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布局布線規則

2021-03-01 賽思庫

一、布局

元器件布局的10條規則:

1. 遵照「先大後小,先難後易」的布置原則,即重要的單元電路、核心元器件應當優先布局.
2. 布局中應參考原理框圖,根據單板的主信號流向規律安排主要元器件.
3.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於調試和維修,亦即小元件周圍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調試的元、器件周圍要有足夠的空間。 
4. 相同結構電路部分,儘可能採用「對稱式」標準布局;
5. 按照均勻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觀的標準優化布局; 
6. 同類型插裝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應朝一個方向放置。同一種類型的有極性 分立元件也要力爭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於生產和檢驗。 
7. 發熱元件要一般應均勻分布,以利於單板和整機的散熱,除溫度檢測元件以外的溫度敏感器件應遠離發熱量大的元器件。 
8. 布局應儘量滿足以下要求:總的連線儘可能短,關鍵信號線最短;高電壓、大電流信號與小電流,低電壓的弱信號完全分開;模擬信號與數位訊號分開;高頻信號與低頻信號分開;高頻元器件的間隔要充分。
9、去偶電容的布局要儘量靠近IC的電源管腳,並使之與電源和地之間形成的迴路最短。 
10、元件布局時,應適當考慮使用同一種電源的器件儘量放在一起, 以便於將來的電源分隔。 

二、布線(1)布線優先次序

鍵信號線優先:摸擬小信號、高速信號、時鐘信號和同步信號等關鍵信號優先布線 
密度優先原則:從單板上連接關係最複雜的器件著手布線。從單板上連線最密集的區域開始布線 。
注意點:
a、儘量為時鐘信號、高頻信號、敏感信號等關鍵信號提供專門的布線層,並保證其最小的迴路面積。必要時應採取手工優先布線、屏蔽和加大安全間距等方法。保證信號質量。 
b、電源層和地層之間的EMC環境較差,應避免布置對幹擾敏感的信號。
c、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網絡應儘量按線長線寬要求布線。 

(2)四種具體走線方式1 、時鐘的布線

時鐘線是對EMC 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在時鐘線上應少打過孔,儘量避免和其它信號線並行走線,且應遠離一般信號線,避免對信號線的幹擾。同時應避開板上的電源部分,以防止電源和時鐘互相干擾。
如果板上有專門的時鐘發生晶片,其下方不可走線,應在其下方鋪銅,必要時還可以對其專門割地。對於很多晶片都有參考的晶體振蕩器,這些晶振下方也不應走線,要鋪銅隔離。

2、直角走線

直角走線一般是PCB布線中要求儘量避免的情況,也幾乎成為衡量布線好壞的標準之一,那麼直角走線究竟會對信號傳輸產生多大的影響呢?從原理上說,直角走線會使傳輸線的線寬發生變化,造成阻抗的不連續。其實不光是直角走線,頓角,銳角走線都可能會造成阻抗變化的情況。
直角走線的對信號的影響就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拐角可以等效為傳輸線上的容性負載,減緩上升時間;
二是阻抗不連續會造成信號的反射;
三是直角尖端產生的EMI。

3、差分走線

參看:Altium Designer -- 差分布線和阻抗匹配

差分信號(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電路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路中最關鍵的信號往往都要採用差分結構設計.定義:通俗地說,就是驅動端發送兩個等值、反相的信號,接收端通過比較這兩個電壓的差值來判斷邏輯狀態「0」還是「1」。而承載差分信號的那一對走線就稱為差分走線。

差分信號和普通的單端信號走線相比,最明顯的優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a.抗幹擾能力強,因為兩根差分走線之間的耦合很好,當外界存在噪聲幹擾時,幾乎是同時被耦合到兩條線上,而接收端關心的只是兩信號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聲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EMI,同樣的道理,由於兩根信號的極性相反,他們對外輻射的電磁場可以相互抵消,耦合的越緊密,洩放到外界的電磁能量越少。

    c.時序定位精確,由於差分信號的開關變化是位於兩個信號的交點,而不像普通單端信號依靠高低兩個閾值電壓判斷,因而受工藝,溫度的影響小,能降低時序上的誤差,同時也更適合於低幅度信號的電路。目前流行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這種小振幅差分信號技術。

