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與南宋的一場小戰役,為何會讓非洲人和歐洲人都「彈冠相慶」

2020-12-10 騰訊網

小小的山丘之上,一位將軍身著戰袍,正威風凜凜地站在城牆之上。風吹動著他的頭髮,眺望遠處,他若有所思,但目光中透漏出泰然自若的神情。此時的他,正有條不紊、沉著冷靜地作著軍事部署。他已經預料到,不久必將有一場惡戰。只是他想不到的是,這場戰爭將深深地影響世界歷史的發展,這個地方也將被歷史永久地銘記,成為了"上帝折鞭之處"。

此地之下,有滾滾而下的江河在這裡流過,不大的面積中卻融合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三面環水的天然優越條件,讓它成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絕佳戰略要地。傳說中,上古時期,此地鬧饑荒,天帝命一神明手持魚竿,於江中釣魚,挽救了無數生靈的性命,此地因此得名釣魚城。釣魚城更因蒙古和宋朝之間的對峙而流傳百世。

13世紀,北方的蒙古在"只識彎弓射大雕"的硬漢成吉思汗鐵腕的手段之下,逐漸崛起,此時,蒙古早已不滿足自己僅有的那些土地,他們早已有了志奪天下的意向。

南宋,一個漢人政權,卻依舊沉浸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溫柔富貴鄉中,享受偏安所帶來的快樂。南宋,開始成為了蒙古政權中的一塊肥肉,遲早都要把它吃進肚子裡。南宋曾經聯合蒙古滅掉了金國,不過,蒙古人並未感恩,反而因為南宋暴露了自己的弱勢,讓蒙古有了可乘之機。天府之國的川蜀大地成為了主戰場之一。

鎮守四川的南宋將領在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防守的重要性,所以在1240年,時任四川安撫制置副使的彭大雅開始在釣魚城修築山寨,然而,草創未就,彭大雅遭人陷害,最後鬱鬱而終,駐防的任務則交到了餘階手裡。

餘階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他抱負遠大,誓死要阻擋蒙古的來犯。為此他採用"守點不守線,聯點而成線"的辦法,將險要之處連接成寨,山城之上,物產豐富,也能解決平時的物資問題。就這樣,在餘階的主持之下,釣魚城形成了星羅棋布的堅實的防禦體系,只等待著敵軍的來攻。不過,餘階在此地也沒有多久就離開了,繼續防守釣魚城的是曾經跟隨他的一位部下,後來也正是這個部下,改變了蒙古的進攻進程,改變了世界,這位將軍就是王堅。

蒙古方面,蒙哥於1251年成為大汗,他野心勃勃,志在天下,柔弱的南宋也成為了他的目標。他一路攻城略地,南宋境內多地不堪一擊,很快被蒙古攻下。短短幾年的時間,南宋就喪失了半壁江山。

蒙哥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又準備再一次大舉南下,在1258年12月,逼近了合州城。蒙哥想讓漢人前去說服城內守城將士投降,於是他派遣了一個使者前去遊說,結果遭到王堅義正辭嚴的反對,並且他為了振奮士氣,還斬了來使,這讓蒙哥大為惱火。

次年2月,蒙哥駐軍在石子山上,準備對釣魚城發起進攻。但由於城內軍民同仇敵愾,加上主將們正確的軍事部署,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蒙哥絲毫未取得任何戰績。

進入四月,合州下起了大雨,蒙古軍隊動彈不得,雨一停,蒙哥又令人進攻。王堅率領手下同敵軍展開殊死搏鬥,終於打退了來攻的敵軍。

蒙哥並未死心。五月,蒙哥再一次猛攻釣魚城,如出一撤,他又一次失敗了,跟隨他將領有不少人戰死,就連他血氣方剛的侄子也差點戰死。

數月的持久之戰,蒙古軍隊戰敗,軍心已經開始有些渙散了,再加上此時南方漸漸進入夏季,炎熱的氣候讓蒙軍異常難受,軍心開始渙散。軍中不少將領認為釣魚城一時間難以攻下,不如暫緩進攻,採取別的路線進攻釣魚城,但卻遭到了蒙哥的無情拒絕。他認為自己是蒙古一個堂堂的大汗,一個小小的釣魚城攻不下,自己的顏面何在?他繼續加緊對釣魚城的攻打。

