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偵探小說在英語世界的傳播

2020-12-16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偵探小說在英語世界的傳播

2019年05月13日 07: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朱明勝

字號

內容摘要:偵探小說作為一種最受歡迎的通俗文學體裁,是以案件發生和推理偵破過程為主要線索的小說類型,絕大多數是供讀者娛樂消遣的作品,同時又能開啟人們的好奇、探索之心。

關鍵詞:偵探小說;英語世界;東西方文學

作者簡介:

  偵探小說作為一種最受歡迎的通俗文學體裁,是以案件發生和推理偵破過程為主要線索的小說類型,絕大多數是供讀者娛樂消遣的作品,同時又能開啟人們的好奇、探索之心。1841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發表短篇小說《莫格街血案》,打開了現代偵探小說寫作的序幕,之後英國作家柯南·道爾創作的福爾摩斯形象風靡全世界。在英語世界裡,中國的偵探小說在被譯介後,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西方文學中擁有一席之地。

  提升東西方文學的互補與交融

  中國早期的偵探小說被翻譯成英語譯本的主要有兩部:《狄公案》和「霍桑探案」系列小說。荷蘭職業外交官和漢學家高羅佩精通漢語語言。他把清代不題撰人所著的公案小說《狄公案》翻譯成英文版Dee Goong An,後又根據該故事創作了系列小說《大唐狄公案》。由話本故事演變而成的公案小說側重描寫官員如何審案、判案、定案等,因缺乏驚險的懸念和嚴密的推理,他認為最初的譯本缺乏「異國情趣」。後又以唐朝為背景、狄仁傑為主人公,採用西方人熟悉的敘事方式進行重新敘述,用英語把原本改寫成偵探小說《大唐狄公案》,並親自手繪插圖。該小說成功地把唐朝時期的官員狄仁傑塑造成了「中國的福爾摩斯」,促進了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20世紀中期,小說一經面世就在歐美引起轟動,風靡一時,徵服了西方讀者。

  「霍桑探案」系列小說是中國現代偵探小說開創者程小青所著,程小青又被稱為「東方的柯南·道爾」,他筆下的霍桑是集優秀品德於一身的「土生土長」的中國式私家偵探。程小青的霍桑系列小說經過美國華裔翻譯家黃宗泰(Timothy C Wong)之手,將其翻譯成 《上海夏洛克》(Sherlock in Shanghai),讓西方讀者從故事中了解了東方濃鬱的滬上民俗風情,傳達了中國偵探的智慧。

  高羅佩的翻譯創作在西方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引起了轟動,使得東西方文學做到了互補和交融,中國古代偵探形象在西方文學中的出現使讀者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覺。而程小青的霍桑系列小說則讓西方讀者在熟悉的人名中了解到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的推理方式。

  21世紀初,隨著中國偵探小說家大規模的出現,他們的作品越來越多地被翻譯成英語,在西方文學界得到廣泛傳播,豐富了世界偵探小說領域,讓西方人通過小說的形式更多了解了中國。譬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何家弘的代表作品《洪律師推理小說》四部,被多人翻譯,其中由英國廣播公司資深記者和文學翻譯家鄧肯·休伊特(Duncan Hewitt)翻譯的Hanging Devils: Hong Jun Investigates被企鵝出版集團出版發行;曾任教於高校的年輕作家周浩暉創作的懸疑小說「刑警羅飛」系列被認為是中國最好的懸疑小說,其中被何季軒(Zac Haluza)所譯的《死亡通知單》(Death Notice)獲得了《星期日泰晤士報》2018年年度犯罪小說獎,被《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重點推介;任職於中國刑警學院的雷米創作的《心理罪》為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實踐意義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他通過對國內外真實案例的藝術再現和大膽想像,使得作品具有較強的可讀性並能引起讀者的反思,其多部作品被翻譯成了英語,豐富了偵探小說的題材;松鷹的懸疑小說《杏燒紅》是首部社會推理小說,該小說被知名翻譯家葛浩文和林麗君夫婦翻譯成英文並於2016年出版,在西方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麥家的《解密》、阿乙的《下面,我該幹些什麼》等小說也都被譯介成英語,讓西方讀者通過小說更好地了解當代中國。

