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謎案:一首童謠揭開一樁離奇案件,謀害雙親卻被判無罪成為作家
文/無計讀史
「麗茲波頓拿起了斧頭,砍了爸爸四十下,當她反應過來後,又砍了媽媽四十一下」。這首童謠來自於英國著名童謠:《鵝媽媽童謠》。朗朗上口的歌詞卻訴說著一件恐怖的離奇案件,麗茲波頓殺人事件。讓我們將目光穿過時間的迷霧,來回顧128年前這件令人疑惑的案子吧。
安德魯.波頓,麗茲.波頓的親生父親。英國成功商人,當他60歲的時候已經是多家銀行的的董事會成員並且持有大量股份。在自己的第一任太太故去不久後,他結識了自己的第二任太太,阿比杜妃女士。二人一見如故,很快便相戀結婚,二人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除了一個人對這樁婚姻不滿,這個人就是麗茲波頓。
1892年8月4日,不幸降臨在了這個家庭。安德魯和夫人阿比杜妃被人殺害在自己的家中。據官方發布的確切消息,在安德魯夫婦被人殺害後,32歲的麗茲率先發現了二人的屍體,隨後便慌張向自家工人求救,懇求他報警順便找來私人醫生布雲幫忙。但人們對於這樁悲劇有另外的說法。
傳聞,麗茲拿著斧頭先去了自己繼母的臥室,看著熟睡的後媽,麗茲舉起了斧頭,發瘋似得在死者頭上猛砍了19下。隨後她冷靜地清理了房間,拿著斧頭,等待著歸家的父親。隨後,她用同一把斧頭在自己的父親的頭上猛擊10下,等殺害了雙親後才下樓呼救。這個猜測在當時的人們之間廣為流傳。
案件發生後不久,法庭將目光鎖定了五位嫌疑人。分別是來探望安德魯夫婦的約翰.摩斯、麗茲波頓、麗茲的妹妹、波頓先生的堂弟威廉還有麗茲的情人。隨著一步步排查,法院覺得最有可能犯案莫過於麗茲本人。
因為根據走訪結果顯示,麗茲本人對於自己父親的再婚非常不滿。因為在親生母親去世後不久,安德魯便開始了第二段婚姻。麗茲認為這是父親對母親的一種背叛,所以不願承認阿比杜妃是她的母親。走訪的結果表明,在整件案情中,只有麗茲具有殺人的動機與理由,但僅憑著走訪結果不足以成為案情證據,真正讓麗茲上法庭的是各個證人的證詞。
據布雲醫生講,在案發前一日下午四點,阿比杜妃女士曾來診所找過他,並對他說過麗茲想謀害她,而且謀害方法一模一樣。波頓家的女傭也證實,在麗茲後媽死亡的那段時間,她曾聽到樓上傳來大笑聲,很有可能麗茲提前發現了繼母的遺體。而鄰居表示麗茲曾偷偷燒掉過幾件帶紅色的衣服。
當法官詢問麗茲這些疑點時,麗茲卻掩面痛哭起來。她說自己大笑是因為正在看書,其中的段落很有趣,而母親一向不喜歡她,所說的話並沒有半點可信力度,至於燒衣服,完全是因為衣服沾染了一些顏料所致。
當時的陪審員全部都是男性,看著潸然淚下的麗茲,人們並不相信她會做出這種事情。而且當時追蹤手法落後,決定性證據和目擊證人完全沒有。讓麗茲出席法庭也是因為一些沒有可信力度的證詞而做的決定。
隨著證據的不足,法庭宣判麗茲無罪。而被釋放後的麗茲繼承了一份二十萬美金的遺產,接著她賣掉了自家的老宅,帶著妹妹低調的生活。這件案子過後,麗茲.波頓常常沉醉於文學創作,更是在1927年離世前,將自己的大筆遺產捐給了「愛護動物協會」。
一面是弒父殺母的女惡魔,一面是愛護動物的慈善家,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匯聚在一個人的身上,為麗茲.波頓的人生經歷更添加了一份不為人知的神秘。而麗茲.波頓殺人案,也成為了一件困擾人們百年的世紀迷案。
資料來源:《世界未解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