可是,釣魚城就是如銅牆鐵壁一樣,紋絲不動,這可怎麼辦呢?蒙哥想一探究竟,於是他命人在釣魚城對峙的地方築起了一座臺樓,可以觀測到城裡的一舉一動。七月,為鼓舞士氣,蒙哥親自登上城樓指揮作戰,這被王堅看見了,他馬上令人發射炮彈,只見城內的石頭如雨點般打過來,蒙哥躲避不及,被石頭砸中,受了重傷,10多天後,不治身亡。蒙哥一死,蒙古軍隊紛紛撤退。

蒙哥一死,讓其他徵服各地的蒙古貴族大驚失色,但他們同時也是高興的,他們認為自己有機會爭奪大汗的位置,於是紛紛往回撤。比如,正在遠徵伊朗、埃及等地的旭烈兀聽說蒙哥去世,忽必烈爭奪汗位,不得已他往回撤兵,只留下了少量的軍隊繼續遠徵,但終因為力量過於懸殊,這支軍隊最終戰敗,蒙古侵佔非洲的步伐就此停止。歐洲聽聞蒙哥的死訊,當地的人們也大喜過望,奔走相告這一好消息。

蒙哥之死,引起了蒙古的內訌,由於貴族間的互相爭奪,導致蒙古的四分五裂,蒙古帝國不復存在,各汗國之間彼此很少再聯繫,徵戰只能靠自己,但終難成氣候,蒙古帝國的徵伐成為了歷史,一個小小的釣魚城就這樣被歷史銘記千年。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金國能滅掉北宋和契丹,為何卻打不過蒙古?
    金朝,曾經花了十二年就消滅了勢均力敵的對手,卻敗北蒙古大軍。嘉定四年(1211)春,蒙古大軍向金朝正式發起戰爭,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蒙古人花了二十多年猛攻擴張,攻滅西遼、搶戰西夏,更是聯合南宋上下夾擊,衝金朝的前後方據點發起進攻,直到蔡州城破,金朝的輝煌不復存在。強悍的遊牧民族,為什麼卻在蒙古大戰時頻頻失利呢?
  • 為何蒙古滅金之時滅盡金朝皇室,而在滅南宋時,卻顧慮頗多
    雖然這些起義都被金朝的一代能人明君金世宗所鎮壓,但是由於此後的金朝更是不知悔改、變本加厲,對契丹人和蒙古人更加放肆的壓制,也使得蒙古人心生不滿和怨恨。因為畢竟當初的蒙古和金朝同受契丹人的這般壓迫,而當初金人滅遼國之時蒙古也是多次出手相助,而金朝確實恩將仇報,多次對蒙古下手,蒙古人如此記恨著實是有原因的啊。
  • 宋元之戰:蒙古和南宋實力反差巨大,為何歷經40多年才完成徵服?
    公元1234年,宋理宗發起「端平入洛」開啟了南宋與蒙古的戰事。此後打打合合,一直到1279年,陸秀夫背負幼帝跳海身亡,才宣告南宋的徹底滅亡。蒙古軍一直以彪悍聞名,而南宋歷來孱弱,為何蒙古人用了40多年才滅亡南宋呢?
  • 俄羅斯被蒙古統治過二百多年,卻為何沒有「蒙古王朝」?
    為何俄羅斯卻不惜傷害民族和諧,也不願認可蒙古人統治的那段時期呢?俄羅斯人認為自己的歷史朝代只有兩個,此即留裡克王朝(862年-1598年)與羅曼諾夫王朝(1613年—1917年)。令人深味的是,留裡克王朝也不是斯拉夫人(俄羅斯人)建立的王朝,而是維京人(今北歐人,斯拉夫語系稱其為瓦良格人)建立的朝代。
  • 蒙古南宋談判,蒙古:一座城換你1000口鐵鍋,南宋:賠本買賣,不幹
    文\熊貓哥13世紀的蒙古人無敵於世界,除了向西打到歐洲,在整個亞洲,除了南宋和日本(島國,蒙古沒海軍)都成了蒙古人的地盤,但蒙古在南宋的山城下吃了虧,幾十年都攻不下來。雙方也是打打停停,時時坐下來談判,南宋通常是賠錢的一方。
  • 被低估的南宋名將,滅了金國生扛蒙古,功績遠超嶽飛文天祥
    正確答案是gǒng,mèng gǒng,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熟悉,連教科書都忽略的南宋名將。但與之相關的都是顯赫的人物,他曾祖是嶽飛的部將,他的舉薦的學生叫賈似道,賈似道還有一位門生叫文天祥,還有指揮「釣魚城之戰」的王堅,南宋良將李庭芝等,都是名聲在外的權臣名將。而孟珙為南宋立下的功績比他們任何一個都要大,是的,這個「他們」也包括嶽飛、文天祥。
