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才女武亦姝選擇的清華新雅書院,每位學生入學後都先讀這本書

2020-12-12 孫琬童

還記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鳴驚人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嗎?

她在2019年參加高考,取得了613分的好成績(上海高考總分660分)。多數人猜測這位熱愛詩詞的古典美才女可能會選擇北大中文系之類的專業,但她卻選擇了偏重理工的清華,進入了清華新雅書院。

新雅書院,是清華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創新而特設的文理學院,奉行的是博雅教育,也叫通識教育,學生文理兼收,他們將在一年的時間裡,學習涵蓋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門類的基礎課程,之後再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專業。

每位新雅書院的新生,在第一學期都會學習一門名為《大學之道》的課程,探討大學是什麼?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怎樣開啟大學生活?課程中,新生們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失去靈魂的卓越》。

這本書首次出版於2007年,作者哈瑞·劉易斯在哈佛任教30多年,其間有8年時間擔任了哈佛學院院長一職,作者向我們描述了在爭奪優質師資和生源的過程中,以哈佛為代表的美國常春藤聯盟大學,如何漸漸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從教育機構演變成商業機構。

書的一開始就舉了比爾·蓋茨作為例子,比爾·蓋茨曾是作者班上最聰明的一位學生,但後來他退學了。這引發了作者的思考:自己班上最最成功的學生是一名輟學者,這就可以證明哈佛並沒有給學生帶來積極的附加值,在哈佛接受教育越多,日後的發展空間可能就越小。

哈佛大學原本的教育宗旨非常樸素:

幫助學生從十八、九歲到二十一、二歲的年紀裡,學會成長,學會認識自己,並為人生設立高遠的目標。當他們離開校園時,能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自己應對社會知恩圖報,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人類謀福利,而不僅僅追求自身的經濟富足。

作者覺得哈佛漸漸偏離了宗旨,提出了一連串的拷問:

· 用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合理?過分推崇成績會不會導致紀律與教育的分離?

·教學為何忽視了人文的重要性?似乎學生們進入大學就是為了進入商業、法律、醫學等領域就業?

· 學生難道已經成為學校的消費者了嗎?

· 學校、學生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學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課程,到最後卻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怎麼辦?

· 誰膽敢說博士學位獲得者就一定是成功的教師呢?

………………

現在很多父母為孩子規劃的路線,就是一路做精英,考進好大學,選擇一個世人眼中光鮮的職業。

所以當留守女孩鍾芳蓉為了心之所愛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的時候,一眾人跳出來表示不理解。仿佛只有選擇了熱門、賺錢的專業才有光明的前途。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失去靈魂的卓越》這本書中殘酷地指出,精英學生們已經像是囚徒,他們選擇大學可能是為了炫耀,至於教育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讀大學,如何在大學裡找到自我?他們根本沒想過。他們的前方是一些不明不白的東西:地位、財富、成功……他們最終從事的職業是出於他人的期望,或是隨波逐流,而不是自己的意願。

脆弱的精英學生們

錢理群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現在的教育體制正在培養出一批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西方的教育體制其實也差不過。

《優秀的綿羊》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做「斯坦福狂鴨症」,就是說湖面上的鴨子,看起來很優雅,但它的兩個腳蹼正在水底下拼命狂扒。這正是一些名校大學生的真實寫照,他們光鮮亮麗,樣樣精通,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空虛無聊,疲於奔命。你上10個課外班,我就要上11個,而這些根本就不是為了充實自己,只不過為了戰勝別人。

精英學生們從小被各種課程擠滿,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追求,他們只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學生,卻不知道自己的摯愛是什麼。

很難想像現在的好學生們還會再花一整個周末寫詩,或是編寫一個有趣的程序,無休止的課外活動侵佔了他們的空餘時間,也犧牲了他們探索的機會。

在職業選擇方面,極高比例的名校畢業生會選擇金融或諮詢行業,這無關夢想,也不是欲望,只是一種慣性的驅使,他們認為,如果自己的第一份年薪掙不到10萬美金,文憑就白費了。他們只想要按部就班地生活,不再有勇氣去開拓新的道路。

精英學生們擅長長廣交人脈,可是這些人脈和真實的友情大相逕庭。網紅李雪琴就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有一次她去參加紐約的北大校友會活動,到場的都是各界精英,她作為一個學生,根本沒人搭理她,這讓她對北大感到失望。

相比之下,很多沒有名校標籤的人,卻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

真正的通識教育是怎樣的?

