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蛋黃酥開始火了,市面上到處都是,並且出了各種口味,肉鬆、麻薯...林雨堂的蛋黃酥只有原味一種,但是好吃的食物不是食材加的越多越好,覺得綿密的豆沙跟鹹香的鴨蛋黃搭起來剛剛好。從裡到外都是純手工,外皮都是手揉,酥到幾乎沒法用刀切,一碰就碎,熱乎的時候吃非常有幸福感。
蛋黃酥是臺灣地區的特色小吃食品,所以,最正宗的蛋黃酥肯定是來自臺灣的品牌。 臺灣當地人喜歡的一個品牌是「佳德」。這是一家1975年建立的店,在臺北也是只有一家門面,位於南京東路五段88號,從蛋黃到酥皮,每一口都驚豔,吃完以後意猶未盡,口齒留香。
蛋黃酥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特別是對於小孩子和一些年紀大的人,是再熟悉不過了。對於小孩來說,經常能夠吃到蛋黃酥,所以才會那麼的熟悉;而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是因為在他們年輕的的時候就吃過蛋黃酥。這點就足以可見蛋黃酥的歷史悠久以及它的可取之處還是有的。
在大家的口味跟對新奇的追求越來越高的時候,傳統的東西在慢慢淡出視野。
蛋黃酥其實嚴格來說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一樣傳統點心,早在很久以前就有的賣了。現在的各大超市都有在賣,但是味道都不如從前了。
年齡與生活環境的不同,讓每代人之間的口味差距特別大,我們自己覺得好吃又好看的點心買給爸媽的時候,卻沒發現通常只是成了擺設。所以在大家都追求新鮮和創意的時候,就想自己做出健康又柔軟的點心,吃下第一口味道既質樸又迷人,覺得這份味道父母肯定喜歡。就是簡單純粹又古老的味道。
蛋黃酥是酥皮月餅中的經典之作,豆沙包裹鹹蛋黃做的餡料甜鹹相宜,外皮層層疊疊,一口咬下去酥掉渣,鹹蛋黃的油潤鹹香,與豆沙的甜美完美搭配!
蛋黃酥的營養價值是很豐富的。含有豐富澱粉,蛋白質,維生素A等,尤其適合飢餓時食用。但是在這麼豐富的營養價值面前也是有很多弊端的,特別是對於老年人而言,最好就不要吃蛋黃酥了,因為有可能會引起動脈硬化等嚴重的身體疾病。
蛋黃酥跟蘇式月餅的做法有很多共通之處,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蛋黃酥的做法!
【蛋黃酥】材料:
油皮:
中筋麵粉200克 豬油70克 糖25克 水85克
油酥:
低筋麵粉140克 豬油68克
餡料:
紅豆沙350克 鹹蛋黃12個
其他:
黑芝麻少許 蛋黃1個
【蛋黃酥】做法:
1. 新鮮鹹鴨蛋,用烤箱180度烤8-10分鐘,烤制鹹蛋黃出油即可
2. 油皮的材料全部混合
3. 揉至完全階段,能拉出手套膜
4. 用保鮮袋將油皮包好,室溫靜止鬆弛20分鐘
5. 油酥材料全部混合,用手糅成團無乾粉即可
6. 將油酥油皮各均勻分成12份,搓圓備用
7. 取一塊油皮擀圓,包入油酥,滾圓收口朝下放置
8. 將包好的油皮收口朝上按壓一下,上下擀開為牛舌狀
9. 從上往下捲起,收口朝下
10. 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
11. 用豆沙或其他餡料把冷卻後的蛋黃包好,搓圓備用
12. 鬆弛好的麵皮上下擀開,不要把皮擀破
13. 從上往下捲起,收口朝下
14. 蓋上保鮮膜,繼續鬆弛15分鐘
15. 鬆弛好的麵皮用大拇指從中間按壓一下
16. 用手掌按壓,在擀開圓形中間厚邊緣薄
17. 將豆沙蛋黃放入麵皮
18. 用虎口往上收,慢慢的將餡料包裹住
19. 收口捏緊朝下,整圓放入烤盤中
20. 第一次刷蛋黃液,放入烤箱170度烤5分鐘
21. 第二次刷蛋黃也,撒上黑芝麻
22. 放入烤箱170度40分鐘
23. 出爐後自然冷卻,密封保存
24. 一口咬下去酥掉渣
25. 成品
貼士:
1. 烘烤時間根據自家烤箱溫度進行設置
2. 真空包裝的鹹蛋黃可以蒸熟,新鮮的鹹蛋黃做出來的蛋黃酥更美味
3. 豬油要用固體的,不能用液體的,一定要用豬油,它是蛋黃酥的靈魂
4. 麵皮容易幹,蓋上保鮮膜的同時在加蓋一條溼毛巾會更好
5. 蛋黃酥冷卻後,立即密封保存,放入冰箱冷藏3-4天吃完,冷凍30天內吃完,再次吃之前,用烤箱180度加熱5-10分鐘,跟剛出爐的口感一樣
寄語:
感謝閱讀文章,喜歡請不要吝嗇您的點讚~分享~收藏~關注~我在這裡等你哦!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