  • 假如南宋退守臺灣,能否擋住蒙古大軍的進攻?
    在冷兵器時代,農耕社會的宋朝面對蒙古鐵騎是很難抵擋的,但是南宋政權仍然靠著自己的意志和眾多的愛國臣民,抵抗了蒙古大軍半個世紀之久,而比南宋強大的金國不到三十年就被滅國了,還有對比後來的南明抗清,只有短短二十年。足見南宋抵抗意志的堅定,可見差距就只在軍事層面了。 但是軍事層面只要不發生社會生產力的大變革,似乎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進步,那麼南宋就真的毫無辦法了嗎?
  • 八裡橋:蒙古騎兵對陣歐洲槍騎兵列隊衝鋒
    張家灣之戰是一場力量相差20倍戰鬥近代炮兵更為靈活的機動使之能夠更加經常地隨伴進攻,用大口徑彈丸打擊遠距離之敵,霰彈筒的小彈丸可以覆蓋400碼範圍,這大大增強了滑膛槍手的齊射火力。由於裝彈速度的極大提高,呈兩條線式隊形的步兵隊列裡的大部分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滑膛槍進行射擊。
  • 窩闊臺兒孫都很能幹,為何拖雷的兒子蒙哥,卻繼承了蒙古的汗位?
    說到窩闊臺他最喜歡的人,是他的六皇后脫列哥那,他在位期間,幾乎所有的政事都要和脫列哥那商量。在晚年的時候,他甚至乾脆把政事完全交給脫列哥那,自己專心一意喝酒嬉樂。他最不喜歡的人,就是他與脫列哥那生的長子貴由。
  • 曾經不可一世的金國,為何面對蒙古軍卻不堪一擊?
    鐵木真是蒙古帝國的創建者。是他一手建立了橫跨亞歐及非洲的強大帝國。蒙古帝國就像一輛戰車,橫掃所到之處。其中,就是把歷史上曾經不可一世的金國給滅了。鐵木真曾經親自西徵,打敗花剌子模等中亞強國。在鐵木真死後,他的繼承者,也繼承了鐵木真的帝皇之霸氣,多次發動對外擴張戰略。最終,建立了幾乎統一全球的蒙元帝國。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遼國亡於12世紀之初,莫斯科公國成立於13世紀之末,兩者相差150餘年,遼國沒有對俄國產生影響,相反蒙古帝國四大之一的金帳汗國一度統治俄羅斯地區,為何俄國卻還將中國人命名為契丹,而不是命名為蒙古?其實,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契丹歷史。
  • 花剌子模的軍隊數量是蒙古騎兵的5倍,為何會被成吉思汗消滅?
    當時的花剌子模從軍隊的數量上來看,是成吉思汗的5倍,足足有50萬精銳部隊,可為何會被成吉思汗的10萬蒙古騎兵消滅?是花剌子模的軍隊懦弱到馬都騎不上了嗎?並非如此,但這確實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戰爭。文化程度很高,國力強盛的花剌子模,在成吉思汗面前,其修建的堅固城牆就像紙糊一樣,瞬間土崩瓦解。
  • 埃及最能打仗的蘇丹:全殲蒙古騎兵,碾碎歐洲十字軍
    不過還有一位蘇丹,堪稱是最能打仗的,蒙古騎兵、歐洲十字軍都被他擊破!那麼此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第四任蘇丹拜伯爾斯!馬穆魯克是奴隸的意思,他們主要是突厥人,由於他們能徵善戰,所以被阿拉伯人編入軍隊,組成馬穆魯克軍團。1250年,埃及阿尤布王朝滅亡,馬穆魯克軍團首領艾伊貝克成為馬穆魯克王朝的第一任蘇丹。
  • 北宋因「聯金滅遼」而亡,為什麼南宋不長記性還要「聯蒙滅金」?
