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甲子園
文/ClaytonGeng
9月1日,年度大戲《開學》在全國各中小學上演,不過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這意味著「悲催」的生活即將到來,他們正式告別暑期生活,繁重的家庭作業、家長與老師雙重壓力、一個又一個考試又將伴隨他們的日常。
而就在10天前,在日本,展開了一場中學生棒球世紀之戰——第100回夏季甲子園決賽,最終大阪桐蔭13-2擊敗秋田金足農奪得冠軍。不過,相比於甲子園本身,我們也應該關注這背後的日本校園體育文化,對這些高中生來說,甲子園就是聖地。
甲子園,給這些熱血青年留下什麼?
甲子園開展於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很多人不清楚為什麼僅僅是高中生的棒球比賽甲子園卻在日本有那麼高的關注度,並且熟悉棒球的人也知道甲子園的比賽水平也不是很高,由於比賽的球員還都是小孩子,很多隊員身體還都沒長成熟,因而比賽過程中失誤很多。但為什麼即使這樣,甲子園還是成為日本校園體育乃至日本體育的符號,以及全日本最受矚目的賽事之一呢?
甲子園比賽觀眾放飛的氣球其實也寄託著自己曾經的夢想,勝利之後球員會仰天高唱校歌慶祝,被淘汰之後隊員往口袋裡裝的土其實是想留住自己青春最美好的回憶。
其實,每年甲子園結束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又有一撥學生離開學校步入社會,這也是他們應該學著去承擔相應責任的時刻。出於留戀和不舍,成年之後的我們總會在腦海中回想起自己青春時候的模樣,可能出於這個原因,會有很多人通過各種渠道去關注甲子園賽事,從中去尋找自己的年輕時的影子。
報導甲子園的書刊成堆
上學時候總是想著畢業了就會自由,而工作過的人才會知道學生時代才叫真正的無憂無慮。學生時代表面上看起來有很多的束縛,但是在學校裡,只要你夠努力就能取得相應的成績。每年都有大批的校友來到甲子園球場現場觀看甲子園比賽,看比賽的過程中,他們或許在感謝自己當年努力的自己,抑或許在後悔當時沒有努力學習,但是這一切在現在看起來都不重要了,處在當下回頭望去,學生時代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憶。
在甲子園賽場上集中這全日本最不服輸的人,先發投手經常投滿九局,用球數逼近200顆也是不是稀奇的事,休息兩天甚至連日先發出戰也時有發生。相比於職業棒球的做一休五,這樣投球簡直是對投手手臂的摧殘。被稱作「平成怪物」的松坂大輔曾在1997年的夏甲第三輪九局完封星陵之後,第二天就在與PL學園的比賽用250球完投17局,這場比賽也直接將PL學院的傳奇老監督中村順司打到退役,隔天在決賽中投出了無安打比賽,中間的半決賽對陣明德義塾也有登板投球一局。
松坂大輔對手臂過度的使用也導致他職棒生涯的成就遠沒有預期的那麼高,但是相信他能在甲子園歷史上寫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也不會後悔。學生時代的他們還可以揮霍自己,成人之後的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如此「放縱」呢?
98%高中生被淘汰 他們都有大心臟
時間回到7月21日,北海道的旭川大以5-3的比分戰勝了克拉克國際,時隔9年第八次闖進甲子園正賽。之前一天在縣大會半決賽面對旭川實第九局出場救援守住1分差並且又在縣大會決賽完投9局沒有自責失分的沼田翔平無疑是球隊最大的功臣。八次闖進夏季甲子園正賽鞏固了旭川大在北北海道地區王者的地位,因為北北海道地區參加夏甲第二多的旭川龍谷上一次在八月份站在甲子園球場已經是33年前的事情了。不僅如此,旭川大在夏甲的最好成績——闖進正賽第三輪,在北北海道地區也能排在第二位。
就是這樣一支地方豪強,在今年夏天的第100回甲子園第一輪就被長野的佐久長聖在第14局擊出再見安打,雖然沼田選手再次先發且投了八局沒有掉自責分,但是旭川大還是被淘汰出局。淘汰旭川大的佐久長聖近年在長野縣也是近乎於無敵的存在,連續7年闖進縣大會的決賽,並且4次殺進甲子園。但是他們也在第二輪被鄰居富山縣的高岡商以5-4的比分淘汰出局。佐久長聖的第三棒,打擊率超過三成的上神雄三被再見三振。
在開幕式上近江二壘手中尾雄鬥代表所有隊員宣誓,中尾跟他的近江也爆出了首輪最大的冷門——7-3逆轉擊敗了今年春甲的亞軍,夏甲奪冠大熱門之一的智辯和歌山。當然讓人們今年記住近江的一幕發生在之後,那是8強戰對陣金足農的第九局下半,他們被金足農第九棒齋藤選手的再見兩分觸擊送回家。再見兩分觸擊在棒球界的稀有程度堪比籃球的後場三分球壓哨絕殺或者足球的中場吊門絕殺。
在甲子園球場走廊上掛著這樣一句標語,「98%的高中生球員在這裡被打敗,然後變得更強。」
