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比例尺的判讀規律和應用

2021-02-08 高中地理知識點

一、比例尺的判讀規律

1.比例尺大小的判讀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大小與實際範圍、內容詳略的判讀

①同樣範圍: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內容越簡略。

②同樣比例尺:範圍越大,所佔圖幅越大。

③同樣圖幅:比例尺越大,地圖表示實地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實際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

3.等高線地形圖上利用比例尺對坡度的判讀

①圖幅相同,兩圖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圖幅相同,兩圖的比例尺和等高線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圖幅相同,兩圖等高距和等高線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壓線圖中,利用比例尺判讀風力

①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壓線圖中,圖幅一定時,相鄰兩條等壓線的氣壓差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反之,風力越小。

②兩幅氣壓差相等的等壓線圖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小,風力越小。

5.經緯網圖上,利用比例尺判讀面積

經緯網圖中,圖上距離相同的經線或緯線的實際長度長,則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


二、比例尺的計算

1.比例尺放大和縮小的計算

①將比例尺放大到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

②將比例尺放大了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1)

③原比例尺縮小到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1/n

④原比例尺縮小了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1-1/n)

2.比例尺放大和縮小後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縮小)後圖幅面積放大(縮小)的倍數,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縮小)到倍數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縮指長度的放縮,圖幅的放縮指面積的放縮。

3.經緯網圖上的比例尺計算

利用同一經線兩點間的圖上距離與緯度差×111千米的同單位之比。


根據右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經緯度位置,判斷1~2題。

1.若甲、丙兩點間的圖上距離為2.2cm,則該圖的比例尺約為(  )

A.11000萬

B.110000萬

C.500萬

D.15000萬

2.對圖中四地的分析正確的是(  )

A.乙、丁兩地地方時相同

B.甲、丙兩地晝夜長短相同
C.乙、丁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D.甲、丙兩地日出、日落時間相同

讀華北基地地形圖(圖1),據圖判斷3~5題。

3.①②③④四條坡面線的坡度比較(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4.實際調查發現乙坡植物生長好於甲坡,其原因為乙坡的(  )

A.日照較強,輻射收入多

B.蒸發較少,土壤水分條件較好
C.氣溫較高,且日變化大

D.降水較多,水源充足

5.若乙坡植物受破壞成為荒地,則對其合理的開發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種植喜陽的經濟林木
C.修梯田,種植水稻

D.營造混交林

下面為四幅等高線分布圖,若圖中等高線的數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遞減,按要求完成6~7題。

6.若四幅圖的等高距皆為50米,比例尺分別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7.若四幅圖的比例尺皆為1∶10000,等高距分別為10米、20米、30米、40米,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讀下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8~11題。

8.與該圖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

A.1:10000000

B.1:20000000

C.1:40000000

D.1:50000000

9.根據圖中島嶼的地理位置和山脈走向分析,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如果計劃在①城建一個水泥廠,從保護城市大氣環境考慮,廠址選擇正確的是(  )

A.城市的東南郊

B.城市的東北郊
C.城市的西南郊

D.城市的西北郊

11.該島嶼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是(  )

A.甘蔗    B.水稻    C.棉花    D.甜菜

讀圖2(世界地圖上的一段經線;MP,QN為陸地,PQ為海洋),完成12~14題。

圖2

12.該剖面的水平距離MN約是(  )

A.2000km

B.2500km

C.2750km

D.3000km

13.由M到P地勢變化趨勢是(  )

A.變化不大

B.逐漸升高

C.先降低後升高

D.先升高後降低

14.當Q地為雨季時,下列地區同為雨季的是(  )

A.南京

B.開普敦

C.舊金山

D.孟買

15.如果給等高線地形圖(圖3)賦予不同的水平比例尺,在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請判斷坡度最緩的是(  )

圖三

A.1:500,000

B.1:150,000

C.1:200,000

D.1:350,000

16.繪製等高線地形圖時,選擇等高距的主要依據有(  )

A.繪圖紙張的大小

B.圖幅面積的大小
C.地圖比例尺的大小

D.地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以及海拔高度

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假設一探險者駕駛輕型飛機從圖中的P地出發,以555千米/小時的速度向東環球飛行一周。完成17~21題。

