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復興 首開在行動

2020-12-12 中國建設新聞網

新形勢下,關注中心城區物質空間、以改造項目為途徑的傳統城市建設理念正逐漸演化為包含更大空間尺度、更豐富內涵的城市復興理念。

秉持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首開集團以「城市復興」為己任,通過非經營性資產管理處置平臺的建設和持續的城市有機更新行動,為老舊小區改造、物業服務升級和人居環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首倡「城市復興」發展戰略

2019年,首開集團與房地集團合併為新首開集團,北京市委市政府給了新首開集團的兩個新定位:一是打造全國領先的非經營性資產接收、管理、處置及運營平臺。二是探索超大型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新路徑,力爭成為城市有機更新的綜合服務企業。

首開集團是一家被賦予城市有機更新定位與使命的國有企業。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用地資源的日益緊缺與建築總量的日益飽和,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面臨著由「增量擴張」向「存量升級」的轉型。

以城市視角觀照企業發展問題,首開集團已走到第六個年頭。2015年,首開集團在行業領域內首倡「城市復興」發展戰略,以「復其所有、興其所無」的綜合發展方式,統籌推進城市開發、城市再開發與城市更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社會民生進步與空間品質提升。

城市復興逐步落地

「城市復興」戰略是首開集團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短期與長期的關係,貫徹國有企業責任擔當所展現的歷史眼光、全球眼光和發展眼光。首開集團把企業的「小我」融入城市的「大我」,把企業的「小局」融入國家的「大局」,提高看問題的層次,以更加寬廣的眼界審時度勢、把握現在、透視未來。

近年來,首開集團通過城市有機更新的積極實踐,在獨立低效樓宇改造方面,打造以首開寸草為代表的養老品牌、以首開廣場為代表的辦公品牌、以首開福茂為代表的社區商業品牌;與北京文投合作開展文創園區改造,打造了首開文投創新園、西直門融園以及前門書香世業等;重點推進以石景山老山社區為代表的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標杆、籌劃打造以皇城景山片區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街區標杆;持續推進大量持有型資產升級運營模式和運營工具;大力開展棚改項目,踐行國企責任;保持在故宮、頤和園等古建修復領域的領先地位和主導地位。通過對這些持有資產建築空間的升級運營和更新實踐,滿足高質量城市消費需求,在生產、消費和治理等領域分別打造了獨特的產品與品牌。

2016年8月,首開集團取得福州市螺洲溫泉小鎮地塊,幾年來,公司已將螺洲打造成集高端居住、文化展示、溫泉度假、城市休閒於一體的都市養心小鎮。在營造現代化都市生活的同時,深研陳氏五樓、螺洲孔廟、觀瀾書院、陳氏宗祠等古建築群,提取馬鞍牆、花窗、鬥拱、飛櫞等與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進行融合,完整地保留土地裡古老的文脈,將其發展為福州的城市新名片。

正在推進的北京市東城區景山片區,通過參與核心區的申請式退租工作,圍繞《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2035 年)》,推動政務功能與城市功能有機融合,老城整體保護與有機更新相互促進,注重培育老城歷史文化街區與城市更新和諧共融、協調發展,讓閒置土地、低效建築、老舊社區與歷史街區通過修繕、維護與運營,集聚人氣、升級服務、激發空間活力,讓傳統的、老舊的城市空間得以在新時代「復興」起來。

首開集團有幾十年的城市建設經驗,企業業務遍布城市各個子系統,管理服務著上千個社區,近一億平方米物業和非經營性資產管理面積。社區物業服務、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智慧社區建設、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等業務與民生緊密相關,也是城市治理的根基。針對春秀路小區、石景山老山東裡北社區、蘇州街橋西社區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首開集團將老舊小區改造從簡單的物質環境修補,轉變為以綜合改造、精細化治理與服務提升為重點的有機更新,通過開放透明的決策機制、協調合作的實施機制、共建共享的分配機制、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以及精準高效的金融機制,引導居民、街道、企業等多方形成「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基層治理局面,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模式,做到政府與市場力量的均衡、經濟與文化力量的均衡,推動城市有機更新事業走向科學化、系統化和常態化。

首開集團通過與北京市主要城區(石景山、西城區、東城區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國有企業優勢,把黨建工作深度嵌入基層社區,切實做到老舊小區改造到哪裡,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裡,服務群眾工作就跟進到哪裡。

賦予城市有機更新可持續的生命力

首開集團進行了組織變革與再造,分別成立了城市運營服務集團、非經營性資產事業部、城市更新事業部。讓三大平臺更好地發揮「聚合」功能。以居民為起點、圍繞空間價值的實現來組織涉及城市價值鏈的各類活動,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構建最後1公裡和15分鐘生活圈的服務內容,盤活非經營性資產、升格經營性資產、抬高健康養老資產。

首開集團秉持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堅持黨建引領,積極踐行「城市復興官」發展理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體制,參與城市精細化管理,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出發點、著力點。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加裝電梯、智慧社區建設、地下空間變形升級,不斷提升物業服務質量,補齊城市治理「短板」,不斷總結老舊小區有機更新改造領域的「首開經驗」,促進老舊小區整體水平提檔升級,為居民打造充滿幸福感的美好家園。

