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吳晨:以「公園城市」建設推動首都城市復興進程

2020-12-19 中國建設新聞網

公園城市建設是一個城市生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的基礎。

《中國建設報》記者獲悉,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首鋼集團總建築師吳晨帶來了關於《以「公園城市」建設推動首都城市復興進程》的議案。

「城市公園是各種動植物的家園,是市民嚮往綠色自然的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是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化程度提高的象徵,也為首都生態景色添上了多彩的一筆。公園城市作為新的城市發展範式是實現城市生態平衡的基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城市形象塑造和居民整體素質提升的重要路徑。」吳晨對《中國建設報》記者說道,打造「公園城市」,讓「公園」從城市的點綴變為城市的骨架,使城市與自然完整融為一體,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品質和生態關懷,體現了生態城市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也從根本上堅持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吳晨進一步指出,北京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依然嚴峻。如何在人口稠密地區,確保城市的生態健全,使城市人民生活、學習、工作在美好的環境之中是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問題。而公園城市建設現狀距離新時代市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以及國際公園城市建設典範要求有很大差距。

那麼具體該如何建設「公園城市」?吳晨提出八方面建議:

第一,建設森林生態屏障,讓城市擁抱森林。積極發展森林碳匯,打造首都生態綠肺,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均衡森林公園生態、遊憩服務功能,打造生態旅遊區、科普教育區、濱水文化區等城市休閒功能,形成森林旅遊品牌。全面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建設具備生態隔離防護、過濾汙染物、調節小氣候、景觀遊憩、防洪調蓄、維持生物多樣性等功能的生態廊道。培育近自然森林,努力構建休閒公園與郊野公園結合的高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

第二,提升環境景觀品質,提高城市公園綠化水平。建設「高品質、綠色、人文」的公園生態景觀體系,增加城市公園綠地總量,完善公園布局,構建有特色、高品質的公共空間網絡。建設以副中心城市綠心、老城六海八水、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特色功能節點。在快速路沿線、交通樞紐區域,構築門戶綠地景觀,營造富有本地特色的街道景觀與門戶節點景觀,並通過重要綠道和節點的綠化景觀的品質提升,逐步帶動片區的整體提升。加強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增加樹種的多樣性,增強植被的自然景觀性和抗汙染性,保護城市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的發揮。建設連接各公園的廊道系統,建設綠色基礎設施。「見縫插綠」,圍繞高架橋、立交橋、跨河橋等橋梁橋體進行綠化美化,作為城市綠地的補充。有條件的街道採用雙排、多排種植綠樹,形成林蔭路。研發立體化新技術,推進樓宇第五立面的綠化建設。

第三,組織花景建設規劃,凸顯四季園藝魅力。延續北京賞花遊園活動傳統,各區形成特色賞花景點,建設一批街頭綠地,制定花景建設規劃並推出季節性遊賞計劃,豐富市民文化生活並吸引觀光遊客遊客。優選植物品種,增加適合北京的開花植物種植量和花卉布置量,適度擴大種植面積,增強城市的吸引力、競爭力。推進充滿鮮花與綠樹的「花園城市」建設工作,在全市分區段、分季節舉辦市民喜愛的賞花活動,裝點北京,推出「花卉周」活動。市區內設置多樣化的栽培植被景觀,用鮮花和綠樹像項鍊一樣連接北京各個地區。邀請世界知名園藝師、園林師進行演講活動,設立花卉市場,加強賞花文化的展示和宣傳。

第四,以水穿綠,彰顯花園城市活力。河道交錯、山水交融是自古以來的營城特色。結合天然河流、湖泊等水體布置城市公園綠地,提供更多的綠色緩衝空間和休閒娛樂休閒設施。濱水公園具有覆蓋面廣、可達性好、利用率高等特點,是市民日常最方便、最喜聞樂見的公園種類,對均衡城市綠地布局、完善公園服務半徑覆蓋要求起著重要作用。將綠色開敞空間和河流水系有機聯繫在一起,形成串聯各個公園的綠色網絡系統,展示城市山水相印的獨特自然風光。

第五,突出以人為本,實施市民健康計劃。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分布均衡,設施更加完善。均質化布局社區公園、街頭綠地、街心公園,完善休閒遊憩、運動、文化、服務等設施。減少傳染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病率,為人們日常體育鍛鍊留出空間,從而更加有益於人類的健康。加強「體綠結合」,在公園、綠地、林帶等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依託城市綠道建設,積極策劃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構建發展體育+模式,促進文化體育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強郊野公園的專業化運營能力,增加戶外休閒體驗,吸引節慶活動,鼓勵人們在工作學習之餘能更多的走出門去,享受綠色,強身健體,選擇更為親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

