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讓人嚮往到哭的甲子園嗎?他們或輸掉冠軍但卻能贏得一切

2020-12-18 騰訊網

熱血甲子園

文/ClaytonGeng

9月1日,年度大戲《開學》在全國各中小學上演,不過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這意味著「悲催」的生活即將到來,他們正式告別暑期生活,繁重的家庭作業、家長與老師雙重壓力、一個又一個考試又將伴隨他們的日常。

而就在10天前,在日本,展開了一場中學生棒球世紀之戰——第100回夏季甲子園決賽,最終大阪桐蔭13-2擊敗秋田金足農奪得冠軍。不過,相比於甲子園本身,我們也應該關注這背後的日本校園體育文化,對這些高中生來說,甲子園就是聖地。

甲子園,給這些熱血青年留下什麼?

甲子園開展於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很多人不清楚為什麼僅僅是高中生的棒球比賽甲子園卻在日本有那麼高的關注度,並且熟悉棒球的人也知道甲子園的比賽水平也不是很高,由於比賽的球員還都是小孩子,很多隊員身體還都沒長成熟,因而比賽過程中失誤很多。但為什麼即使這樣,甲子園還是成為日本校園體育乃至日本體育的符號,以及全日本最受矚目的賽事之一呢?

甲子園比賽觀眾放飛的氣球其實也寄託著自己曾經的夢想,勝利之後球員會仰天高唱校歌慶祝,被淘汰之後隊員往口袋裡裝的土其實是想留住自己青春最美好的回憶。

其實,每年甲子園結束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又有一撥學生離開學校步入社會,這也是他們應該學著去承擔相應責任的時刻。出於留戀和不舍,成年之後的我們總會在腦海中回想起自己青春時候的模樣,可能出於這個原因,會有很多人通過各種渠道去關注甲子園賽事,從中去尋找自己的年輕時的影子。

報導甲子園的書刊成堆

上學時候總是想著畢業了就會自由,而工作過的人才會知道學生時代才叫真正的無憂無慮。學生時代表面上看起來有很多的束縛,但是在學校裡,只要你夠努力就能取得相應的成績。每年都有大批的校友來到甲子園球場現場觀看甲子園比賽,看比賽的過程中,他們或許在感謝自己當年努力的自己,抑或許在後悔當時沒有努力學習,但是這一切在現在看起來都不重要了,處在當下回頭望去,學生時代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憶。

在甲子園賽場上集中這全日本最不服輸的人,先發投手經常投滿九局,用球數逼近200顆也是不是稀奇的事,休息兩天甚至連日先發出戰也時有發生。相比於職業棒球的做一休五,這樣投球簡直是對投手手臂的摧殘。被稱作「平成怪物」的松坂大輔曾在1997年的夏甲第三輪九局完封星陵之後,第二天就在與PL學園的比賽用250球完投17局,這場比賽也直接將PL學院的傳奇老監督中村順司打到退役,隔天在決賽中投出了無安打比賽,中間的半決賽對陣明德義塾也有登板投球一局。

松坂大輔對手臂過度的使用也導致他職棒生涯的成就遠沒有預期的那麼高,但是相信他能在甲子園歷史上寫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也不會後悔。學生時代的他們還可以揮霍自己,成人之後的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如此「放縱」呢?

98%高中生被淘汰 他們都有大心臟

時間回到7月21日,北海道的旭川大以5-3的比分戰勝了克拉克國際,時隔9年第八次闖進甲子園正賽。之前一天在縣大會半決賽面對旭川實第九局出場救援守住1分差並且又在縣大會決賽完投9局沒有自責失分的沼田翔平無疑是球隊最大的功臣。八次闖進夏季甲子園正賽鞏固了旭川大在北北海道地區王者的地位,因為北北海道地區參加夏甲第二多的旭川龍谷上一次在八月份站在甲子園球場已經是33年前的事情了。不僅如此,旭川大在夏甲的最好成績——闖進正賽第三輪,在北北海道地區也能排在第二位。

