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後都來了!未來海洋學科領域將這樣發展

2020-12-12 廣州日報

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天,來自全國多所名校的博士後齊聚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他們聚集一塊在做啥?

10月18日至20日,「科技創新與未來海洋」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伍舉辦。本次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中山大學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承辦。

活動通過主題報告、各院系分論壇、青年學者交流、珠海校區及高新海洋企業參觀等方式,吸引全國海洋科學領域的專家與青年學者,就當前涉海領域的熱點與難點技術進行學術交流和溝通,推動海洋科技創新領域前沿研究。

19日上午,「科技創新與未來海洋」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主題大會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海洋實驗室主任、中山大學特聘教授陳大可指出,隨著「海洋強國」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海洋學科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

陳大可院士說,中山大學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和地緣優勢,積極推動校內海洋資源的整合及海洋多學科交叉融合,在珠海校區持續推進「海洋大學科群」的發展。南方海洋實驗室作為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海洋創新基礎平臺,圍繞海洋環境與資源、海洋工程與技術、海洋考古與人文三大研究領域,推進海洋科考、海洋元素與同位素、海洋生物資源庫等公共平臺的建設。

陳大可院士還向與會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及青年學者發出盛情邀請,希望他們能共同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不斷拼搏,砥礪奮進。

陳大可院士 他指出,海洋科學是一門戰略科學,現在正是我國海洋科學發展的最佳歷史時機。中山大學牽頭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為學科交叉和產生突破成果提供了難得的平臺。南方海洋實驗室充分利用「天河二號」超算、綜合科考船、海洋生物資源庫等大型支撐平臺,將繼續為打造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和海洋工程技術高地,建設面向國際科技前沿的海洋創新基礎平臺而不懈努力。他透露,中大建造的綜合科考船預計明年底可以下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王復明在「海洋土木工程發展」為題的報告中,以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發展為例,闡述了海洋土木工程與國家戰略需求間的緊密聯繫。土木工程學院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水利-土木-交通-海洋多學科融合發展的「大土木工程」。

迄今為止,學院已在河口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島礁工程、海上風電工程等海洋土木工程的主要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他認為,海洋土木工程建設與防護在「海洋強國」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海洋土木工程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面臨繁重任務,我國在島礁工程安全防護、島礁地下空間開發及海上風電場建設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王復明院士 珠海雲洲智能董事長張雲飛以「無人艇技術與未來的海洋探測」為題,進行了主題報告。他指出,無人船艇作為新興產業,既是複雜海洋環境和敏感海域作業的重要技術支撐手段,也是我國海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人船艇以複雜智能系統、環境感知技術、自主航行技術平臺設計技術為核心,可以廣泛應用到島礁測量、物理海洋、重磁測量、極地調查等關鍵海洋領域。

