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糾紛,二審判決生效後還能調解嗎?

2020-12-24 淮北日月升

一個朋友諮詢這樣一個問題:

和他人有一筆債務,對方將自己告上法庭,現在二審判決已經下達,要求自己在十日內償還對方本金十萬、利息兩萬,自己暫時無能力一次性償還,還能協商解決問題嗎?

借貸糾紛

個人判斷,這個朋友腦子有點水分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借了朋友的錢,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還本付息,結果不及時還款被人告了,其實開庭前有可以調解撤訴的機會,但是這個朋友不珍惜,沒錢還帳卻有錢上訴-結果律師費、訴訟費等開支已經超過一萬,該還的還要還,現在很快面臨著強制執行,又想起協商解決問題了,早幹什麼去了呢?真是的。

事情已經發生,言歸正傳。

二審判決後的債務糾紛能否再協商處理

只要雙方協商一致,總是有解決的辦法。但是,在不同的階段,協商的內容和方式途徑並不完全一致。以下分開講解。

告上法庭

第一、調解和判決的關係。

一般來說,民事訴訟立案後,開庭前法官會問雙方,是否同意調解。如果雙方都同意調解,則進入調解程序;如果任何一方不同意調解,則進入庭審程序。庭審過程中,如果雙方又一致同意調解,在判決作出前可以和法官提出要求調解。當然了,調解不成的,最後還是回到庭審程序。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調解結案的,訴訟費減半收取。因此,如果遇到必輸無疑的訴訟,作為可能的敗訴方,最好是調解結案,這樣的話一來可以節省一半的訴訟費,二來可以在支付方式等方面求得對方讓步,例如,是否可以部分減免,是否可以分期支付等等,這樣比判決要好得多,另外,雙方調解結案,矛盾也會緩和一些,避免針尖對麥芒,搞的雙方不愉快。

老賴

所以說:調解應當在判決作出之前進行。一審作出後雙方都不上訴,過了十五天的上訴期,一審判決生效;如果上訴期內任何一方不服一審判決,則進入二審程序。進入二審程序以後,法官仍會徵求雙方意見,雙方都同意調解則進行調解,任何一方不同意調解則不調解。在二審判決作出以後,雙方都有進行調節的可能,但是一旦二審判決下達,則送達即生效,不能再進行上訴,也不能調解。

第二、二審判決作出後,如果想協商只能進行執行和解。

現在的問題是:二審判決生效後,再不履行還款義務,被告方將面臨著強制執行(對方已經申請強制執行),在這時候敗訴方又突然明白這樣下去對自己不利,又想協商解決問題,怎麼辦呢?

到了這種程度,如果當事人又想協商解決問題,對方不反對的話,雙方有和解的可能,則可以協商履行的方式,但是無論怎麼協商,二審判決是無法否定的。這時候雙方可以充分協商達成新的和解,在法官主持下製作執行和解協議,這樣對於解決雙方的矛盾也有一定好處。

具體做法,雙方可以共同到法院執行據,在法官主持下充分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協議內容應當包括:還款方式,還款期限,利息計算方式,違約責任等。前述執行和解協議後可以辦理結案手續。

第三、執行和解過程中,繼續耍賴會有什麼後果?

執行和解籤訂後,雙方應積極履行,如果被執行人不積極履行,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恢復原判決的強制執行。這樣的話,被執行人除了應當還本付息、支付執行費。

制裁老賴

在後續的強制執行中,被執行人繼續耍賴,那後果就很嚴重了,已經不僅僅是還錢的問題,法院可能會對被執行人進行拘留罰款、上失信黑名單、限制高消費等多項懲戒措施,如果有能力而拒不履行,達到情節嚴重的地步,還有可能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失信懲戒