就是這樣一支地方豪強,在今年夏天的第100回甲子園第一輪就被長野的佐久長聖在第14局擊出再見安打,雖然沼田選手再次先發且投了八局沒有掉自責分,但是旭川大還是被淘汰出局。淘汰旭川大的佐久長聖近年在長野縣也是近乎於無敵的存在,連續7年闖進縣大會的決賽,並且4次殺進甲子園。但是他們也在第二輪被鄰居富山縣的高岡商以5-4的比分淘汰出局。佐久長聖的第三棒,打擊率超過三成的上神雄三被再見三振。

在開幕式上近江二壘手中尾雄鬥代表所有隊員宣誓,中尾跟他的近江也爆出了首輪最大的冷門——7-3逆轉擊敗了今年春甲的亞軍,夏甲奪冠大熱門之一的智辯和歌山。當然讓人們今年記住近江的一幕發生在之後,那是8強戰對陣金足農的第九局下半,他們被金足農第九棒齋藤選手的再見兩分觸擊送回家。再見兩分觸擊在棒球界的稀有程度堪比籃球的後場三分球壓哨絕殺或者足球的中場吊門絕殺。

在甲子園球場走廊上掛著這樣一句標語,「98%的高中生球員在這裡被打敗,然後變得更強。」

甲子園給這些年輕學生們帶來的,除熱血比賽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自身人格的塑造。每年參加地區預選賽的球隊共8個賽區超過4000支,最終只能產生49支決賽隊伍,無論是地區預選賽,還是最後的總決賽,採取的都是非常殘酷的單敗淘汰賽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這些年輕人通過一場場比賽,他們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面對挫折應對能力都會得到提升,在比賽中,還需要通過與隊友的有效溝通,才能取的勝利,他們學會如何團隊合作,如何尊重他人,這些都是校園體育給青少年帶來的積極影響。

沼田翔平、上神雄三和中尾雄鬥都是高三的學生,結束了這個夏天的徵戰回到老家。和大多數高三學生一樣,他們將投入緊張的升學考試複習中,然後在來年春天開啟充滿未知的大學生涯,再過四年他們將步入社會,西裝革履的穿梭在大城市的寫字樓間,跟旁人無異。

沼田翔平

能打上職業棒球的人屈指可數,在甲子園賽場上發揮出色的選手最後沒打上職棒的人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先例。1985年夏甲,來自宇部商的藤井進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人。他在當年的夏甲差點憑藉一己之力扳倒制霸甲子園多年的PL學園,但是在甲子園結束之後他選擇去讀大學,畢業之後再也沒有他和棒球有關的消息。多年之後,能勾起藤井同學關於甲子園記憶的或許只有那一捧從兵庫縣西宮市帶回來的土。

踏上賽場就是勝利!我們需要自己的甲子園

對於甲子園來說,真正的勝利從來都不是拿到最後的冠軍,雙腳踏上甲子園球場的那一刻,對於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就是勝利。出現在甲子園賽場上的不一定就是最強的那幾所學校,近年來的履正社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6年大阪大會取得優勝的履正社在轉年的春甲殺進了決賽,最後輸給的對手正是同處大阪的大阪桐蔭。而大阪桐蔭先是在今年的春甲衛冕成功,實現春甲連霸,隨後又在剛剛結束的夏甲輪圓,又實現了春夏連霸,最近兩年攬下三個甲子園冠軍。今年夏天的大阪桐蔭在甲子園比賽中順風順水,一路上沒遇到太大的挑戰,但是要知道,他們差點在北大阪大會的半決賽就出局。那場比賽的第八局打完他們還3-4落後,給他們製造麻煩的學校正是履正社。作為全日本最強幾所學校的之一的履正社卻只因為跟大阪桐蔭同屬同一地區而連年無緣夏甲的賽場。

大阪桐蔭

說完悲催的履正社再說說令人愉悅的事情,今年有6所學校迎來了校史第一次的夏甲之旅。

奈良大會決賽鏖戰11局戰勝天理的奈良大付報了去年的一箭之仇,最近10年四次倒在縣決賽的奈良大付終於在第五次殺進縣決賽時完成了突破,打破了天理和智辯學院對奈良大會冠軍的壟斷;西千葉的中央學院則是在一年之內完成了春夏甲的初登場;西兵庫的明石商之前三年都是倒在縣大會的決賽,今年在西兵庫大會決賽戰勝了姬路工,也完成了夏甲的初登場。

