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2020-07-25 Gombi

痛苦本身其實只是一個信號,只是告訴我們,問題發生了,我們應該去改變。


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問題自身,這並不利於心靈的成長。


這和身體疼痛的道理一樣。


當我們肚子疼時,醫生經常不建議先服用止痛藥,因為那會讓身體麻木。


讓醫生難以探察到底是哪裡的內臟發生了病變,從而無法下手治療。


心理痛苦的意義是一樣的。


要分清痛苦與問題,可以想辦法減輕痛苦,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問題。


太痛苦常常是因為不了解為什麼痛苦,而太痛苦又直接導致我們逃避痛苦、恐懼痛苦……


最後,我們忽略問題自身,迫切地想消除痛苦,因此產生了一系列心理問題。


要帶著心理問題去生活,我們必須先改變一些習慣性的錯誤認識,明白痛苦與問題的關係。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01 陷阱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並且每個人的心理問題都有大量的「同道」。


但人們經常看不到這一點,以為自己的痛苦獨一無二,總是感嘆「為什麼不幸的偏偏是我」。


將自己的問題無限擴大,並將它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用一切資源去糾正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心理問題的人以為自己的問題是洪水猛獸。


不敢將它暴露出來,但在封鎖自己的問題的同時也封閉了自己。


久而久之,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最不幸的人了。


無論多麼古怪的心理問題,基本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同類。


沒有誰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總有別人和你一樣不幸甚至更不幸。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02 陷阱二:「痛苦都是因為現在」


一個27歲的女孩寫信說,她只談過一次戀愛,分手後再也不敢談戀愛了。


因為「我很怕失去,很怕那種如坐雲端卻頓時墜入谷底的感覺,很害怕」。


無數人在戀愛中分手,但多數人後來又開始了新的戀愛。


為什麼這個女孩「很害怕」而不敢再談戀愛呢?


一般來說,這可以回溯到童年。


這種不敢再談戀愛的女孩多在童年遭受過嚴重的分離焦慮的傷害。


譬如,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離開她很長時間,甚至,父母一方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種嚴重的分離焦慮最後化為一種無意識,深埋在她的心底。


分手重新喚起了她的無意識,又一次誘發了她嚴重的分離焦慮。


於是,她寧願麻木,也不想再有親密關係。


這個27歲的女孩,她的邏輯看似是合理的,因為成年的體驗重複了童年的災難。


但是,如果她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懼怕和憤怒究竟從何而來。


她就會明白,自己的懼怕與憤怒是建立在有限的人生體驗上的,是不合理的。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03 陷阱三:「用一切辦法減少痛苦」


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他提出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森田療法成為治療強迫症、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一種非常流行、有效的療法,而他自己在讀大學時正是一名嚴重的神經症患者。


國內著名口吃矯正專家平易,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嚴重的口吃者。


他是在進行自我治療的時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現在,我們更堅信美國心理學家派克的表述——


「逃避問題及其內在痛苦情感的傾向是所有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們想逃避痛苦,但痛苦背後的問題恰恰是我們的一部分,須臾不可分離,根本逃避不了。


所謂的逃避,只不過是運用種種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從而減少我們的痛苦。


我們以為看不到它們了,但其實它們還是我們甩不掉的尾巴。


而那些直面自己的痛苦及痛苦背後的問題的人,每一次痛苦就促進了他們的成長。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04 陷阱四:「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我們經常以為,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一切,這種錯誤認識是強迫症、社交恐怖症和口吃等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一位男青年寫道:


「我是一名步入社會就業已經六年的普通人,但是,我一直希望我能有不平凡的作為!


「主要的問題是,我很多時候都不能集中意志思考自己要思考的問題,往往會在思考的時候走神。


這樣一來,我的效率就很低,想向你請教一下:怎樣才能集中意志思考問題?」


一位年輕的媽媽說:


「我很愛我的孩子,但我有一次居然產生了想掐死他的念頭。


天哪,我怎麼能這麼想,我一定是瘋了。


於是,我拼命壓制這個念頭,但它現在出來得越來越頻繁。


我現在都不敢抱孩子了,生怕我控制不住自己。」


這位男青年和這位媽媽的問題有些類似,他們都以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男青年偶爾走神,他就認為會嚴重影響自己的追求。


年輕媽媽認為愛孩子就絕對不能產生「想掐死孩子」的念頭。


潛意識的特點是,我們越想控制它,就越控制不了,它的活動會越來越頻繁。


譬如,那位年輕媽媽拼命想壓下掐死孩子的無意識念頭,這種念頭就會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一個人的潛力無限,但一個人的意識能直接控制的範圍卻很有限。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要總是和潛意識過不去,不必和走神、壞念頭等偶爾出現的問題較真。


否則,它們就會成為真正的問題。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05 陷阱五:「沒有它我就一切OK」


很多時候,當我們把一切焦點放到問題上時,這個問題就會成為我們拒絕成長的一個替罪羊。


有些男孩會把個子矮當作替罪羊,於是拒絕成長;


有些女孩會把相貌醜當作替罪羊,於是拒絕成長。


他們把一切問題都歸罪到自己的某個缺陷上去,經常會幻想「如果……一切OK」。


但是,一些個子同樣矮的男孩、相貌同樣醜的女孩非常有勇氣地去生活,並活得非常成功。


一些高大帥氣的男孩和一些美貌的女孩卻同樣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替罪羊而拒絕成長。


你最在乎自己的什麼缺陷?


