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20-09-09 21號騎象人

沸騰多日的羅冠軍梁穎事件反轉。9月5日晚,梁穎委託律師發布一則聲明。聲明中梁穎表示冤枉了羅冠軍,同時向公眾和羅冠軍及其家人道歉。

一對情侶「沒有處理好」分手,一方刻意將其推上網絡企圖將對方「繩之以法」。全民公開審判之下,使整個事件看起來離奇、荒誕、又充滿了黑色幽默。當被害者和加害者身份對調,原本弱勢一方成了人人喊打的壞人,被誣陷的施暴者則在網絡暴力之下「已經社會性死亡」。

人們很容易在「正義」的外衣下做出諸多偏激舉動。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裡,勒龐稱群體為「無名氏」,因為群體的數量龐大,群體中的個人難以被追究責任,所以他們對於責任的約束感就會完全消失。



輿論波濤洶湧的時候,烏合之眾只願意相信自己選擇的真相。譴責惡行,會讓個體在一瞬間感覺自己善良高大,但一些不明真相、極具主觀性的謾罵,甚至不惜波及兇手無辜的家人,也是一種「惡」,最終會變成一場打著「正義」口號的集體狂歡。

這些集體狂歡看起來是保護,其實更是枷鎖。整件事情中最讓人恐懼的,不是一方的心有多壞,也不是網友說的話有多惡毒,甚至都不是網友心涼,讓以後發聲的弱勢群體無人相信,因為網友其實已經被騙很多次了。而是缺乏獨立思考的網絡暴行,還會「殺」死更多的羅冠軍。

反思,往往比憤怒更重要。情感窺私、獵奇心理、混淆是非,公共話題吸引人的地方,是把挑逗情緒的一些點列出來。引發憤怒,博取同情,進入焦慮,為了獲得流量而肆意放大甚至歪曲事件的真實性,以偏概全地報導那些能夠博得關注的素材,在女主角編寫的小作文裡,都有生動的呈現。那些豐富的情景,順理成章地催生了情緒,客觀、審慎、事實和新知,則在瞬間被遺忘。

「你希望魔頭贏?我希望他有機會申辯。」英劇《加羅律師》中有這樣一句對話,表達了18世紀的律師對於法律公平性的期許。直到今天,這樣的期許仍不過時。不用管邏輯,不用管道理,當代社會讓人窒息的網絡環境,一旦失去了分寸感和距離感,就剝奪了當事人申辯的機會。

