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樓無夢
因為上世紀80年代計劃生育的實施,很多8090後都是獨生子女,作為家裡的「獨苗」「稀有物種」自然獲得家人更多的關心和關注。都說「慣子如殺子」,但是面對著家裡唯一的孩子,很多父母還是步入了溺愛孩子的陷阱,做什麼事情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中國家庭的有趣現象:一家人全部圍著孩子轉。
關於這個現象,我聽過最精準的表達是:孩子是皇帝,老人是太監,父母是大臣。
總之就是孩子至上,家裡的其他人都得為孩子服務。
上個星期和老公一起帶兒子去幼兒園玩,在路上看到一家五口,爸爸抱著孩子,媽媽背著包走在後面,爺爺奶奶左一個右一個圍著孩子,一個負責餵零食,一個負責餵水......把孩子圍在中間。
我和老公不僅感嘆:這哪是陪孩子出來玩啊,這根本是皇帝出巡好嗎?
這樣的現象其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在家裡就是王子公主般的存在,父母巴不得給孩子最好的,孩子要什麼買什麼,爸爸媽媽疼完爺爺奶奶愛,外婆外公也毫不示弱。自以為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但結果孩子卻不領情,甚至養出「白眼狼」。
中國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太拿孩子「當回事」了!
太拿孩子當回事的家庭,註定會醞釀出一場悲劇。
記得之前在看《中餐廳》的時候,有這樣一幕:
一個中國媽媽帶孩子來泰國玩,正巧來中餐廳吃飯。
四歲兒子因為覺得糖醋排骨不好吃,開始對父母發起脾氣來,還大吼說:太難吃了,這是我吃過最難吃的糖醋排骨,我就要吃以前的那個糖醋排骨......
趙薇和這位媽媽聊過才知道,因為家裡的老人非常寵愛孩子,孩子的地位在家裡是第一位,媽媽在家裡的地位被排到了最後。
聽完後趙薇說:你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裡的地位最高,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
從趙薇的話可以看得出,她對養孩子是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的。其實每個自私、對父母發脾氣、不好好吃飯的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對她過度寵愛的家長。
家長太把孩子當回事的不利影響:
對孩子:
父母太把孩子當回事,過分溺愛孩子,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
因為孩子從小習慣了這種關注和溺愛,就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變得自私和跋扈起來,認為所有人都得圍著他轉,稍不順心就會發脾氣或崩潰,這對孩子將來步入社會是非常不利的。
現在吃了多少甜頭,將來就要吃多少苦頭。
對家長:
太把孩子當回事,對於家長來說首先第一點就是在孩子心中逐步喪失威信。
如果一個家庭所有人都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那在我們管教孩子的時候,往往沒有威信,孩子根本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無法順利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
但你要記得:你沒有教育好的孩子,將來社會會幫你教育他。
對家庭關係:
父母太把孩子當回事,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對家庭關係的和諧是不利的。
因為這種家庭模式,會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成為夫妻之間的「第三者」。
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後,就把愛和注意力從伴侶身上放到孩子身上來,夫妻間的關心和交流都大大減少,甚至在很多家庭中,伴侶似乎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這種冷漠的夫妻關係無疑對家庭和諧是不利的。
中國家庭關係應該是:愛自己>愛伴侶>愛孩子
試想一下,在有了孩子之後,你是不是很久沒有和伴侶靜下心來吃飯聊天,你有多久沒有和伴侶一起看電影了,你們有多久沒有愛情的感覺了......
有人會說,這種現象很正常啊,愛情本來就是會慢慢變成親情的。
但是在我看來,一段婚姻裡,如果完全沒有了愛情,只剩下親情,那是非常糟糕的。
孩子應該是你們更愛對方的紐帶,而不應該成為忽視對方的理由。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應該排在首位,任何人都不能排在夫妻關係之前,哪怕這個人是孩子,因為伴侶才是那個陪你度過漫漫餘生的人。
當然在愛伴侶的時候,我們也別忘了愛自己。
先自愛,再愛人!
總結:最好的家庭關係應該是:愛自己>愛伴侶>愛孩子。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