甲子園給這些年輕學生們帶來的,除熱血比賽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自身人格的塑造。每年參加地區預選賽的球隊共8個賽區超過4000支,最終只能產生49支決賽隊伍,無論是地區預選賽,還是最後的總決賽,採取的都是非常殘酷的單敗淘汰賽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這些年輕人通過一場場比賽,他們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面對挫折應對能力都會得到提升,在比賽中,還需要通過與隊友的有效溝通,才能取的勝利,他們學會如何團隊合作,如何尊重他人,這些都是校園體育給青少年帶來的積極影響。
沼田翔平、上神雄三和中尾雄鬥都是高三的學生,結束了這個夏天的徵戰回到老家。和大多數高三學生一樣,他們將投入緊張的升學考試複習中,然後在來年春天開啟充滿未知的大學生涯,再過四年他們將步入社會,西裝革履的穿梭在大城市的寫字樓間,跟旁人無異。
沼田翔平
能打上職業棒球的人屈指可數,在甲子園賽場上發揮出色的選手最後沒打上職棒的人在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先例。1985年夏甲,來自宇部商的藤井進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人。他在當年的夏甲差點憑藉一己之力扳倒制霸甲子園多年的PL學園,但是在甲子園結束之後他選擇去讀大學,畢業之後再也沒有他和棒球有關的消息。多年之後,能勾起藤井同學關於甲子園記憶的或許只有那一捧從兵庫縣西宮市帶回來的土。
踏上賽場就是勝利!我們需要自己的甲子園
對於甲子園來說,真正的勝利從來都不是拿到最後的冠軍,雙腳踏上甲子園球場的那一刻,對於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就是勝利。出現在甲子園賽場上的不一定就是最強的那幾所學校,近年來的履正社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6年大阪大會取得優勝的履正社在轉年的春甲殺進了決賽,最後輸給的對手正是同處大阪的大阪桐蔭。而大阪桐蔭先是在今年的春甲衛冕成功,實現春甲連霸,隨後又在剛剛結束的夏甲輪圓,又實現了春夏連霸,最近兩年攬下三個甲子園冠軍。今年夏天的大阪桐蔭在甲子園比賽中順風順水,一路上沒遇到太大的挑戰,但是要知道,他們差點在北大阪大會的半決賽就出局。那場比賽的第八局打完他們還3-4落後,給他們製造麻煩的學校正是履正社。作為全日本最強幾所學校的之一的履正社卻只因為跟大阪桐蔭同屬同一地區而連年無緣夏甲的賽場。
大阪桐蔭
說完悲催的履正社再說說令人愉悅的事情,今年有6所學校迎來了校史第一次的夏甲之旅。
奈良大會決賽鏖戰11局戰勝天理的奈良大付報了去年的一箭之仇,最近10年四次倒在縣決賽的奈良大付終於在第五次殺進縣決賽時完成了突破,打破了天理和智辯學院對奈良大會冠軍的壟斷;西千葉的中央學院則是在一年之內完成了春夏甲的初登場;西兵庫的明石商之前三年都是倒在縣大會的決賽,今年在西兵庫大會決賽戰勝了姬路工,也完成了夏甲的初登場。
以上這三所學校和三重縣的白山、北福岡的折尾愛真、南福岡的衝學園都是夏甲初登場,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學校的一段黃金時期。
相比之下,我們從來都不缺乏熱愛體育的人,還記得六歲那年國足殺進世界盃,在各城市街頭遊行慶祝那人山人海的盛況;雅典奧運會上男女老少熬夜,就等著看劉翔最後那十幾秒。
如今國家隊在奧運會上屢次突破的同時卻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體質不達標的現實,學業的壓力讓孩子們很少能得到鍛鍊的機會,很多學校的體育課質量很差,不少老師的課只是讓學生跑兩圈就開始自由活動,根本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更別提專業訓練。甚至在初三、高三時,語文數學徹底代替了體育課,這些越不鍛鍊學生們的體質就會越差,繼而惡性循環。
其實,體育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安放青春期少年的荷爾蒙。相對枯燥的訓練能磨練意志品質,殘酷的比賽能幫助孩子以後能夠更從容的面對社會中的挑戰,剩下的孩子們組成啦啦隊一起為場上運動員加油,一幫人為著一個目標而聚在一起努力,所營造的氛圍可以培養出團隊意識,而這個團隊意識正是我們這代年輕人所欠缺的東西。
結語
事實上,參加甲子園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成不了職業棒球運動員,但是參與其中所得到的精神力量會幫助他們一生。甲子園真正的勝利從來都不是拿到冠軍,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擊出一支安打,站到打擊區,甚至跟隨球隊一起比賽都可能是勝利。為期半個月的甲子園的意義遠超棒球比賽本身,他承載著普通人對於青春最美好的記憶。
相關資訊:
純真棒球少年的青春吶喊 這才是史上最熱血甲子園
夏季甲子園大幕落下 金足農如何上演「神話」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