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親密關係》:我遇到了閱讀瓶頸後的思考

2020-08-22 啊兜的生活記錄本

這麼多年的閱讀,第一次遇到瓶頸,事情是這樣的:

5月份,在我報名的寫作課上,讓我確定了我的寫作方向,情感領域。於是我在寫作學習群裡諮詢老師適合我看的書,老師推薦了《愛的五種語言》和《親密關係》。


沒過幾天,我就買了《親密關係》系列,但是6.25才開始閱讀。剛開始是計劃每天看一章(每天晚上一小時)加寫讀書筆記這樣的節奏,可是今天我徹底崩潰了。

《親密關係》的閱讀筆記


第一天,大概看了序,目錄和第一章,文章提到了親密關係和個人及靈魂的關係,分析得很深入很根本,這點挺吸引我的。

《親密關係》的目錄


6.27,我開始第三章內容的閱讀,因為第三章涉及篇幅較多,我準備分為三天閱讀和記筆記。昨天在豆瓣上看到一個閱讀達人,每天一本書,如果一本書讀過後覺得還不錯會再讀一遍。於是我想嘗試一下,決定今天讀完這本書。我將今天閱讀時間增加了中飯前1-2小時和午睡前的1-2小時。

雖然我的決心很大,但是到了晚上我實在吃不消了,我無法繼續讀下去了。我合上了書。

我大概是遇到閱讀瓶頸了。

總結我閱讀《親密關係》遇到的瓶頸:

  1. 書本內容太專業,我理解不了。例如文中多次提到「權利鬥爭」,「靈魂」等專業名詞,很難真正理解作者的意思。
  2. 書本探討的主題太深入,我體會不了。本文主要主要闡述的觀點,親密關係的真諦:當你出發尋找真愛時,你就踏上了自我追尋的旅程。親密關係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找回真正的自己,所有在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和行為都是我們內心的反射,只有自己才能解決。以我目前的情感和婚姻經歷,我不太能感受作者的觀點。
  3. 書本內容太理論,我消化不了。從權利鬥爭開始,很多理論接踵而出,第四章中『受害者監牢』涉及了拯救者,迫害者和受害者,雖然作者試圖通過實例來解釋三者的意思。但是閱讀上確實很困難。

我在豆瓣上查找了讀過《親密關係》的讀者的感受,能夠理解文中意思的基本上是經歷了文中舉例的案例,感同身受,找到了解決方案的。

在《親密關係》之前,我的閱讀沒有障礙。

從4月份開始,我陸陸續續看了7本書,都很順利,這是我第一次一年可以讀這麼多書。畢業後基本上都是利用下班後零散的時間看書,而且一本書要看好幾個月,有時候看著看著就放棄了。只有在放假有大把時間的時候會看完一本書。

4月到6月看的7本書


看過了7本書和《親密關係》,我發現自己喜歡看的書的類型是偏故事類或多張少頁的。像四月份開始看的第一本書《心理罪》,之前看過一章,因為每章的頁數比較多,所以一直沒有看下去。四月份我有很多時間,我重新翻開這本書,因為是故事類的,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我越來越感興趣。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文中設計了兩條故事線,很吸引我。

接下來是《南朝,北朝》,這是之前讀過的,但是因為是歷史故事類,我對歷史不太敏感,讀過就忘的。在讀歷史故事的時候還是記憶深刻的,但是現在讓我回憶,我只記得胡人,匈奴這些詞,故事情節一點記不起來。

然後是《戰爭與和平》,外國小說,這本書我不太理解書本故事和書名之間的強大聯繫。我讀外國小說最大的煩惱是書中人物的名字看過一遍就忘記了,但是故事情節還記得,主要講幾個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因為戰爭而分分合合。

5月份看了《文心》和《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裡我要強烈推薦《文心》,這本書對於愛好寫作的新手來說是一本值得看的書。書本是以故事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寫作的要點,通俗易懂。

6月份看了《圍城》和《莫泊桑短篇小說集》,這兩本書都是因為作者的名氣去看的。原來只聽過「圍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這句話,看到小說才知道主人公方鴻漸對工作和婚姻愛情的渴望以致於被迷昏了頭,最後烙得失敗難堪的境地。我看完覺得意味深長,發人深省。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最值得看的是《羊脂球》和《項鍊》,很具有諷刺的意味,揭露法國社會的各種現象。作者喜歡用曲折的故事情節引起讀者思考。

現在看來,這7本書和《親密關係》好像是兩本書。一本通俗易懂,一本難以理解。

在我看來,對於讀書這件事,讀比不讀好,多讀比少讀好。通過閱讀《親密關係》遇到的問題,我認為讀書不能只讀自己喜歡的書。對於自身理解有難度的書,可以嘗試多讀幾次或者找一些書評幫助閱讀理解。

後面還有大概40本的書(有20本是幼兒圖書,我打算擺地攤賣的)等著我,所以我會先度過《親密關係》的閱讀瓶頸,然後徜徉在書的海洋裡,享受閱讀帶來的幸福。

不論是寫讀書筆記還是閱讀感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思考總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讀《親密關係》的目的很單純,讓自己更專業,所以這條路一定是難走的。現在停下來是為了走的更遠。

