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應對身邊人的偏見?

2020-08-21 自閉症康復訓練許老師

在公共場合帶孩子玩,孩子不時地發出刺耳的尖叫,要不就是製造噪音,惹得不少周圍人投來不滿的眼光。甚至有人直接不太客氣地說:「麻煩看好你的小孩好嗎?!」

這種情緒,可能來自一個陌生人、一個熟人,甚至家裡的親戚。每當這種時刻,你都會感受到深深的無力感。

自閉症孩子常常因為自身的異於他人的特點而被另眼相待。有社交溝通上的障礙,會被解讀為「難以接近」、「冷漠不友好」;有刻板行為,會被解讀為「腦子有問題」;又或者如開頭所講的情形,公共場合大聲喊叫會被解讀為「沒教養」。

究其原因,還是源於「偏見」。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的印象,絕大多數是:弱小、無能、問題兒童(人士)... ...人們僅僅把自閉症當成一種障礙,只看到了他們的與眾不同。這種偏見不僅僅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挑戰,也間接影響著父母。

偏見產生的原因?

自閉症孩子被另眼相待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即使能力再強,自閉症孩子身上還是會有一些無法隱藏的與眾不同。漸漸地,社會就把TA們「標籤化」了。

當一個孩子被貼上「特殊兒童」的標籤時,TA們接受教育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會變窄很多,往往普通學校會儘可能地避免接收這樣的孩子,不僅因為特教資源的不足、學校老師要面臨額外的壓力,而且特殊孩子能否順利融入也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反觀特殊學校,接納這些孩子們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些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到特殊學校去。他們認為一旦去了特殊學校,孩子就被「定了性」,即便以後能力有了提升,可以升入普通學校,也很難。反而不做任何的診斷,不貼任何的標籤,被學校接收的可能大一些。

這樣的問題讓更多的家長對於自閉症避而不談,聽不到群體內部的聲音,讓偏見的鴻溝越來越深。

家長怎麼應對偏見?

要打破這種偏見,首要做的就是家長的努力。

培養孩子的能力

這個話題就有點兒「老生常談」了,家長們都知道這一點。培養孩子的能力不光為了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學習來更好地獨立生活。

學會為孩子辯護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溫暖的依靠。當孩子遇到困境時,家長們一定要做的是為孩子辯護。孩子做出了給他人造成困擾的行為,家長除了道歉,還要告訴別人自己孩子的特殊情況,更要清楚去保護自己孩子的正當權益

更好地溝通

——「孩子是自閉症,要不要對老師隱瞞?」

這個問題一直是困擾家長和老師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好好溝通。因為隱瞞會造成:

1.老師不知道怎麼辦,給老師造成壓力。老師不清楚孩子的情況,會讓孩子成為老師眼中的「差等生」。就算孩子的成績沒問題,孩子不經意間變現出來的不適宜的行為也會讓孩子變成「問題少年」,學校也無法給予更好的支持。

2.同學不了解,導致同學疏遠孩子,甚至引發校園欺凌。

不要過分關注「病情」

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過分關注「病情」,忽略了孩子的能力?

自閉症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身的能力也是不斷進步的。很多家長有「包辦代替」的行為:孩子上課做活動節奏比別人慢,就不停地催甚至直接介入幫孩子做完。這樣做只會不斷地打斷孩子的注意力,趕快幫孩子做好會減少孩子很多鍛鍊機會,看起來像是會了某些技能,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學會了。