作者簡介

姓名:朱明勝 工作單位: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相關焦點

  • 玄幻小說:面向英語世界的另類「文化傳播」
    它為何吸引大批海外讀者、其創作模式和接受模式又有哪些新穎之處、傳播方式帶來了哪些影響和思考,值得我們深思。美國青年凱文·卡扎德沉迷中國網絡玄幻小說,由此徹底戒掉了古柯鹼的新聞,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的熱議。專門翻譯、傳播中國網絡小說的主陣地—美國網站Wuxiaworld(武俠世界)將該新聞全文翻譯,發表在網站上,也引發了不少海外讀者熱情的「回復」。
  • 推薦一本英文偵探小說
    學英語後,我還看過英文配音版的動畫片,從興趣出發學英語。《名偵探柯南》的英文版叫 Case Closed,在 Youtube 上就可以看有一段時間沒看小說了,我心血來潮想讀一讀偵探小說,經典但是篇幅不長的那種。
  • 英語世界中國當代小說的譯介與研究
    本文將建國六十多年的文學分為「十七年」與「文革」時期、新時期兩個時段,探討這兩個階段中國小說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研究,「從跨文化研究視野考察與評估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對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特殊作用」,致力於探討有哪些當代小說被譯成英語出版,這些作品出版後在英語世界的接受情形如何,研究狀況怎樣,有哪些因素促使或制約著中國當代文學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研究等問題。
  • 西班牙國寶級偵探小說《阿加莎少年偵探所》獻禮兒童節
    西班牙國寶級少年偵探系列小說《阿加莎少年偵探所》強勢來襲,帶給中國孩子們一份別致的禮物,跟隨童年時代的偵探女王阿加莎,聯手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共破超級懸案,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塑造勇敢、細膩、堅強的品質!
  • 裘小龍談詩歌、翻譯與偵探小說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最早用中文寫作,後來用英文寫作,但寫的又是中國的故事,等於把許多東西混雜起來。我在想,自己能不能有意識地去做一點混雜的實驗。我們都知道,中國古典小說裡是有詩歌的,譬如四大名著。儘管我現在用英文寫作,寫的也並不是中國的章回體小說,但我考慮,能不能也把詩歌混雜進小說。我很喜歡莎士比亞將詩體和散文體交替使用的手法。
  • 《儒林外史》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經典化建構
    《儒林外史》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經典化建構 2019年02月18日 07: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義宏 字號 內容摘要:《儒林外史》「在英語世界姍姍來遲」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精選:美國偵探小說大師的閱讀清單
    在考研英語中,閱讀分數可謂是佔到了總分的半壁江山,正所謂「得閱讀者得考研」。對於備考2016考研的同學們,在平時的複習中一定要拓展閱讀思路,各類話題都要關注,這樣才能在整體上提升考研英語閱讀水平!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分享《2016考研英語閱讀精選》,一起來學習吧!
  • 阿加莎.克裡斯蒂: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
    阿加莎.克裡斯蒂一生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為筆名出版的小說,創作生涯持續了50餘年。她一直堅信人性本惡,所以終其一生都在描寫邪惡。《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第一部偵探小說,她輝煌的創作生涯也由此開啟。奠定她在偵探領域不可撼動地位的作品則是《羅傑疑案》,《東方列車謀殺案》和《尼羅河慘案》更是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幕》是她寫的最後一部小說。
  • 給孩子的偵探推理小說原版書單!
    據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報告,7歲前後是孩子是抽象思維加速發展的一年,這個年齡的孩子思維和判斷力增強,可運用簡單的邏輯得出一定的結論;能做簡單的演繹推理,熱衷思考,思維活躍,喜歡推理、偵探故事。此時,環環相扣的偵探推理小說總能給孩子提供多元的參與樂趣,對孩子的邏輯思維開發、建構思考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 偵探小說,高智商者的燒腦遊戲
    1994年,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剛從美國西北大學留學回來,一位老同學就帶著一位書商找到他。這位改革開放後最早的民營書商說,中國沒有好的偵探小說,但《福爾摩斯探案集》《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偵探小說市場很大。這位大偵探,能上天能遁地。
  • 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
