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之下,留英學生的防疫生活

2021-01-09 環球留學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伴隨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並在全境擴散導致感染率和死亡率上升,包括其歐洲鄰國、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在內的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對英國採取旅行禁令,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們都在封鎖中進入新的一年。對於多數留英學生來說,在1月份假期結束前的這段時間,只能選擇簡單的生活方式,避免在沒有接種疫苗前感染病毒。

封城下精神壓力很大

世衛組織緊急事務發言人邁克·瑞安早前表示,新的變異毒株是新冠大流行演變的「正常」部分,並非「失控」,然而,但這與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的說法並不一致。愛爾蘭、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和比利時等歐洲鄰國陸續宣布緊急停止來往英國的航班。歐洲之外,中英航班也被宣布暫時中斷,中國香港也宣布不允許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現實讓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們看到,此時想回國度假是不可能的了。

在蘇格蘭斯特靈大學就讀媒體專業的陳同學告訴記者,現在一個人在宿舍就是「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能聽到」。蘇格蘭部分地區的防疫措施近一個月升級後,這種生活狀態更為突出。原本陳同學打算在英國疫情略微緩解後,前往倫敦和《環球時報》記者見面,順便一起過新年,但後來發現無法實行這個計劃了。雖然往返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火車沒有停,但陳同學不被允許乘坐,因為倫敦已經處在不允許訪客隨意見面的第四級防疫水平。

陳同學感慨,自己在蘇格蘭的這一年,當地的旅遊景點一個都沒有參觀過。雖然超市、醫院、警局等機構都如常運作,但每天也只限於在宿舍、校園草坪以及當地超市了。「在蘇格蘭生活的這段時間,我沒吃過一頓中餐外賣,外賣價格太貴了。」她曾想在學生公寓嘗試做中餐,可食材也不好買——原先總有幾個相熟的中國同學搭伴去附近的中國超市採購食品,但現在這也很難做到了。「沒有別的辦法,總要等到畢業吧」,陳同學說。「現在很難評估這一年的學習收穫,因為上網學習的知識,的確很多都是在國內沒聽過的。至於課外時間,我其實更多是通過看當地的電視節目,了解英國社會。」陳同學表示,這種無形封鎖下的留學生活,最大的遺憾就是無法了解當地社會。她希望在英國能夠儘早接種疫苗,走出自己的宿舍。

英國疫情發展至今,一些在當地二三線城市的中國留學生的生活往往不為人知。在威爾斯斯旺西就讀經濟專業的宋同學說,最近和兩個室友的關係變得不太好了,讓他感到有些煩心。原本在去年9月一起籤下一處私人公寓合住的三個中國留學生,因所學專業不同,導致學習和上網課的時間不一樣,由於需要合用廚房和衛生間,漸漸就生出一些矛盾。「我也想過搬到別處住,但現在的疫情很難讓我有更多選擇。」他對《環球時報》坦承,其實和兩個室友沒有什麼真正的矛盾,只是在封城生活下,大家的精神壓力都有點大。「關於這些,我不願在網上和國內的父母聊天時說,擔心這會增添他們對自己的擔心。」他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三個室友能夠在一起做一頓飯,把隔閡放下,重歸於好。

未打消留英熱情

不過,無論是陳同學還是宋同學,都不覺得這一年在英國的學習生活,是錯誤的選擇。在宋同學看來,沒有什麼比實地觀察英國人如何看待疫情、防疫更能了解到當地社會理念了。「英國人很有意思,嘴上會說著數不盡對防疫政策的抱怨,但一旦政府宣布了新措施後,誰都不會越雷池半步」。宋同學說,英國人的法治觀念和自律精神,還是會在多數人的行為中體現出來,他對此感到十分尊敬。他自己從經濟學專業的角度來看,在斯旺西當地,雖然人們已處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但市場並未出現混亂,大家都明白恐慌性搶購是毫無意義的。他感覺這些社會現象,是讓英國吸引更多留學生的原因,以後也讓人更願意來這裡學習。

在利物浦大學就讀法律專業的鄭同學來自香港,早前英國疫情舒緩之際,他趕回了香港,並打算在香港一直待到今年春天再回英國學習。但之後,他還是選擇回到英國。「我回到利物浦後不久,英國政府就宣布了第二波的封城令,暫時是不能回香港了。」鄭同學向《環球時報》解釋,自己一再改變主意,主要因為在香港的疫情也不容樂觀,大概也會被困在家裡;另外,如果不回到學校,就很難集中精力學習了。「當時,我很不好意思把一改再改的計劃告訴老師,不過最後對方還是很高興地回覆郵件,說我做出了一個大膽、但很值得肯定的決定。」

「獲得疫苗只是時間問題」

外界或許會認為,這些留在英國沒有走的學生,寄望在英國可以更早地接種新冠疫苗。但事實上,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多數留學生都不認為自己會在今年初有機會接種疫苗。按照英國政府的計劃,目前首批接種疫苗的群體多數都是老齡人群和醫護一線人員。英國是按照當地登記居民的年齡和所在地區的疫苗分配情況,逐步通知接種。陳同學說,蘇格蘭人口只有500萬,或許這對於她本人來說,要比在英格蘭認識的同學更早有接種的機會。但即便如此,她目前還沒有收到校方的任何通知。陳同學預計,大概在今年4月復活節之後,自己才有可能被聯繫接種疫苗事宜。

