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成都留觀區:00後醫護人員衝在前 90後挑大梁

2020-12-22 騰訊網

成都兒童專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業務副院長尹清金

封面新聞記者劉秋鳳 攝影柴楓桔

「他們是客人,不是病人。」

在成都青羊區的某醫學留觀區,醫護人員用「客人」來稱呼留觀人員。

「他們只是與確診和疑似病例有過近距離接觸,目前還沒有發熱症狀。」作為留觀區醫護人員中之一,成都兒童專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業務副院長尹清金告訴記者,醫護人員密切監測留觀人員的身體情況,一旦出現發熱,就會轉移到定點醫院。

用「客人」這個稱呼,醫護是想緩解留觀人員的緊張與焦慮。

該留觀區有10名醫護人員,他們最小的只有19歲,第一梯隊是90後熱血青年。記者對話他們發現,不管是00後,還是90後,瞞住家中父母衝上一線,成為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

00後衝在前

「爸爸還不知道我來了」

19歲楊玉婷參加工作才一年,是該留觀區年齡最小的醫護人員。

楊玉婷覺得,自己在留觀區的工作很有成就感。有2名留觀人員是一對夫妻,妻子聽到「留觀」這個詞,非常緊張。「她很嚴肅很害怕。」楊玉婷試圖模仿「客人」的表情,但戴著口罩,記者看不清她的臉。

00後護士,19歲的楊玉婷

楊玉婷給他們送飯菜,測量體溫。接觸了兩三次後,這名「客人」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只要你用心對她好,哪怕只有簡短的幾句交流,她也會感受到的。」 楊玉婷說,現在「客人」已經接納了她,每次都對她笑臉相迎。

從恐慌到接納,再到明白「留觀」的狀態是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留觀人員的態度轉變離不開醫護人員的細心呵護。留觀區的工作很辛苦,24小時值班。楊玉婷每天早上7點半到崗,晚上九、十點才能回去。

談到工作,楊玉婷一股子興奮勁。當說到家人時,這個19歲的小姑娘才突然有些哽咽。

「我爸爸還不知道我的情況。」在疫情面前,我想保護國家,也保護我的爸爸。」 目前,她的爸爸媽媽都生活在簡陽。

90後挑大梁

十天沒回家「父母以為我在單位加班」

蘇亮磊已經10天沒回家了。父母在家庭群裡問:「你啥時候回來啊?」

他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爸媽,現在一線醫療物資緊張,我每天在醫院來回奔波,為一線搬送物資呢!你們放心!醫院給我們找了值班室,吃住都在醫院。過了這段時間,我就可以回來了。」

90後醫師蘇亮磊

父母不知道,蘇亮磊早已衝在一線。作為成都第一骨科醫院青羊區醫療中心醫院醫師,他是青羊區的留觀區醫護人員的第一梯隊人員。他所負責的工作是密切觀察、評估留觀人員的身體情況。

這個留觀區,從零開始改造籌建。作為第一梯隊裡唯一的男醫師,所有的物資都是他從一樓搬到五樓,來回多少趟,他也不記得了。那天他沒出大樓,行走步數卻有三萬多。

為什麼不告訴父母?記者問他。「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會胡思亂想。」怕老人擔心,他平時會拍一些自己走路的照片、視頻發群裡,表明自己身體狀態很健康。

