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戰勝"支付寶!微信成去年行動支付最大贏家,疫情還改變了這些...

2021-01-17 全景網

  終於"戰勝"支付寶!微信成去年行動支付最大贏家,疫情還改變了這些習慣

  疫情席捲之下,行動支付用戶更加期待放寬支付限額,而微信也在這一年變得比支付寶更「受歡迎」了。

  在中國,行動支付早已成為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回收了51214份面向行動支付用戶發放調查問卷,並在近日發布了調查結果。這份《2020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去年有74.0%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較前一年提高4.4%。

  行動支付使用頻率的提高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用戶使用「非接觸式」行動支付的需求增多,與此同時,行動支付用戶對放寬支付限額的需求也較2019年大幅提升30.8個百分點。

  而在這一過程中,報告顯示,微信取代支付寶,成為了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產品。有支付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小額高頻領域,微信支付相對於支付寶幾乎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也是因此,支付寶成為第一個衝向刷臉支付的排頭兵——它正希望能繞開微信APP打開頻率這一天然優勢,開闢行動支付新的戰場。

  微信比支付寶更「受歡迎」?

  在這行動支付頻率與需求雙雙增多的一年中,微信取代支付寶,成為了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產品。

  報告顯示,2020年,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產品是微信支付、支付寶和銀聯雲閃付。其中,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比例已經超過支付寶,從2019年的87.3%增至92.7%,而使用支付寶的比例為91%,與2019年基本持平,使用雲閃付的比例則小幅降低,從2019年的78.9%降至74.9%。

  這一點或與行動支付的小額高頻特徵日趨明顯有關。報告顯示,2020年,單筆支付金額在百元以內的用戶佔比超38%,較上一年大幅提高23.3個百分點,小額特徵日漸顯著,在地鐵、公交日常出行及其他小額便民領域場景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

  有支付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由於微信天然的社交屬性優勢,在小額高頻領域,微信支付佔據了絕對優勢。亦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支付寶最先推出刷臉支付產品,欲搶佔這一市場,也是因為刷臉支付能夠繞開支付寶APP打開頻率這一相對短板。

  但在2020年,疫情期間多次出現的個人信息洩露風波以及刷臉支付第一案等事件的出現,加之相關法律制度不斷推進、完善,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也在日趨加強,對刷臉支付等需要採集生物信息的技術更加敏感。

  報告顯示,用戶對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接受度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由2019年的84.4%降至2020年的82.6%。個人隱私洩露也成為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行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時最擔心問題,佔比79.6%,較2019年提高2.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行動支付用戶對客戶權益保障措施的期望較2019年有所提高,及時進行支付風險提示、暢通客戶投訴渠道、對客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是用戶關注的重要問題;用戶對行動支付安全的重視程度持續增強,安全隱患也依舊是行動支付用戶擔心的首要問題。

  支付資金來源回歸銀行帳戶趨勢明顯

  這一年裡,借記卡和第三方支付帳戶仍是行動支付首選方式,但行動支付資金來源回歸銀行帳戶的趨勢已經明顯。

  報告顯示,2020年,使用借記卡進行行動支付的用戶佔比最高,為76.6%,較2019年提高2.7個百分點;使用第三方支付帳戶的用戶佔比為71.0%,與2019年基本持平;使用信用卡帳戶的用戶佔比明顯提高,為69.5%,較2019年提高14.5個百分點。

  同時,使用信用支付產品(如螞蟻花唄等)和貨幣市場基金(如餘額寶等)支付的佔比較2019年有所減少,分別下降8.2和3.9個百分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表示,信用卡支付佔比提高需考慮客觀條件因素,過去由於綁定信用卡與借記卡進行行動支付的費率不同,有的商家直接不開通綁定信用卡支付這一選項,現在綁定信用卡進行行動支付則更加普遍。

  「確實有出現行動支付資金來源回歸銀行帳戶的趨勢,但也需要考慮到調查樣本並不多,小幅波動的代表性有限。」他補充,不過,近年來,花唄等信用支付產品的輿論爭議較多,加之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不斷走低,用戶使用佔比下降也是情有可原。

  此外,報告顯示,行動支付用戶對放寬支付限額的需求較2019年大幅提升,提高3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導致用戶使用「非接觸式」行動支付頻率和需求增多,從而對支付限額提出更高要求。