以上這三所學校和三重縣的白山、北福岡的折尾愛真、南福岡的衝學園都是夏甲初登場,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學校的一段黃金時期。

相比之下,我們從來都不缺乏熱愛體育的人,還記得六歲那年國足殺進世界盃,在各城市街頭遊行慶祝那人山人海的盛況;雅典奧運會上男女老少熬夜,就等著看劉翔最後那十幾秒。

如今國家隊在奧運會上屢次突破的同時卻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體質不達標的現實,學業的壓力讓孩子們很少能得到鍛鍊的機會,很多學校的體育課質量很差,不少老師的課只是讓學生跑兩圈就開始自由活動,根本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更別提專業訓練。甚至在初三、高三時,語文數學徹底代替了體育課,這些越不鍛鍊學生們的體質就會越差,繼而惡性循環。

其實,體育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安放青春期少年的荷爾蒙。相對枯燥的訓練能磨練意志品質,殘酷的比賽能幫助孩子以後能夠更從容的面對社會中的挑戰,剩下的孩子們組成啦啦隊一起為場上運動員加油,一幫人為著一個目標而聚在一起努力,所營造的氛圍可以培養出團隊意識,而這個團隊意識正是我們這代年輕人所欠缺的東西。

結語

事實上,參加甲子園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成不了職業棒球運動員,但是參與其中所得到的精神力量會幫助他們一生。甲子園真正的勝利從來都不是拿到冠軍,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擊出一支安打,站到打擊區,甚至跟隨球隊一起比賽都可能是勝利。為期半個月的甲子園的意義遠超棒球比賽本身,他承載著普通人對於青春最美好的記憶。

相關資訊:

純真棒球少年的青春吶喊 這才是史上最熱血甲子園

夏季甲子園大幕落下 金足農如何上演「神話」表現?

