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地環保!推動生態墓園融入城市景觀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隨著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和公墓用地資源緊張的矛盾,以及傳統殯葬方式、祭掃形式帶來的環境壓力,我國開始大力推廣生態安葬。

  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委發布《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推行不佔或少佔土地的生態化骨灰安葬方式。要求城鎮公益性公墓提供樹葬、撒散、骨灰存放、小型墓等多樣化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在政府大力推廣和財政補貼下,節地生態葬數量逐步攀升。與此同時,人民群眾也開始對生態葬的供給和品質提出更高要求。

  但是在中國,傳統公墓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恐怖陰森的,除了清明節等祭祀節日,鮮少有人主動前往。這就導致了一旦有公墓經營,周邊區域地價普遍較低、經濟活動低迷的尷尬局面。而對於公墓經營企業來說,難以宣傳不好獲客,行業「天花板」低。如何破局,這是令整個行業頭疼不已的問題。

  殯葬行業專家、泰康健投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紀念園執行官陳平很快就發現了根本性的原因:國內墓園缺少讓人駐足的內容。於是他決定,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改變這個行業的面貌。

  顛覆,從泰康收購的第一個陵園廣東惠州羅浮淨土人文紀念園開始。園區裡有一處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千年寺院,泰康歷經2年擴建、打造,通過各種途徑挖掘歷史沿革,為羅浮淨土賦予更多的歷史文化內涵。緊接著,中國首家生命學院、主題5D影院、嶺南生命文化博物館也先後推出。至此,羅浮淨土的文化旅遊連點成線,脈絡形成。羅浮淨土推出後,廣受群眾好評。

  有了羅浮淨土的成功,「旅遊+紀念園」的模式就更加堅定了,這一模式被更高效地應用在了北京、湖北等地的項目中。可以說,泰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為解決老舊傳統公墓鄰避效應、帶動周邊經濟帶來了轉機。

  在公墓1.0時代向2.0版本進階之時,「把公墓變公園」的理念逐漸在殯葬業中廣泛實踐,大部分陵園都開始往園林化、藝術化的方向發展,以泰康模式模式打造的生態墓園,不僅有效破解了行業經營難題,還進一步緩解了用地和環境壓力。

  陳平表示,泰康的生態墓園模式恰好可以契合這一行業發展趨勢,助力我國殯葬業改革,實現政府、企業、群眾多方共贏。他總結說,這種模式就是以地域文化特色為核心,通過巧妙的規劃設計,將原有墓區進行美化遮蔽,使旅遊景觀帶和墓地在區域上近在咫尺卻又在空間上巧妙分隔,輔以文化教育互動場所,打造旅遊文化產業,助力當地經濟增長。

  不過長遠來看,殯葬改革的關鍵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理念。陳平認為,這涉及到文化認知問題,要把殯葬和生命文化相結合,做好死亡教育,引導人們從更新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生與死。

(責任編輯:梓莘)