相關焦點

  • 支付寶行動支付超車PayPal 創新助推傲視全球
    作為國內最大的支付公司——支付寶,2013年10月推出當面付,宣布支付寶錢包品牌獨立等,經過將近5個月的發展,支付寶錢包方面交出答卷,2013年通過支付寶手機支付完成了超過27.8億筆、超過9000億元(約1500億美元)的支付。
  • 這些公司幫支付寶微信普及行動支付 它們能賺多少
    掃碼服務的公司幫微信、支付寶普及了行動支付。但手續費並不能支持它們的運作。常大維告訴我們,微信在推行動支付這件事情上,它的訴求也不是掙那麼多錢,微信可能在這件事上並不怎麼賺錢甚至有點虧。微信和支付寶貼的錢也是哆啦寶和錢方們的收入之一。去年4月,微信推出了補貼服務商的星火計劃,累計投入1億元營銷經費補貼合作的服務商。每個服務商每月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激勵,此外微信支付團隊還為服務商提供物料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 【熱點追蹤】疫情改變行動支付格局
    正因如此,各地的零售商不得不調整自身策略以方便客戶購物,其中就包括支付策略:無接觸支付、優先使用禮品卡以及增加更多靈活支付選項等等。我們看到,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消費者平均每天使用行動裝置的時間達到 4 小時 20 分鐘。
  • 支付寶還信用卡開始收費 免費行動支付紅利期終結?
    對此,支付寶之前表示,收費的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調整信用卡還款的服務規則是為了減輕部分成本壓力。由於信用卡還款通道比較多,目前也還存在網銀等免費渠道,因此,支付寶的調整對用戶影響有限。 對信用卡還款收費,支付寶並非首家。就在去年,微信曾兩度調整信用卡還款收費標準,最終定為還款金額收取0.1%的服務費。
  • 行動支付排名:微信第一、支付寶第二、Apple Pay第四
    《行動支付排名:微信第一、支付寶第二、Apple Pay第四》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小編的支付寶收錢碼貼紙到了 支付寶收錢碼開箱驗貨隨著行動支付的興起和發展,如今的二維碼支付寶進入到了全新的行動支付時代。
  • 支付寶微信立大功行動支付讓看不起大陸的臺灣人汗顏
    在中國,使用支付寶、微信行動支付的用戶早已過億,行動支付規模也領先全球,佔據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行動支付的便捷來自於支付寶、微信龐大的用戶體系,而這背後是中國網際網路兩大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在行動支付推廣初期,都不遺餘力地進行宣傳推廣,商家合作,更是推出了多重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本身獨到的便攜性再加上一定的優惠
  • 行動支付戰況升溫:微信和支付寶一路撕到了境外
    騰訊財報的官方數據則顯示,去年12月騰訊行動支付的月活躍帳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這裡要明確三個概念,一個是第三方支付,一個是行動支付,還有一個是線下支付。微信在線下支付領先,更多是指二維碼支付。我經常會看到有人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線下誰更普及爭論不休,有人去的城市支付寶見得多一些,有人去的城市微信支付見得多一些,但這都是盲人摸象。
  • 微信支付寶大戰進入下半場 央行強制規範行動支付
    根據易觀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支付寶以53.73%繼續佔據行動支付市場頭名,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增長到39.35%,位列市場第二位,其中小微商鋪對微信支付的增長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即將到來的下半場,支付雙雄將全面圍繞場景和服務展開對決,以基金、消費貸等為主要產品的金融服務將成為重點交戰領域。
  • 日本大力發展行動支付:當地行動支付業龍頭Paypay又向韓版、港版...
    作為日本最大的行動支付網絡之一,Paypay近日宣布:旗下數十萬店鋪最新接入了港版「支付寶」AlipayHK和韓版「支付寶」kakaopay,方便今後上述兩地用戶赴日旅遊時,可用上自己熟悉的零接觸支付方式。
  • 銀行受行動支付衝擊!支付寶還信用卡收費,「紅利期」已終結
    由於信用卡還款通道比較多,目前也還存在網銀等免費渠道,因此支付寶的調整對用戶影響有限。對信用卡還款收費,支付寶並非首家。就在去年,微信曾兩度調整信用卡還款收費標準,最終定為還款金額收取0.1%服務費。這也不難看出大勢所趨,但就在微信支付、支付寶相繼退出免費時代之際,還是有部分APP的羊毛還可以薅,如京東金融、美團支付、蘇寧金融、銀聯雲閃付、度小滿金融、翼支付、拉卡拉等平臺對信用卡還款服務費用為0。
  • 全球第一,中國行動支付滲透率達86%!英國巨頭與支付寶達成合作
