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王惟一:首創「針灸注水銅人」

2021-02-12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英國現代生物化學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李約瑟曾說過:「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考任何一項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在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現在看來確是如此,例如,天聖針灸注水銅人就是震驚世界的一個奇蹟。

宋代傑出的針灸學家和醫學教育家王惟一,就是針灸注水銅人的創鑄者。王惟一(987—1067),名王惟德,北宋醫家。宋仁宗(趙禎)時當過尚藥御,對針灸學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針灸學之大成,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奉旨鑄造針灸銅人兩座。為中國著名針灸學家之一。

宋朝時期,針灸異常盛行。人們有個腰酸腿疼或傷風感冒的,找個針灸大夫扎幾針就好了。由於針灸大夫看病全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而當時又無統一規範的針灸圖譜和模式,一些對經絡穴位掌握不準的大夫,在針刺治療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醫療事故,事故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針對這些情況,王惟一萌生了統一針灸學的念頭及設想,並多次上書宋仁宗,請求編繪規範的針灸圖譜及鑄造標有十二經循行路線及穴位的銅人,這樣一來既可以制定一個統一規範的針灸經穴的國家標準,又能夠給大夫和醫學生們練習使用。

開始,王惟一隻想到讓大家能在銅人身上練習,後來難題出現了,怎麼知道穴位扎得準不準呢?王惟一靈機一動,想到了水。假如在銅人的肚子裡裝進水,把一個個穴位用蠟封起來,扎到穴位上,蠟被刺破,水流出來,就說明穴位找準了;不出水,說明沒有扎到穴位上。他還想到了要使銅人裡面的水源源不斷,再把銅人做成雙層的,而後再分為上下兩節,中間纏著腰帶,掩蓋拼接的縫隙,夾層裡注水,髮髻裝個玄機,中間隱藏注水的孔。

在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後,王惟一終於在公元1027年鑄成了兩具針灸銅人。從設計銅人、塑胚制模到鑄造的全部過程,他都和工匠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鑄成後,仁宗贊口不絕,把它當作一件精湛的藝術品。王惟一以及其他醫官介紹了銅人的用途和在醫學上的價值之後,仁宗下令「把一座銅人放在醫官院,讓醫生們學習參考;另一座放在宮裡供鑑賞。」說到針灸銅人最神奇的功用,還在於它是醫學考試的道具,學醫者只有在針灸銅人上考試過關,才有資格結業,拿到上崗證書。針灸銅人作為考試道具,前後使用了100年。

在鑄造針灸銅人的同時,王惟一還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腧穴文字標準《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這是一部劃時代的針灸學巨著。因仁宗皇帝視為珍寶,在其支持下,《圖經》被刻於石碑之上,以供針灸愛好者覽誦撫拓。《圖經》刻好後,放置在當時的開封府大相國寺仁濟殿(原名針灸圖石壁堂)內。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於公元1026年成書,全書分三卷,共354個穴位。由於該書要作為官方標準公布於世,故對歷代腧穴定位作了不少校勘考證。王惟一在總結腧穴的基礎上,統一了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腧穴歸經。按十二經脈聯繫起來,注有穴位名稱,繪製成圖,為銅人註解。

