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 | 趙薇語錄:教育孩子,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

2020-10-03 知識廣場

提起趙薇,可以我們最早想到的仍是《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殊不知,趙薇早就生了女兒小四月,並將孩子撫育的靈巧又明理。

邇來,她在綜藝節目《中餐廳》裡,就給教育孩子受阻的母親教授了自個的「育兒經」。並告訴她:教育孩子,最大的忌諱就是溺愛孩子!

- 01 -

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讓我形象最深的是:

有一群我國母親帶著孩子來泰國象島玩耍,偶遇中餐廳後各種驚喜。

一個四歲的男孩點了糖醋排骨,當天的客人許多,後廚忙成一鍋粥。偏偏又沒有新鮮排骨,只需加工好的蒜燒排骨。

小男孩一向在敦促:「我的排骨怎樣還沒有好?」

店長趙薇為了轉移小客人的留心力,不斷地誇獎小兄弟你好帥,比陳坤還帥。

小男孩這才安靜了一點,可是,沒多久他又初步不耐心地敲桌子、炭耐酚。而他的母親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兒子的一舉一動,並沒有阻止他的這種行為。

後來小男孩要的排骨總算上來了,趙薇讓孩子趕忙嘗嘗。

小男孩嘗了一下就扔回碗裡,趙薇笑著說:「這可是我親自下廚做的,糖醋蒜燒排骨,你要吃多點哦。」

小男孩梗了咂嘴,把碗推在一邊並說:「這也太難吃了!我不吃!我不吃!」說完,就跑出去玩了。

他的母親在一旁,沒有說話。


趙薇對著孩子說:「小帥哥,下雨了,別出去玩兒,淋了雨會傷風的。」

小男孩不聽勸,持續跑。一邊跑還一邊說:「這啥糖醋排骨,是我吃過最難吃的!!我要早年的那個!」

看到這兒,我不由慨嘆:欠好好吃飯還這麼多需求的孩子不和,必定有一個追著餵飯的家長,而餵飯的不和,還藏著家長對孩子的溺愛。

後來,鏡頭切換到了中餐廳的吧檯。那兒圍著幾個母親在和趙薇交流育兒經。

其間一個帶著十幾歲兒子的母親說:「我的孩子說,今後再也不出來和我玩了。」

趙薇問:「為啥,他看不上你哪裡?」

男孩母親接著說:「他哪裡都看不上我,我在家裡的方位被排到最後,他奶奶太寵孩子了,孩子覺得自個在家裡的方位是第一的!」

趙薇:「你不能讓兒子有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觸,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兒!」