對於PCB工程師來說,最關注的還是如何確保在實際走線中能完全發揮差分走線的這些優勢。也許只要是接觸過Layout的人都會了解差分走線的一般要求,那就是「等長、等距」。
等長是為了保證兩個差分信號時刻保持相反極性,減少共模分量;等距則主要是為了保證兩者差分阻抗一致,減少反射。「儘量靠近原則」有時候也是差分走線的要求之一。

4、蛇形線

蛇形線是Layout中經常使用的一類走線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調節延時,滿足系統時序設計要求。設計者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蛇形線會破壞信號質量,改變傳輸延時,布線時要儘量避免使用。但實際設計中,為了保證信號有足夠的保持時間,或者減小同組信號之間的時間偏移,往往不得不故意進行繞線。

注意點:
成對出現的差分信號線,一般平行走線,儘量少打過孔,必須打孔時,應兩線一同打孔,以做到阻抗匹配。
相同屬性的一組總線,應儘量並排走線,做到儘量等長。從貼片焊盤引出的過孔儘量離焊盤遠些。

(3)布線常用規則

1、走線的方向控制規則

即相鄰層的走線方向成正交結構。避免將不同的信號線在相鄰層走成同一方向,以減少不必要的層間竄擾;當由於板結構限制(如某些背板)難以避免出現該情況,特別是信號速率較高時,應考慮用地平面隔離各布線層,用地信號線隔離各信號線。 

2、走線的開環檢查規則

一般不允許出現一端浮空的布線(Dangling Line), 主要是為了避免產生"天線效應",減少不必要的幹擾輻射和接受,否則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結果。 

3、阻抗匹配檢查規則

同一網絡的布線寬度應保持一致,線寬的變化會造成線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勻,當傳輸的速度較高時會產生反射,在設計中應該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在某些條件下,如接插件引出線,BGA封裝的引出線類似的結構時,可能無法避免線寬的變化,應該儘量減少中間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長度。 

4、走線長度控制規則

即短線規則,在設計時應該儘量讓布線長度儘量短,以減少由於走線過長帶來的幹擾問題,特別是一些重要信號線,如時鐘線,務必將其振蕩器放在離器件很近的地方。對驅動多個器件的情況,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用何種網絡拓撲結構。 

5、倒角規則

PCB設計中應避免產生銳角和直角, 產生不必要的輻射,同時工藝性能也不好。 

6、器件去耦規則

A. 在印製版上增加必要的去耦電容,濾除電源上的幹擾信號,使電源信號穩定。在多層板中,對去耦電容的位置一般要求不太高,但對雙層板,去藕電容的布局及電源的布線方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有時甚至關係到設計的成敗。 
B. 在雙層板設計中,一般應該使電流先經過濾波電容濾波再供器件使用。 
C. 在高速電路設計中,能否正確地使用去耦電容,關係到整個板的穩定性。 

7、器件布局分區/分層規則

A. 主要是為了防止不同工作頻率的模塊之間的互相干擾,同時儘量縮短高頻部分的布線長度。
B. 對混合電路,也有將模擬與數字電路分別布置在印製板的兩面,分別使用不同的層布線,中間用地層隔離的方式。 

8、地線迴路規則

環路最小規則,即信號線與其迴路構成的環面積要儘可能小,環面積越小,對外的輻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幹擾也越小。 

