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輔導孩子寫作業,根本就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家長在親子關係中,是很難壓抑住自己的火氣,面對拖拖拉拉的毛病,有多少家長控制不住,吼過孩子呢?哪怕已經上五六年級了,還會因為寫語文作業,字寫得不好看,被家長說。在學習問題上,家長始終是高高在上的「助教老師」,容不得孩子的一點問題。任何學習問題,都想快點去解決,希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變好,別浪費掉一點學習時間,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成為學霸。
關於輔導寫語文作業的問題,小島老師也說過很多次。輔導的方法、技巧,家長輔導的經驗,對於不同學習特性的學生,家長該如何去應對。沒有時間輔導學習怎麼辦?又想孩子成為好學生,家長還得撕掉「不負責」的標籤,對於家長來說,陪伴小學生的6年學習,簡直身心俱疲。我們要知道輔導寫作業為的是什麼?為了鞏固學習到的知識點,為了考試得心應手,為了學習實踐,更好地去理解。那麼家長從這3個方向去輔導寫語文作業,就能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嗎?似乎並不能,該寫作業磨蹭還是會磨蹭,該不愛看書,還是不喜歡閱讀。那麼家長該怎麼辦呢?
1、寫作業的時候,別光打擊,試著鼓勵
我們家長在輔導寫作業的時候,總會看清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的速度慢了,說孩子磨磨蹭蹭浪費時間,以後什麼事都幹不好。寫得字不好看了,說孩子書寫能力太差了,以後怎麼考大學?語文作文總寫錯別字,用詞不準確,當作笑話,家長還會在日常生活中常拿出來念,取笑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總是以打擊孩子為習慣性教育方法,其實是孩子多種不良學習習慣養成的原因。不管怎麼寫字,都得不到家長的認可,索性就不好好寫字了。
在小學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型,很多答案就在課文中,仔細多讀幾遍就能找到。平時我們在輔導教育的時候,也應該從這個方向去練習和輔導。但是很多家長,都只會反覆強調,孩子不愛看書,閱讀理解能力差,孩子接受了這樣的打擊後,就很難再建立學習自信了。怕考試、不想寫作業、不願意背書的各種學習問題接踵而來,家長還會很困惑,我明明這麼努力地去輔導孩子學習,做好教育的陪伴,為什麼就連一個作業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呢?也許,你嘗試多鼓勵一下孩子,認可他們在寫作業過程中的表現,你的輔導就不會再疲憊了。
2、以課本複習為主,多嘗試考100分
家長在期末階段,對語文的複習指導,除了多讓孩子做練習做卷子,似乎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學習指導了。事實上在小學階段,要想語文考得好,語文課本就是最好的複習資料。把課文、課後的問題前前後後多看幾遍,徹底弄懂,弄通。然後複習基礎的生字詞,包括多音字、同音字、近義詞、反義詞、形近字等等,課堂筆記、錯題積累再複習兩輪,這樣的語文期末考試才算複習得紮實。對於語文考試的積累,儘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多考幾次100分,才能建立好學習的自信,不然到了高年級階段,想考100分也很難再考了。
以課本複習為主,其實是教會孩子去使用語文課本,明白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哪些是重要的,區分詳略,有了複習的過程後,再來寫作業,就得心應手了,家長也會發覺,在複習的過程中,你會越來越輕鬆。在期末複習階段,家長想要正確輔導孩子寫好語文作業,告別磨磨蹭蹭的問題,就少布置一些額外的練習。你不要說,誰去補習了我們孩子也不能落下,每個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家長要清楚自己孩子的學習能力,再做出學習的計劃。
3、讓孩子體會好成績,才能明白學習方法的意義
在寫作業中表現出來的問題,都源自並不理解學習方法給學習帶來的意義。對於小學來說,我們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過度地去輸送學習方法、技巧,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很難從中去體會。所以,我們讓孩子去感受因為付出了努力,循著家長推薦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了,孩子體會到了通過努力,去抄寫生字詞、背誦課文了、了解了課後的問題了、多刷題了,帶來的語文好成績,他們就能理解和明白學習方法的意義了。
輔導寫作業的重點在於考試,在輔導的過程中,我們穿插教授一些孩子的答題技巧,考前做好準備,告別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當然,這需要有耐心的家長去做,而且是一項長期的教育輔導。關於家長如何正確輔導寫語文作業,你還有什麼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