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列入我國改革金融體制、優化金融結構、發展直接融資的五項重點措施之首。業內人士指出,以主板、中小板為代表的主板市場體系和以新三板為代表的場外市場體系加速步入制度完善期,戰略新興板明年推出已成定局,從而有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將利於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更有效的發揮,我國資本結構的「倒金字塔」現狀有望加速「轉正」。
戰略新興板支持優質企業回歸A股
建立上交所戰略新興板,是我國資本市場繼深交所設立中小板和創業板後的又一重大舉措。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此前透露,戰略新興板將定位於服務規模稍大、已經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戰略新興企業。其定位與創業板有一定銜接,總體目的在於推動資本市場在支持戰略新興產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戰略新興板可以支持未盈利的網際網路企業在A股市場發行上市,在境外上市的優質企業有望回歸A股。
華林證券相關人士指出,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現有上市規則將有重大突破。「我國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主要是VIE結構的網際網路企業,此前由於特殊股權結構類企業不符合A股市場首次公開募股上市標準,再加上IPO注重企業盈利指標,致使不少優質網際網路企業選擇境外上市,而未來這種局面必將得到改變。」
民生證券研報估算,目前市場上有意願且符合戰略新興板上市標準的企業保守約380家,主要分為拆除VIE架構回歸的中概股、行業地位顯著的新興企業、主板IPO排隊企業、新三板符合條件的成熟企業等四類。川財證券則指出,戰略新興板為大量在股權結構或盈利指標方面未達到現有場內市場要求的企業提供了上市窗口,該板的推出將增加各證券市場間的良性競爭。
三板四板建設將持續推進
機構人士指出,從做市制度推出到分層方案落地,新三板市場從2013年底開始擴容到今年開始取得飛躍發展。憑藉包容性和市場化基因,新三板為中小微企業和初創公司提供了資本運作的平臺,也在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的作用,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中成為最亮眼的一環。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認為,新三板市場發展有利於企業部門去槓桿,同時也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容納試錯、鼓勵創新的金融制度。
全國中小企業轉讓系統信息研究部總監孟浩分析指出,新三板市場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機遇,另一方面,新三板自身包容的制度理念也高度契合了中小微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新三板在創新、創業中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業內認為,2016年新三板市場有望從多個層面繼續完善市場制度建設。一方面,在融資上,將放開掛牌即定增時新增股東35人的限制,可以採取路演、詢價、網上發行等方式向合格投資人發行股票,相當於小型IPO。
另外,掛牌企業很快將能夠發行非公開債券,創新層企業有望公開發行債券。另一方面,交易層面也將完善現有交易制度,包括建立價格穩定機制和盤後大宗交易制度等。此外,公募基金入市工作也有望獲得實質性推進。隨著多項制度紅利的持續釋放,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預計,新三板未來會成為中國最大的證券市場。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25日指出,區域性股權市場即各個省市批准的「四板」市場,今後的管理模式將是,證監會制定全國各地的股權交易市場統一的監管標準,標準的執行、風險的防範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日常管理都是在地方政府,從而形成一個行業標準制定在證監會,其他日常監管責任在地方省市區政府的模式。要搞好「四板」市場,要循序漸進,特別是要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工作,不是誰都可以進這個市場,也不是什麼產品都可以在這個市場上發。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明確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控制風險、規範發展將是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下一步著力推進的工作重點。
「倒金字塔」結構可望翻轉
業內人士認為,為特殊股權結構類企業境內上市打開綠燈、建立上交所戰略新興板、未盈利企業有望A股上市、推出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等等措施,均為政府發出的一連串鼓勵創新創業型企業直接融資的信號。資本市場降低門檻,給予企業上市融資更加靈活的安排,有助於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推進,我國此前相對高風險的「倒金字塔」結構有望「翻轉」。申萬宏源證券相關分析師介紹說,資本市場可以分為兩大類市場和五個層次,即公開市場類和非公開市場類。其中公開市場類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非公開市場則對應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一般意義上,因為中小微企業佔比較大,大中型企業佔比較小,所以理想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是金字塔形狀。
但從我國現狀來看,長期以來,滬深主板市場的「藍籌股市」一直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市場無論從掛牌家數還是從市值規模來說都遜於主板市場,新三板、四板市場的規模則更加弱小。以2013年為例,主板市場1357家,中小企業板市場693家,創業板市場355家,新三板市場344家,其他場外市場掛牌公司家數和交易更顯清淡。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偉指出,我國資本市場體系長期以來的「倒金字塔」結構頭重腳輕,很不利於穩定。一方面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另一方面國內可選擇的投資渠道少,導致資金湧向房地產行業從而造成行業發展的不均衡。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表示,近年來,隨著三板、四板市場的擴容,尤其是新三板投融資平臺屬性的日益增強,無疑將加速國內流動性轉移,如此,不僅可以扭轉實體經濟嚴重依賴房地產行業的不利局面,能夠有效改變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和國內投資渠道狹窄等顯著問題,同時也將加速翻轉我國長期以來的「倒金字塔」資本市場結構,使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形態更有利於科技振興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