書中詳述各個針灸穴位間的距離長短,針刺的深淺尺度,以及主治、功效等項,圖樣完整,內容豐富,經穴較多而系統,是我國古代針灸典籍中一部有重大價值的針灸學專著。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對宋代前的針灸學成就進行了一次系統總結,對宋代及後世針灸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針灸注水銅人的設計和製造,更是醫學史上一大創舉,兩具銅人作為最早的人體模型和針灸直觀教具,在臟腑布局、經絡循行、穴位定位等方面的科學性強,為歷來針灸學家推崇。2006年,針灸注水銅人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對外中醫藥文化交流中進一步發揮著其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針灸銅人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考任何一項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可惜宋代的「天聖銅人」已不復存在,就連明代「正統銅人」也流落海外,其原物於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被沙皇俄國從太醫院掠走,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北宋初年,政府發現當時的經絡腧穴圖多有錯誤,鑑於針灸之法,人命所系,於公元1026年(天聖四年)欽命翰林醫官院尚藥奉御王惟一「考名堂氣穴經絡之會,制銅人式,又纂舊聞,訂正訛繆」。對北宋前的針灸經絡腧穴進行訂正、補充和規範。
  • 揭秘:針灸銅人背後的故事?
    最初講針灸理論的教具是《明堂圖》,一般畫有正反兩面兩個人體,人體上標了許多表示針灸穴位的圈圈點點。後來王惟一發明的針灸銅人是一項劃時代的創新。「針灸銅人」,簡稱「銅人」,指刻有穴名的人體銅像,是形象直觀的針灸穴位模型。自從北宋王惟一創造性地用青銅鑄造了兩具針灸銅人以後,針灸銅人在中國古代針灸教育和臨床取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大名鼎鼎的針灸銅人從哪裡來
    最初講針灸理論的教具是《明堂圖》,一般畫有正反兩面兩個人體,人體上標了許多表示針灸穴位的圈圈點點。後來王惟一發明的針灸銅人是一項劃時代的創新。「針灸銅人」,簡稱「銅人」,指刻有穴名的人體銅像,是形象直觀的針灸穴位模型。自從北宋王惟一創造性地用青銅鑄造了兩具針灸銅人以後,針灸銅人在中國古代針灸教育和臨床取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寶奇珍,醫中神器」 :天聖銅人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在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宋代醫學針灸銅人的出現就是鐵的佐證。王惟一編著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創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腧穴文字標準,與此同時,在其主持下,鑄成針灸銅人兩具——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級經絡穴位形象化標準,堪稱為價值連國的「國寶奇珍,醫中神器。」 (公眾號:太乙玄門)55.55.55.
  • 黃濤|針灸銅人的源流考證
    [5]王惟一.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5.[6]周密.齊東野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3.[7]魏稼.王惟一對針灸學的偉大貢獻[J].中醫雜誌,1982,23(3):11-14.[8]梅青田.
  • 日本發現北宋「針灸銅人」,轟動中醫學界,專家稱:這不可能
    ,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後世無法想像的,他們用諸多的經驗,最終匯聚成一本書或者一個作品,然後是讓後世為之驚嘆,正是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吸引著諸多外來遊客前來中國進行觀光學習。針灸療法起源我國古代時期,不過針灸療法更多的是依靠著經驗和大量的實踐經驗,讓醫者可以找到對應的穴位,這樣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諸多的誤差,為了可以更好地將針灸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來造福更多的人,北宋時期的王唯一醫生受宋仁宗的指示製作針灸銅人。
  • 這個神奇的銅人身上藏著中醫的秘密!