相關焦點

  • 輸了冠軍,贏了一切:金足農的甲子園傳奇
    直到他們先後戰勝甲子園的常客鹿兒島實業高中和大垣日大,並在第三場逆轉戰勝了高中棒球名門橫濱隊,才引起了媒體的普遍關注。尤其是第三場比賽的對手橫濱,曾奪得3次春甲冠軍和2次夏甲冠軍,其中1998年更是獲得春夏連霸,是甲子園的豪門球隊之一,本屆的隊伍中擁有最後也入選了U-18國家隊的強力左投手板河佳矢,也被視作本屆的奪冠熱門。
  • 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理想
    這是阪神地鐵甲子園站的看板標語。標語中「98%」這個百分比,可不是隨便胡謅來的。    夏季甲子園決賽每年8月於甲子園棒球場開打,賽制採取一府縣一名額(東京和北海道因學校眾多,各擁有兩個名額)。每年參加夏季甲子園預賽的總球隊數,最多時能有四千多支,但能進入決賽的只有49支球隊。
  • 目標甲子園!那些燃燒的棒球魂
    這應該是最讓心酸的場面了,許多球員都是高三,這應該是他們最後一次衝擊甲子園冠軍的機會,離開甲子園,也意味著青春的結束。同時,該回去考大學了。而在我們的記憶中,也許這部才是我們對於棒球的啟蒙之作。和也率領著棒球隊打到了進入甲子園的關鍵一戰,在決賽的前晚,和也表達了對小南的愛意,但小南並未回應。第二天早晨,一切亦如往昔,但變化說來就來。在去集合的路上,因救小孩而出車禍的和也搶救無效,長眠在了奪取勝利的路上,也終止了帶小南去甲子園的約定。在這個悲傷的夏天,達也決定拾起弟弟未完成的夢想,加入了棒球社。
  • ——甲子園
    這是春季甲子園自1924年創辦近百年以來除了戰爭時期以外史上首次停辦。此消息一出,日本社會舉國震動畢竟,春夏甲子園對於日本社會的意義絕不僅是普通的高中體育賽事可以說,甲子園象徵著所有人的青春!比賽在3、4月時進行,冠軍隊伍會被授予深紫色大旗。再來說夏甲,一般人們說起甲子園,幾乎指的就是夏甲,由朝日新聞主辦。相對春甲「指名」的不公平性,夏甲參賽隊伍的選拔是以「地元」進行劃分進行分區比賽,一府縣一名額。
  • 鑽石王牌之奮鬥在甲子園的路上
    也不知道幾天前在網上看到新聞說今年的甲子園不舉行了,當時覺得也對,疫情期間,奧運會都延期了,甲子園不舉行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不知為什麼突然對日本高三棒球選手有點可惜,因為今年的夏天是他們為甲子園奮鬥的最後一個夏天,不知道他們難不難過。
  • 甲子園:青春,理想與感動
    比賽進行到七局時放飛的氣球甲子園正賽期間,電視會不間斷播放每一場比賽,報紙會有關於各隊的大量新聞,在辦公室、街道、娛樂場所,甲子園的話題一直是主流。一時間,這個國家的人都變成了棒球少年。甲子園賽事歷史悠久,因此相關的活動、傳統以及文化也非常之多。這項賽事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一般的高中體育範疇。
  • 有一種熱血青春,叫甲子園
    不止校園內總能看到男生練習扔球接球的身影,相關賽事更會引發男女老少的熱烈關注。當中,比起職業棒球聯賽,以日本高中生為參賽對象的夏季甲子園大會名聲更大,更為萬眾矚目。甲子園的競爭十分殘酷:每年從6月下旬到8月下旬,全日本從南到北共有4000所以上的高中參加比賽。
  • 目標:甲子園
    就這樣,上杉達也在高中三年拼命練習,最後帶領球隊和淺倉南進入了那神聖的場地——甲子園,並且奪得了冠軍。最後他也說出了最堅定的表白「上杉達也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愛著淺倉南」。當初我在這部動漫的時候,也不過才十歲左右,可以說這部動漫是我的青春啟蒙,如果有還沒看過的強烈推薦!如果你看過了的話,可以看看與《棒球英豪》相關的劇場版,也是相當不錯的。
  • 甲子園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你嚮往的只是填滿夢想的青春
    無論年年都能晉級甲子園的棒球名校,還是不為人所知的各路黑馬,媒體們總會用鋪天蓋地的報導讓社會的聚光燈打向他們。與職業選手擺在一起的「甲子園」之星。每一個球員都有完善的數據分析以及球員檔案管理,雖然是高中生的比賽,但是這些少年們所受的禮遇卻是職業級的。
  • 想踏上甲子園的少年,只有「將青春燃燒殆盡」一條路麼?
    他們頑強的表現正是傳統的甲子園價值觀代表,擔當球隊核心的王牌投手吉田輝星的神勇表現更是圈粉無數。對去年激烈賽況感興趣的朋友請移步:《輸了冠軍,贏了一切:金足農的甲子園傳奇》。因此,當他們看到站在球場上的投手居然是替補柴田時,錯愕的觀眾衝著球場大罵:「竟然已經打算投降回家了嗎?!」畢竟,大船渡高從1920年創立至今,只有1984年打入過一次甲子園,且在四強賽飲恨敗退。今年坐擁全國頭號種子投手的他們,是建校一個世紀以來最接近「全國冠軍」的一刻了。
  • 日本"棒球精神"與百年甲子園:青春、熱血和鄉愁