好好思考一下,它有沒有成為你的替罪羊?


最後,送大家三句話:


一、接受心理問題,帶著你的心理問題去積極生活;

二、打開心扉,尋找你身邊的可幫到自己的資源;

三、理解他人,儘可能的去做一名好的陪伴者。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頭條小白拼了老命增粉ing,求關注我,保證100%互關!

經常覺得痛苦?避開這5個心理陷阱了嗎

相關焦點

  • 你所有的不快樂,源於這5個「心理陷阱」
    我們痛苦了,第一反應就是想降低痛苦、逃離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其實只是一個信號,只是告訴我們,問題發生了,我們應該去改變。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問題自身,這並不利於心靈的成長。要帶著心理問題去生活,我們必須先改變一些習慣性的錯誤認識,明白痛苦與問題的關係。01.陷阱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並且每個人的心理問題都有大量的「同道」。
  • 避開這5大「家長陷阱」,你將收穫一個獨立自主善於思考的孩子!
    成績好就行嗎?看看神童「魏永康」的成長經歷你就有答案了。魏永康可算是個天才,2歲識字1000多個,4歲學完初中課程。13歲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轟動全國。魏永康所取得的這一系列成績,都是他母親曾學梅苦心栽培的結果。曾學梅認為,孩子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 避開這5大「家長陷阱」,你將收穫一個獨立自主善於思考的孩子
    成績好就行嗎?看看神童「魏永康」的成長經歷你就有答案了。魏永康可算是個天才,2歲識字1000多個,4歲學完初中課程。13歲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5個「家長陷阱」,不做直升機父母「家長陷阱」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達琳·斯威特蘭和羅恩·施託爾伯格在一本他們寫給家長的書——《讓孩子學會思考》裡提出的概念。
  • 並非如此,避開3個減肥「陷阱」,順利減肥
    很多女人實踐減肥這件事情,但是有的不能夠成功,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了太多的減肥陷阱。吃的越少瘦得越快?事實上,並非如此,避開3個減肥「陷阱」,順利減肥,有利於人們的養生。減肥「陷阱一「:吃得少瘦得快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每天吃的很少,就會瘦下來,而事實並非如此。
  • 即將開啟大學生活的你,這3個「陷阱」要避開,別因貪心鑄下大錯
    8月份到來,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開學,高三畢業生將完成到大一新生的轉變,但邁入大學校園後,也要時刻注意身邊潛在的危險,這3個「陷阱」不得不防:1、超高薪兼職有道是「人貴在有自知之明」,除非你是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否則,對一般在校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來說,想要找到超高薪的兼職工作是難上加難
  • 買新風注意避開這三個常見陷阱
    但在實際選擇新風系統時,用戶常常容易掉進這三個常見陷阱,一不小心就花了冤枉錢。陷阱一:新風量越大越好?合適的新風量才是科學的。新風量小了通風率就還是不夠,但一味追求「越大越好」,不僅浪費空間、浪費能耗,也浪費錢。
  • 這5個行為請主動避開,不要覺得很正常
    除了壓力過大之外,若存在以下這幾個行為,或許也不利於調理月經,希望你能主動避開,不要覺得很正常。女性月經不調?這5個行為請主動避開,不要覺得很正常經常久坐現如今都是女性朋友從事的工作,大多都是腦力勞動者,長時間坐在電腦顯示屏跟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可能這樣的工作看上去要輕鬆一些,但是長時間久坐很有可能會導致身體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沒有充足的運動也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影響新陳代謝,導致雌激素分泌異常,出現月經不調或月經紊亂的情況。
  • 小心這5種心理「陷阱」,會讓你做出錯誤決定
    以下是5種常見的心理陷阱,以至於讓您做出錯誤的決定。想好了嗎?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我們害怕失去,比起獲得更多,我們更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東西。但是在一些情況下,避免損失的傾向,可能會導致做出愚蠢的決定。比如說,當我們開車的時候,明明可以壓線過綠燈,但是前面的車居然在綠燈前面停了下來!這會比你遇到一個紅燈更加痛苦。
  • 這5個「吃娃陷阱」,很多人都不知道,家長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現在很多人討厭熊孩子,尤其是在看到一些熊孩子惹出的禍事之後,都會感慨表示想要繞著這群小惡魔走。然而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熊孩子都是主動去招惹事端的,有很多生活中的「吃娃陷阱」就連家長們都不知道,這5個地方就非常容易讓小孩出意外。