京東上買的50本書和寫作課獎勵的《行動變現》


京東上買的


我是啊兜,已婚水瓶女,關注我,和你分享情感故事和觀點~

相關焦點

  • 談談閱讀、思考和寫書的關係
    今天江魔來談談閱讀、思考和寫書的關係。大意是:我沒有興趣跟一個寫書量比閱讀量更多的人聊天。這是一個兩百年前的人說寫的,我可以理解一個書也沒甚麼看,卻又寫很多書的,是一個不肯吸收資訊但卻從自己腦袋中有限的資訊不斷亂炒,才能做到。也可能不讀書卻又敢寫書的,只是純粹的自大。而跟自大的人聊天室一點也不爽。
  • 「才能養成」親子閱讀--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親密
    那麼,親子閱讀的好處有哪些呢? 1、親子閱讀可以有效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鍛鍊他們的口才和表述能力,拓寬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情操,讓讀書成為孩子的愛好和習慣。 2、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獨自思考的能力,鍛鍊他們的思維,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在小時候就奠定了基礎,對以後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 我為什麼閱讀?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在讀博士的「理科生的閱讀思考」
    每當遇到人生難題,我總是願意多傾聽他們的建議。我覺得是閱讀給了他們智慧和才思。,使我反觀自身,是否也受了貪、嗔、痴的毒害,思考自己該如何避免這些毒害的侵蝕。於是,我開始思考大學時期的那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閱讀?閱讀能給我帶來什麼?可以給我技能嗎?
  • 慶兒讀書~《親密關係》01
    我以為的親密關係是很寬泛的。當讀完正念的奇蹟,我認識到親密關係,其實更多是身邊人的關係。書裡最親密的關係指的是你與你的伴侶之間的關係。書裡張德芬老師推薦序裡一個詞,心碎,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我想當我們開始追求親密關係時,那般美好的感覺是不能所替代的。
  • 濃濃的書香  暖暖的關愛——親子閱讀的思考
    我通常是和孩子一起依偎在床上或沙發上進行親子共讀,孩子更小的時候則是抱在懷裡一起讀書,這樣不僅有利於縮短親子之間的距離,融洽親子關係,而且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孩子與書之間的關係因而也變得親密溫馨。再次,親子閱讀最好選擇相對固定的時間,以便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 親密關係の探索與思考 1.0:為什麼我們需要親密關係?
    2月27日 正式開課 新春主題課程2月27日正式開課:愛、關係、親密回到正題今天看著克師(克裡希那穆提)的書,一邊在問自己:「我,我自己而言,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呢?我是否對親密關係有依賴」。因為記得聽很多人說沒了依賴、沒了需要我還要伴侶幹嘛?對啊,如果對對方沒有了需求,沒有了依賴,我們為什麼還要伴侶關係呢?很多人說,結婚找對象就是搭夥過日子,互相給予彼此需要的:物質、情感、性等等需求和滿足。
  • 英語啟蒙,不懂英語閱讀金字塔,難怪無法突破閱讀瓶頸
    想要達到流利閱讀自主閱讀,必須從音素開始學起,熟悉音素意識的各個組成部分,對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非常重要。不但中國學生,而且美國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會遇到詞彙問題。所以,在深入閱讀的時候,一個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詞彙量,這與我們語文課學生字類似。雖然通過擴大閱讀量也可以增加詞彙量,但是那種增加,是比較泛的詞彙,而且也需要時間的積累。在解決了詞彙量的問題之後,深入閱讀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性閱讀」。
  • 《洋蔥閱讀法》:一本閱讀方法的書籍帶給我對閱讀的認知思考
    然而,在我逼迫自己閱讀完這本《洋蔥閱讀法》以後,的確是改變了我對閱讀的很多認知。我從本書中獲取的不僅是方法,還有一種關於閱讀和學習的理念,這種理念的獲得也許會改變我今後對閱讀的原有習慣。 因此,我不得不在這裡對閱《洋蔥閱讀法》這本書閱讀之後的收穫和感悟給予一個總結,而我對自己閱讀之後的復盤梳理恰恰就是建立在對「洋蔥閱讀法」中閱讀方法理解的基礎上給予的應用。
  • 在親密關係裡,怎麼表達自己的歉意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更加容易去傷害到對方,是因為當人進入一段相對穩定的親密關係之後,彼此之間邊界感就會變得薄弱,從而放大自己的欲望,忽視對方的感受,當兩者衝突的時候,也就給對方造成了傷害。道歉的效果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看能否消化事件本身帶來的情緒影響,二是看能否深入解決根本問題,前者對應的是道歉的誠意,後者對應的是道歉後的變化。沒有誠意肯定不行,比如飽受詬病的直男道歉法:行行行我錯了還不行,對不起。
  • 女兒遇到閱讀理解就說「我不會」,七年的親子閱讀打水漂了?
