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了幼兒園的開學時間,在這一天,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一番,讓孩子能夠帶著好心情,來迎接校園生活。
其中不乏一些家長,希望能夠買一些「貴」的衣服或物品,幫孩子好好打扮一下,讓寶寶能更加自信。但有過幾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認為:看一個孩子是否出生在有錢家庭,不是看他的穿著,而是日常表現。
1)孩子日常消費習慣
表姐是一名有5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她們班上有一名很受大家歡迎的小女孩,名叫夏夏,這個孩子平時穿著非常樸素,光從衣著上來看,很難看出來她的家庭條件,但後來在日常消費中,卻體現出她家其實很有錢。
通常來說,有錢人家的小孩不會對錢斤斤計較,所以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不會考慮價格問題。這種習慣並不是說孩子「過度揮霍」,而是父母有意而為之,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大氣」遠比金錢更重要。
而相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窮孩子」會比較關注價格和價值性,對於價格過高或沒有實用價值的物品,他們不會購買。
2)孩子待人接物的表現
在有經驗的幼兒園老師眼裡,有錢人家的小孩在家「養尊處優」,習慣了被照顧,所以當他們受到恩惠時,得到的總是有距離感的「謝謝」。
但對於普通人家的小孩而言,當他們受到了別人的照顧之後,總是會表達出熱情的感恩之情,並會用自己的方式予以回報,態度也更加真誠。
這是因為習慣了被照顧的他們,對於幫助自己的人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對待他人的幫助也會比較平靜地接受。而普通人家的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會更強,所以對待老師或同學的特別照顧,會感到非常開心,並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回報。
3)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是關鍵
有錢人和普通人對待事物的看法和評價是有很大差別的,有錢人家的小孩,因為從小物質條件豐富,所以他們看到的世界會更廣闊,見到的東西也更多,他們並不會對太多陌生事物感到驚訝。
但對普通人家的小孩而言,由於家裡不具備這樣 的經濟基礎,所以他們對於陌生事物和環境,會產生更多的「距離感」,適應能力可能會比較差。
1)發現孩子的天賦,培養他們的興趣
教育是讓孩子從「貧困」走向「富有」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家長在日常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特長,及時培養他們,給到孩子更多的支持。
就像「撞球天才」丁俊暉的父母一樣,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發現了孩子的這項能力,於是儘早培養,才有了丁俊暉今天的成就。
2)注重孩子精神上的「富足」
其實人生能夠選擇的東西很少,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所以過多的抱怨都是無益的。然而我們能夠選擇的是,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
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愛,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將來的挑戰,明白自己的未來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的,不要將希望寄託於父母,也不要將希望寄託於他人。
3)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無論家庭條件怎樣,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禮儀是每個孩子需要學習的。比如:餐桌文化、禮貌待人、注重個人衛生,雖然財富我們不能決定,但尊嚴要自己爭取。