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咳嗽、哮喘的孩子扎堆出現。有些家長覺得去醫院做霧化太麻煩,於是在網上購買霧化器在家做霧化。對此,省醫學會科普委員會特邀山醫大一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施熠煒做了專業解讀。施熠煒提醒,霧化治療看似簡單,但什麼情況下可以在家霧化緩解,需要醫生判斷。
【案例】
在家做霧化卻加重了孩子哮喘
7歲的佳佳是一名哮喘「老」病號,媽媽三天兩頭要帶著她去醫院做霧化治療,費時又費力。最近,氣溫下降,加之霧霾嚴重,佳佳的哮喘又犯了。這回,佳佳媽沒有急著往醫院跑,卻逛起了淘寶:「聽朋友說,網上買臺霧化器,就能自己在家做霧化了,很方便。」最終,佳佳媽花了129元在網上買了一臺霧化器。
網上標註,霧化器能治不少病:感冒、咳嗽、發燒、咽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大人、小孩都能用。在霧化器回來的第一時間,佳佳媽就給佳佳做了霧化。
可幾次後,佳佳媽發現效果並不理想,佳佳的哮喘更重了,只好帶著佳佳到了醫院。醫生說,她購買的廉價霧化器,打出的顆粒太大,很可能進入不了下呼吸道,對於哮喘病人來說,起不了多少作用。
【調查】
霧化器網上熱銷
12月12日,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霧化器」,彈出的產品信息多達幾百頁,價格由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其中,銷量最高的是一款兒童醫用家用霧化器,月銷量高達兩萬多。
賣家介紹,霧化器可以治療哮喘、支氣管炎、鼻炎、咽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並附有溫馨小貼士,比如因為感冒做霧化需添加什麼藥,做多長時間等。在「寶貝評價」裡,買家好評如潮,「寶貝兒因肺炎住院半個月,買了霧化器,自己在家做,節省了時間」「大冷天的,做霧化不用再往醫院跑了」……從評論可以看出,大部分買家是為了方便。
隨後,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的霧化器也是種類繁多,很多商家打著「家用醫用」「哮喘專用」「兒童專用」的標籤,有超聲霧化型、氧化霧化型、高壓泵霧化型等,價格少則幾十元,多則成千上萬元。
霧化器購買方便,使用的藥物甚至也可以在網上買。記者發現,在淘寶網上,有專門賣霧化液的店鋪,同時,還贈送生理鹽水,成了不少買家的首選。
【說法】
不同的霧化器適用於不同患者
施熠煒介紹,霧化吸入是通過霧化器將藥物以氣溶膠的形式噴出,由呼吸道吸入肺部病變部位。與其他給藥方式相比,霧化用較少的藥物達到較高的局部藥物濃度,從而減少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因其確切的療效和廣泛的適應症,霧化已成為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急性喉炎、咳嗽等的常用方法。
霧化治療操作簡單,霧化器價格相對低廉,加之「網絡醫生」不規範的建議,使得家庭霧化治療比較普遍。施熠煒提醒,霧化治療看似簡單,但適應症的把握很關鍵,什麼情況可以在家霧化緩解,什麼情況一定需要治療,需要醫護人員去診治。且不同霧化治療該用什麼藥,用多長時間,都要醫生的指導。
近年來,隨著霧化吸入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進,藥物輸出和吸入效率不斷提高,使藥物肺部濃度增加。但由於藥物在呼吸道沉積的影響因素很多,應根據霧化器的性能選擇合適的患者、藥物、治療時間、給藥途徑和劑量。
霧化吸入的問題不僅存在於家庭中,一些醫務人員對於霧化吸入治療的用藥方案也不是很明確,存在濫用霧化吸入藥物的問題。施熠煒介紹,不規範的使用方法,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治療作用,反而可能適得其反。比如,抗菌藥物應儘量避免局部應用,因為霧化抗菌藥物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且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或產生耐藥菌。
此外,施熠煒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尚無專供霧化吸入的中成藥製劑,而靜脈製劑則不能用來做霧化,否則,靜脈製劑中的防腐劑,如酚、亞硫酸鹽等,很容易誘發支氣管哮喘。
醫務人員應該以身作則,規範臨床霧化方法,做好霧化吸入的指導和健康宣教工作,而患者及家屬也應該規範看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霧化治療,才能使霧化起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提醒】
霧化後,要給孩子擦乾面部及口鼻
施熠煒告訴記者,在平時和患兒及家長的接觸過程中,他發現,家庭霧化不僅很普遍,不少家長還會給孩子「有菌」操作。「有一個患兒家長說,他長期用一瓶鹽水給孩子做霧化,每次用針頭抽完,下次接著用,連續用了十多天。」施熠煒說,生理鹽水只要打開,哪怕只戳個小眼,超過4小時就容易滋生細菌。同樣,其它霧化藥物使用過後,在包好的情況下,也不能保存超4小時,超時要拋棄。
很多家長覺得霧化時間越長越好,實際上,霧化吸入的時間取決於藥液的容量,對於兒童來講,霧化10-15分鐘就足夠了。另外,家長不能在孩子霧化完後就「了事」,在每次霧化吸入後都要用擰乾的溼毛巾擦乾孩子面部及口鼻部分。因為幼兒面部皮膚薄且血管豐富,殘留藥液可被吸收,可能增加不良反應,導致皮膚過敏或受損。此外,為避免霧化吸入過程中氣霧刺激氣道,引起嘔吐,霧化吸入半小時前儘量不要進食,霧化後20-30分鐘再進食。(記者 王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