    在短短一個月內,他便愛上了閱讀,能坐一個小時,讓我給他讀完一套《小熊繪本》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女兒上小學,我們整整持續了七年的「親子閱讀」。家裡書架上很多書,都是我陪著兩個孩子讀過來的。付出了這麼多,可是現在,女兒卻連個簡單的「閱讀理解」都不會做。這讓我有些難以接受。
  • 好的親密關係,是自我被治癒後,自然結出來的果實
    昨天我和他聊到一個近期的感悟,覺得頗有些價值。對於那些有著創傷的成長經歷的人來說,可能有一小部分非常幸運,他們偶然遇到了非凡的愛人,被一段非凡的親密關係通過充分的愛和安全所治癒。但大多數人是沒有這樣的好運的。
  • 慶兒讀書~《親密關係》01
    我認為的親密關係是很寬泛的。讀完正念的奇蹟,我認識到親密關係,其實更多是身邊人的關係。 書中說最親密的關係是你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張德芬老師推薦序裡一個詞,心碎,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我想我們開始追求親密關係時,那般美好的感覺是任何事物不能去替代的。
  • 閱讀,寫作,成為你和我親密的朋友
    因為我的教學工作相當繁忙,事情很多,複雜,寫的東西,只能達到一種寫作的感覺。例如,如果你在教學或工作中遇到特殊情況,就寫下來。去年在夏天,我在簡書也有一個每日挑戰,這似乎已經挑戰了一百天了。那時候,只是為了「日更」,有的只是收集文字,有的只是發幾張圖片來填數字,因此對提高寫作能力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 MAP閱讀備考遇到瓶頸了?這裡有份高分秘籍!
    實際上中國學生在這種題型上的訓練並不少,但是MAP閱讀在這種題型上的難點是在於需要考生在遇到各類文章體裁的時候都能快速判斷出段落結構和主旨,並且大部分中國學生對於英文的寫作手法都是極不熟悉的,這也是這類題的較大難點之一。
  • 《親密關係》值得讀兩遍:尋找永恆的親密關係,就是尋找自我
    《親密關係》這本書能夠為你解開困惑。在國際長途飛行中,最適合讀書和思考。這一次,八個小時的飛行途中,我快速閱讀了這本《親密關係》。正如本書的譯者張德芬在推薦序中所說:這是一本值得讀兩遍以上的書。如果是寫一篇完整的書評或講書稿,也許要寫超過萬字,才能把書中精華細細展現。
  • 關於一篇閱讀素材的教學設計思考~~
    以往在做師訓聽課的時候,會發現一些老師在閱讀課堂帶著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文章單詞,學習長難句語法結構分析,都做的很好。 不可否認,以上提到的這個部分非常重要,是基礎,但是我卻很少看到除此之外的對於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 這一點在我之前教授不同學生群體閱讀課時感受尤為深刻。
  • 閱讀《讚揚與責備》,討論不同模式下的態度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前言雖然很多人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但是他們對親密關係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最明顯的表現是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態度。通過本文,您將了解到:1、不同態度模式下的表現。2、不同姿態模式對親密關係的影響。比如,父母似乎只有一種向孩子說教的功能,他們不願意遇到想躲又躲不住的人,更重要的是,由於這種親密的關係模式,孩子們可能會給父母繁衍出各種各樣的滿意,認為父母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甚至覺得父母對自己限制太大。這樣的親密關係很容易滋生不滿和厭惡。
  • 《整理家,整理親密關係》家庭破裂的原罪?竟是不會整理親密關係
    就像現在特別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她在成名後經常曝光在公眾視野中,多數竟然是因為其各種跌破眼球的戀情新聞,前有吵架時互扇耳光、半夜大道中央別停前夫的車猛踹、後有夫妻吵架竟然動刀割傷了對方......這些年,她在不斷的更換男友、老公,好像總是碰不到合適的人,每次的相處時間都不長久。
  • 親密關係下的陌生人
    「親密關係」的含義,表示一種特殊情感上的親近,包括相互之間的理解默契,意味著彼此之間相互關心,相互負責,坦誠,相互分享,在遇到巨大挫折時可以無條件支持和陪伴。婚姻是不是等於親密關係呢?應該說婚姻是走向親密關係的開端,每一對伴侶結束戀愛,步入婚姻,不是要急於享受勝利的果實,因為結婚並不等同勝利,只等於階段性的情感完成,我們更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構建婚姻這座堡壘,只有當你們能建立起堅固的堡壘時,關係才會逐漸走向親密牢固。你可能以為戀愛中已經足夠了解對方,但這樣的了解遠遠不夠。
  • 我和果媽閱讀的緣份,讓我相信了閱讀的力量 | 真人書分享
    在育兒中,沒有遇到問題和挑戰之前,也從來沒有懷疑自己做媽媽的能力和給到孩子無私的愛的能力。然而,孩子的成長是極其複雜的過程,孩子也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如果我們能有所覺察,學習或了解了這些規律,是否能讓我們理解或懂得孩子的一些行為呢?包括行為背後的信念,我們是否就會和孩子相處的更親密融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