城市有機更新本質就是通過空間改造與再造,實現城市價值鏈的重構,重構的過程就是找準老舊空間在新城市的定位與地位,這是必須認識到的「基本」,首開將在這個「基本」上來認識、思考、謀劃、行動,抓住關鍵和要害,不走偏走反、不迷失初心。

縱觀世界各國近幾十年來的城市更新實踐,在城市剛更新過程中,不可能同時做到社會經濟文化等所有方面的成功,不可能擁有一個包羅萬象的「萬能藥」,因為城市有機更新是一項持續推進、面向未來、常做常新的永恆事業,首開集團要做與古都北京相匹配、城市有機更新實踐領域的「百年老店」。

相關焦點

  • 北京首個全被動式住宅項目熱銷國企首開彰顯綠色力量
    以國企擔當、首都情懷、城市視角,致力於城市人居、行業發展與企業未來。作為北京市市屬國有大型企業,一直以來,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開」)始終銘記「城市復興官」的責任和擔當,在堅決落實「房住不炒」的基礎上,不斷探尋房地產行業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新邏輯,用行動踐行品質住宅的理念。
  • 責任地產|北京首個全被動式住宅項目熱銷 首開品質助力綠色發展
    作為北京市市屬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一直以來,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開集團」)始終銘記「城市復興官」的責任和擔當,在堅決落實「房住不炒」的基礎上,不斷探尋房地產行業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新邏輯,用行動踐行品質住宅的理念。
  • 共興城市發展 傳承國匠品格
    從小巷胡同到繁華大道,從低矮平房到萬千廣廈,城市建築不斷拔高且立面時尚、城市道路不斷拓寬並通達八方,無一不印證城市與國家的昌盛繁華。 民眾感知時代變化,而引領時代變遷的是新時期建造者與時代親歷者。如談及北京城市發展,必談首開,「一部首開史,半座北京城」早已在業內盛傳。首開的故事,可追溯至改革開放初期的老北京城。
  • 英國案例:城市濱水公共空間的復興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在英國城市復興運動的大背景之下,城市濱水公共空間的再開發與復興對於地方經濟、地域文化及城市景觀的貢獻日益受到廣泛關注。英國經歷了工業化時代的極度繁榮,作為產業空間而存在的城市濱水區成為城市生產和交通的核心。
  • 全配套城市公園 見證首開萬科公園裡華麗轉身
    現代城市綜合體所要求的園林景觀,便捷的交通條件,完善的生活配套系統常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而不能「魚與熊掌」兼得。向綠色、環保、低碳人居方向邁進的萬科,以獨特的規劃、領先的設計理念,於臺湖區域打造60萬㎡全配套城市生活公園,讓這片擁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區域,呈現出令人激賞的優越人居原動力。擇址戰略高地,站位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
  • 「國企開放日」走進首開寸草 帶你了解什麼叫融合式養老模式
    首開寸草西釣魚臺院是由北京首開寸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打造的第二家中高端社區養老機構。秉承「城市復興」和「融合式養老」理念,為失能、半失能、失智及高齡需要長期照護的老人提供專業的養老護理服務。隨後,來訪老人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首開寸草西釣魚臺院的居住區內進口護理床、智能床墊監護系統、無障礙生活環境等設施。「沒想到首開寸草養老服務做的好,不光是設備設施準備的充分,環境和氛圍也讓人感覺舒心!」
  • 一個中國建築師的城市復興實踐
    帶著「復興城市」的夢想歸國  「人在城市中的活動,是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但中國很多城市在高速發展時期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他發現,進入21世紀之後,英國古老的城市群經歷著變革—大型工廠廢棄後,滯留在市中心的廠房、舊建築沒有成為城市垃圾,而是被重新改造,賦予了新的價值。始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英國「城市復興」概念,對吳晨影響很大,他從倫敦的歷史沉澱中看到了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城市復興與文藝復興類似,都是為了追求更為豐富的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完美融合。
  • [政策施行後跟蹤解讀]禾城文化復興,他們在行動
    10月1日,《禾城文化復興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實施。  2019年,嘉興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禾城文化復興行動」。  今年8月底,《行動計劃》出臺,致力打造沒有圍牆的江南水鄉城市博物館。
  • 胡瑞深:首開住宅全裝修五星級項目落地實踐分享
    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胡瑞深胡瑞深介紹到,首開跟全聯房地產商會全裝修產業分會常年有合作,從《標準》立項啟動,首開就作為主編單位參與其中,今年1月份標準正式推出之後,首開國風尚樾正好交付,所以就參加了預評,7月份又參加了終評,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 「三區聯片」科普綠道智惠行動 成都成華區首開博物館科普奇妙夜
    成華區科普綠道精品研學開闢出城市中的青少年獨立成長營你見過閉館後的博物館是什麼樣子嗎?除了性格多樣的活體動物,還有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待夜幕降臨,人潮退去,燈光變暗,一動不動的標本真的會活過來嗎?上好青少年兒童人生獨立成長的第一課,在城市中開闢出重拾野趣的兒童獨立成長營,這不僅是孩子在城市中認識科學、了解科學的重要渠道,也是家長放手孩子獨立生活的一次大膽嘗試,更是各綠道科普共享基地在新時代中鼎力成長的創新舉措。