從傳統角度來說,通識教育就是追求真理的教育,培養每個人在民主社會裡應該具有的公民能力技能,從而能夠為公共利益服務。

非常贊同清華老校長梅貽琦的觀點:

大學生不僅僅要有專業知識,更要接受普通教育——在共同的文化中培養有共通理想的公民,要求學生對自然、人文、社會三方面都有廣泛的綜合知識,培養一批具有政治頭腦與處世才幹和多方面知識與文化教養的高級知識分子。

偉大的教育家們,他們的願景都是類似的。

我們應該在大學裡得到什麼?

當然,我們上大學不能不考慮就業,但職業發展並非驅動自我價值的全部,如果大學四年就是為了就業而準備,那麼就是荒廢了這段時光。

建議學生朋友們,在大學期間做好下面三件事:

1、廣泛閱讀人文經典

理工科、經濟類的專業往往忽略人文教育,其實對於任何專業來說,終身學習的能力、創新的態度都是不可少的。文學,哲學,讓你掌握最有效的表達和思考能力,藝術則要求我們花大量時間去努力觀察一個現象,並表達你的理解,這也是很好的訓練。

《哈佛商業評論》上刊載過一篇文章叫做《想要創新:僱傭人文專業的學生》裡面有句話:「學習莎士比亞詩歌或者塞尚的繪畫的學生具有更強大的思維,往往更容易以新穎的角度解決一些傳統方法無法處理的問題。」

2、學會思考

大學一個基本的功能就是教會學生如何獨立思考,讓學生擁有思辨能力,以批判的眼光審視事物,不自以為是,不妄下結論。

3、道德和責任

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僅要單停留在個體層面,還要教導學生有社會責任感。

精英教育提倡的領導力,無非就是登上各行各業的塔尖,諸如成為醫院院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CEO、只要掌權,無所謂領域。所以有些學生的目標就是創業,或成為領導者,你問他想在哪個領域發展,他說,不知道,任何一種都可以。

