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睡醒、長時間工作或學習後,
身體像灌了鉛一樣,渾身乏力,一動都不想動……
此時伸個懶腰,簡直不要太舒服:頭慢慢向後仰,胳膊使勁向上舉。
一套動作下來,感覺整個世界都明亮了。
伸懶腰到底有什麼「魔力」,為什麼會令人神清氣爽?
關於這個問題,骨科專家給你答案
伸懶腰是一種「本能反應」
伸懶腰是源於人體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身體有想要動起來的欲望。
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或動作,身體會下意識地感覺到疲勞,伸懶腰的欲望就會自發而生。這也是身體的「自救」動作。
為什麼伸懶腰這麼「爽」?
1.調節血液分布
我們睡覺時大部分時間會保持一定的姿勢;上班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當身體這樣保持一個姿勢不動,肌肉組織的靜脈血管會淤積很多血液。
這時伸個懶腰,頭向後仰、手臂舉起,大部分肌肉舒張和收縮,血液循環加快,很多淤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將肌肉中一些廢物帶走,從而消除疲勞,大腦的血液也更充足,人也就相對更清醒。
2.喚醒肌肉
我們睡覺時,肌肉也同樣在休息,早晨當我們被鬧(尿)鈴(意)叫醒,這個時候伸個懶腰,拉伸動作會讓肌肉重啟,提醒它們新的一天開始了。
同樣的道理,對於久坐的人來說,伸懶腰可以放鬆緊繃僵硬的肌肉。
3.刺激交感神經
人的脊椎分布著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它們組成了自主神經系統,大部分器官都受這二者的支配和調節。
但它們的調節方向往往是相反的,比如:交感神經能讓瞳孔放大,而副交感神經則可讓其縮小。
伸懶腰時會刺激交感神經,它負責調動身體的資源來應對環境中的壓力,當交感神經開始工作時會釋放一定量的腎上腺激素,讓人感覺到興奮心情愉悅,心率也會隨之加快,就像給自己打了一針能量劑。
4.幫助呼吸
血液中含氧量越高身體新陳代謝則會更好。相反,血氧不足,可能會出現氣喘、乏力等症狀,使整個人變得柔弱起來。
大腦缺氧的體現就更加明顯,輕微的會思維遲鈍反應變慢,比較嚴重的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
伸懶腰時伴隨著擴胸運動,胸椎位置提高、胸腔被一定程度的擴大,增大了膈肌的運動,加大了呼吸深度,能幫助身體增加吸氧量,讓氧氣更順利的進入到人體內部,並能減少內臟器官對肺、心的擠壓,有利心臟充分地工作,使更多的氧氣供應給各種組織,促進機體新陳代謝。
當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血流速度加快、更順暢,為大腦提供更多的含氧血液,疲憊就可煙消雲散,讓你元氣滿滿。
伸個有技術含量的懶腰
伸懶腰的姿勢有很多,如臥位、坐著、站起來伸懶腰等,對於久坐族來說,站起來伸懶腰放鬆效果更好。因為坐著伸懶腰,姿勢不容易放鬆,肌肉也緊張。
1. 伸懶腰時要使身體儘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
2. 伸展時,儘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儘量呼氣,這樣鍛鍊的效果會更好。
需要提醒的是,伸懶腰動作不能過猛、過快,應該緩慢地把動作分解開來做,同時輔以深呼吸。否則,腰椎很容易受傷,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人,久坐後突然伸懶腰,向後擠壓腰椎,會刺激神經根或病變組織,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