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媽媽經常抱怨今天又聽老師反饋,孩子上課老是靜不下心來?上課時思想老開小差?外界發生什麼,她特別關心。不專心聽老師講課。很容易就和旁邊同學去聊天去了。
那天碰到小區裡一個媽媽,閒聊一會就開始大倒苦水,說學校 投訴孩子上課沒有一刻安寧的。一天到晚動個不聽,在家輔導作業時也是發現,孩子壓根就沒法好好的做作業。一會要玩,一會兒又跑去逗逗寵物狗,特別容易分散精力,她說她現在基本都是每天晚上吼著過的。因為,很多時候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呀。
她甚至懷疑自己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其實小一點的孩子更缺乏專注力,本身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很多有不良習慣的孩子,其實是從小就因為專注力沒有培養好。
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所以到後面雖然年紀越大,專注的時間也會長些,但是缺乏專注力的孩子依然很容易分心。
其實就是孩子的注意,容易起伏。被別的東西吸引。
很多媽媽都很頭疼這個問題,很多孩子從小就根本就沒有辦法安靜下來專注於一樣事情。一個遊戲玩不了多久又被新的東西吸引了。這些確實讓人很頭疼。
但是家長又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辦,也還沒有形象以及抽象思維。
2、其實專注力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2歲左右的孩子專注一件事情的時間也很少,而且孩子天性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
所以要與人的天性去對抗,還是需要家長付出一些耐心與重視,對於2歲以下的孩子,遊戲要儘量簡單。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比較適合第二個遊戲,後面也會介紹更複雜一點的遊戲。
2、前面的遊戲適合小一些的寶寶,只要能聽懂話的寶寶就可以跟大人一起玩這個遊戲了。
一、聽口令小遊戲
遊戲要求,發布口令,讓孩子根據口令做相關動作。或者尋找相關物品。
例如爸爸媽媽說:「鼻子。」孩子指鼻子。
爸爸媽媽說:「耳朵。」孩子指向耳朵。可以以五個口令或十個口令為一輪,每一輪全部指對,則給予孩子一定的積分獎勵,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二、模仿小遊戲
和孩子面對面,你一邊報「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
一邊觸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關部位,讓孩子跟著做,比一比誰正確、速度快。開始時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報,隨著熟練程度的加強,你可以連續報三個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讓兒童連續觸摸,
報的速度也可逐漸加快。
這個遊戲在高度興奮中凝聚起注意力。遊戲開始不強調左和右,比如,你觸摸左耳朵,孩子可以因面對面而模仿著觸摸自己的右耳朵。熟練後可增加難度強調左右。
三、倒數遊戲
爸爸媽媽念一組數字,5-7歲的孩子可以玩,年紀大點的孩子,數字可以複雜點,就是可以多幾個數。
而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簡單一點的數字,比如從3個數字開始,就是你報一組3位數的數字,讓孩子倒著複述。
這個比較難一點。孩子可能會有點牴觸。一次少玩點,玩1-3組就好了。
再大一點,還可以找圖畫中的不同,這也是很好的鍛鍊孩子專注力的遊戲。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