第六,保持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是公園城市生態系統平衡的載體。加強公園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檢測、和評估預警體系建設。強制性保護瀕危物種,規範遊客行為,增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優化保護區結構和空間布局,完善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水生動物救護基地等設施建設。設置黑天空保護區,限制不必要的城市照明,杜絕照向天空的逸散光,避免影響動植物的習性,減少人工照明對動植物的影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第七,培養公眾環境意識,引導全民參與環保。大力鼓勵社會、民眾積極參與公園城市建設。採取政府主導自上而下和民眾參與自下而上兩種方式相結合,形成城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責任意識。其次,提升各類社會組織的參與水平,使之在政府引導下,積極參與公園城市建設。大力提高社會民眾參與能力,形成政府、社會和民眾互動協同的強大合力,並使之成為推動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動力。

第八,制定花園城市建設計劃,推動項目實施建設進程。推進宜居環境、永續發展和韌性城市建設。參考國內外優秀經驗,制定花園城市建設計劃,包括制定道路綠化規劃、城市節點空間綠化、新建區域植樹造林、開闢更有特色的主題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等。發展擁有更多綠地空間、舒適環境和更多休閒娛樂選擇的產業和居住模式,不僅要通過植物美化城市環境,更重要的是注重自然生態遺產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居民的生活空間,這是對城市環境建設範式的改變。

吳晨表示,「公園城市」建設非常集中的體現了生態城市的深刻內涵,即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未來應以綠色低碳理念來規劃建設城市,構建公園城市發展新格局,不斷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嚮往綠色自然的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打造生態人居新典範。