不過鄭同學認為,廣大留學生或許能比常人更早一點接種疫苗,因為學生人群更集中,更好管理。在他認識的當地朋友中,基本沒聽說誰不願意接種疫苗。他表示,「雖然我們現在還在封鎖下生活,但過了2月,生活應該有轉機」。宋同學則更樂觀地認為,2021年能否在英國接種到疫苗,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了,因為各國都已經在加緊研發、採購,接種只是時間問題。如果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那麼他會考慮在英國找一份實習工作,更好地去了解英國疫情之後重整旗鼓的生活細節。

相關焦點

  • 怕被傳染、擔心學業……留英學生的這些顧慮,大使都回應了!
    駐英大使劉曉明25日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就當前英國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下中國留學生的相關問題,為留英學生代表答疑解惑。這也是劉大使近三天內第二次和留學生們進行線上交流。延伸閱讀:駐英大使:留學生是弱勢群體,正努力協調航班幫在英小留學生回國期間有學生提問,隨著英國疫情升級,我使館會採取哪些新舉措幫助留學生,留學生又該做什麼。對此,劉曉明回應說,我們把留學生看成弱勢群體。
  • 留英女生:我為什麼不回國?
    應對疫情,詹森一改之前「群體免疫」言論,在3月23日晚上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封鎖英國全境三周。隨著英國疫情日漸嚴峻,國境封鎖,中國留英學生的疫情防護格外引入關注。他們的狀態如何?中國援英醫療隊提供了哪些幫助?長安街知事今日連線中國留英學生白桃,講述她在英國的戰「疫」細節。
  • 全英學聯2020年版《留英生活指南》新鮮出爐,請查收
    疫情之下在當地怎樣保證日常生活?……第一次踏足陌生國度,度過一年甚至幾年的生活,本就需要獨立解決很多想到或想不到的問題,如今又有疫情的影響,困難程度升級可想而知。好在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都願意毫無保留地為你傳授經驗,幫你走好留學的每一步~《留英生活指南
  • 中國在疫情防治中成長 接留英學生回國不合理 民族脊梁需挺直
    為什麼在如此證據確鑿之下,李文亮醫生會被「約談」?為什麼武漢早已出現了規模感染,封城卻在2月之後才開始?或許將來有一天再回中國時,他們仍然是溫室裡的花朵,對一切都「憤世嫉俗」,對一切都「怒其不爭」,對一切都……二、中國疫情防治任務仍然艱巨 接留英學生壓力巨大當下中國的疫情防治雖然取得巨大成功,但每日仍有不少人員被檢測為新冠陽性。這其中大部分為海外歸國人員。
  • 雙語Bilingual|全球速覽:疫情之下的西方LOCKDOWN(封鎖隔離)
    (lockdown)之下《商業內參》3月27日報導:雖然「封鎖」不是公共衛生官員使用的技術術語,但它可以指強制性的地理隔離、非強制性的居家建議、關閉某些類型的營業場所或禁止舉辦活動和聚會等任何內容,華盛頓法學院健康法教授林賽·威利(Lindsay Wiley)接受Vox採訪時表示。
  • 全英封鎖結束,再施三級防疫,22個英國留學熱門區域屬於哪一級?
    每天的感染病例數從10月底的每天約10萬例下降到了7.2萬例,約下降了30%; 全英R值約為0.88; 這期間內每1萬人中有96人被感染,與10月26日至11月2日期間的每1萬人中有132人感染相比比較大的下降; 西北部和東北部的感染率下降了50% 以上,增加了數百萬生活在北部地區的人們可以被轉移到二級地區的希望
  • 新學期校園生活主題 學生:學習和注重防疫
    新學期校園生活主題 學生:學習和注重防疫 2020-09-10 08:32: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杜園春 |常態化防疫下的新學期,對大學生來說無疑是特別和難忘的。大學生對新學期的校園生活有什麼期待?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1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5.4%的受訪大學生對新學期返校表示「盼望已久」。大學生普遍在課程成績、等級資格考試、社會實習等方面對自己有較高期待。好好學習、注重防疫和鍛鍊身體是受訪大學生本學期三大校園生活主題。
  • 中國留英學生啥...
    不過,對中國留英學生來說算是好消息嗎?準備2021年初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能在國內打完疫苗再走嗎?本文結合英國和國內媒體的報導,做出相應的解讀和說明。根據英國主流媒體2020年12月2日的報導,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准新冠肺炎疫苗的國家。
  • 英國留學生大福利 | 畢業生留英籤證政策可申請留英兩年
    本來暢想著乘著英倫風,學著倫敦腔,拿著高腳杯,在色彩飽和度超高的英國學習生活拍照自2021年夏天起,畢業生留英籤證政策允許在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取得本科或碩士學位並持有有效學生籤證的國際學生申請獲得最高兩年的額外留英時間(博士生為三年)。
  • 英法德擬放鬆聖誕節防疫封鎖,專家警告!
