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的某天晚上十點,我忽然接到姐姐的電話,心頭一緊還以為家裡有什麼事,接通電話才知道姐姐家遇到了一個「難題」,全家都一籌莫展才向我求助。
這難題是真的難題--一道二年級數學應用題,孩子不會,我姐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我姐夫自己會解題卻給孩子講不明白,第二天還要交作業,這可急壞了我姐,於是大半夜的打電話呼我求救。
我當時哭笑不得,看了應用題,覺得確實有點難,難在題目有點繞,理清了應用題中的幾個關係,按步驟解答並不難。孩子一步一步聽完,撓撓頭髮若有所思地說:我之前沒弄明白題意。
我姐還難掩一晚上陪寫作業的怒氣,邊催孩子睡覺邊埋怨孩子寫作業磨嘰,看得出來孩子剛上二年級全家已經精疲力盡。
我姐和姐夫平時工作忙碌,幼兒園階段對孩子基本是放養,小學前沒上幼小銜接,也不太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約束,上了小學各種問題都冒出來。
經常聽我姐抱怨:累,孩子不聽話,愛玩手機,孩子寫作業磨嘰,五分鐘能寫完的作業能磨嘰一兩個小時,邊玩邊寫,每晚寫到十點多。
在那個晚上幫我姐解答了「難題」之後,我忽然意識到如果孩子繼續這樣應付作業,大人也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和引導孩子,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頭。
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是孩子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
作為一名育兒領域的創作者,我讀過很多育兒書籍,亦趁機搜尋了很多小學階段學習習慣和基礎夯實的重要性知識,我姐面臨的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忙碌的工薪階層面臨的問題:
家長工作忙碌或者本身沒有太高的學歷不能給孩子有用的指導。小學前閱讀量不足,理解能力差,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夠。孩子做事磨嘰,沒有任何時間管理的觀念,亦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孩子痴迷電子產品,對學習興趣不大。孩子專注力不夠,習慣了邊玩邊學,學習效率低。孩子缺少關注,缺少來自父母及時的鼓勵和引導。6-12歲被稱為人生的黃金六年,這些問題看似不大,如果不重視可能會給今後的學習留下諸多的隱患。今後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內容越來越難,基礎打不好,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很可能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影響孩子整個的學習進程。
和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我姐和姐夫在孩子六歲前基本是放養,上小學後卻迫切希望孩子有個好成績,慌慌張張突擊輔導作業,結果他們著急,孩子煩躁,親子關係一度很緊張,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沒提上去。
和我姐一番深談後,我才發現他們太操之過急,總是盯著孩子每次的考試分數高低,卻沒有分析孩子成績好與不好的原因,小學階段該發展哪些能力全然不知,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和方向,父母心急孩子也累。
幸好當時剛剛二年級,我姐和姐夫希望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我向他們推薦了幾套關於小學階段學習的書籍,結合和學校老師的交流,他們開始在以下幾種能力上下功夫:
1、閱讀能力和興趣的培養。
在全國推進大語文的過程中,閱讀能力尤其重要。語文要考閱讀能力,數學應用題也要考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我姐開始有意識地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感受讀書的氛圍。
我給孩子定了知名期刊雜誌,送了他一個漂亮的日記本,讓他學寫日記,記錄名言名句,還給他買了曹文軒等知名作家的書,時常通過視頻、電話交流對書中人物的看法。
給孩子創造讀書的空間和機會,鼓勵和認可他的閱讀興趣,漸漸地他對閱讀的興趣大增,經常要求我給他買書,還愛上了寫日記、朗讀課文,性格愈發活潑開朗。
2、時間管理能力從小抓起。
國外很多家庭在孩子四五歲就會規劃自己的「24小時」,而國內大部分家庭都是大包大攬孩子的時間,不給孩子規劃自己時間的機會。
我特意讓我姐選某一天盯著孩子學習,五點半放學後,休息半小時,六點開始寫作業,四十分鐘寫完後,孩子可以戶外活動、也可以看電視、看課外書、玩積木,在九點半準備洗漱睡覺。
另外一天任由孩子來,我姐特意用手機拍下來,孩子五點半放學後,到家就開始拿出作業本,ipad放在一邊,邊玩邊學,等到十點作業還有不懂的沒完成。
我姐和孩子耐心地聊天,問他願意拿出多少時間來寫作業,來玩,和他一起還原寫作業的場景,讓他意識到專注寫作業和磨磨蹭蹭寫作業兩種不同的結果。
周末會抽出一天,我姐負責做飯,我姐夫負責開車,讓七歲的孩子來安排這一天的時光,幾點到幾點做什麼,需要幾點出發,完成某些事大概需要多久。孩子的興致非常高,他想到的有些方面比大人還要細緻。
當給予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對自己的時間有概念,在實踐中意識到不同的時間管理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他開始專注地做想做的事情,珍惜自己的時間,有了一定的時間管理意識。