蘇亮磊表示,目前該留觀區的留觀人員身體狀態平穩,還沒有出現發熱等症狀。

相關焦點

  • 00後長大了!高三女生自創勵志歌曲 彈唱獻歌給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 白衣天使都已為你下凡,物資集贈不懼萬水千山,困難再大也打不倒武漢 ……"00 後女孩楊子悅坐在鋼琴前,安靜深情的演唱著。歌詞溫暖,旋律動人,隔著屏幕都會被她那份真誠所感染。她把這首歌獻給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向他們致敬。楊子悅目前就讀於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一名高三學生,今年 18 歲。疫情發生以來,通過媒體看到許多醫護人員奔往武漢,這些逆行者們冒著被疫情感染的風險衝在一線,讓楊子悅十分感動。"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更讓子悅有這種特殊情感的也是因為她的另外一個身份,她也是一位醫護人員的家屬。
  • 成都各醫院醫護人員馳援一線核酸檢測
    四川省泌尿外科醫院醫護人員出發支援封面新聞記者 田琳琳郫都區出現本土新增病例後,成都市擴大核酸檢測點,市民積極配合接受核酸檢測。為了減輕核酸檢測一線醫護人員的壓力,成都各大醫院熱心馳援,紛紛派出醫護人員支援一線。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附屬醫院(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出發支援一線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附屬醫院(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目前派出3批次醫護人員支援一線,主要做核酸採樣工作,共22人(11名醫生,11名護士)。
  • 成都太古裡禁止街拍?記者實地探訪發現……
    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探訪現場:遊客拍照、直播、團隊拍攝等行為並未被制止9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太古裡時,已有一群遊客在拍照。工作人員會在一旁進行體溫測量,卻並未加以制止。偏僻處還有兩人正在直播,工作人員發現後同樣沒有制止。市民在成都太古裡內進行拍照臨近午間,三位身著傳統服飾的遊客進入太古裡後,立即有著一位手持單反的攝影師上前溝通。簡單交流後,三人徑直走向一偏僻處,進行著視頻錄製。
  • 「90後」姑娘甲狀腺腫癌復發 畫漫畫感謝醫護人員
    「90後」姑娘甲狀腺腫癌復發 康復出院後畫漫畫感謝醫護人員最近,蘇州一位「90後」甲狀腺腫瘤患者創作的一組反映其治療全過程的漫畫作品在當地走紅。這組漫畫作品惟妙惟肖,把門診預約、停藥等待治療、護士宣教、入院檢查、醫生查房、服藥隔離住院、出院前檢查、談話交代注意事項、出院等就醫環節都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感謝醫護人員的同時,以此來幫助更多的甲狀腺腫瘤患者。
  • 記者實地探訪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
    央廣網2月18日消息(記者孫利 王銳濤)2月17日,軍隊支援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的1200名醫護人員通過航空和鐵路運輸,陸續抵達武漢。17日下午,總臺央廣記者孫利、王銳濤實地探訪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
  • 216名醫護人員正在...
    216名醫護人員正在集中隔離哈爾濱疫情仍在繼續蔓延,除去最早傳播的郭某、王某、曹某、李某,以及陳某及他的子女5人,截至目前,有多達68人是通過哈醫大一院和哈爾濱市二院兩家醫院,直接或間接感染。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關責任人被通報處分。
  • 90後及00後在疫情中的擔當與思考調查報告
    本報告重點分析90後與00後在疫情防控中對疫情的認知情況、參與情況、參與程度以及疫情過後的改變,以期體現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與思考。本報特別予以刊登,希望讀者關注。  一、樣本信息  (一)樣本年齡屬於90後及00後範疇。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356份,覆蓋15歲至30歲年齡段。
  • 專家實地探訪走起!
    ·實地探訪· 價格從28萬到2萬都有 2007年開業的番禺某月子中心會所算得上業界「老牌」。整個月子中心有95套房,最小的房間87平方米,最大的則有500平方米。當中500平米的複式豪華套房是專家組此次行程見到的最豪華的月子房,當中有7個房間,同時配有醫護團隊專門照料。要享受這樣的月子房,得月付28萬元。
  • 康復驛站裡的「90後」、「00後」消防員
    隨著武漢市方艙醫院陸續休艙,治癒出院的康復人員統一轉入定點的康復驛站進行隔離觀察。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 「119黨員突擊隊」主動請戰,近百名消防員進駐康復驛站執勤服務。這群大多是「90後」、「00後」的年輕消防員,承擔起了康復人員接轉入住、一日三餐配送、生活物資採購、環境衛生清理等一系列保障服務任務,成為忙碌在康復驛站的全能服務員。
  • 全區A景區暫停營業後,記者實地探訪廣西兩個熱門旅遊城市
