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
微信號:滎陽婦幼
2018年5月-9月滎陽市婦幼保健院兩癌篩查定點醫院
新生命的誕生,往往讓新上任的爸爸媽媽手忙腳亂。不僅僅是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寶寶的一些特殊的狀況,也常常讓爸爸媽媽困惑不已。其實,有一些只是新生兒期的正常生理現象,爸爸媽媽不用著急。寶寶出生後至28天稱為新生兒期,下面為大家簡單講解幾種新生兒期常見的生理現象:
1
馬牙:提起馬牙,有些老人會說拿個針把它挑破就行啦,這是不可取的,容易發生感染,而且馬牙對新生兒沒有任何危害,它只是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在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積留所形成的黃白色小顆粒,數周內可自然消退。
2
乳腺腫大:很多寶寶在出生後兩到三天,媽媽會驚詫的發現,寶寶的乳房怎麼開始發育了,成了旺仔小饅頭!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媽媽在孕後期,血液中的生乳素等激素的濃度會大幅度提高,這些激素會通過胎盤,臍帶兒進入寶寶體內。在這些激素的作用下,寶寶的乳腺會開始初期的發育,部分嬰兒乳房甚至可以分泌一些乳汁。
這種現象不但女寶寶會出現,男寶寶也同樣無法避免。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不用緊張,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3 周會自然消退,無需特殊處理,切忌擠壓,以免感染。
3
新生兒紅斑: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對光線、空氣或肥皂、毛巾、溫度變化等刺激都非常敏感,部分寶寶的皮膚會出現紅斑,多者可融合成片。
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洗澡之後,面部和軀幹四肢都會出現,其中以軀幹部較為多見。在暖箱中的寶寶會出現紙尿褲遮擋的部分白白淨淨,而裸露部分出現紅斑的現象,多數2~3 小時後自然消失,個別寶寶由於個體差異和皮膚敏感性不同,紅斑會出現此起彼伏的現象,約一周左右自愈,無需特殊治療。
4
生理性體重下降:很多有經驗的爸爸媽媽會知道,新生兒生後初期,會有「跌水膘」的現象,這是由於寶寶在剛出生皮膚非常薄嫩,通過皮膚、呼吸以及大小便丟失的水分較多,而寶寶在出生後前幾天食奶量比較少,體重的增長無法彌補水分丟失的重量,導致體重逐漸下降,大約在第 5~6 天降到最低點(但不超過出生體重的 10%),一般於 7~10 天后恢復到出生體重,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5
粟粒疹:在剛出生的寶寶臉上常可見到針尖樣黃白色的小疹子,有些寶寶比較少,集中在鼻尖兒;有些寶寶會蔓延到鼻翼,額頭,面頰,甚至下頜都會出現。這就是粟粒疹,是由皮脂腺堆積形成,在寶寶皮膚的新陳代謝脫皮後會自然消失。
6
假月經:有的女嬰出生後1周左右,會從陰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及白帶,一般持續兩到三天就自行消失,醫學上稱之為假月經。這是因為女嬰在胎兒時期受母體雌激素影響,子宮內膜、陰道上皮增生,出生後,雌激素在寶寶體內經過代謝濃度逐漸下降,子宮內膜及陰道上皮脫落,形成類似月經般的出血,與成年女子月經的形成是同樣的道理。
知道了這些生理特點,是不是在護理新生兒時少了一點手足無措呢?除此之外,寶寶還有其他許多生理特點,我們下次再會。
END
(部分為日本插畫家竹中俊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