相關焦點

  • ...地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下花園區園北公墓中元節祭奠的通知
    【三創四建】節地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下花園區園北公墓中元節祭奠的通知 2020-08-30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景生態建設:景觀升級的城市建設者
    對於任何一個城市來說,城市景觀綠化都是一個門面,是體現城市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蘊最直接的途徑。城市公園的景觀提升、道路植物的綠化施工、住宅環境的優化等等......都是每個城市景觀改造提升的重點。
  • 上海一墓園擬推3-6人家庭合葬墓 能上下疊加可節地一半
    原標題:上海一墓園擬推3-6人家庭合葬墓,能上下疊加可節地一半  可同時安葬3-6人的「家庭合葬墓」有望現身滬上墓園。  據福壽園海港陵園介紹,自該墓園2011年推出「公益節地生態葬」以來,已有超過526戶家庭選擇了這種公益節地的生態葬式。選擇公益節地生態葬的家庭中,有83%並非經濟困難家庭,這意味著選擇公益節地生態葬取決於「人生態度」,而非「經濟能力」。
  • 瀋陽墓園大全排行榜之陶然寢園
    在瀋陽眾多墓園中,陶然寢園就位居在十佳墓園之一,在政府倡導的生態節地安葬形式中更是做出了強有力的貢獻,今天瀋陽墓園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陶然寢園的概況。三、園區環境優勢陶然寢園屬純正黃土地,無亂石,土壤肥沃,土質優良,植被茂盛,造型樹、天然草坪氧吧、景觀綠植點綴,縱觀墓園景象,處處呈現「綠化中造景,景中涵綠化」的生態園林景象,殷殷松林,綠樹成蔭,鮮花環抱,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陶然寢園使墓園變公園,使墓園變成人文紀念園,人文紀念園給人第一印象一定是美的,是充滿愛和故事的,也是追憶和感懷生命的精神寄託之所。
  • 打造城市生態「綠芯」 融入主城「半小時生活圈」南山將建中央山地...
    通訊員 王雄 攝  重慶日報訊(記者 顏安)未來幾年,南山將迎來大變樣——日前,南岸區宣布,將投資百億元建設南山中央山地公園,通過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布局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及旅遊產業項目,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生態「綠芯」。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嶄新的高度,我們將通過5年的建設周期,讓中央山地公園初具形象。」
  • 鄭州重繪賈魯河圖 生態景觀方案公示
    五、設計亮點賈魯河生態景觀勘測設計項目,探索了一種新型的濱水景觀開發模式,在單一的景觀設計中,因地制宜地融入生態、文化、旅遊、體育、藝術、網際網路、經濟等多領域創新設計理念,探索「具體內容如下:(一)「設計+生態」「設計+生態」即在工程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同時遵循「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提升賈魯河「自然海綿體」的功能——生態修復、水質保持、雨水利用。通過生態化措施,儘可能維持城市開發建設前後水文特徵不變,有效緩解不透水面積增加造成的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汙染的增加等對賈魯河造成的不利影響。
  • ​全國人大代表吳晨:以「公園城市」建設推動首都城市復興進程
    第二,提升環境景觀品質,提高城市公園綠化水平。建設「高品質、綠色、人文」的公園生態景觀體系,增加城市公園綠地總量,完善公園布局,構建有特色、高品質的公共空間網絡。建設以副中心城市綠心、老城六海八水、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特色功能節點。
  • 南川工業園區:打造生態環保金名片
    規、建結合,構建綠色生態格局南川工業園區作為西寧城市發展的南拓空間,是西寧生態山水城市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調整修編的《南川工業園區總體規劃》中「利用和改造南川河,打造濱河景觀帶,引入城市公園綠化區,打造生態工業園區;明確產城融合戰略,打造宜工宜商宜居的環境氛圍,建成西寧市宜居宜業的城市新區成為了突出而醒目的規劃思路。
  • 13種城市家具融入「花、羊、塔」經典元素
    活動首次披露了《廣州市城市家具建設指引》(下稱《指引》)的詳細內容,對護欄、燈杆、座椅等13種城市家具的樣式、構造做法、安裝方式、實施要點等提出詳細指引,有利於各主管部門指導城市家具的高品質建設,推動廣州城市道路空間往「更乾淨、更整潔、更平安、更有序」的高品質發展。指引提出以「花、羊、塔」三種廣州經典元素及嶺南傳統建築構造元素融入至13種城市家具中。
  • 天津:生態城十大景觀 水系環繞生態宜居花園之地
    中國園林網1月29日消息:記者28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悉,2013年,生態城將實施十項重點綠化景觀工程,共計綠化面積120萬平米。不僅使生態城形成水系環繞、綠色環抱、生態宜居的花園之城,也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場所。
  • 城市景觀淺析--湖南常德篇