    歐惠蘭 攝 探訪桂林湖北籍遊客定點賓館 「終於可以安心住下了,我現在精疲力盡,只想進房間休息。」湖北武漢遊客後國豔27日帶著兩個孩子,在廣西桂林市香江大飯店辦理好入住手續後如釋重負。
  • 90後志願者義務接送醫護人員,分享醫治新型肺炎偏方|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2020年元月25日,已回老家過年的史承豔,忽然接到通知,要求重返武漢負責接送抗擊新型冠肺炎醫務工作者上下班的使命,面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肆虐江城,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溫疫讓武漢人蒙受災難,她義不容辭,欣然前往,當天自發組織武漢私家車及車主成立了300多人「善緣義助武漢接送群」,這些熱心志願者車主,每天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 湖南省文化館志願小分隊慰問「90」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4月28日,湖南省文化館志願小分隊走訪慰問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胡佩(左二),並向她送上書法、美術作品。湖南省文化館油畫家章作人為胡佩拍攝人物造型,計劃為她繪製一幅油畫作品。紅網時刻4月29日訊(通訊員 曾紅春 記者 胡邦建 攝影 梁向東 李奇)為弘揚抗「疫」英雄事跡,傳播正能量,4月28日,湖南省文化館志願小分隊專程赴湖南省兒童醫院慰問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胡佩,以此向抗「疫」醫護人員致敬。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積累:90後、00後成長與崛起帶來的啟示
    【範文展示2】「90後」「00後」,用青春能量勇往直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 探訪成都蹦床館:進場籤安全協議,曾有人骨折
    紅星新聞訊 近日,江蘇一名90後女研究生在玩網紅蹦床時摔成「完全性截癱」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如今,蹦床館遍地開花,蹦床已經成為一種「網紅運動」。但是,蹦床館也出了不少的安全事故。那麼成都的蹦床館安全措施做得如何?如果顧客在蹦床店內發生意外,應該由誰負責?對此,紅星新聞記者對成都幾家蹦床館進行了實地探訪。
  • 90後護士的手很特別,用生命和病毒抗爭,致敬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看到抗疫一線90後護士的手,好心疼。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呢?今天我們又如何定義90後的形象?用生命和病毒抗爭,90後護士的手因為長久勞累、戴手套,整雙手已起皺紋。像武漢市中心醫院28歲的王濤這樣的雙手,還有許多,一線醫護人員的手上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會這樣。不僅僅是因為雙手再次吸引我們的目光,還有這一代年輕人的奮不顧身讓我們震撼。只是,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像前輩一樣,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致敬這一場疫情中90後的年輕人,你們是這場疫情的逆行者。
  • 隔離不隔愛,醫護人員成了臨時保姆
    一些基層醫護人員在危險來臨之際,他們衝鋒在前,舍小家大家,任勞任怨,甘當幕後英雄,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父親患癌,她卻奔赴了抗疫一線  1月27日,南京玄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隔離點需要派醫護人員進入的通知後,大家紛紛主動請纓,寫下「請戰書」。
  • 第一調查:新華社記者實地探訪「化武襲擊」現場
    新華社記者20日隨敘軍方進入杜馬,對「化武襲擊」指控展開實地調查。  在鎮北的烈士廣場旁,記者找到了據稱接收疑似化武襲擊受害者的杜馬醫院。事發後,這裡仍然在接收、救治病患。新華社記者探訪杜馬醫院視頻截圖  在人來人往的急診室裡,一位名叫迪亞的醫護人員向記者講述了事發經過。
  • 記者探訪成都蹦床館:籤安全協議 禁高難度動作
    5月25日晚上6時許,江蘇徐州一90後女研究生琪琪(化名)和男友小王、表哥小魯相約到江蘇徐州平山路九裡山北「幻影星空」蹦床館去玩。在玩一個名叫「人體炸彈」的項目時,琪琪被彈起頭朝下摔進了海洋球池內,胸部以下失去知覺,隨後被醫生的診斷為「完全性截癱」。
  • 來找這群90後、00後!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上海也有一群可愛的「翻譯志願者」青年們。
  • 探訪成都蹦床館:進場籤安全協議 禁止做高難度動作
    顧客在成都一家蹦床館玩耍5月25日晚上6時許,江蘇徐州一90後女研究生琪琪(化名)和男友小王、表哥小魯相約到江蘇徐州平山路九裡山北「幻影星空」蹦床館去玩。那麼成都的蹦床館安全措施做得如何?如果顧客在蹦床店內發生意外,應該由誰負責?對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對成都幾家蹦床館進行了實地探訪。實地探訪:安全員制止顧客做危險動作6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吾悅廣場的空中芭蕾蹦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