  • 黃景發:人生要成功,需要避開這26個心靈陷阱
    找你最經常來往的六個朋友,把他們的年收入加起來,除以六,就差不多是你的了。這個例子,可以充分的說明一點,物以類聚。不要聽信身邊人的話,大一不談戀愛,好的女孩子就被別人都挑走了。想想,剛上大一就耐不住寂寞,而去談戀愛的女孩子,值得自己去追嗎?大學裡,可以有一場愛情,可是,不要固執地認為,剛上大一,就必須要談戀愛。
  • 心理健康丨心理陷阱: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02 心理陷阱:先入為主人們會過度信賴第一個想法,這是最常見,最會讓自己騙自己的一個陷阱,直擊短板,有據可循。舉個例子:想一想你會怎樣來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巴基斯坦人口是否超過3000萬?你估計巴基斯坦的人口最接近多少?相信大多數人都一樣,第一個問題的數字,直接影響了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甚至在心理學家的測試中,把3000萬替換成1億後,發現第二個問題的結果還是和第一個問題的數字成正相關。
  • 警惕兩大心理陷阱 | 森田治強迫
    除了症狀本身帶給患者的痛苦之外,其實很大一部分的來訪者生活還是比較幸福的。03而投射的負面影響就是蒙蔽我們雙眼的心理陷阱不僅如此,比如赤面恐懼症的患者,因為她本身很抗拒自己臉紅這件事情,平時會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症狀上。於是當她走入人群,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盯著自己的臉紅看,會覺得別人會對我的臉紅也會有很多負面的評價。
  • 3個方法教你避開巴納姆效應陷阱|職場新人如何給自己準確的定位
    於是為了讓自己相信「生活在中國,製作英文PPT沒必要」這件事時,我們就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這就是巴納姆效應的第二個表現——我們經常會為自己想相信的事情找理由。我們總會擔心把缺點展現出來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會讓別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但其實這就是巴納姆效應的典型現象。因為大部分的人都選擇隱藏自己的缺點,我們受到外界「不要把自己的缺點展現出來」的信息暗示影響,就會產生從眾心理,從而產生「不要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的缺點」的心理傾向,進而認同別人的做法,自己也做出了相同的錯誤反應。
  • 心理解答:我失敗、痛苦都是原生家庭害的嗎?
    只要有人覺得自己人生失敗,活得很痛苦,我們就可以告訴他,這是原生家庭害的。有那麼一段時間,輿論一邊倒地譴責父母,有人甚至發文直指「父母皆是禍害」。這些觀點總結起來無非四點:一、父母對子女過度溺愛,孩子就不成熟,長大後自私。
  • 心理解答:我失敗、痛苦都是原生家庭害的嗎?
    只要有人覺得自己人生失敗,活的很痛苦,我們就可以告訴他,這是原生家庭害的。有那麼一段時間,輿論一邊倒地譴責父母,有人甚至發文直指「父母皆是禍害」。這些觀點總結起來無非四點:一、父母對子女過度溺愛,孩子就不成熟,長大後自私。
  • 高校開設「戀愛心理」課,這些愛情陷阱你知道嗎?
    「同學,戀愛心理課了解一下?」近日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8.23%的大學生支持學校開設戀愛課程。學生們的困惑主要在於表白、相處及異地戀三個方面。戀愛技巧真的能幫我們找到真愛嗎?在收穫甜甜的愛情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愛情中有哪些陷阱。
  • 採訪成功人士後,得到這幾個職場陷阱,你應該要知道的
    職場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陷阱?為什麼有些人巧妙的避開了,而有些人卻服務的踏了進去。遇到陷阱並不可怕,在人的一生當中肯定會遇到無數的陷阱,但是最可怕的是當你踩到陷阱的時候你並不知道。然後接二連三的一個又一個的陷阱,聰明的人一向善於總結。
  • 如何避開英語原文陷阱
    因此,我們在閱讀時總會遇到二者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從而陷入語言陷阱之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陷阱一:詞形結構相似或相同,實則詞意相左。
  • 如何避開「早午餐陷阱」
    如何避開「早午餐陷阱」 編譯 史春樹   青年參考  ( 2016年09月07日   23 版)
  • 原發性痛苦與心理痛苦
    人類心理痛苦的來源有兩個層面。一是來自心理以外的原因。如吃不飽、穿不暖,在心理上可以出現飢餓感、寒冷感等痛苦體驗,當被針刺傷皮膚時,就會出現疼痛感。這些痛苦是人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基本的痛苦,我們不妨將他們稱作是「原發性痛苦」。二是來自對自我的評價和接納。如,我不能是現在的這個樣子,我應該比現在更好、更舒服,我絕不能這樣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