在豆瓣的「社會性死亡」小組,據說點進去的人沒有一個不是笑著出來。面對羅冠軍的社會性死亡,好像很難讓人笑得出來。

人「死」不能復生。不能誠實地面對自己,不負責任地審判別人,當加害者變成受害者,當受害者變成加害者,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充滿善意、積極獨立思考、對任何事持公平態度不懷有偏見,看似天真卻值得始終被頌揚。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劇透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殺人事件原型...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劇透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殺人事件原型介紹時間:2019-04-20 14:29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劇透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殺人事件原型介紹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上熱播中,這部戲獲得了許多網友們的好評,該劇揭露了存在於我們身邊的諸多矛盾話題
  • 豆瓣9.4,我們與惡的距離
    在豆瓣獲評9.4的高分,提前預定年度最佳華語劇。這部劇涉及的社會現象足夠多,暫且從我所關注的三個部分說起:家庭(夫妻關係)、精神導師、陌生人,來分享對這部劇的理解。我們都不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在社會裡有著各種關係:夫妻、同事、領導、合租對象、路人,但我們的所有行為,都在影響抑或說改變著我們身邊人,更廣義的說改變著我們所處的社會。【家庭關係】喬安(賈靜雯飾)是某新聞臺的主管, 丈夫劉昭國(溫升豪飾)也是媒體工作者,他們的大兒子死於李曉明的槍下。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那麼戲劇的一等獎必須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5分,第二個將於今年推出,非常期待。其實,看完這部戲,幸運的是happyending結尾,否則,很難死。看完這齣戲,很多人都會依次反省自己,如果我是劇中的一個角色,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我們與惡的距離》| 賈靜雯的另一面
    《我們與惡的距離》上一次看臺劇,應該都是10年前的事情了。10年之後,臺劇的質量依舊沒有讓人失望。無論是從演員的演技,劇本的製作,題材的把控,臺灣的導演,比內地許多「著名導演」好太多。好了,回歸正題,我來說說《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是因為什麼,讓我肯靜下心來,寫寫「觀後感」了。那一定是不得了的劇。看過這個劇,已經有20多天的時間了,可裡面的故事情節我卻記得很深。一部短短10集的劇,跟觀眾表達了不少於10種社會話題。
  •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的界限如此清晰嗎?
    臺灣中的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豆瓣給出了9.4的高分,也許是因為劇中的故事是現實生活中的紮根,改編自臺灣的「小燈泡事件」,具有社會問題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林君陽導演,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賈靜雯在劇院裡扮演宋喬安,她兒子因接電話疏忽而在兇殺案中喪生,她的家庭不再令人滿意了,因此老公和她的女兒背離了她,所以他們「被害者」是好的一面。然而在工作場所,宋喬安變成了「加害者」的形象。
  • 如何評價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反映的社會深刻又現實,但是無論怎樣每個善良又正能量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守護!同時,這個電視劇裡面每一位演員都是實力派啊,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優秀的劇了。
  • 劇評:《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去年有一部炙手可熱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時看到好多閨蜜、同學們紛紛在朋友圈吹爆這部劇,網上也是好評如潮,我就挺想抽時間觀瞻一下。但是,去年由於一些原因,還是將這部劇擱置了:一方面,我當時沉迷於《明朝那些事兒》,另一方面,去年經歷了好多波折,擔心這部劇太過壓抑和黑暗,也就沒有勇氣去觀看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何為惡?
    問一個九歲小孩,他會告訴你:「勿以惡小而為之,毋以善小而不為」,好壞之間從來就沒有準確的鴻溝,做與不做全在一念之間。新聞高管宋喬安,公報私仇,用媒體公器惡意曝光下屬隱私,是惡。律師王赦,小時候加入幫派,由於生病而錯過跟兩位哥哥去殺人的車子,他從前差點殺人,是惡。
  • 為什麼介紹《我們與惡的距離》
    最近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收穫了豆瓣9.3的評分,我今早也跟風看了一集,實在想與大家分享。尼爾波茲曼說,電視媒介本身即是娛樂性的,用以娛樂本無可厚非,可若是用以嚴肅性的內容報導,企圖將印刷傳播時期的思維用在電視媒介上,便是大為不當的。
  • 《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新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犯罪與人性的故事。劇中還有很久沒有在臺劇中出現的賈靜雯。在這部劇裡我看到了許多人性的交織。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 臺劇出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近日,一部名叫《我們與惡的距離》被許多網友推薦,這部只播出了四集的電視劇讓許多網友們陷入沉思,臺灣不僅有偶像劇,還有尖銳的現實題材,這部劇被網友們列入一定要追的電視劇名單中,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部電視劇有原型。
  • 我們與惡的距離,僅有一步之遙
    普及法律知識,讓大家更好地學法用法是我們的職責,帶大家在休閒娛樂中感受法律的魅力是我們的義務。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有關法律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惡,不只屬於極端的極權統治者,很多時候它還屬於每一個平庸的參與者。
  • 《我們與惡的距離》贏金鐘是屬於賈靜雯的勝利
    賈靜雯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角色劇照,宋喬安身上,有她多年經歷的映射。在起起落落21年,在慘痛的婚姻經歷後,15年沒拍過臺劇的賈靜雯在事業上再攀高峰,接了《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的角色宋喬安,經歷了一個療傷的過程。這或許是賈靜雯和宋喬安,也是和我們每個人最像的地方。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經歷了數次的心碎和意外以後一點點用碎片和碎塊堆砌起來的。所以賈靜雯演絕了在「惡」的邊緣搖擺不定的宋喬安。
  • 我們與惡的距離王赦原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王赦原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時間:2019-07-03 10:2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與惡的距離王赦原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正在騰訊視頻播出,該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劇中有一個角色王赦,為殺人犯辯護很讓人不理解甚至有些厭惡。
  • 我們與惡之間的距離
    追了一個月的「我們與惡之間的距離」,剛看完了結局,毫不意外的是最後哭得很大聲。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 這部劇中滿是血淋淋的寫實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 這部劇中滿是血淋淋的寫實時間:2019-04-24 12:2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 這部劇中滿是血淋淋的寫實 愛福清網 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娛樂塘主被這部臺劇震驚了,這部劇中滿是血淋淋的寫實,觸目驚心;社會亂象的集合,審視我們與惡的距離
  • 我們與惡的距離
    做了這麼多社會新聞後,我漸漸覺得,恰如「偏見源於無知」,決定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並不是道德高下,而是對真實社會和不同個體的認知程度。我的同事土摩託有個觀點,他認為,一個好的新聞選題,需要回應社會重大問題,觸碰普遍人性;而熱點新聞,尤其是惡性事件,雖然往往很吸引眼球,但大都是孤立事件,極端、離譜,離普通人太遠了,算不得好選題。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論是死刑犯、受害者還是病人,真正承受壓力和痛苦的或許未必是他們,而是他們的家屬們。於是編劇呂時媛進行長達一年多的田野調查,共訪問了包括法官、律師、媒體從業人員、社工、精神科醫生等40多位相關人士,以假新聞、死刑犯、更生人、言論自由、強制就醫、合法殺人等問題為核心,寫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自開播以來一直以各種話題在引發網友的觀眾的思考。
  •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什麼時候播出 在哪裡可以看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臺灣電視劇,臺灣電視劇一般是不在內地上星播出的,那麼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哪能看呢?下面帶來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介紹。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什麼時候播出?在哪裡可以看?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時間:臺灣公視2019年3月24日起播出,在愛奇藝就可以收看。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們看到了什麼?1與惡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影片以一起真實發生的「惡性殺人事件」改編而成,編劇主要圍繞「李曉明為什麼殺人?他的犯罪動機是什麼」貫穿事件首尾。肇事者的變態行為或許讓我們覺得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這種潛在的精神危機導致的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