9、電源與地線層的完整性規則 

對於導通孔密集的區域,要注意避免孔在電源和地層的挖空區域相互連接,形成對平面層的分割,從而破壞平面層的完整性,並進而導致信號線在地層的迴路面積增大。 

10、3W規則

為了減少線間串擾,應保證線間距足夠大,當線中心間距不少於3倍線寬時,則可保持70%的電場不互相干擾,稱為3W規則。如要達到98%的電場不互相干擾,可使用10W的間距。

11、屏蔽保護

對應地線迴路規則,實際上也是為了儘量減小信號的迴路面積,多見於一些比較重要的信號,如時鐘信號,同步信號;對一些特別重要,頻率特別高的信號,應該考慮採用銅軸電纜屏蔽結構設計,即將所布的線上下左右用地線隔離,而且還要考慮好如何有效的讓屏蔽地與實際地平面有效結合。 

12、走線終結網絡規則

在高速數字電路中, 當PCB布線的延遲時間大於信號上升時間(或下降時間) 的1/4時,該布線即可以看成傳輸線,為了保證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阻抗與傳輸線的阻抗正確匹配,可以採用多種形式的匹配方法, 所選擇的匹配方法與網絡的連接方式和布線的拓樸結構有關。

A. 對於點對點(一個輸出對應一個輸入) 連接, 可以選擇始端串聯匹配或終端並聯匹配。前者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延遲較大。後者匹配效果好,但結構複雜,成本較高。
B. 對於點對多點(一個輸出對應多個輸出) 連接, 當網絡的拓樸結構為菊花鏈時,應選擇終端並聯匹配。當網絡為星型結構時,可以參考點對點結構。星形和菊花鏈為兩種基本的拓撲結構, 其他結構可看成基本結構的變形, 可採取一些靈活措施進行匹配。 在實際操作中要兼顧成本、 功耗和性能等因素, 一般不追求完全匹配,只要將失配引起的反射等幹擾限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即可。

13、走線閉環檢查規則

防止信號線在不同層間形成自環。 在多層板設計中容易發生此類問題, 自環將引起輻射幹擾。 

14、走線的分枝長度控制規則

儘量控制分枝的長度,一般的要求是Tdelay<=Trise/20。 

15、走線的諧振規則

主要針對高頻信號設計而言, 即布線長度不得與其波長成整數倍關係, 以免產生諧振現象。 

16、孤立銅區控制規則

孤立銅區的出現, 將帶來一些不可預知的問題, 因此將孤立銅區與別的信號相接, 有助於改善信號質量,通常是將孤立銅區接地或刪除。 在實際的製作中, PCB廠家將一些板的空置部分增加了一些銅箔,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印製板加工,同時對防止印製板翹曲也有一定的作用。

17、重疊電源與地線層規則

不同電源層在空間上要避免重疊。 主要是為了減少不同電源之間的幹擾, 特別是一些電壓相差很大的電源之間, 電源平面的重疊問題一定要設法避免, 難以避免時可考慮中間隔地層。 

18、20H規則

由於電源層與地層之間的電場是變化的, 在板的邊緣會向外輻射電磁幹擾。 稱為邊沿效應。
解決的辦法是將電源層內縮, 使得電場只在接地層的範圍內傳導。 以一個H(電源和地之間的介質厚度)為單位,若內縮20H則可以將70%的電場限制在接地層邊沿內;內縮100H則可以將98%的電場限制在內。 

(4)其他

對於單雙層板電源線應儘量粗而短。電源線和地線的寬度要求可以根據1mm的線寬最大對應1A 的電流來計算,電源和地構成的環路儘量小。

為了防止電源線較長時,電源線上的耦合雜訊直接進入負載器件,應在進入每個器件之前,先對電源去藕。且為了防止它們彼此間的相互幹擾,對每個負載的電源獨立去藕,並做到先濾波再進入負載。