    距離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政府正準備在12月放鬆封鎖。允許人們在聖誕節期間與家人團聚,舉行慶祝活動,在這些舉措出臺之際。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警告稱,如果各國政府仍然不能建立必要的系統來遏制新的感染。歐洲將在2021年初遭遇第三波疫情。
  • 怒懟網友"仇富"的留英小學生家長,想法太簡單了
    和往年相比,全國的學生已經推遲開學一個多月了,全國2億多接近3億的學生都在期盼開學。高三初三的學生面臨大考,學生、家長心急如焚。好多家長陪同孩子不能復工。留學生家長考慮過這些孩子、這些家長的心情嗎?全國2億多的學生在等待開學網友們痛心的另外一點,就是這些孩子的國籍
  • 留英中國學生製作中文廣播節目「羽毛電臺」(圖)
    留英中國學生製作中文廣播節目「羽毛電臺」(圖) 羽毛電臺全體成員合影(BBC英倫網)   中新網11月6日電 英國高校新學期開學已經一段時間了,除了緊張的學習,一些華人學生紛紛加入各類社團,豐富自己的生活。
  • 美媒質疑臺灣防疫還能撐多久,長期封鎖恐遭世界孤立
    為題的文章,指出當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封鎖時,臺灣人婚禮照常舉行、如常進場看球賽、觀賞音樂會、逛夜市,生活正常到」詭異「的程度。還說臺灣總人口比美國佛羅裡達州還多,新冠死亡人數卻能控制在兩位數。文章點出臺灣很早就開始封鎖「邊境」,而且「嚴格執行隔離政策」,是疫情控制得當的主因,但文末也點出,封鎖政策或許並非「萬靈丹」,更不是長久之計。
  • 紐約可能全面封鎖、倫敦開啟最高警戒,更多防疫限制措施在路上?
    他的話令投資者擔心美國可能出臺更多防疫限制措施。據央視新聞報導,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14日15時55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638萬例,達16388504例,死亡病例超過30萬例,達300267例。數據顯示,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最多的州是紐約州。
  • 剛剛,默克爾宣布「硬性封鎖」,直到2021年!發生了什麼事?
    德國將從下周三(12月16日)開始進入硬性封鎖,關閉非必要的商店,敦促僱主關閉工作場所,並鼓勵學生留在家中。包括在新年期間禁止聚會等更為嚴格的限制將至少持續到1月1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周日(12月13日)在與德國16個州的州長談話中商定了這些措施。
  • 英國學生籤證重大改革!中國留英學生猛增23%.英國感染率倍增
    新政將簡化籤證程序、並在資金證明、語言成績等方面降低要求;新政同時還降低了畢業生留英PSW籤證申請的要求,加大國際留學畢業生留英積累工作經驗的含金量。中國留英學生增長23%今年9月即將入讀英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創歷史新記錄。根據英國大學招生服務系統UCAS的數據顯示,今年秋天,將有超過1.2萬名中國留學生到英國留學,比去年的9,860人相比增長了23%,幾乎達到了愛爾蘭學生的規模(14,810名)。
  • 從比較中國留美與留英學生面臨的事談談為何留學歐美熱情不減?
    圖說中國留美學生與留英學生將面臨的事留學認識更多種類的人如果說是為了更好的專業學術教育,這點上歐美學校確實有很大的先天條件以及經驗,畢竟諾貝爾獎在國外獲獎頻率高的驚人已是常態,而科研創新的學者隊伍也是非常龐大的,雖說國內科研實力在迅猛發展,但歐美在醫學、商務、時尚設計以及食品生活領域教育依然是在世界前列
  • 社會就是課堂|南大學生防疫觀察全紀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南大師生也積極行動著,時刻明確並履行作為當代老師與學生的職責與義務。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鄭佳雯老師、周海燕老師等未來編輯部全體指導老師領導並開展了「防疫紀實」的實踐項目,成立了「南大防疫觀察小分隊」。
  • 英國留學後的選擇「回國還是留英」
    在英國學習過的學生或者正在英國留學的學生都會對於自己未來是回國工作還是留在英國找工作有過糾結和迷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分析下英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的優勢和國內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對於留學生的回國就業的挑戰。除此之外,這篇文章還會提到從2012年英國取消PSW籤證之後,留學生在英找工作的挑戰,以及英國脫歐之後留英學生在英工作的機遇。
  • 英國曝出驚人數字,封鎖將造成7.5萬人死亡,不封鎖會死多少人?
    倫敦時間9月23日,英國首相宣布全國宵禁令,標誌著英國第二次全國封鎖正式開始。為了「慶祝」,英國人趕忙在宵禁令前,去酒吧享受最後的狂歡。經歷過第一次全國封鎖,英國人實在太害怕被禁足了。看了這些數字,是不是覺得疫情封鎖真的是太邪惡了?在英國普遍對疫情封鎖有抵制情緒的當下,實在是讓英國人民遐想連篇:是不是不實行封鎖情況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