17.探險者在飛行過程中感覺到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A.晝長約9小時,夜長約9小時

B.晝長約12小時,夜長約12小時
C.晝長約36小時,夜長約36小時

D.晝長約18小時,夜長約18小時

18.探險者在飛行過程中,經歷的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

A.準確測出某日正午太陽高度值為60°
B.看到某大陸上有一個很大的湖泊,該湖泊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C.在某大洋上空,遭遇到正生成的颱風雲系
D.在某大陸上空,拍攝到成群的斑馬和羚羊奔跑在草原上

19.圖中B地所屬氣候的成因是(  )

A.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B.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C.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
D.地形和寒流的影響

20.BP兩地實際距離約為(  )

A.500千米

B.1000千米

C.700千米

D.900千米

21.圖幅範圍內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臭氧層空洞

D.溫室效應

6月22日,當太陽同時位於北半球甲、乙兩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時,測得甲地太陽高度角為60°,乙地太陽高度角為36°。甲、乙兩地在某地圖上的最小距離是44.4釐米(不考慮地形因素)。據此回答22~24題。

22.關於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地不可能同時看到日出

B.甲、乙兩地使用相同的區時
C.甲、乙兩地晝夜長短總是相同

D.甲、乙兩地當晚觀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23.該地圖的比例尺為(  )

A.1:24000000

B.圖上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30千米
C.六十萬分之一

D.

24.下面4幅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黑夜)中,表示乙地的是(  )

答案:1C、2A、3C、4B、5D、6A、7B、8B、9D、10C、11A、12C、13D、14B、15A、16D、17A、18D、19D、20C、21B、22B、23D、24B


▍ 編輯:Wulibang(ID:2820092099)