    > 也是世界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國內的小說迷習慣稱她為「阿婆」,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年紀,一方面是出於親切以及對她的尊重和喜愛,最重要的是她在推理小說領域祖母級的地位。
  • 懸疑、偵探、推理小說,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攻略,福爾摩斯來了
    看一組數據在文學大國法國,喜讀偵探小說的佔全體讀者的35%;在高學歷、高智能的科研人員中70%的人喜讀偵探小說;據統計偵探小說在歐美的圖書銷售量佔到圖書總數的15%到25%。閱讀懸疑、偵探、推理小說正是鍛鍊和培養這種能力喜聞樂見、簡潔高效的學習方式。偵探小說是用科學的方法去求證事實真相,多讀良好的偵探小說,是「學習使用科學方法的最好訓練」。——1959年12月8日 胡適在世界新聞學校演講中指出。
  • 偵探推理小說《血之罪》英文版發布會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導師何家弘。見習記者姚宇 攝  正義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 朱晶)正義網法律博客知名博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導師何家弘撰寫的小說《血之罪》英文版昨天下午在北京市東城區嵩祝名院餐廳舉行了發布會。此前,《血之罪》已出版發行法文版、義大利文版和西班牙文版,並且在臺灣地區出版了中文繁體字版。
  • 譯論||蔣夢瑩、汪寶榮 :試論英語世界當代中國小說翻譯場域的歷史演變
    汪寶榮,杭州師範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 主要從事中國文學譯介與傳播、社會翻譯學、中國翻譯史研究。內容摘要:英語世界對中國當代小說的翻譯場域形成於 20 世紀 80 年代,當時西方世界迫切想要了解新時期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現狀,小說成為提供信息的重要媒介,大量短篇小說以選集形式在英語世界翻譯出版。
  • 《烏鴉妖怪與隨機數偵探》:一個理科生如何通過小說觀察世界
    世界只有一個,每個人的感受卻千差萬別。一個極致的理科生觀察到的世界是怎樣的?「90後」青年作家談衍良用短篇小說集《烏鴉妖怪與隨機數偵探》提供了一份與眾不同的視角。《烏鴉妖怪與隨機數偵探》收錄了《疼痛課》《出題人》《愛貓者》等9個中短篇小說,其中有幾篇已在《人民文學》《上海文學》《雨花》《萌芽》等雜誌上發表。6月30日,魯迅文學獎得主、小說家小白,詩人、評論家張定浩與談衍良在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分享了寫小說的那些事。
  • 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小說家?
    導讀: 就像中國學者一度在文學史上排斥武俠小說,偵探推理小說在過去也不招西方批評家們待見。然而發展至今,這一緣起於19世紀中期的小說類型已經俘獲了眾多讀者。今天介紹的這些偵探小說家,你最喜歡的是哪一位?
  • 【偵探物理】小說《偵探伽利略》:破案中的物理知識!!
    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偵探伽利略》是由五個偵探案件組成。這些案件撲朔迷離,貌似很難理解。但是都與物理學相關,都有其物理原理和現象。讀了這些故事,對於提高物理興趣加深物理學習,很有好處。超聲波在水裡傳播的時候,會產生負壓力,從而在水中產生空洞或氣泡。在壓力由負轉正的瞬間,這些空洞會消失,並且產生強烈而巨大的破壞力。寶石和超硬質合金的加工利用的就是超聲波的這種力量。這樣超聲波就同時在水、皮膚、體液之間傳導,最後到達心臟。那種強烈的震動最終將心臟的神經麻痺。
  • 陰謀論,和偵探推理小說的敘述性詭計如出一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superkai陰謀論的存在其實是基於心理學錯覺而創造出來的,手法跟偵探推理小說的敘述性詭計如出一轍。一、陰謀論的本質是什麼?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陰謀論?二、陰謀論跟偵探推理小說的敘述性詭計如出一轍心理學錯覺有很多應用,如偵探推理小說的敘述性詭計。敘述性詭計,指的是偵探推理小說作者利用信息不對稱,運用文章結構或文字技巧,故意避重就輕,把某些事實刻意地對讀者隱瞞或誤導,將讀者引向假象,致使讀者曲解情節,而直到最後才揭露真相,讓讀者感受難以形容的驚愕感。
  • 封面故事徵稿 | 夏日閱讀:偵探小說
    今年的「夏日閱讀」,我們轉向了一個與前三年截然不同的視角,選擇了一個專屬於夏夜的驚險的刺激的「一身汗」的主題:偵探小說。閱讀,或許就為體會文字於當時當下對心靈的衝擊、撫慰、刺痛、喚醒,而這個夏天,偵探、懸疑或推理跟啤酒、不眠加足球更配!
  • 《上海孤兒》之外一批以老上海為背景的英文偵探小說
    [摘要]上海是中國的時尚之都,關於上海的小說也大多數聚焦於上海的繁華和風情。但是,在老上海的燈紅酒綠和紙醉金迷之下,還隱藏著這個城市的另一面。迄今為止,以老上海為背景的英文犯罪小說並不算多。老上海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海盜、軍火走私販和遊手好閒之徒,也從很早就開始吸引著驚悚小說和犯罪小說作家。弗朗西斯·凡·烏克·梅森(Francis Van Wyck Mason)就在他1933年的作品《上海外灘謀殺》(The Shanghai Bund Murders)中寫了軍閥、軍火走私商和落難女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