    上一次有秋田縣學校球隊殺入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決賽,還得追溯到整整一百零三年前的第一屆大會。在1915年的決賽中,京都二中戰勝秋田中學獲得了首屆冠軍。在日本,每年夏天最火熱的時節無疑是屬於甲子園的。用美國資深日本文化研究者羅伯特·懷特寧(Robert Whiting)的話來說:「這項由朝日新聞社贊助的賽事,因其漫長而特殊的傳統成為日本人心中每年盛夏都會奏響的狂想曲。」
  • 徐靖 沙青青︱百年甲子園:青春、熱血和鄉愁
    2018年8月21日,第一百屆日本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選手權紀念大賽,也就是俗稱的「夏季甲子園大會」,在阪神甲子園球場正式落幕。在當天的決賽中,「平成豪強」大阪桐蔭以大比分輕鬆戰勝了身疲力竭的「雜草軍團」、來自秋田縣的金足農。上一次有秋田縣學校球隊殺入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決賽,還得追溯到整整一百零三年前的第一屆大會。在1915年的決賽中,京都二中戰勝秋田中學獲得了首屆冠軍。
  • 「聖地」甲子園背後是苦澀現實 感動的熱血青春也要付出代價
    顯然,過去的大半個月,在這甲子園的烈日酷暑之下,這個18歲的少年成長了許多。 甲子園,依然是那個王牌投手們最夢寐以求的完美舞臺。哪怕結局並不盡如人意,但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奧川恭伸心中了無遺憾,已經在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經歷了無數棒球少年最想要經歷的一切,作為棒球少年,能夠為了夢想拼盡全力,他已經是那麼的幸運。
  • 從甲子園比賽回來後,御幸一也及隊友都有所成長
    甲子園是日本高中聯賽決賽的球場名字,也是高中聯賽的比賽場地。它是所有高中棒球隊員的嚮往,進入甲子園就相當於打進了全國大賽。有春季甲子園和夏季甲子園,簡稱「春甲」和「夏甲」。能進入春假的比賽隊伍會多一點,一個地區會有大於等於兩個學校,至於夏甲,就不一樣了。
  • 沒有甲子園的夏天,屬於少年們的青春和熱血還在嗎?
    「夏季甲子園」的取消,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件意難平的事情。在日本,幾乎沒有一個夏季祭典的受歡迎程度能超過甲子園大賽,而觀看甲子園賽事的人數,甚至超過觀看職業棒球比賽的人。
  • 鑽石王牌:一個日本高中生想進甲子園究竟有多難?
    最經典的一幕,便是降谷即使是被派到外野守備時,也會躍躍欲試的揮動手臂,向對手表示」我已隨時準備好上場投球「的意願。當然最直接有效的加油,還是「你能行嗎,不行我來」的反向激勵,類似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 一開始小編還不能理解,為什麼要設置這樣強大的競爭對手,難道作者是在刻意套路觀眾?
  • 少了青春熱血甲子園,今年夏天註定遺憾!
    ,而且春季甲子園的參賽資格還會參考學校過去一年的成績,所以預選賽時各校的實力還不算穩定,這樣進入決賽的隊伍也不一定真的很強,甚至有些春季甲子園冠軍在夏季預選賽就被淘汰。能來到甲子園,說明他們目前為止一場未敗,所以日本人都更重視夏季甲子園,這是夏天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線。青春熱血甲子園
  • 日本的這次棒球決賽在對於他們來說是個滾燙的青春!
    甲子園如果熟悉日本棒球漫畫的小朋友們應該清楚,基本這些題材都會提及甲子園吧,你也可以拿灌籃高手的全國大賽來進行類比,他對於任何一個熱愛打棒球的日本少年來說都是無盡的嚮往。但他們在之後又貼上了傳奇般的標籤:進入四強唯一一所公立高中,戰勝冠軍熱門隊伍,金足的所有選手都是本地人從整個比賽開始也從未換過選手。
  • 耐高能成中國籃球甲子園嗎?百年傳奇不僅靠熱血與情懷
    阪神甲子園球場日本高中體育的象徵就是甲子園,每年夏天,日本各大賽區選拔出的優勝球隊,將在甲子園集結,決出全國冠軍。在秋田縣,從學校到公司,從商場到車站,隨處可見金足農業闖入甲子園總決賽的海報。總決賽當天,金足農業的在校師生,大多購買了機票前往甲子園為他們的棒球隊助威,秋田縣的民眾也組團前去觀戰。儘管金足農業最終不敵傳統豪門大阪桐蔭,但當球隊返回秋田縣的時候,數千名民眾到機場迎接,少年們成為家鄉的英雄。
  • 對殖民地的文化輸出:甲子園比賽的暗面
    《朝日新聞》的記者問他:「您看得懂棒球嗎?」若槻答:「雖然看不太懂,但見識到了勇猛的氣勢。」記者又問:「閣僚中有人打棒球嗎?」若槻答:「諸位都不太在行,只有幣原略曉一二。」?當時幣原喜重朗在若槻內閣任外務大臣,他對棒球的認知多半始於他的高中母校——舊制第三高等中學(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