專注於孩子本身的能力,要看到優勢。這個「優勢」不是說非得有繪畫、音樂方面的特長,善良真誠、富有愛心等等都可以是孩子們優秀的地方。

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社會大眾對待自閉症群體的態度。

相關焦點

  • 面對他人對自閉症孩子的偏見,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除了要付出高昂的金錢代價之外,家長們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比如來自外界的偏見。我想作為一名自閉症患兒的父母,你一定在一些公共場合,經歷過一些特殊的時刻,譬如:孩子突然地尖叫出聲,周圍的人瞬間投來疑惑、不滿和嫌棄的眼光,在他們的眼裡, 你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不禮貌的,是怪異的,是腦袋有問題的,他們甚至還會很憤怒地對你說:「看好你的孩子!
  • 家長對孩子有偏見?不想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就要懂得改正
    ,孩子越是不想做什麼,家長就會用激將法來應對孩子的這種想法。但如果這種偏見一直存在的話,孩子不知不覺也會向父母靠攏,產生偏見的性格。家長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那麼孩子自然也會運用這樣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這也就是孩子和周圍的人沒有辦法達成好的關係,總會因此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 《偏見的本質》:一本書讓你搞清「偏見」的根源、影響及應對之策
    我們或多或少都曾遭遇過偏見,也曾將偏見施加於別人。我們深諳「偏見」的弊端,所以每每談及「偏見」總是急於撇清,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偏見」源於人的本性——「我們平日的思考、行動及生存所培養的習慣和需要,也是造成偏見的罪魁禍首」。
  • 毀了孩子視力的家長偏見
    更多精彩,請關注「卓遠教育」後,「查看歷史消息」。 近視是兒童x少年中最常見的眼病。許多家長由於缺乏正確的眼保健知識,並囿於自身的認知、主觀的願望和錯誤的導向,會產生一些誤識和偏見,並據此幹預自己孩子的近視矯治。
  • 面對普校老師的偏見,媽媽最智慧的應對策略是啥?乾貨奉上!
    偏見、歧視和坎坷一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因工作繁忙並無暇顧及他太多,宇軒默默奮發、克服困難、追求卓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奮鬥不只是為他自己,更為和他有著同樣際遇的孩子,希望他的奮發和優秀能讓學校對聽損孩子不再小覷,不再抱持偏見,能賦予他們更多公平、寬容的教育環境,相信他們一樣可以成才、成功!
  • 電視劇《拯救少年犯》:家長的偏見,毀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大人之間存在著偏見,家長將自己對對方的偏見告訴孩子,也會影響孩子的判斷能力,孩子也會對那個讓家長產生偏見的人產生敵對心理。2、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偏見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內向的孩子都是不討喜的。他們都喜歡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這性格內向的孩子也會產生偏見。
  • 李子柒被寫入考卷,家長罵出題老師淺薄:傲慢與偏見正在毀掉孩子
    本來這是一個正常的題目,卻引發的家長的質疑。家長在網上發帖稱:本人事前並不知道李子柒是誰,出題老師知識淺薄,竟然把網紅寫入試卷還列出粉絲數,這會帶偏孩子,讓人無法接受。話說回來,從報導看來,家長既然不知道李子柒,那所謂的『帶壞價值觀』又從何談起?什麼又是』正確價值觀』?」 既然你不知道李子柒,請不要帶著傲慢與偏見走近陌生人。 哪位帶著傲慢與偏見有色眼鏡的家長,他並不知道李子柒從城市回到深山,是為了照顧年邁行動不便的奶奶,「如果沒有他們(爺爺奶奶),我可能早就死了」。
  • 放下偏見,家長請擺脫「刻板效應」
    帶著這種想法,鄰居找到了張小北的家長,小北家長也沒多想,就直接通罵了小北一頓。事後小北非常委屈,他竟然再也不肯理自己的家人了。其實,人們都在打破偏見和建立偏見之間遊走,有的時候,在不知不覺間人們就會給某一些人,某一領域的人戴上了帽子,貼上了標籤。
  • 傲慢與偏見:放下誤解與成見,才能看清身邊的世界
    讀書多的人,大都帶著一股傲氣和風骨。他們從書裡見識過大千世界,見識過古往今來,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很容易產生和別人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讀書讀多了,人容易變傻。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讀書太多,心裡所想的事情也就多,許多別人討論的事情,在他的心中其實有著另一套截然不同的理論。
  • 家長怎麼應對不懂禮貌的小寶寶?
    現在的孩子很多在飯店吃飯大喊大叫、說髒話,故意踩爸爸的臉,還打罵奶奶爺爺,這些都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那麼家長怎麼應對不懂禮貌的小寶寶?寶寶很不懂禮貌,家長要冷卻他一會兒。如果寶寶情緒不穩定,做一些不禮貌的舉動,比如打別的小孩子、在外就餐大喊大叫的,家長可以先不要搭理他,冷卻一會,讓孩子自己感到沒趣。