▍ 來源:綜合網絡

▍ 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等值線判讀的共同特徵和方法
    在地理學科中,對於等值線的判定是重要的讀圖技巧之一。在此,能夠快速的讀出相關數據是能夠快速做題的基本要求。下面,就高中地理等值線判讀的共同特徵和方法做題流程以及簡單技巧進行一些講解。一、 等值線讀取的幾項基本原理:1. 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線圖上,相鄰的兩條等值線要麼等值,要麼同距。2.
  • 備忘錄:初中地理關於比例尺知識點歸納
    一、比例尺的判讀規律1.比例尺大小的判讀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2.比例尺大小與實際範圍、內容詳略的判讀①同樣範圍: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內容越簡略。
  • 高中地理:經緯網圖的判讀技巧與應用
    常見的考查形式是與區域或等高線地形圖結合綜合考查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自然帶)和人文地理知識(資源、能源、農業、工業、城市、人口、環境問題的表現、成因及解決措施)等基礎知識。根據生成經緯網地圖的不同方法,可以分成多種類型。在中學階段常見的經緯網地圖有兩種:1.方格狀的:該類圖中的經線和緯線直交或斜交成網格。
  • 【地理】高中自然地理大氣運動規律3大考點匯總 附例題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以文字材料和地理圖像呈現信息,側重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原理及應用、等壓線和風等大氣環流與氣候以區域圖或氣候資料圖為背景,考查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其影響、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及氣候類型的判斷天氣系統以天氣系統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鋒面、氣旋和反氣旋等天氣系統的形成、特點及其影響1.
  • 【圖表專題】高考 地理圖表的判讀與應用 專題
    地理圖表的判讀與應用要點精講1.方法概述地理圖表的判讀與應用是高考命題的常見形式和重要內容
  • ...高考地理越來越重視基本概念的考查,看高中地理如何考查比例尺...
    比例尺  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比例尺 =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比例尺表達方式。  比例尺有三種表達方式: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地球和地圖
    準確理解經緯網的特徵及其應用1.利用經緯網確定位置地球上除極點外,任何地點都有確定的經度和緯度,這也是區域定位的重要方法。根據圖中的經緯度特徵(東西經、南北緯、數值大小),可以確定某點或某區域的地理坐標,判斷該點或該區域所在的半球位置、五帶位置、時區位置、風帶位置,也可以聯繫各大洲、大洋、主要國家的經緯度特徵判定該點或該區域所在大洲、大洋或國家。
  • 高考地理難嗎?其實不難,關鍵是高一打好基礎
    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 .掌握「有什麼規律?」、「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是高中地理學習的側重點。高中地理側重解決生產和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解決的是地理事物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通過探索這些地理規律的形成原因來為形成人類的相應對策所服務。通俗地說,地理應側重於通過地理事物眾多因素的綜合分析、歸納那些繁雜的地理事實材料,從中推導出一些地理規律,從本質上掌握其形成原因,最後形成人類生產生活的相應對策。
  • 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判讀方法及應用
    高中地理的等高線地形圖,它可以充分考查學生的空間概念,空間想像以及分析計算能力,歷年高考都非常重視對等高線地形圖的考查
  • 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判讀及應用
    二、判讀方法(一)判讀等高線的數值。1、計算兩點的相對高度和溫度差。讀出任何兩點的海拔高度,計算出這兩點的相對高度,還可以進一步求出它的氣溫差(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2、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等高線重疊或相交的地方,表示為陡崖。
  • 高中地理等高線判讀方法大全
    等溫線圖的判讀  ①判斷南北半球  規律: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主要影響因素:太陽輻射  ②判斷海陸分布和季節>  規律:「高高低低」;主要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③判斷洋流的流向、性質及名稱  A判斷洋流流向:即等溫線彎曲的方向  B判斷洋流性質:等溫線凸向高緯→ 暖流; 等溫線凸向低緯→ 寒流  C判斷洋流名稱:判定洋流流向
  • 高三地理複習:地圖常見問題複習方法和技巧-高三,地理,複習,地圖...
    天津四十二中學      孟憲起  一、考試說明  地圖考試內容: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圖例、註記。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二、知識要點歸納  (一)地圖:(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  1.比例尺:也叫縮尺、圖上距離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  在同樣的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範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  各國高校在中國展開一場激烈的「生源爭奪戰」。
  • 青海啟動藏區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採集
    ,青海省藏區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採集工作已經啟動,以滿足青海藏區各項事業發展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需求。  第二測繪院總工辦工作人員王祖順介紹,長期以來,受青海省藏區地理條件艱苦、經濟基礎薄弱等因素的影響,加之各州縣測繪人才匱乏,使得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採集等基礎測繪工作幾乎沒有開展。
  • 高考地理地球與地圖知識點
    地球與地圖的必背資料  一、經緯網圖的判讀及應用  1.常用經緯網圖的判讀  類型側視圖俯視圖常見  演變簡圖截取一段緯線,在其上標註經度  截取一段經線,在其上標註緯度  截取極地投影圖中的一部分  判讀要領橫線
  • 【知識分享】高中地理16種等值線圖的解讀與應用!
    三、主要等值線的應用1、通過判讀等高線來判斷地形的種類(山地、盆谷、輪廓、山脊線、山谷線、陡崖)坡度的陡與緩,確定山脈的走向,選擇水庫大壩的位置、修築公路線的走向選擇、地形剖面圖的繪製及工程土方的估計等。
  • 地理高頻考點:大氣運動規律3大考點
    考點 命題規律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以文字材料和地理圖像呈現信息,側重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原理及應用、等壓線和風等 大氣環流與氣候 以區域圖或氣候資料圖為背景,考查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其影響、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及氣候類型的判斷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判讀規律   1.比例尺大小的判讀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大小與實際範圍、內容詳略的判讀   ①同樣範圍: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內容越簡略。
  • 比例尺實際應用
    育才小學有一塊長250米、寬200米的長方形操場,畫在比例尺為1 :8000的平面圖上,請你畫出來,並求出圖上面積。(一定要先求圖上距離,再按要求畫圖,注意標註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等數據,最後求圖上面積。)3. 一個機器零件長3毫米,畫在圖紙上是6釐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4.
  • 中考地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是初中的重難點考點!建議收藏
    等高線地形圖是初中地理會考中的重要考點之一,關於地形的判讀是其中的難點。地形判讀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圖形分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在解答時許多學生判讀錯誤,失分較多。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少丟分,我給大家準備了運費呢2019年中考地理的複習資料,這份資料是關於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訓練的重難點考點,提供給大家,希望這份資料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比例尺的縮放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比例尺的縮放,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比例尺的縮放   ①比例尺的放大:若將原比例放大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1)。若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