張雲飛董事長也著重強調了雲洲智能作為南方海洋實驗室「海洋智能無人裝備」創新團隊的重要成員,未來也將繼續推進以智能快速機動海洋立體觀測系統(IMOSOS)、智慧母船、物理海洋觀測應用為代表的海洋智能無人裝備產業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霞虹 通訊員 王宇豪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林霞虹 通訊員 王宇豪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楚麗生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科學專業十大名校
    該校一級學科海洋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博士點,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科學專業被評為A+學科,連續4次在學科評估中拔得頭籌。學院所編著的《海洋科學導論》是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 上海海洋大學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水產學科「一流」
    近日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科榜上有名。這個在坊間被戲稱為「養魚養蝦」的專業,其實除了水產養殖外,更在遠洋漁業、漁業資源、水域保護等諸多領域為國家乃至世界的水產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這一次,它憑藉什麼優勢入選「雙一流」?未來,水產學科還將在學科建設中如何更進一步?
  • 海洋科學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1987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發表了《我們的共同未來》。1992年6月,聯合國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環境和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和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1994年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要求沿海國家把海洋開發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勿庸置疑,海洋將成為21世紀科學發展和技術開發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21世紀將是「海洋世紀」。
  • 海洋脊椎動物的分類,科學上的研究對象,相關學科的未來發展
    它明確地將海蛙Rana cancricora(Gravenhorst)作為兩棲綱的海洋種類代表,解決了海洋脊椎動物缺少兩棲綱動物的問題;另外又列出中國海洋鳥類名錄,對我們的工作都是有益的。再進一步參考《海洋鳥類》(JI.O.別洛波利斯基和B.H.舒恩託夫,1991)及新近出版的《中國動物志》等有關論著,可以對「海洋脊椎動物」作出如下定義:海洋脊椎動物是終生或生命的某階段在海洋環境中生活並與海洋生物有密切聯繫的脊椎動物。詳細地說,可以分為:真海洋脊椎動物:終生在海中棲息、攝食和繁殖,甚至育仔都在海中的脊椎動物,如多數的魚類和鯨類。
  • 海洋科學學科建設最好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或同濟大學?
    走向深藍的國家戰略,把中國從海洋弱國,快速發展到做大做強海洋強國的隊列。海洋科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大學裡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專業,也是高三學生和家長特別想了解的專業。那為國家發展海洋強國培養人才作出貢獻的大學,有很多,開設海洋科學學科建設的大學也不少。
  • 這是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幾十年來,學院已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5000餘人,成為國內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領域辦學最早、培養人才最多的院系,三位畢業生當選為兩院院士。學院院訓為「涵海勵志,博古崇今」。擁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能源與環保領域的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時在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設置有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化學和海洋地球物理學三個二級學科博士和碩士授權點,擁有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海洋地質學方向)。
  • 2020年放大招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招收25名博士後
    同時,研究院還將下設創新基金、創新平臺和孵化空間等多個與國際接軌的新型產業化平臺。作為深圳的第一家高等海洋教育科研機構,研究院的職責任務主要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於一體,重點在海洋生物、海洋醫藥、海洋生態、海洋工程和濱海旅遊等領域開展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為深圳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 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院長桑本謙:重點發展海洋、極地法學
    核心提示:經過不到40年的發展,中國海洋大學目前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已形成了「海洋」「國際化」「跨學科」三大特色。桑本謙。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院長桑本謙接受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起源於1980年的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的中國海洋大學法學學科,已形成顯著的「海洋特色」「國際化特色」「跨學科特色」。1994年設立法律系,2018年9月經建制調整重新成立法學院,經過不到40年的發展,中國海洋大學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 來天大!來天津!共創美好未來!
    百年名校 魅力四射。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 中國海洋大學新增地質學、軟體工程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海洋大學新增地質學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公布了關於批准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通知,全國本次共新增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39個,中國海洋大學成功獲批地質學、軟體工程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海洋學科縱深發展 工信部、海洋局正式籤署共建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教育在線 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海洋局 共建哈爾濱工程大學協議》正式籤署完畢,這是對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船海核領域貢獻和地位的認可,標誌著哈爾濱工程大學未來將在更高層面和領域服務國家重大發展和戰略需求。
  • 大學海洋科學學科專業簡介:你想去南極嗎
    很羨慕有些同學上著學就能去南極北極觀光(科考),這些同學一般都是學海洋相關專業的。當然,去南北極科考很辛苦,付出很多。那麼。你想不想有機會去領略一下南北極的風光呢?有兩條途徑:1、你很有錢;2、學海洋科學,成為專家,爭取機會坐上國家的科考船。
  • 中國南海海洋大學要來了?新設海洋經濟管理學科與專業?教育部這樣回應!(附內地海洋大學匯總)
    指出將全面推動海洋強省建設,「制訂《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意見》實施方案,狠抓大灣區重點項目用地用海用林保障。全力支持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協助籌建海洋大學、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組建工作。」
  • 江蘇海洋大學:以主題教育「進行時」推動學校發展「未來時」
    11月27日下午,一場有關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研討會在江蘇海洋大學展開。會上,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共商學校文化建設發展規劃,高屋建瓴謀學校轉型發展之策。主題教育期間,這樣的研討會在江蘇海洋大學並不鮮見。
  • ...這所海洋大學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水產學科「一流」,全球排名第四!
    這個在坊間被戲稱為「養魚養蝦」的專業,其實除了水產養殖外,更在遠洋漁業、漁業資源、水域保護等諸多領域為國家乃至世界的水產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這一次,它憑藉什麼優勢入選「雙一流」?未來,水產學科還將在學科建設中如何更進一步?
  • 2019北京華東師範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研究院學科博士後和專任...
    華東師範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研究院是直屬的科研機構。研究院秉持開放、包容和共贏的理念,聚焦一帶一路戰略及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主題,整合研究力量,搭建開放研究平臺,推進一帶一路、新型全球化與社會治理、中國與全球共同發展等領域的跨學科研究,為國家和上海提供智力支持!
  • 這所海洋大學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水產學科「一流」,全球排名第四!
    這個在坊間被戲稱為「養魚養蝦」的專業,其實除了水產養殖外,更在遠洋漁業、漁業資源、水域保護等諸多領域為國家乃至世界的水產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這一次,它憑藉什麼優勢入選「雙一流」?未來,水產學科還將在學科建設中如何更進一步?  據悉,「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僅上海海洋大學與中國海洋大學的水產學科入選。
  • 享同等人員工資福利待遇+月1000元補助+安家補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18年招收博士後
    發布來源:中國研究生招聘網(ID:job100zp)編輯:小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直屬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多學科
  • 從海洋科學歷史階段劃分、發展邏輯與未來趨勢看海洋科學專業本科課程建設
    我們的體會是,講歷史,應該明確發展階段劃分、理論發展邏輯與本學科未來趨勢。至於具體內容,則可以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我們的教學方案是以1872年、1950年為界,將海洋科學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1872年之前是海洋科學萌芽和早期階段。古代人的航海活動、潮汐記錄屬於前者,18世紀的潮汐研究、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的遠洋考察屬於後者。
  • 劉訓華|論海洋教育研究的學科視域
    海洋學科龍頭高校的學生都出現這樣的問題,也說明從國家視野對中小學生進行海洋教育的緊迫性,不僅如此,海洋教育本身還具有重要的學科意義和時代價值。對於海洋教育的研究,學界已經有了一定的探討,相關研究論文數量不少,有研究表明,僅僅中國的研究者,發表相關海洋教育的論文就有300篇以上,也有近30家高校的海洋教育研究者參與,雖然其中不乏佳作,但就整體而言,總體質量不高。究其原因,往往是從某一個角度或者一個工作思維出發,缺少學科視野、未能將海洋教育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學科來對待,系統性的學科意識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