相關焦點

  • 受到二審判決書後還可以調解嗎?
    近日有朋友諮詢這樣一個問題:雙方的債務糾紛,經過一審、二審程序,現在雙方已經籤收二審判決書,但是雙方又有協商解決問題的合意,能否在要求法院予以調解?一審判決作出後雙方都不上訴,過了十五天的上訴期,一審判決就會生效;如果上訴期內任何一方不服一審判決,則進入二審程序。進入二審程序以後,法官仍會徵求雙方意見,雙方都同意調解則進行調解,任何一方不同意調解則不調解。在二審判決作出以後,雙方都有進行調解的機會,但是一旦二審判決下達,則送達即生效,不能再進行上訴,也不能要求調解。
  • 為什麼一審判決要在十五天後才生效,而二審判決則立即生效?
    在我國民事案件的一審判決書中,大家往往能在結尾看到這樣一句話:「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各地不同法院的用語可能會有些許的差別,但表達出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審判決書要在送達後十五天才會發生法律效力。
  • 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是《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是關於債務糾紛的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導讀:債務糾紛很多人並不了解很多,其實所謂的欠錢不還同樣屬於債務糾紛,那麼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 離婚後債務糾紛能和撫養權合併審理嗎?
    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那麼離婚後債務糾紛能和撫養權合併審理嗎?下面由李家有律師為您進行相關解答:一、離婚後債務糾紛能和撫養權合併審理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於2020.12.31失效)在離婚的過程中,如果一方不同意離婚,並且就撫養權、財產分割等問題協商不成的,並且起訴書中載明這些事項的,法院會一併作出判決。
  • 二審離婚糾紛判決後被告上訴的,中院會缺席審判嗎?
    網友諮詢:二審離婚糾紛判決後,被告不服上訴中院,原告變被告!並且添加有其他婚內經濟糾紛內容,中院開庭時被告未能到廳,這樣的話,中院會按照新的上訴內容進行缺席審判嗎?中院判決後,被告還能申請再審嗎?被告不到庭終審判決內容是按照原告起訴內容判決嗎?
  • 離婚後債務糾紛和撫養權能合併審理嗎
    我們都知道,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順利的成長,我國法律制定了一系列對於孩子的保護法案,而對孩子人生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父母離婚,那麼離婚後債務糾紛和撫養權能合併審理嗎下面由李陽律師進行解答:一、離婚後債務糾紛和撫養權是否能合併審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於2020.12.31失效)要看二者之間是否有牽連,一般來說,子女撫養關係和離婚後財產糾紛不是一個法律關係,不應合併審理。
  • 糾紛解決中,調解書和判決書有哪些區別?
    當發生民事糾紛後,案件在審理過程中,法官往往會主持調解,案件如果能調解結案也是法官最大的心願,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快速結案,還能和平處理糾紛,最大程度地實現息訴止紛。所以在審理大多數民事案件過程中,審判的法官都會主動徵求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對案件進行調解。
  • 二審法官會完全推翻一審的判決嗎?看完要做到心中有數
    民事訴訟是解決糾紛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如果對於起訴書、起訴原因、被告、證據等準備不充分,會大大影響法院受理進度和審理時間。二審法官面對可能改判的案件並不一定都會直接改判,可能會多次勸說你調解結案、可能會通知一審法官,讓一審法官勸說你調解。那麼,二審法官會完全推翻一審的判決嗎?
  • 當事人可用相反證據推翻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之規定,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雖具有免證性,卻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當事人可以用相反的證據予以推翻。因此,在此後針對楊文光的有關訴訟中,解文芳可以舉證推翻本案二審判決的有關事實認定。
  • 抵銷抗辯未予審理的生效判決應否再審
    一審法院認為甲抗辯成立,判決甲支付乙工程款20萬元。乙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30萬元預付工程款只能納入結算處理,甲沒有主張撤銷結算、重新結算,結算對甲乙雙方有約束力,改判甲支付乙工程款50萬元。甲認為其在本案一、二審中提出了抵銷抗辯,二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遂申請再審。【分歧】對甲再審申請的處理,形成了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裁定駁回再審申請。
  •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再現醫療糾紛一審被判賠款37000餘元 二審維持原判決
    魯網8月27日訊近日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了解到,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因護理行為不當導致住院病人摔傷等診療行為過錯承擔50%責任一審判決被判賠償37,341.76元,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二審上訴後被判維持原判決
  • 最高法案例:當事人可用相反證據推翻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