    蒙古大軍又在三年後再次伐金,這次戰事更加順利,蒙古人攻破居庸關一路推到了中都城下,眼看無法抵抗蒙古的攻勢,金宣宗只能獻出宗室岐國公主、五百童男童女以及金銀馬匹無數,並和蒙古籤訂城下之盟才送走了這群大爺。蒙古人雖退,但剛繼位不久的金宣宗被徹底嚇破了膽,在他看來中都已經十分危險,為了規避蒙古大軍鋒芒,他不顧大臣勸阻強行下令將首都從中都遷往汴京。
  • 蒙古滅西夏22年,滅大金國23年:為何滅宋朝用了40多年?
    有網友問:蒙古滅夏國用了22年,滅金國23年,為何滅宋朝用了50多年?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時間,實在是沒空啊!在1235年,蒙古軍第一次攻擊了南宋軍隊,一直到1279年,南宋滅亡,時間是44年。實際不到50多年。
  • 世界上唯一一個打敗蒙古的國家,卻成為多次侵華的國家
    鐵木真及其子孫在統一蒙古各部後的對外徵戰中,將國家的版圖擴展到了從太平洋到黑海之間的廣闊地域。自成吉思汗出現,蒙古的擴張一度成為了橫掃歐亞的可怕戰力,幾乎全世界任何國家都無力阻擋蒙古軍隊的刀鋒,有記載以來,蒙古軍隊所到之處,宛若秋風掃落葉一般強大。蒙古人的徵伐對亞歐大陸上的人口、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皆造成了負面影響。恩格斯後來評價:成吉思汗撕裂了歐洲人的心臟。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最好的例子就是南宋和蒙古
    這2個案例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兩個政權:南宋和蒙古。1、南宋宋朝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朝代,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曾說過:「……,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
  • 北宋因「聯金滅遼」而亡,為什麼南宋不長記性執意還要「聯蒙滅金」?
    由於完顏永濟見死不救,西夏人將損兵折將、納土請降的屈辱和怨恨都撒在了金國身上,從公元1212年夏襄宗率軍侵略金邊境葭州開始,夏金之間爆發了長達十餘年、大小戰役二十餘次的軍事衝突,常年的戰爭使得兩國民生凋敝,經濟崩潰— 「精銳皆盡,兩國俱敝」 ,完顏永濟本想驅虎吞狼,沒想到卻適得其反,讓小弟西夏成了蒙古人的打手。
  • 大金國擁有100多萬虎狼之師,為何總是打不過蒙古軍隊?
    20多年之後,蒙古國滅掉了不可一世的大金國。請注意,大金國的總人口有5000多萬,總兵力也在百萬以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蒙古國的人口最多也不超過200萬。既然兩個國家的差距這麼大,不可一世的大金國為何反而打不過蒙古。其實,這也是有很多原因的,金國軍隊雖然多,但很多都是花架子。
  • 滅金後,蒙古幾乎殺光了金國皇室,滅宋後,為何卻善待宋國皇室?
    蒙古在滅了金朝後,幾乎將金朝的皇室趕盡殺絕,然後在滅宋後,卻善待宋朝皇室,這樣不同的畫風,眾人議論紛紛,難道是蒙古人改性了?這個問題,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看起來有些不太符合蒙古人粗狂野蠻的做事風格,那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