3、電子產品的合理利用。
總聽大人抱怨:孩子愛玩手機,小小年紀就是低頭一族。反觀身邊的大人誰又不是呢?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玩手機也是在所難免。
電子產品本是好事物,利用不當才是錯誤的源頭。通過手機或者Ipad可以及時獲取信息、網購,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孩子也可以通過此上網課,學習英語、拓展數學思維等,電子產品大大地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家長一定要教孩子學會合理利用。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整日抱著手機不放,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通訊工具;
其次家長要幫孩子制定合理的使用電子產品的計劃,比如每天半小時或者每周固定時間可以玩,完成作業或者固定時間玩網課,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最後家長要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帶孩子多去公園、科技館等,讓孩子知道世界上好玩的東西不只有電子產品,大千世界無比豐富。
生長於網際網路時代,可能每個孩子都會面臨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家長們要在小學階段就儘可能地幫孩子輸入合理利用電子產品的意識。
4、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
智慧的古人早就有「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說法,從小學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早睡早起,講究衛生愛乾淨,收納整潔,按時完成作業,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等,這些好習慣的培養在於學校老師的教導,更在於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關注和指導。
在小學階段就養成了好習慣,以後孩子學起來輕鬆,家長也跟著放心。我姐現在對此深有體會,在堅持了半年對孩子的悉心指導後,如今孩子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愛閱讀也愛學習,不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性格也變得開朗自信,家庭親子關係融洽。
在這裡不得不提《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我同事推薦給我,我姐同時被我和學校老師推薦,被廣大家長認可的一本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書。
它是由擁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于敏老師,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大量案例編寫而成,為家長提供接地氣、可實踐的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指導方案。
我同事曾感嘆為何沒有早一點遇見這本書,我姐拿到書後立即對她和孩子面臨的難題有了一定的認識,看小店裡的好評就知道這本書乾貨滿滿,非常實用。
小學階段是孩子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時期,于敏老師結合自身的經驗將小學階段分為1-3年級、4-6年級、小升初階段,每個年級的培養重點也進行了細分。
比如一年級,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二年級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三年級幫孩子靈活掌握知識,六年級如何平衡學習和娛樂,面對小升初的壓力等等,每個年級都有注意點和培養關鍵。
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習慣養成關係著孩子未來的人生,而起到重要作用的則是家長的愛與用心的呵護、正確的教育方法,《陪伴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提供了大量案例和全面的方法論,幫你科學地、高效地陪伴孩子走過人生重要的小學六年。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度小店活動價格29.8元,獲得了很多家長的認可和推薦,如果您是小學生家長,建議您一定要了解一下,小學六年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兩杯奶茶的錢就能買到實用的學習指導方法,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連結,獲得專業的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手冊)
@抒小顏聊育兒,北京職場媽媽一枚,家有猴寶藏書千冊,致力於女性成長和親子教育,歡迎關注我,一起育兒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