    去年以來,自從我國宣布將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發,以及在全球率先宣布了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越來有多的海外金融巨頭都看向中國市場。據新浪科技3月17日最新報導,國外媒體指出,3月16日當天,英國的金融科技初創企業TransferWise宣布,該公司將與我國行動支付巨頭支付寶進行合作,面向中國市場提供包含17個幣種的即時轉帳服務。
  • 以支付寶、微信為例 深度剖析行動支付APP優缺點
    1.2 目的隨著「網際網路+」的大風起兮以及行動裝置的普及,行動支付越來越為人們所青睞,出門不帶現金慢慢地演變為一種生活方式。目前,市場上行動支付APP的霸主正是「阿里系」的支付寶,而微信支付憑藉其作為最大的社交平臺這一優勢,正對支付寶迎頭追趕。
  • 行動支付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和影響
    行動支付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和影響 李倩 發表於 2018-05-18 15:52:28 前言:最近在與生意上的朋友閒聊的時候,發現很多朋友都在說『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 支付寶進軍日本交通系統 衝繩試驗行動支付乘車
    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致力於提供「簡單、安全、快速」的支付解決方案。支付寶公司從2004年建立開始,始終以「信任」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兩個獨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行動支付廠商。
  • 行動支付入臺記
    去年春節前後,微信支付在臺北101大廈上線。一年之後的雞年春節,內地遊客在臺北101大廈的消費,僅僅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費筆數爆增近5倍,金額超8倍成長。去年7月份,支付寶支付也上線。如今,整個101大廈購物中心,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各有200多個點。需要提醒的是,微信支付專門針對大陸遊客,只有內地帳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的紅包也只有內地終端可以收到。
  • 微信支付與日本Line推行動支付服務以對抗支付寶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林迪】據《日經新聞》援引Line消息稱,騰訊將與日本在線聊天運營商Line合作為小型日本零售商提供行動支付服務。另外,雙方的合作還面臨來自雅虎日本何軟銀在日本市場的同類競爭,因為軟銀最近已宣布與阿里巴巴在日本市場展開合作。據環球網科技此前報導,今年秋天,雅虎、軟銀合作推出PayPay移動服務。隨後,雅虎、軟銀與阿里巴巴結盟,在一些PayPay會員店,客戶可以用支付寶付款。
  • 掃支付寶還是掃微信?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
    原標題:各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APP互認互掃,能給消費者和商戶帶來更好支付體驗 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掃支付寶還是掃微信?」日常消費用手機支付時,這是常聽到的一句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用上了行動支付,享受非現金支付帶來的便利。
  • 行動支付的焦慮與野望
    如今看來,這些焦慮正是行動支付下半場的必然產物。與上半場攻城拔寨的快感不同,下半場裡巷戰成為主流,比拼重點也變成了精細作戰能力、後方綜合實力。當類似補貼大戰那種流量時代高舉高打的戰術成為過去,身處其中之人更需要耐力和信心,去接受時間的考驗。
  • 又一行動支付巨頭誕生:一頓猛如虎的操作後,連支付寶也頂不住?
    馬雲曾經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當支付寶問世之後,確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眾多用戶,消費者可以通過支付寶就能完成轉帳等需要去銀行才能完成的操作,如今去銀行排隊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少,馬雲的這句話說得確實沒錯。
  • 臺灣的行動支付產業,到底落後大陸多少年?
    看到這裡,還有意願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剩下多少呢? 在2014年剛結束的「雙十二節」中,最大的賣點不是在線的搶購而是「O2O」(online to offline,從在線到線下),支付寶與大陸約2萬個店家合作,只要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款即可享有五折的超低優惠,立即造成廣大民眾的熱烈搶購,參與活動的超市和便利店評論說,「這麼高的客流量,我們之前真是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