北方多地氣溫普遍偏高,南方局地偏高達到6度以上,偏暖極為嚴重。
而從12月以來的情況亦是如此,我國西北地區、華北、黃淮、江淮、江南、華南的大範圍區域都以偏暖為主,多地偏暖達到2-4度,這樣來看,今年冬天的確是個非常暖和的冬天,再加上接下來南方多地可能要暖得破紀錄,成為「超級暖冬」也不是不可能。
或許你要問了,這樣的暖冬是好事還是壞事?就今年的天氣狀態來看,短期內來說應該還是好事。今年1月水汽極為充沛,這兩天旺盛的水汽從太平洋直衝華北,如果不是偏暖的狀態,而是冷空氣源源不斷,那可能持續和暖溼水汽打架,恐怕會出現類似2008年1月那樣的持續雨雪冰凍災害。
但因為這樣的暖冬,天氣形勢又完全不同了。對於我國北方來說,暖溼水汽能衝到更北的地方,北方降水多了,今天北方多地雨雪紛飛,局地出現大到暴雪。所謂「瑞雪兆豐年」,降水增多對緩解北方旱情、儲備春季用水很有好處。而對南方來說,暖溼水汽主要帶來的是升溫,而且因為暖勢力強,冷空氣滲透南下後主要下的是雨,對南方人的生活影響不大。所以這樣來看,超級暖冬其實還是好事。
但這種好事只是對短期來說的,把視角放長一些,持續的暖冬也使得我國中東部多地大氣擴散能力弱,霧霾問題頻頻爆發。而如果再把視角放到幾十年幾百年,冬天越來越暖本身就是一件異常的事,這值得人類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