來源:硬體十萬個為什麼

賽思庫

元器件使用可靠性智慧化解決方案引領者

相關焦點

  • PCB元器件布局和布線的基本規則介紹
    一 元器件布局的10條規則: 遵照「先大後小,先難後易」的布置原則,即重要的單元電路、核心元器件應當優先布局. 布局中應參考原理框圖,根據單板的主信號流向規律安排主要元器件.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於調試和維修,亦即小元件周圍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調試的元、器件周圍要有足夠的空間。
  • PCB布線常用規則盤點
    打開APP PCB布線常用規則盤點 發表於 2019-05-31 16:20:46   PCB布線常用規則盤點   1、走線的方向控制規則   即相鄰層的走線方向成正交結構。
  • pcb正片和負片的區別?布局、布線技巧?pcb設計工藝規範
    Pcb布局規則   1、在通常情況下,所有的元件均應布置在電路板的同一面上,只有頂層元件過密時,才能將一些高度有限並且發熱量小的器件,如貼片電阻、貼片電容、貼片IC等放在低層。   2、在保證電氣性能的前提下,元件應放置在柵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齊、美觀,在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元件重疊;元件排列要緊湊,元件在整個版面上應分布均勻、疏密一致。
  • 如何使用參數約束編輯器進行PCB布局布線設計
    ,這經常使得設計人員要重複進行大量的布局布線、驗證以及維護等工作。 近年來對PCB布局布線的要求越來越複雜,集成電路中電晶體數量還在按摩爾定律預計的速度不斷上升,從而使得器件速度更快且每個脈衝沿上升時間縮短,同時管腳數也越來越多——常常要到500~2,000個管腳。所有這一切都會在設計PCB時帶來密度、時鐘以及串擾等方面的問題。
  • 電巢學堂:104條 PCB 布局布線技巧問答,助你畫板無憂!
    在電子產品設計中,PCB布局布線是重要的一步,PCB布局布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電路的性能。 現在,雖然有很多軟體可以實現PCB自動布局布線。但是隨著信號頻率不斷提升,很多時候,工程師需要了解有關PCB布局布線的基本的原則和技巧,才可以讓自己的設計完美無缺。
  • 關於SAR、ADC、PCB布局布線參考指南
    打開APP 關於SAR、ADC、PCB布局布線參考指南 佚名 發表於 2018-07-13 10:37:27 在幾個星期的設計工作之後,執行模擬並優化電路原理圖,為了趕工期,設計人員迅速地將電路板布局布線組合在一起。一個星期之後,對第一個原型電路板進行測試。出乎預料的是,電路板性能與預期的不一樣。 這種情景在你身上發生過嗎? 最優PCB布局布線對於使ADC達到預期的性能至關重要。
  • 手機射頻PCB板布局布線經驗總結
    公共模擬地和用於屏蔽和隔開信號線的地通常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設計早期階段,仔細的計劃、考慮周全的元器件布局和徹底的布局*估都非常重要,同樣應使RF線路遠離模擬線路和一些很關鍵的數位訊號,所有的RF走線、焊盤和元件周圍應儘可能多填接地銅皮,並儘可能與主地相連。如果RF走線必須穿過信號線,那麼儘量在它們之間沿著RF走線布一層與主地相連的地。
  • 常用pcb layout軟體有哪些
    pcb layout是什麼   pcb layout是印刷電路板。   印刷電路板同時也叫印製電路板,是一種讓各類電子元件實現有規則連接的載體。   pcb layout中文翻譯為印製板布局,傳統工藝上的電路板是利用印刷蝕刻出線路的方式,因此稱之為印刷或印製電路板。利用印製板人們不僅能夠避免安裝過程接線錯誤(在pcb出現前,電子元件都是通過導線連接,不僅錯綜雜亂還存在安全隱患)。最早使用PCB的是一個奧地利人叫保羅。
  • 電路設計布局布線經驗與技巧總結
    1).通常按照信號的流程逐個安排各個功能電路單元的位置,以每個功能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圍繞它進行布局。 2).元件的布局應便於信號流通,使信號儘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 pcb設計你需要掌握的layout元件方向
