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作為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家長總是格外重視,不僅會為孩子精心打扮,爭取給老師眼前一亮的感覺,還會拉著寶寶細心叮囑,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儘快適應這種生活。
無論是窮人家的孩子還是富人家的孩子,父母總是想用一些外在的東西來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其實真正的富有並不是用奢飾品裝扮出來的,真正的富有是在孩子的舉手投足間展示出來的,魅力與氣質,更是孩子的眼界與格局。
堯堯家的經濟實力一般,但是堯堯一向堅定「再窮也不能窮孩子」,所以孩子在生活方面,堯堯總是傾盡所能的,讓孩子過得更加富裕。
可事實上,孩子在舉手投足之間,總是能讓人看出堯堯的家裡並不是十分富有。
原來,堯堯的孩子樂樂消費觀念上與真正有錢人家的孩子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在買東西的時候更關注性價比,如果他發現有價格比較便宜的商品,樂樂寧願跑十條街也會去購買,而很少去考慮自己的時間成本。
孩子的行為不僅將自己的消費觀念充分的展現出來,也將家庭條件展露無遺,所以這也是為啥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原因。
☑待人接物的差異
窮富差距與孩子的穿著無關,而真正有關係的是孩子在接人待物中的差異。孩子會不自覺的選擇與自己相同家庭條件以及消費觀的人交往。
孩子在接待不同事物的時候也會表現不同的差異,窮人家的孩子在受到別人的幫助時,往往會回饋以熱情和友善,但富人家的孩子往往會以一句「謝謝」拉開兩者的距離。
☑本身的消費觀念
富人家的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比較模糊,碰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將它買下,更加注重自己的時間成本。
窮人家的孩子碰到喜歡的東西可能就要斟酌萬分,要貨比三家之後才可以選擇到底是不是要買。
尤其是在同一件東西的選擇上,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會選擇較昂貴以及優秀的商品,但是窮人家的孩子則會反覆比較兩者的優劣。
☑對於一件事物的看法和觀點
孩子在對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因為價值觀不同,所以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不同生活環境的影響會帶給孩子不同價值觀的影響,也會讓孩子在以後做事的時候沒有辦法放開手腳。
1. 實現精神上的「富養」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在物質生活上給予孩子富養,但是我們一定要在精神上給孩子「富養」,畢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勇於面對事物的勇氣在這個社會上更加重要。
2. 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培養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天賦和閃光點,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培養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求同存異,尊重孩子的想法,揚長避短。
3.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念
有錢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我們一定要幫孩子金錢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不要過度消費,但也不要過於節儉。
溫暖寄語:每個人的出生條件是不同的,但是真正讓我們變得不同的仍然是每個人的精神食糧。所以,與其在乎生活上的富有,不如讓我們實現精神上的「富養」。
每日一問:你覺得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哪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