    我們聰明的祖先發明了針灸銅人來解決這一難題。宋代天聖四年(1206),宋仁宗詔令太醫院鑄造仿真人體銅模型,供醫學生學習和考試針灸使用。第二年,翰林醫官尚藥奉御王惟一鑄成兩具銅人,史稱「天聖銅人」。據記載,這兩具銅人製作非常逼真,體內有木製的五臟六腑和骨骼,體表有354個小孔,代表人體354個穴位,每個小孔旁還用錯金文字標識了穴位名稱。
  • 福利|針灸小人模型、100本《針灸穴位全真圖解》包郵免費送!助力你的針灸學習之路!
    一提及針灸模型,立刻浮現在我腦海的便是宋代王惟一所作的針灸銅人!那驚為天人的匠心之作!針灸銅人,針灸教學之人體模型 。
  • 一個動搖針灸地位的謎題
    針灸治病是確有療效還是像巫術一樣的精神安慰劑?針灸療效與取穴相關呢還是扎哪兒都行?
  • 觀察丨針灸發展正遭遇「去中國化」,中醫針灸何處去?
    戰國至秦漢時期,是中醫針灸形成的重要階段。扁鵲、涪翁、華佗等名醫均擅長針灸治病,中醫學最早的經典《黃帝內經》也在這時問世,大篇幅論述了針灸。到了魏晉隋唐,針灸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專著《針灸甲乙經》的問世,確立了針灸作為一門獨立科學的地位。同時,政府創辦的學校式教育逐步興起,唐太醫署設置針灸為獨立科目,開創了針灸學校教育的先河。
  • 《勉學堂針灸集成》附:針補瀉法
    該書原名《勉學堂針灸集成》,共分四卷。該書卷一、卷二名《針灸集成》,卷一概述針灸基本知識。卷二介紹人體各部穴位定位及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的針灸療法。卷三、卷四名《經穴詳集》,評論各經穴位,並對某些穴位作了考證。《勉學堂針灸集成》不尚理論,注重實踐,便於臨床參閱,亦可供初學者入門參閱。
  • 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全新亮相
    9月22日,海派針灸推拿中心在嶽陽醫院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全新亮相。我院院長周嘉向蒞臨現場的各位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給予青海路名醫特診部的大力支持與幫助表示感謝。周院長指出,嶽陽醫院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為主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手到病除」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
  • 針灸讀書會簡介
    第一卷為《針道源流》 經論部分《針灸直指》 第二卷為針灸賦 第三卷為針灸歌訣與楊繼洲四篇針灸策論,策論是古代考試時以問題叫應試者對答叫策。這四篇策論是楊繼洲御醫的答卷。今天看是四篇論文。
  • 黃龍祥:針灸文獻的源流、種類、性質與價值
    根據對現存所有古代腧穴文獻的系統考察發現,其源頭文獻可以分為四大支:第一支《黃帝明堂》,第二支宋以前以甄權《明堂》為主的諸家「明堂」;第三支金元竇太師《針經》;第四支明 代高武《針灸聚英》。其中第一支《黃帝明堂經》原書已佚,其佚文主要保存於《黃帝內經明堂》 (殘存第一卷)、《針灸甲乙經》《外臺秘要·明堂》《千金要方·孔穴主對法》《醫心方·明堂》等 文獻中。
  • 少林藥局「摸銅人包治百病」,和尚:沒聽說過,管不住
    在少林寺大殿旁邊的少林藥局,作為景區內不再收取費用的建築之一,院子裡的一尊銅人成了拍照打卡理想地。不少遊客言稱:「摸銅人治百病」,不僅自己上手摸銅人,就連不足半歲的寶寶,也被家長捉著手,摸摸銅人頭部。少林藥局是少林寺在1217年創建的醫療機構,以寺內眾僧及周邊百姓診斷治療為主要事務。
  •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下)
    門道提示:農曆四月初三上篇給大家介紹了針灸之祖黃帝、脈學介導者扁鵲、外科之祖華佗 、醫聖張仲景、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五位中國古代著名醫學之祖。他們在醫學各個領域都有非常高的成就,為後世的醫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成都市中醫名醫館有個針灸神人,她就是人們口中的「楊婆婆」
    原標題:成都市中醫名醫館有個針灸神人,她就是人們口中的「楊婆婆」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楊丹 雷茲 毛逸 李丹 實習生 李晴麗)在成都市中醫名醫館的針灸治療室,一群患者圍繞著一個滿頭銀髮的老太太,她是成都名中醫楊萬瓊,今年67歲的她,被患者們親熱地叫作「楊婆婆」,這個親切的稱呼,不僅僅因為楊婆婆歲數已大,更是由於她擁有一手人人稱讚的
  • 《銅人針灸經》共七卷 第一卷(珍貴資料,實屬難得)
    △《銅人針灸經》•七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不著撰人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