    (3)部分植被缺乏空間層次公園中的植被由於長期缺乏維護和管理,有的區域下層地被、草坪都出現了嚴重退化的現象。還有一些區域內的植被長勢過旺,空間顯得凌亂且封閉,缺乏層次變化。(4)景觀小品的藝術品質不高公園中年代久遠的坐凳、垃圾桶、雕塑、廊架等景觀小品的藝術品質已經不能符合人們對於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定位了。
  • 李建偉:新型城鎮化應重視城市生態系統建設
    「3月28日『地球一小時』環保行動的意義並不在於關燈一個小時節約多少電,而更重要的是一種很大的號召力,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節約用電、節約能源的重要意義,傳遞更多正能量,帶動環保意識的覺醒」,李建偉表示,「雖然不排除地球自然氣候規律的影響,城鎮化的建設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氣溫的上升,所以在城鎮化進程中,應更加重視生態的修復和保護,打造真正的生態城市」。
  • 旅行,莫過於去工業景觀區,它是生態景觀與工業文化的結合
    關鍵詞:後工業地區;城市再生;景觀再生導言後工業化地區的城市再生可以景觀角度介入,用景觀引導用地調整,分類進行生態修復、修補城市綠地、調整路網結構、復愈灰空間,儘可能平衡多方利益,延續場地記憶,運用景觀特性塑造韌性城市[1]。
  • 日本著名景觀設計師三谷徹:地景與建築一體化 完美互動
    中國園林網5月17日消息:日本著名景觀設計師三谷徹的設計著重以簡單的手法創造出深刻的氛圍,細節部分非常細膩,處處散發著東方的底蘊。作為建築專業出身的景觀設計師,三谷徹強調要追求地景和建築的一體化設計,實現二者在尺度、比例和空間上的完美互動。
  • 城市濱水綠地景觀設計探究
    其次,濱水綠地是城市與水體的過渡帶和連接帶,是串聯城市中呈斑塊狀分布綠地的紐帶,往往成為城市的景觀軸線、生態廊道、文化廊道,在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構築地域景觀特色、形成城市意象、促進城市空間結構完善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價值。第三,因濱水綠地處於水陸的過渡區,是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交接地帶,生態的複雜性和敏感性與城市功能的複合性使得城市濱水綠地的建設應當慎重對待。
  • 文科園林:公司所屬的景觀及生態環保行業存在季節性特徵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所屬的景觀及生態環保行業存在季節性特徵,主要體現在綠化苗木種植和工程施工兩個環節:①綠化苗木的種植存在一定的季節性,不同生態習性苗木的最適宜播種育苗、扦插培育時間往往不同。景觀及市政工程項目需要進行植物配置,冬季寒冷氣候不利於植物種植,因而會對項目施工進度和效率產生一定影響;②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寒冷,不利於鋪裝、基礎、結構等硬質景觀工程施工,因此北方地區冬季的有效工期較短,一般也是景觀及市政施工的淡季。而在我國南方地區,冬季溫度相對較高,季節性不明顯,工程施工基本不受影響。謝謝!
  • 人民日報:首屆長江上遊城市花博會在重慶閉幕讓鮮花融入城市生活
    在首屆長江上遊城市花卉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博會)上,不少市民觀展後發出由衷感嘆。11月13日,以「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為主題的花博會在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閉幕。打造愛普之夜「重慶時尚·世界看見」生態時尚秀,聯合江北嘴置業開展「遇見山水間」生態雕塑與景觀設計展,攜手長安汽車金融舉辦「聆聽花開的聲音」2018書香重慶朗讀者大賽複賽,以及「最美庭院、最美陽臺」展評活動暨「最美城市花園、最美田園花海」推介活動、「花兒與少年」青少年科普文化系列活動、「花漾使者」公益志願者活動、「幸福像花兒一樣」全民美拍行動、「女人如花、最美媽媽」2018公益展示大賽等。
  • 從景觀地標到文化生態——城市文化地標的重要意義
    李昊 在這個城市激烈競爭的時代,城市文化地標對於城市有著愈發重要的價值。城市文化地標,有著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是文化,二是地標。實際上,長期以來,我們對於城市文化地標的塑造,過於集中在地標的意義上,而相對忽視了其文化內核。
  • 城市自然景觀的合理控制與可持續性開發
    2002 年8 月26 日~9 月4 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第三次首腦會議,又推動了當前可持續發展的世界進程。總之,實施可持續發展觀任重道遠。 1.2 生態城市   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在城市發展進程中走向生態化是必然趨勢。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及我國的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
  • 森林走進城市、綠意融入市區!我省15城獲得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綠意融入城市的血脈,城市中到處縱橫著綠色染就的河流。山清水秀,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田園生態,宜居宜業。這是森林城市的和諧樣態。10月30日,2019年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我省15地獲得了首批省級森林城市的稱號。河南省林業局發布了省級森林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