母親們當即表明附和趙薇的說法。

如今的孩子家庭地位都很高,家裡有啥好玩的好吃的先讓給孩子。

一朝一夕,孩子便認為這是他本該享受特別待遇,甚至恨不能地球都得環繞著他一自個轉。

逐漸地,孩子越來越自私,大人越來越沒有威信。

- 02 -

英國的利斯說過,溺愛的雙親大約記住:每樣事都替孩子做,不期望孩子做啥事,這是對他有害的。孩子通常不需要嬌養,他們要能盡職擔任,過度的溺愛與嬌養其成果是侮辱。

想起有一次我去兄弟朱莉家吃飯。

朱莉在廚房忙著煮飯,她七歲大的女兒艾米會主動協助打下手,擇菜、洗菜,拿小刀切胡蘿蔔丁,幹得有模有樣。

吃飯前,艾米就擺好了碗筷,幫大人煮個盛飯,我問會不會燙到孩子的手,艾米說,不會的,我常常給父親母親盛飯。

看到我驚奇的目光,朱莉笑著說,艾米一歲半初步自個拿勺吃飯,兩歲半學會了洗菜,四歲初步就是小幫廚了,吃完飯她會自個洗小碗。

飯後,艾米用抹布擦潔淨桌子,然後自覺地去做房間作業,全程主動自覺,不需要朱莉敦促結束。

我對朱莉的教育理念敬佩得心服口服,朱莉說,培育艾米的獨立性很重要,艾米從小到大都是自個吃飯,顛覆了也是自個爬起來。

家裡一切的作業他們都和孩子協商著來,而不是讓艾米優先,絕不給艾米特別待遇。

每年寒暑假,朱莉夫妻都會帶上艾米去看世界,她說孩子的視界開闊了,胸懷就廣大了,格局也就大了。

有一年他們去香格裡拉旅行,因海拔比照高,朱莉缺氧頭暈,才6歲的艾米主動去找客棧的阿姨買聽裝氧氣瓶,朱莉很感動。

朱莉告訴我:假定真的愛孩子,就不要太把他們當回事,大約讓他們學會承擔,這樣才幹非常好地生長。

教育是把雙刃劍,教育得好,它會令你如沐春風,沒教育好,它讓令你痛不欲生。

- 03 -

我的一個外國兄弟曾說過,我國的孩子不像孩子,像皇上。我國的白叟不像白叟,像隨傳隨到的宦官。我國的父母不像父母,像盡心極力的大臣。

作為我國人,我並不附和他的言辭,卻無力爭辯反駁。我身邊有百分之六十的兄弟在啃老,房子車子都是白叟買的,孩子出世後也是白叟帶。

假定白叟身體欠好,也必定要拿出錢來協助養孫子,否則就是決然、自私、冷酷,所以我國的白叟也很無法。

我國的啃老族越來越多,啃老族其實就是長不大的巨嬰。他們從小到大的一切作業都是父母一手籌辦妥,就連婚事也是父母託人找聯絡介紹的好姻緣。

當父母年歲已老,再也不能保護孩子的時分,這時分孩子就會反過來訴苦父母,為啥不協助帶孩子,為啥不協助還房貸?為啥不關懷年輕人?

教育就像出資,你對孩子前半生的教育,抉擇你後半生的命運。就像趙薇說的,一個家庭孩子的方位不能第一,千萬不要太把孩子當回事。

等你老了,就會嘗到自個種的苦果,因為你養出啥樣的孩子,就會有啥樣的晚年。作用旗開得勝、絕不摻假!