  • 首開集團與北投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記者郭雨)近日,首開集團與北投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深化在城市副,的投資開發建設、物業服務經營等合作,攜手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國企力量。  首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利群,北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長利出席活動並講話。
  • 劉希模 軍旅作風領航首開
    與中國最出名的開發商潘石屹一樣,劉希模也出生在甘肅一個小縣城內,但不同於老潘的高調,這位首開集團董事長,北京本土最大房企的掌門人,卻顯得很謙虛低調。  從16歲當兵,13年的基建工程兵生涯,無論修路鋪橋建工廠樣樣幹過,軍旅生活讓劉希模和建築結下不解之緣。
  • 自然墅境城市桃源 富力首開金禧璞瑅 探尋360-430㎡純墅
    自然墅境,城市桃源,從來都是心之所向的理想居所。探尋360-430㎡的光幕闊境純墅大作。分別從園林、會客層、家庭層、主人層和悅享層,五個定製化場景,向廣大網友展示了項目的設計理念以及區域價值,邂逅一次完美墅居的全景生活體驗。
  • 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六工匯」亮相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
    房訊網訊 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的當下,對老舊工業園區的改造升級,為新型產業的聚集發展提供了重要載體保障,也為城市功能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新動能,逐漸為各地所重視。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推進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建設發展,加強工業遺存保護利用,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承載著共和國工業發展記憶的首鋼園,正在緩緩揭開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新篇章,首鋼園區以"傳統工業綠色轉型升級示範區、京西高端產業創新高地、後工業文化體育創意基地"為功能定位,已然迎來涅盤新生,成為北京城市復興新地標。
  • 富力首開·金禧璞瑅
    12月7日,於《富力首開·金禧璞瑅的好物分享》直播節目中,一場關於墅質感和墅質生活的直播,為我們分享了「一套別墅帶給男人的機會」。本次定製住宅的好物分享,探尋360-430㎡的光幕闊境純墅大作。分別從園林、會客層、家庭層、主人層和悅享層,五個定製化場景,向廣大網友展示了項目的設計理念以及區域價值,邂逅一次完美墅居的全景生活體驗。
  • 首開·國風美域驚豔杭城 外展點人氣火爆
    首開國風美域距離地鐵線2號線站點僅200餘米。靈犀寶地,天賦貴脈,首開·國風美域精心築造6棟醇美新古典主義建築,獨創L型無樓間距布局,形成一道美麗的天際線,更讓城市中央風光一覽無餘。90方三房兩衛精緻舒適戶型,亮相即受客戶的密切關注。
  • 首開集團房產_鳳凰網
    劉希模 北京天鴻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劉希模現為北京首開集團董事長,兼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城市開發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12月10日,北京成開集團與北京天鴻集團合併重組,組建了現在的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即首開集團),成為北京市規模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劉希模出任董事長。
  • 逆市而紅|江北嘴·公園裡首開單日勁銷3.7億 再續傳奇
    江北嘴·公園裡2號樓7月11日線上網絡選房首開,僅半個小時,銷控板上一路飄紅,勁銷3.7億,共鑑江北嘴·公園裡首開熱潮。江北嘴·公園裡不負眾望,再續傳奇線上開盤定在7月11日晚八點正式開始,江北嘴·公園裡全體工作人員早已守候在電腦端前面。
  • 北京石景山區推動京西八大廠整體復興 老工業廠房將升級改造為城市...
    其中,將通過借鑑首鋼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經驗,探索本區傳統工業廠區開發利用和產業轉型,推動京西八大廠整體復興。京西八大廠主要包括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石景山發電總廠、北京首鋼特殊鋼有限公司、北京重型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首鋼二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鍋爐廠(北鍋-巴威)、燕山水泥廠、北京西山機械廠等八家工業企業,總佔地面積1032.5公頃,總建築面積851.96萬平方米,這些老舊廠房不僅是石景山區重要的城市記憶,也深深融入到城市的血脈和居民的生活之中。
  • 石景山推動京西八大廠改造復興 老工業廠房成城市新「網紅」
    其中,將通過借鑑首鋼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經驗,探索本區傳統工業廠區開發利用和產業轉型,推動京西八大廠整體復興。京西八大廠主要包括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石景山發電總廠、北京首鋼特殊鋼有限公司、北京重型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首鋼二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鍋爐廠(北鍋-巴威)、燕山水泥廠、北京西山機械廠等八家工業企業,總佔地面積1032.5公頃,總建築面積851.96萬平方米,這些老舊廠房不僅是石景山區重要的城市記憶,也深深融入到城市的血脈和居民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