  • 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的兩個階段,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經過科學推斷,當寶寶的發展運動技能處於高峰期時,同時也是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對於孩子而言,這個階段身體已經具備離開父母身邊的能力,但是心理上還沒有做好離開父母的準備,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孩子就會表現出焦慮。
  • 當孩子出現偏見時,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扭轉為「雙贏」局面
    一段三個女孩在天台玩的視頻,被解讀為現實版的《隱秘的角落》火遍全網,很多人轉發提醒自己和身邊人要注意孩子交朋友。微博上有一條評論獲得151個贊,內定是:那個壞朋友真的太可怕了。還有另一個高贊評論裡說:勸自己做個「勢力」的媽媽。
  • 人際關係的真相:人的偏見,就像一座大山,讓所有人避無可避
    ,可最重要的是不要帶著偏見去對待他人,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個「被偏見」的人是不是你。他從各個方面去看,都覺得小孩是像偷斧頭的人。由於沒有證據,所以也就沒有辦法揭發。隔了幾天,他在後山找到了遺失的斧頭,原來是自己弄丟了。從此之後,他再去觀察隔壁的小孩,再怎麼看也不像是會偷斧頭的人。
  • 孩子學會撒謊,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孩子們慢慢長大,許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開始學會了撒謊,作業沒做也和家長說做完了,家長問什麼也是不說實話,去哪兒也不和家長說實話了。其實,孩子們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很正常的,這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 「人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父母常見的4種偏見,無形中傷害孩子
    文/好奇的萌娃控在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這麼一句話,獲人們讚譽,「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休想搬動。」而孩子與父母之間是血脈相連,也會有所謂的偏見嗎?答案是:有。總用長輩的權威身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孩子,這就是一種偏見,而父母的偏見對孩子的傷害,遠遠高於外人的成見。
  • 怎麼克服內心的陰暗面?對垃圾人的自我調節及應對……
    陰暗面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我們要具備進取的心態來看待,每個人都有潛在的陰暗面,只是表現出來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充滿了沮喪、憤怒、忌妒、算計、仇恨,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貪心不滿足、抱怨、比較,充滿了見不得人好、愚昧、無知、煩惱、報復、和充滿了失望。
  • 為什麼家長對教師最有偏見?原來他們不懂這個道理……
    如果仔細看每一條涉及到教師體罰學生、違規開辦補習班的新聞,評論區下總是有針對教師群體很有偏見的言論。很多網友視教師為敵人,好像教師們欠了他們幾百萬一樣。其實也是,教師不就是在群裡批評幾句孩子不寫作業嗎?不是多囉嗦幾句叫家長教輔孩子學習嗎?有必要對教師群體有很大偏見嗎?
  • 國際學校媽媽日記:中國家長常有的六大偏見
    除了對學生組成的偏見、教學方式的誤區,大家對國際學校都怎麼看?在此,小編就為國際學校正名。1、以偏概全,盲目認為公立學校不好確實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的教學理念不同,但是兩者不是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在國際學校家長圈裡有很多資深家長就選擇讓孩子1-3年級在公立學校讀書
  • 《自由作家》:學會放下偏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會更加親密
    人與人之間往往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偏見,集體與集體之間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偏見。「種族歧視」是不同種族彼此之間的偏見,「地域歧視」則是不同地區之間的偏見,「性別歧視」就是男女群體之間的偏見……由此可見,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偏見。正是這些偏見的存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糟糕,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愈發冷漠。
  • 輕鬆5步,改變領導對你的偏見,就一支煙的功夫
    領導對你有偏見,儘管你的能力很出眾,也很難獲得領導的青睞,甚至還有被穿小鞋的風險。所以改變領導對你的偏見,就變得刻不容緩了。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改變領導對你的偏見呢?答案是有的,只需一支煙的功夫,就能讓你如願以償,換回領導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