相關焦點

  • 趙薇:教育孩子,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
    這些被兒女精神遺棄的老人們年輕的時候犯過同樣的錯誤,就是太把孩子當回事,家裡永遠是孩子第一。那兒圍著幾個媽媽在和趙薇交流育兒經。其中一個帶著十幾歲兒子的媽媽說:「我的孩子說,以後再也不出來和我玩了。」  趙薇問:「為什麼,他看不上你哪裡?」男孩媽媽接著說:「他哪裡都看不上我,我在家裡的地位被排到最後,他奶奶太寵孩子了,孩子覺得自己在家裡的位置是第一的!」
  • 中國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太拿孩子「當回事」了!
    這樣的現象其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在家裡就是王子公主般的存在,父母巴不得給孩子最好的,孩子要什麼買什麼,爸爸媽媽疼完爺爺奶奶愛,外婆外公也毫不示弱。自以為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但結果孩子卻不領情,甚至養出「白眼狼」。中國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太拿孩子「當回事」了!太拿孩子當回事的家庭,註定會醞釀出一場悲劇。
  • 趙薇一句話戳痛千萬媽媽:再愛孩子,也不能在這點上讓步
    《中餐廳》上和幾位媽媽一起探討育兒經的事。趙薇說:這樣可不行啊,不能讓一個孩子覺得自己的家庭地位最高,不然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趙薇的一番話,讓媽媽們讚不絕口。對孩子,有時候不能太把他當回事。
  • 網傳趙薇和秦昊組cp?《虎媽貓爸》升級版,直面孩子教育問題!
    《虎媽貓爸》《少年派》《小歡喜》,近些年來,電視劇拍出了不少關於兒童教育的好劇,真的是太「發人深省」了,為什麼這樣劇的比較受歡迎?因為「藝術來源於現實」,這些劇就是太能反映現實,引人思考,所以這種劇播出之後無論是從話題量還是關注度上都會有很大的反響!
  • 親子關係比教育更重要?心理學: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文|明美媽咪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經常聽到有人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甚至有人會認為「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比教育本身更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適當的狀態呢?那些和孩子相互依賴、相互束縛的關係真的是親密的親子關係嗎?
  •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別太把英語當回事
    太當回事,要麼影響到別的啟蒙,要麼錯失最好的語言發展機會。   下面是我在上周五就《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所做的講座內容,其中重點是講英語啟蒙與其他啟蒙之間的關係以及英語啟蒙的錯誤做法。現分享給大家:   今天講座的題目是《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看到這個題目,常見的有兩種反應:第一種,糟了,我真的錯過了吧?還來得及嗎?另一種,嗤之以鼻。哪有什麼錯過?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自我察覺總結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駿澤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復盤日。 早上群裡的早課爬樓看完以後,看到文字性的打上的字和平時聽老師那樣講,吸收不一樣,關於說到量化這個點的時候,感覺一下子有想法了,有思路了,可下課以後自己慢慢的劃分下又不會了,我想要改變下午和孩子的關係,我想控制下自己每天要和孩子用平和的語氣說話,但把這個事情要劃分的時候又不太會了,我想著是每天多說幾句老師的愛的語錄,把老師愛的語錄在多用到生活上去,之前有說,說的少,或者說上幾天以後後面就又忘記了
  • 親子節特刊:孩子太懂事,不見得是好事
    作為新晉奶爸的我,在育兒方面一開始請教了幾位好友也看了些兒童教育的書籍,一度擔憂過自己能不能教育好他。有種想給他全世界的心情,也深知未來的路他總要學會自己去走,但是在他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我想要給他,我力所能及的一切。最近剛好看到一篇育兒的文章,說如果小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可能從小就處在一種缺愛的環境下。
  • 李湘「富養」女兒趙薇「窮養」女兒,接受不同教育的孩子大不同
    很多家庭的教育方法都不相同,有的家庭喜歡對於孩子們在物質方面十分注重,他們認為這樣富養出來的孩子不會被外面世界的繁華而迷失自己的雙眼。而且感覺自己拼搏了大半輩子,不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和物質的生活嗎,那讓孩子多花一些,就是理所當然的。
  •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老李,我昨天晚上聽到你揍孩子了?這樣可不行啊!教育孩子還是講道理,千萬不能打罵。」「您說的是,我昨天氣壞了,以後會注意的。」不管老李怎麼勸,孩子都不肯跟媽媽道歉,一副理不直氣也壯的神態,氣得老李直接照著他屁股來了一頓「巴掌炒肉」。結果這熊孩子沒撐到2分鐘就認慫了,直呼認錯。現在想想,老李依然不後悔昨晚的舉動。總聽人說教育孩子不能打罵,這話初聽也有理,真實踐起來卻壓根不是那回事。
