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壽光農商銀行全面落實上級各部門的工作要求,堅定支農支小、做小做散的市場定位,深化金融服務改革,在支付服務環境提升上攻堅發力,逐步實現了支付服務環境的迭代升級,形成了行動支付服務鄉村振興的「壽光模式」。
搭平臺,開闢新的「菜籃子之路」。「多虧了產銷服務平臺,要不然今年的大棚裡的菜銷路可就犯愁哩!」壽光市愛心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大志高興的說。
今年以來,針對蔬菜購銷單次金額小、交易頻繁、缺少信息發布平臺等問題,壽光農商銀行聯合中國銀聯、壽光農村農業局開展黨建共建活動,通過籤署《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依託「產銷服務平臺」滿足壽光轄內蔬菜專業合作社線上信息發布和交易需求。農戶通過「雲閃付」產銷服務模塊信息大廳發布蔬菜銷售訂單,蔬菜合作社在該模塊上發起收購指令,通過服務平臺將菜款直接結算到農戶銀行卡上,並形成財務電子對帳單,實現資金結算全流程線上辦理,切實滿足了農戶的金融需求。截至11月末,壽光市有2.85萬餘戶蔬菜種植戶、678個產銷合作社在「產銷服務平臺」註冊、發布購銷信息,累計實現交易金額超7.2億元。
建農站,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自從有了惠農服務站,交費、購物、買化肥什麼的,在村裡都能實現,直接不用再往鄉鎮和縣城跑了!」壽光市古城街道尚家莊村村民徐其文說。
今年以來,壽光農商銀行在全市範圍內的惠農服務站全部支持受理「雲閃付」APP繳費業務,實現社保醫保繳納、惠農補貼發放「一站式服務」。通過指導惠農服務站專門劃分區域建設商品展示區、客戶體驗區,為村民提供日常消費品採購、農產品收購及外銷、農資代購及配送、農村地區物流代收代辦等服務。同時,該行實行客戶經理包靠制度,按月召開工作會議,對新政策、新方案進行政策解讀,將惠農服務站管理員培訓納入壽光農商行定期培訓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管理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截至11月末,共在壽光全市設置惠農服務站600餘處,實現壽光市重點村莊和社區全覆蓋,實現代理繳費9.9萬筆、金額達624萬元;便民消費交易26.2萬筆、金額973萬元。
發金券,激發居民消費活力。「今年顧客一直不多,每天的營業額僅有三四百元,」壽光萬達廣場鮮蛙坊銅爐蛙鍋店主李志傑說,「7月份市裡開始發放消費券以來,來消費的顧客數量明顯增多,周六周日營業額能到四千元左右,雖然比不上去年,但總算是有一定利潤了。」
為刺激消費,幫扶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壽光市委、市政府著眼於「惠民生、促發展」角度考慮,於7月24日起陸續向壽光市民投放「惠民消費券」,壽光農商銀行作為市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唯一承辦銀行,積極籌劃,主動作為,通過「政府搭臺、商家唱戲、銀行服務」的方式開展消費提升活動,助力本次惠民消費券發放工作,助推復商復市,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增效。截至11月末,共有2615家商戶或門店報名參與活動,累計發放消費券17.37萬張、550萬元,直接拉動消費3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