    裁判要旨 當事人針對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申請再審,實際系擔心判決對該事實的認定會影響其他將來針對其相關訴訟的結果。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但該認定對本案結果並無任何影響,不屬於對本案裁判結果有實質影響的基本事實。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之規定,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雖具有免證性,卻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當事人可以用相反的證據予以推翻。
  • 不服生效判決如何申請再審
    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當事人認為生效判決或者裁定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申請再審應當注意以下事項:一是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當事人能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二是對判決或調解發生法律效力的離婚案件不宜提出再審,但對離婚案件中涉及夫妻財產未在判決中分割的,可依法另行起訴。
  • 東坡區司法局:訴前調解很必要 訴後調解不可少
    四川新聞網眉山5月9日訊(王春)為了向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應運而生,在該機制下,人民法院收到民事案件起訴狀之後、正式立案之前,可委派相關調解組織進行調解,訴前調解促使矛盾糾紛得以更加便捷、靈活、高效地解決。
  • 債權人認為已生效判決所認定由被告夫妻一方承擔的債務應系其夫妻...
    債權人認為已生效判決所認定由被告夫妻一方承擔的債務應系其夫妻共同債務的,可向法院提起夫妻共同債務確… 2021-01-0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審、二審、再審…...由拆遷房屋引起的糾紛終於解決了
    日前,保康縣檢察院就一起還建房補償糾紛民事案件進行公開審查聽證,此起案件歷經一審、二審、再審,當事人仍不服,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聽證會上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成功化解一起民事糾紛。雙方未能達成調解,法院審理後認為,公司違約在先,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如果依照協議交付給郝某二期21層任何一套房屋,則會侵害其他善意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遂判決該公司折價賠償郝某49萬餘元。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均不服,郝某由於身體原因住院,未提起上訴。公司上訴至襄陽市中級法院。襄陽市中級法院經審理後於2018年12月24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判決後,郝某不服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 保康:一審、二審、再審…...由拆遷房屋引起的糾紛終於解決了
    日前,保康縣檢察院就一起還建房補償糾紛民事案件進行公開審查聽證,此起案件歷經一審、二審、再審,當事人仍不服,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雙方未能達成調解,法院審理後認為,公司違約在先,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如果依照協議交付給郝某二期21層任何一套房屋,則會侵害其他善意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遂判決該公司折價賠償郝某49萬餘元。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均不服,郝某由於身體原因住院,未提起上訴。公司上訴至襄陽市中級法院。襄陽市中級法院經審理後於2018年12月24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判決後,郝某不服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 被起訴後,法院判決還款,實在沒錢還會怎樣?
    一般來說,債務糾紛案件的處理流程如下:02起訴接下來就是起訴、立案、庭審、判決這些常規的訴訟流程了。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一審審限為6個月,二審審限為3個月,得出判決結果後就能進入執行階段了。03執行法院判決生效後,被告人仍不還錢的,原告可以在2年內提交資料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調解
    從效率來看,司法資源是一種稀缺的和「奢侈」的資源,程序的複雜和規範是法院做出公正判決的保障,而調解以自由為最高價值,以當事人同意為其正當化依據,不必以複雜規範的程序為保障,有利於實現高效的價值目標。由於訴訟案件的增加,調解和其他替代訴訟的糾紛解決機制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前所未有的鼓勵和重視。
  • 二審法院可以調解裁定駁回的上訴案件
    在審判實踐中,二審法院可否對裁定駁回的上訴案件進行實體調解?筆者作為一名法官,對此提出意見。  某公司因被告欠其貨款起訴,一審法院審理認為某公司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裁定駁回某公司起訴。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重新審理後認為一審裁定有誤,應指令原審法院繼續審理。此時,某公司與被告均提出了對欠款事實進行調解處理的要求。此時,二審法院對該案是否可以調解處理產生兩種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