  •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本來老李也不是個暴躁的家長,可是孩子一再挑戰自己的權威,事事都跟家長對著幹。本著不能傷害孩子的初衷,老李只能每天跟著孩子屁股後講道理,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沒用。昨天晚上吃完飯,孩子又鬧著玩捉迷藏,孩他媽正要收拾廚房沒空陪他。沒成想,這傢伙又哭又鬧混亂中打了媽媽一巴掌。不管老李怎麼勸,孩子都不肯跟媽媽道歉,一副理不直氣也壯的神態,氣得老李直接照著他屁股來了一頓&34;。
  • 多跟孩子說「廢話」,也是衡量親子關係的重要指標,家長要當回事
    多跟孩子說「廢話」,也是衡量親子關係的重要指標,家長要當回事我女兒今年10歲了,在讀小學4年級,每天放學我去接她,她一看到我,就會跟我嘮嘮叨叨,說在學校裡的新鮮事:和同桌聽課的時候說話了,今天學校的飯太好吃了,都沒有吃夠
  • 從犯罪心理轉行育兒,被家長「奉若神明」的李玫瑾語錄,管用嗎?
    隨便一個平臺都有以搬運李玫瑾的育兒觀點吸引流量的帳號。大家也對李玫瑾的育兒觀點不能再贊同,甚至認為「先學過李玫瑾教授育兒的課才有資格做父母。」可就是這樣一個被廣大父母譽為育兒寶典的一條條視頻現在卻被越來越多的人喊停,李玫瑾語錄遭到了質疑。李玫瑾是誰?
  • 親子教育專家蒞臨信陽分享育兒經驗
    ,為了每個家長更懂孩子,新學期開學之際,信陽睿樂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特邀教育界大咖、親子教育專家董青華教授來到信陽,從兒童發展談早期教育,為信陽家長分享育兒經驗。同時,信陽市育嬰協會正式授予紅黃藍親子園為信陽市育嬰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和信陽市育嬰協會家庭教育委員會單位;河南聖德醫院正式授予紅黃藍親子園為教研合作單位,紅黃藍信陽親子園由此又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 這4條真相太扎心了,有孩子的家長千萬不能錯過,笑著笑著就哭了
    雖然是個搞笑的段子,但聽著真的是太扎心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娃學齡前會跑會跳,會奶聲奶氣的和你說話然而更艱辛的育兒之路才剛剛開始都說現在孩子要教,不能打,家長兩行淚都說作業是親子關係的最大敵人果然沒毛病!父母都要面臨各種親子難題孩子或懂事,或內向,或調皮都罷了當爹媽的
  • 正向親子關係—育兒說明書
    當然,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家長不能過於寬容,甚至是縱容孩子無禮的行為。在父母與孩子的戰爭中,家長最終要讓孩子知道的是:愛是無條件的,卻是有邊界的。只有保持「溫柔地堅持」,才能讓孩子在快樂成長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 看育兒書就只是喝雞湯?育兒書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有沒有用?
    導語:現在養娃越來越講究「科學」,不只是吃喝拉撒睡,做父母也早早地開始關注兒童教育問題,大量的育兒書、教育類的節目,各種「專家說」,然後關於育兒書有沒有用的爭議也很大。也有說,老祖宗傳下來的教育理念,自然有道理,看育兒書還不如憑經驗。二是,與第一種自然是截然相反的態度,育兒書有用,你說沒用是你自己不會用。又或是,現在都0202年了,還信著經驗那一套呢?最後一種呢,就是中立派,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育兒書對有的孩子有用,有的沒用。
  • 青春期親子關係衝突後的重建:讀懂孩子內心,才能走出育兒困擾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實際上也發生過親子衝突,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長不清楚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用錯了地方,那麼就很難發現自己與孩子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隨著孩子長大,親子關係之間的衝突會越來越厲害。
  •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太強勢,親子關係日漸疏遠,日後更難管教
    聽到俊俊媽媽這樣說,我趕忙過去勸阻,並告訴她,別在孩子面前說這些話,對他們成長不好。其實,之前我也曾勸過她。因為俊俊媽媽是個女強人,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她總是表現得特別強勢,對孩子的要求也過度嚴厲。雖然她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但總是忍不住。
  • 訪中央音樂學院趙薇教授:以母親的身份教孩子
    今天是周末,我們聊一個輕鬆的話題——小提琴,搜狐有幸請到了中央音樂學院趙薇教授,歡迎您!   趙薇:大家好!    主持人:趙薇老師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一直留校任教至今,在學校裡面教的都是大學生,是什麼原因讓您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開始從事少兒提琴教育?  趙薇:首先因為我喜歡孩子,孩子是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