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KY KnowYourself
昨晚和好友聊天,他在海外讀博。我和他的友情很密切,但完全沒有羅曼蒂克的部分。雖然聯繫並不多,每年他回國的時候,都會專程來上海看望我幾天,交流一下一年的經歷和心得。
我們所學的專業很相關,除了日常問候,我們很大部分聊天的內容是最近所讀的論文/書籍的交流、最近與自己的精神分析師/心理治療師工作的進展、對自我和生活的反思。他的精神世界比我豐富,有時還會向我展示他最近的插花習作,以及研究周易的所得。
我們通常用文字交流,相互陪伴、尊重與理解彼此身上不入世的那個部分。
昨天我和他聊到一個近期的感悟,覺得頗有些價值。
對於那些有著創傷的成長經歷的人來說,可能有一小部分非常幸運,他們偶然遇到了非凡的愛人,被一段非凡的親密關係通過充分的愛和安全所治癒。
但大多數人是沒有這樣的好運的。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句英文詩:」he was the boy I once loved:A little bit messy, a little bit ruined. A beautiful disaster, just like me.」 我曾經愛過的那個男孩,他有一點點混亂、有一點點被損壞。他是一個美麗的災難,就如同我自己那般。
大多數人經歷的,是兩個有著各自問題的人,在一段關係中碰撞和摸索。
而另一方面,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包括是否擁有親密關係),是受到ta當下的人格狀態限制的。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親密關係治癒了他們,而是在他們被越來越治癒後,才擁有了這樣的親密關係。好的親密關係,是自我成熟後結出來的果實。
就像人生一樣,兩個人能否成就一段好的親密關係,除了「命運」這個我們無法掌控的部分,還是很大程度由和一個接一個的「決定」和「選擇」造成的。
比我們所能意識到的遠遠更多的是——生活中充滿了需要做決定和做選擇的瞬間。一段關係的建設尤其如此。你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以什麼樣的標準定義理想的關係、在相處中遇到問題時選擇什麼樣的策略去處理、有沒有足夠複雜的世界觀理解人、有沒有足夠靈活的人格去應對和接納關係中與自己預期不符的部分……等等。
親密關係首先是關於你自己的,婚姻更是如此。它首先是你個人價值觀的凝聚: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哪些東西會比另一些東西更重要?我們對關係的滿意、不滿意,首先取決於我們內心的準則。而不同的人所持有的準則可以大相逕庭。
當一個人過去的創傷還沒有被治癒的時候,ta在親密關係中想要追求東西可能是混亂的,ta情不自禁地被明知會傷害到自己的人所吸引,或者因為過去的某種匱乏過分地追求一件對未來的幸福其實並不重要的東西(比如說徵服、比如說得到認可等等)。
即便對於那些並不曾被創傷的人而言,也是要等他們足夠了解自己以後,才會更容易地達成讓自己充分滿意的親密關係——你知道了珍惜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價值,也有了力量和勇氣捨棄那些可能有人覺得很好、但並不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你所看重的價值,並不只影響你對伴侶的選擇——有些時候你所看重的,是只有通過時間和努力,才能在兩個人之間建設出來的,比如說充分的信任、良好的溝通、默契的問題解決方式、深入的連接感、甚至是好的性活動。
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和誰在一起,都要走過一段磨合的道路——你首先要對這一點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合理的預期能夠幫助你積極投入到磨合的過程中。
這對一個人的心智有著靈活性要求:你要有能力在相處的過程中,不會僵化地被自己過往的認知束縛,在出現困難的時候,積極地懷有解決問題的動力,甚至突破一些過去你認為自己不會突破的原則,採取一些你過去不會採取的視角。
兩個人之間達成協同良好、連接緊密的關係,是很難的。需要兩個人都有強烈的動機、付出真實的努力。
但歸根結底,是由你們兩個人真實的存在決定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你就會以與之相對應的方式處理關係。
我並不是在說,在這條路上我已經取得了我的果實,事實上,我的旅程也才剛剛開始。
但對於那些,明顯感受到自己身上還有很多沒有處理好的事情的朋友,我希望你們不必著急、同時又懷抱希望。
去努力獲得你人格的發展,去激發你本能中就擁有的、不斷朝著更完善的自己發展的動力,然後你的改變會改變你的外在關係,你所久久期待的美好關係將會成為自然結成的果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