應該有更多的精英,有胸懷天下的責任感。

在完善簡歷之前,先完善道德,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相關焦點

  • 清華才女武亦姝為何選擇新雅書院?原來是這樣
    今年火起來的高考名人不少,有高分考生楊晨煜,圍棋「七冠王」柯傑,還有詩詞才女武亦姝。個個都是青年才俊。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規劃。對於楊晨煜而言,在報考清華大學時,他選擇了清華大學的「智班」,學習人工智慧的相關知識。
  • 613分考入清華新雅書院的武亦姝,就讀哪個專業了?很多人猜錯了
    武亦姝進入清華後,和3800名左右的新生一起成為了九字班成員,我們都知道武亦姝高考考的是理科,那麼到底她選擇了什麼具體專業呢?相信很多人都會猜錯的。 而這主要是因為清華新雅書院的特殊性,我們都知道一個專業對於學生的影響是一生的,有些時候我們選擇專業出於無奈之舉,因為考分的限制。
  • 武亦姝高考613分入清華,讀理科班?!揭秘「國民詩詞才女」的養成之路!
    這兩天高考剛出成績,網上都被一位名叫武亦姝的女孩刷屏了!2年前,16歲的武亦姝因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獲得冠軍,在全中國大火!不少人追這個節目,就是因為她!她第一次出場,就驚豔了無數人。身材高挑,身穿絳紅色漢服,長發飄飄,才女氣質充盈全身。
  • 詩詞才女武亦姝就讀的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有多麼的獨特?
    寫在前面:曾取得中國詩詞大會比賽冠軍的武亦姝,是許多人所學習的榜樣,她的詩詞儲備量達到了2000多首,因此也被譽為詩詞才女。許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有武亦姝一半的才華,能夠像她這麼的優秀,我們知道,武亦姝在高考當中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通過了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考上了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01那麼學霸武亦姝所選擇的新雅書院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 西風眼|武亦姝,才女也!
    上海僅有復旦附中的兩位同學在清華大學「全國領軍人才選拔」計劃中獲得「達一本線即錄取」的最高優惠,其中之一就是武亦姝,她將入讀清華理科試驗班類(新雅書院),而另一位閻鳴同學則將入讀清華建築類。       根據清華大學官網介紹,新雅書院是2014年清華大學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創新而特設的「住宿制文理學院,2016年開始正式面向全國招生。
  • 清華學霸武亦姝親筆書信曝光,字體飄逸,寫給復旦附中學弟學妹
    清華學霸武亦姝親筆書信曝光,字體飄逸,寫給復旦附中學弟學妹 清華大學「最美」本科新生武亦姝,不僅顏值出眾,而且才華橫溢,成為了今年高考人氣最高的考生,她16歲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奪得冠軍走好網絡,被譽為最美的「詩詞才女」,成名之後的武亦姝低調沉著,今年以613分的好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
  • 頂尖學霸,武亦姝的學哥學姐畢業了!清華新雅書院迎來首屆畢業生
    而近一年來,新雅書院最受關注的學生無疑是「詩詞才女」武亦姝,巧合的是,一年前的2019年6月23日晚,上海高考分數公布,武亦姝以613分被清華錄取。書院以「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為宗旨,以「欲求超勝,必先會通」為導向,培養志向遠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開拓創新的精英人才,能進入新雅書院就讀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有些還是各省市的狀元。
  • 清華柯潔選修課選了圍棋迅速上熱搜,網友:武亦姝不會選的詩詞吧
    說到清華北大對於國人來講有著不一樣的心理情節,畢竟作為我國最牛的2所本科大學,它們的難考度有多難可想而知了,而在清華當中除了有高考以文化分考入的大部分考生外,其實清華還存在著這樣一類特殊群體那就是保送生,其實保送生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還是比較陌生的,但是保送生每年都有,除了有一些為學科天才外
  • 高考613分考上清華大學,擊敗陳更和彭敏,武亦姝是難得的才女
    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在學習古詩詞,但許多學生學著學著便失去了興趣,最終讓自己堅持下來的並不是對於古詩詞的興趣和愛好,而單純只是為了考試得高分,沒有發現讀詩的樂趣所在,反而覺得學習古詩詞是一種學習的負擔。讓讀詩成為一種情懷就讀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武亦姝通過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比賽,一舉成名,她擊敗了陳更和彭敏,奪得中國詩詞大會第2季比賽全國總冠軍,武亦姝詩詞儲備量達到2000多首,她熱愛讀詩,樂此不疲,讓讀詩成為了人生中的一種情懷。
  • 詩詞大會冠軍、清華才女武亦姝,也曾是倒數第一,她憑什麼逆襲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一位年僅16歲的高中生,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總冠軍,敗在其麾下的有不少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她叫武亦姝。兩年後,她以613分的好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上海市高考總分660。她拒絕了保送北大的機會,在擁有清華大學降分錄取資格的情況下,還是用高考分數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入學後,武亦姝一篇800字的軍訓總結感言,還被刊登到了《中國國防報》,語言精悍簡練、才氣斐然。