相關焦點

  • 一個中國建築師的城市復興實踐
    從2001年開始,他積極推動將城市設計技術創新運用於建築工程設計實踐中,2002年,提出了中國「城市復興理論」,用以解釋和解決新時期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吳晨在研究與實踐中秉持「積極保護、整體創造、全面復興」的理念,力圖保持和恢復首都傳統風貌、延續歷史文脈、促進首都城市建設可持續健康發展。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也是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最近一段時間,吳晨和他的團隊按照他們編制的《南鑼鼓巷地區風貌管控導則》,推進這裡的舊城改造。
  • 北京石景山區推動京西八大廠整體復興 老工業廠房將升級改造為城市...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劉天思)12月30日,記者在北京石景山區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該區將以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為關鍵,加快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和生態宜居示範區。
  • 石景山推動京西八大廠改造復興 老工業廠房成城市新「網紅」
    12月30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中共石景山區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該區將以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為關鍵,加快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和生態宜居示範區。其中,將通過借鑑首鋼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經驗,探索本區傳統工業廠區開發利用和產業轉型,推動京西八大廠整體復興。
  • 打造「長安金軸」,建設一批大型公園……北京石景山將有這些變化
    市人大代表、石景山區區委書記常衛在兩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石景山將加快建設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區,支持冰雪產業與金融、科技、文化等領域深度融合。石景山分區規劃提出,應建設成為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綠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態宜居示範區。
  • 城市復興 首開在行動
    新形勢下,關注中心城區物質空間、以改造項目為途徑的傳統城市建設理念正逐漸演化為包含更大空間尺度、更豐富內涵的城市復興理念。秉持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首開集團以「城市復興」為己任,通過非經營性資產管理處置平臺的建設和持續的城市有機更新行動,為老舊小區改造、物業服務升級和人居環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 蔡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好首都城市西大門
    他強調,石景山區位、生態優勢明顯,又適逢冬奧籌辦和新首鋼地區城市復興,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聚焦自身功能定位,抓住「兩區」建設機遇,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建好首都城市西大門。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將整合蓮石湖公園、永定河休閒森林公園、首鋼遺址公園等資源,建設京西休閒健身生態帶。
  • 全力建設精品城市公園 打造亮麗城市名片
    全力建設精品城市公園 打造亮麗城市名片 信息來源:鞍山新聞網發布時間:2020-12-07瀏覽次數:次 12月2日,市領導到二一九公園在二一九公園,市領導沿路詳細查看公園道路、綠化美化、基礎設施建設、遊客流量等情況。市領導指出,二一九公園歷史悠久、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既是鞍山城市地標、城市名片和城市窗口,也是居民提高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的重要載體,一直備受全市人民和來鞍遊客青睞。
  • 公園城市 未來之城|推動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轉化——對話成都市郫都...
    這個階段,建設公園城市,是郫都推動城市能級和價值提升的一次重大戰略機遇,必須牢牢把握。談轉化藝術「留白」推動生態價值轉化記者:您認為要用好這些資源,實現價值轉化,關鍵在哪裡?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也要算總體帳、綜合帳、長遠帳。特別是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從大局出發,共建長江上遊森林保護帶,更是成渝合作的題中之義。
  •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著力打造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成都市人大代表、武侯區區長林麗: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著力打造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1月22日,成都市人大代表、武侯區區長林麗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的一年是武侯「兩區」(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先行區、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示範區)建設的攻堅之年,武侯區確定了三個方向的工作計劃,將地區生產總值的目標定為增長7.1%,奮鬥目標7.3%。
  •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成立 專家解讀如何建設公園城市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設立在天府新區,將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城市發展研究頂級智庫,公園城市研究的核心科研機構」。  掛牌儀式上,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公布了陣容強大的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的顧問專家團隊,同時,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將與國內外6家權威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成立後,將推動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園城市理論體系,開啟中國公園城市研究的歷史新篇章。
  • 公園城市,產城新生
    在東湖公園,遠眺被公園圍繞的城市。本報記者 呂甲 攝 產 《瞭望東方周刊》關注公園城市—— 新動能 新業態 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把城市綠色理念
  • 松林公園、復興花園等11座城市公園開放 23處公共綠地添綠石景山
    今年石景山區綠化工作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已有松林公園、復興花園等11座城市公園建成開放,年底前還將開建社區公園、小微綠地等共23項重點項目,全年計劃新增綠地129.57公頃。左穎 攝資料圖位於長安街西延線與五環路八角橋交叉口西南側的松林公園,如今已經正式開園。園內植被、景觀經過修復提升後,這個22.5萬平方米的大花園已經形成了喬、灌、草的立體複合景觀層次,遍布丁香、榆葉梅、連翹等多種花木,正值盛花期的二月蘭與大片油菜花、西府海棠、碧桃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園林景觀,為周邊居民增添了遊玩休憩的好去處。
  • 深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產業鏈,易通城建欲推動城市建設優化升級
    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推動產業結構化調整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建築業更是國家推進城鎮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規模不斷擴大,市政建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也正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為市政工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 陝西省長陳德銘談工業化進程中城市規劃和建設
    盛唐時期的西安,據史料記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手工業和商業十分繁榮,有近60個國家在此駐有使節,一條絲綢之路把歐亞經濟聯在一起。然而,隨著航海業的發展,中國經濟東移,西部城市出現了衰落。    今天,循著中華民族復興的腳印,沉睡的「兵馬俑」已經在西部大開發中甦醒,陝西人民沿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歷史軌跡,正在努力發展經濟,建設自己美好的城市,這也將為企業界的朋友提供良好的投資機遇。
  • 環球主題公園、交通樞紐等 未來五年副中心城市框架將基本成型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未來五年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將基本成型。「規劃建議提出,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總的就是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劉佔興介紹。這次市委全會把「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作為抓總的要求來強調。
  • 海澱區東升鎮攜曠視深化城市大腦建設 加速構築智慧城市新形態
    如此前北京市海澱區就宣布將通過「城市大腦」構建新型城市形態,為城市管理不斷賦能,進一步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海澱「城市大腦」自建設以來,至2018年底,框架設計已經完成,應用也初見成效,已經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及城市交通等四大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率先在全國破解了信息化建設長期存在的問題。
  • 建設公園城市 138個各類公園遍布眉山
    森林城市建設期間,眉山市新增城市公園綠地10000餘畝,建成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二期)、濱江公園、櫻花博覽園、田錫水景公園、齊樂公園等多個大型公園,全市各類公園增加至138個。
  • 淮陰區王營鎮:聚焦「四大行動 」助推文明城市創建進程
    中國江蘇網5月24日淮安訊(胡業石 趙鵬 程露)今年以來,淮陰區王營鎮作為全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該鎮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強化使命擔當,勇挑政治重任、創新工作舉措、聚焦四大行動,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進程。一把手負責行動。
  • 四川眉山溼地公園:全國城市綠化建設的好榜樣
    四川眉山溼地公園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城區,四川眉山市東坡都市溼地公園,位於岷江河畔,遠景樓與湖泊之間,佔地面積2500多畝。眉山位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這裡空氣清新滋潤,環境優美,是人類活動的天然氧吧,為了使眉山市成為生態觀光文化名城,集科學教育、環境保護、休閒娛樂、旅遊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園成為了四川西南地區最大的溼地觀光公園,是全國城市綠化環境保護建設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張,迴廊、亭子、小橋等園林式建築使人們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 成華區 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
    【兩會聲音】抓好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發揮比較優勢做強現代產業,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市中優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必要舉措,更是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