    1.設計應按一定順序方向進行,例如可以由左往右和由上而下的順序進行   2.布線條寬窄和線條間距要適中,電容器兩焊盤間距應儘可能與電容引線腳的間距相符;   3.設計布線圖時走線儘量少拐彎,力求線條簡單明了。
  •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陳翠 發表於 2019-04-28 16:06:39
  • 104條 PCB 布局布線技巧問答,助你畫板無憂!
    有什麼規則嗎? [答] 可以參考:0.15×線寬(mm)=A,也需要考慮銅厚。除布局布線需要注意外,有無其他方法來進行抑制(除屏蔽的手段)? [答] 要從運放的幾個接口入手,輸入端要防止空間耦合幹擾和PCB串擾(布局改善);電源需要不同容值去耦電容。測試可以用示波器的探頭測試上面說的位置,判斷出幹擾從何而來。
  • 如何設置HDI PCB布局
    如何設置HDI PCB布局 上海韜放電子 發表於 2020-12-18 13:14:56   HDI PCB布局可能非常侷促,但是正確的設計規則集將幫助您成功設計。
  • PCB設計軟體大解析,哪一款才是你的菜?
    功能強大而深受中小企業的青睞,在中小企業用戶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Cadence Allegro、Mentor EN和Mentor WG都是最高端的PCB軟體,像中興、華為這類大型公司都是使用這些高端的設計軟體;其中,Cadence Allegro現在似乎成為高速板設計中實際上的工業標準,其學習資源也比較豐富,比較適合自學;Mentor Expedition正是拉線最順暢的軟體,被譽為拉線之王,它的自動布線功能非常強大
  • PCB布線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規則,每一個工程師都必須要掌握!
    布線是PCB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PCB設計中工作量最大和最耗時間的部分,工程師在進行PCB布線工作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規則,如倒角規則、3W規則等。
  • PCB走線角度為90度到底行不行?
    好吧,挺喜歡酸豆角拌麵,但是這裡的pcb上的酸角卻是個令人討厭的東西。在pcb制板過程中,在pcb線路蝕刻環節,在「acid traps」處會造成pcb線路腐蝕過度,帶來pcb線路虛斷的問題。對於大電流走線,有時我們會以鋪銅銅皮替換走線的方式布線,在鋪銅的拐角處,也需要以兩個45°拐角替換90°拐角,這樣不僅美觀,而且不會存在EMI隱患。3、以45°走線除了射頻信號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信號,我們PCB上的走線應該優選以45°走線。
  • 工程師要注意了,PCB板就是這樣被抄的!
    PCB抄板的技術實現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先將要抄板的電路板進行掃描,記錄詳細的元器件位置,然後將元器件拆下來做成物料清單(BOM)並安排物料採購,空板則掃描成圖片經抄板軟體處理還原成pcb板圖文件,然後再將PCB文件送製版廠制板,板子製成後將採購到的元器件焊接到製成的PCB板上,然後經過電路板測試和調試即可。
  • pcb設計軟體有哪些
    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考慮外部連接的布局。內部電子元件的優化布局。金屬連線和通孔的優化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等各種因素。優秀的版圖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簡單的版圖設計可以用手工實現,複雜的版圖設計需要藉助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實現。下面介紹世界有名且強大的電子設計軟體及比較。
  • 無刷電機驅動器PCB怎麼設計?聽聽大牛分享
    如果說原理圖是你的基因,那麼pcb就是你的骨骼,元器件就是你的血肉,代碼就是你的思想。可想而知PCB在整個設計環節中有多重要,它決定了你的高度(尺寸),決定了你最好能達到怎麼樣的性能(EMI及各個指標)。BLDC驅動板如何合理分區布局?如何合理布線?如何安放電容電阻的位置?如何處理幹擾源幹擾迴路?這些是不是很抽象虛無縹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