  • 才女武亦姝高考成績613分,入讀清華大學,關曉彤解方程被稱學霸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績正在揭曉中,作為才女的武亦姝高考成績為613分,而上海高考滿分為660分。從2017年的2月份,16歲的武亦姝出現在央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憑藉著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心態取得了冠軍,從此也被譽為國民才女。
  • 《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613分進清華,現在啥樣?同學:很一般
    說起武亦姝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國詩詞大會》冠軍,不僅是理科學霸,當時以613分的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更是詩詞才女,積累古詩詞超過2千首,武亦姝第二季中和北大博士陳更的PK的畫面很多人至今不忘,連董卿都要誇讚武亦姝:「當之無愧的才女」,不過現在的武亦姝如何了呢?有什麼變化呢?
  • 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出類拔萃孩子的背後都說明了什麼
    你是否還記得17年的《中國詩詞大會》,16歲的上海女孩武亦姝在第二季總決賽上大放光彩,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在節目中,她從容淡定,自信十足,實力雄厚,在飛花令環節中和對手應對自如,取得了詩詞大會開播以來的最高分,成功奪得冠軍,被譽為「國民才女」。令多少人感慨萬千,佩服不已,這樣優秀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教育的?
  • 武亦姝考上清華,比她顏值更高的姜聞頁去哪了?網友:太遺憾
    武亦姝考上清華,比她顏值更高的姜聞頁去哪了?網友:太遺憾!今年高考,武亦姝成為最火的高考人物之一,這位氣質清新的國民才女用自己深厚的國學底蘊、遠超常人的才華以及低調淡定的性格吸引了無數粉絲。其實,武亦姝遠在高考之前,就因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奪冠而名聲大噪,當時與她同臺競技的還有北大才女陳更,以及今天我們要說的姜聞頁。
  • 高考613分上清華,校長點名表揚
    然而每年幾百萬的高考考生,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卻屈指可數,兩個學校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多人。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對於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人都充滿敬佩之情。而在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中,同樣存在「學霸中的學霸」,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有特長,就比如其中的一位,不僅以613分的成績考上清華,而且還在16歲的年紀就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的全國冠軍,就連清華大學的校長都點名表揚,她就是——武亦姝。
  • 從央視才女董卿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學霸的背後都有相似的家庭
    「詩詞才女」武亦姝武亦姝因《中國詩詞大會》而被大家熟知,當時年僅16歲,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上海高考成績滿分660)的成績考入清華新雅學院,入駐九字班。我本以為,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她以2000首古詩詞的儲備量橫掃千軍如卷席,精通詩詞歌賦,三戰三捷,這個才女應該是一個文科生,去的應該是北大啊,可是她卻是一個理科生,讓人感慨不已也就是說武亦姝,是一枚「文理平衡」的學霸啊,身著古風
  • 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研究生奪冠的武亦姝,如今怎麼樣了
    當時16歲的武亦姝,終於站上了冠軍的講臺,主持人董卿更是對武亦姝頻頻誇讚。如今那個才女怎麼樣了? 最終她以613分的成績如願進入了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可見,人家不僅是才女,還是學霸。當然優秀的人到哪裡都備受關注。 武亦姝進入清華以後,寫了一篇710字的感言,不僅登報,還獲得教育部的點名表揚。
  • 3年前,被董卿誇讚的「才女」武亦姝,618分考清華,如今啥樣了?
    你還記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奪冠的武亦姝嗎?曾經以「飛花令」戰勝北大博士陳更,靠著出色的成績,積累2000+古詩詞被董卿誇為「詩詞才女 「,武亦姝這位零零後姑娘可以說一夜爆紅,與其他人的選擇不一樣,奪冠後的武亦姝沒有選擇繼續參加節目,走娛樂圈流量路線,而是選擇好好學習,深耕學術,之後在高考上以618分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上海市高考總分660)。
  • 詩詞才女考入清華: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後面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今年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政策,在上海只招了40多名學生,只有兩名獲得「達一本線即錄取」的最高優惠,武亦姝就是其中一個。根據清華大學的官網介紹,新雅書院以培養志向遠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開拓創新的精英人才為目標。
  • 武亦姝是才女?網友:她和才女之間還差這樣一本書
    一2017年,觀眾喜歡的《中國詩詞大會》結束,一個叫武亦姝的上海小姑娘一夜走紅。大賽決賽後的一周,各種微信公眾號紛紛給武亦姝冠以才女的名號,大家一起刷屏收穫流量盛宴。有人說生女當如武亦姝。武亦姝的出現,在學生群體中會掀起一陣國學熱,家長也會投入更多,相比過去讓她們追小鮮肉,背弟子規,現在開始追詩詞,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大好事。不過,武亦姝奪冠之後,她的母校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